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192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192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就这么简单?”

“什么简单?”小胖很不满道:“你以为什么人都能跟着师父投资的?你以为什么人都知道跟着师父投资的?这就是本事!”

谢薇薇无语的看着天花板,不想瞅见小胖的笑容。

同样无语望天花板的还有唐市长,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平时那么难得的外商投资,怎么现在就变的这么容易了?

面前的登记册已经有超过600家公司了,而且还在增加。

难道我们真的有资格挑选来投资的外商?

唐市长的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

第三百三十九章登记

登记进行了一天时间。市政府的官员和大华实业的高层共同目睹了外商呼朋唤友的本事。

100页的登记册,每页登记10家公司,到了下午,竟然不够用了。

唐市长瞅着封存起来的登记册,心里不停的默念:1000家外商,1000家外商……整个省目前存活的外商,恐怕都没有1000家。新增外商更不用说了,100都是高估。

现在竟然看到了1000家外商。

唐市长有种走进了宝库,不知道拿什么的感觉。

登记工作进行的很晚,原定的酒店宴席也取消了。在关乎企业未来的问题上,没有哪个老板有心吃喝。陪同而来的政府官员也没有喊苦喊累的,都乖乖的守在跟前,人家市长还笑眯眯的陪同呢,下面人又哪敢有意见。

渐渐的,还有后来听说消息的政府官员,悄悄的来到了大华石化。要是100家工厂,面积5000公顷的海沧基地还算宽裕,要是400家工厂,算上二期的5000公顷,勉强能够容纳。现在有1000家工厂,就是加上另外5000公顷漳州的土地,无论如何也是放不下的。

换言之,登记的1000多台企,至少有600家是不会在海沧石化基地落户的。

600家外资企业!

只要想到这个数字,哪个领导不流出成吨的口水?

在招商引资的关键年份,600家台企已经不是企业了,根本就是金砖铺成的晋升大道。

要是有哪个县,哪个市,能弄到十分之一的企业,全县人人升职,全县人人发奖金。

在官员们眼里,这些企业就像是一颗颗金光灿灿的首级,斩下来一颗就是偌大的功绩!平常时间,这些首级是长在活蹦乱跳的躯干上的,等闲官员追逐一年两年的,也不一定能追逐到一两个。如今,大华的海沧石化基地,就像是一根捆仙绳,把活蹦乱跳的躯体全给捆起来了,金光灿灿的首级就那么伸着,等大家砍下去。

此刻,谁要是不举起刀子,他就是肩周炎!

当官的,有坐骨神经痛的,有妻管严的,有前列腺炎的,就是没有肩周炎的……随着夜幕降临,随着登记簿上的企业越来越多,拿出鬼头刀的官员也越来越多了。

墨一般的月色下,大腹便便的官员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脸上带着笑走向外商,宽阔的背影处,两只手紧握着屠刀。

要是拍成电影,这就是R级的血腥恐怖片。

“刘老板!”

“王老板!”

“李老板来了!”

“黄老板,好久不见了!”

当然,要是不看场面听声音的话,大华的会议室又有些像是牛郎夜店。一位喜欢此道的先生,若是被蒙着眼睛带进来,听到如此多的“呼朋唤友”声,一定会露出会意的笑容,评价:吾道不孤。

若是他被蒙着眼睛带出去,也许会有点遗憾,可一定是一次美妙的回忆。但是,如果他被摘掉了眼罩,看到一群中年男人对着另一群中年男人嗲声嗲气,这就变成噩梦了。遇到性子烈的,喊一句:吾道已决。告别人世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是这样一片群魔乱舞中,第二本登记册上的数量也超过了200家。

窗外早已是一片月朗星稀,杨明举手看了下手表,小声道:“苏董,10点钟了。”

“那好,结束吧。”苏城说话的同时,看向唐市长。

唐安科有点不情愿的道:“我看还有人在打电话呢,说不定登记的公司更多。”

“我们只要100家公司,都1200家了,够多了。”

“多登记一点也好啊。”招商办的主任打着哈哈,看似冷静实则紧张的说。在他们眼里,这些登记簿上的公司名和联系方式,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多少招商部门想联络外商没有门路,有了登记簿,问题全解决了。

这些台商,毫无疑问是最有希望落户大陆的台商。他们就是招商办的潜在用户,能多记录几个名单都是好的。

唐安科似乎也有些意动,挪了挪屁股,有想要劝说的趋势。

苏城用爽朗的笑声打断了他的动作,道:“那就明天继续吧,反正是代签,给他们多一点时间联系好了。说不定到明天,还有东南亚和欧美的公司有兴趣呢。”

“哈哈哈……”好几个人笑了出来,以为苏城在说笑话。

然后,他们就看苏城的表情转为严肃。大家这才知道他是说真的。

要是换个别人,大家或许会觉得他吹大气。

对苏城,在场诸人是没有这种念头的。

海沧基地有多庞大,获得海沧有多难,他们不说是一清二楚,也是有些概念的。

于是,有人懦懦的道:“真能得到欧美和东南亚公司?”

“当然。这可是包销。”苏城微笑道:“大部分的企业主解决销售的能力都不足,一般都是本地销售,或者把商品交给分销商,包销的稳定性,能给他们解决大问题,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

“那苏董准备把商品销到哪里去?”谢薇薇终于问了出来,她憋了一天了。

不用苏城说话,小胖立刻打断谢薇薇道:“哪里有你这样问的,你要是知道销到哪里去,不会提前抢我们生意。”

“我抢你们的生意做什么?”

“做什么?怪不得你只能在计委工作,确实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小胖少不了要和秦筠吵架,牙尖嘴利称不上,水平还是锻炼出来了一些。

谢薇薇被刺的满脸通红。

唐市长憋着笑,道:“没关系没关系,只要是包销,我们不在乎卖到哪里的,都是轻工产品嘛,谁用不是用。”

其他人连连点头,同时记住了这个计委的笑话。

这时候,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的男人,来到了苏城面前。

他有些畏怯的看了看周围的人,然后对霍昌道:“您是苏城董事长吗?”

霍昌是在场人里面,年龄较大的一个,又不像当官的,怪不得他会认错。

霍昌一笑,道:“我是霍昌,大华实业的副总裁,你找苏董有什么事吗?”

“哦,我是郑华塑料厂的,我叫池海。我们公司是大集体,我就想问一下,大集体能不能竞标这个包销。”男人有些腼腆,但眼神是大胆的。

不等其他人说话,招商局长一副暴怒的样子,道:“你说你凑什么热闹。我们这是招揽外商的推介会,不是什么厂商都能参加的。别说大集体了,咱省里这么多国企,你看谁来了?”

被当面怒斥,池海的面子有点挂不住,但他还是坚持的道:“我们郑华虽然是个大集体,但每年用的料不少。我们去年用了6000吨乙烯,今天换了新设备,1万吨没问题。我们……我们的规模比一些合资企业都要大。”

消费万吨乙烯的工厂以后不算什么,但在1991年的中国,也确实不能算小了。

招商局长也懂这个,所以他生怕苏城同意了,忙道:“你们消费乙烯,赚回来的是美元吗?没听苏董说,海沧石化基地是百分百外销的。这个石化基地里,优先进台企,其次进其他国家的外企。你看看登记的名册,1000多家台湾企业,明天还有多的。所以,没你们的什么事了。”

企业都是企业,投资都是投资。不过,国内企业是肉烂在锅里,外企却是要用优惠条件邀请来的。从大局上说,招商局长履行的职责是有利于国家的。

但对于单个的企业来说,这明显是一种不公平。

很快又有人开口,劝说道:“这个池老板,你要不再等等,咱们这边结束了,如果有剩余的位置,就通知你。你看怎么样。”

池海的眼神在十几个人中间巡游,似乎想要找出苏城来。渐渐地,他从期望变成了失望,叹口气道:“我们郑华的销路其实挺好的,而且每年都有出口创汇几十万美元。就是……就是银行贷款总是不好办,我听说,进驻海沧基地的企业,能有贷款优惠和贷款担保,我就来了。唉……”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的话,国内私企办理贷款是非常艰难的。在90年代官商勾结的故事里,企业主往往扮演着一个反面角色,通过饭局美色和金钱的糖衣炮弹,将银行官员和政府官员拉下水。假如不看过程看结果的话,这些企业主其实不过是用非法的手段,争取了一个与国企平等的身份。

海沧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是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的,其中一些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例如免费的大宗土地等等,极为难得。

台企的扭捏,既可以理解为讨价还价的过程,也是因为90年代的中国投资环境并不够好。在97年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都是中国大陆产业转移的对手,台湾和新加坡都有大量的石化产业,印度尼西亚和马拉西亚的资源区位优势明显,泰国和菲律宾的人力资源充沛……只有中国自己的企业,因为依然弱小,才禁锢在国内,遍寻机会不到。

苏城此时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既然说,有剩余的位置就通知你,那你就留一个联系方式,还有你们公司的情况吧。”

他示意杨明又拿一个本子出来。

这个本子和记录台商信息的本子,别无二致,只是上面有一个大大的黑体“三”,以示区别。

第三百四十章力争上游

“你是?”

“我是苏城,池先生好。”苏城与池海握手,能感觉到他手心的粗糙,很像是与大华石化的工人握手一样。

池海很快意识到了什么,激动的问:“苏董,我们有机会,是吗?”

“先登记再说。”苏城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因为海沧石化基地本质上属于特区,所以它首先面向台湾企业。苏城在提出包销条件以后,所有人想当然的认为,这是给予台湾企业的又一重优惠,虽然优惠的幅度有些太大了。

不过,在苏城的想法里,包销轻工产品是和苏联贷款联系在一起的,与海沧石化基地其实是两回事。招募台企,只是一笔附带的好处而已。

池海感受到了希望,珍之重之的翻开册子,记录下自己公司的名字,经营范围和产品,以及最重要的联系方式。

苏城看他快写完了,才问:“郑华公司建了五年,你们是想迁厂呢,还是想建新厂?”

“我们厂子也不是特别宽裕,建厂费用太高,我想迁厂。”

池海的话音刚落,招商局长就急了:“你们有地方搞生产,那就应该好好的搞生产,迁厂做什么?这不是劳命伤财吗?”

在他的念头里,池海的郑华塑料厂占一个名额,引来的台企就少一个名额。一家台企可是意味着一笔政绩。作为招商局长,平日里有一家国内工厂迁来,他也是欢迎的,此时却不同了。

池海抬起头来,却见官员们全都是一脸不善的样子,只有苏城等少数人露着笑容。

巨大的压力下,池海明知不能示弱,努力客服自己的紧张,说道:“要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迁厂。没有银行贷款,对方工厂又欠款不给……如果我们厂能迁到海沧基地来,就算前期浪费一点钱,也一定会有大发展的。苏董,各位,我们郑华塑料厂,只是要一个机会。我们会比这些台湾的企业工作更努力,生产更多的东西,缴纳更多的税款……”

苏城有点感慨,中国企业的发展着实不易。就是大华实业,如果没有双驴头的美元,如果没有后来赌油的成功,如果没有竞标阿联酋油田的艰难,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实力。

如果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中国私企,还不是任由中石化揉捏。

资本市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一点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没有区别。当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仗势欺负美国州政府的时候,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仗势欺负中国私人企业。

但是,总有一天,中国的私人企业会在无尽的挣扎竞争中冒出头来,到那个时候,中国大型国有企业遭受欺负,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国企倒闭潮,其实只能算是一场预演。一些小的国企倒掉了,一些大中型的国企被国家扶持了起来。然而,国家的资金终究是有限的,它的预算终究会被监督,有那么一天,大中型的国企就只能靠自己。

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国家层面,竞争出来的东西总是拥有无穷的战斗力,能够战胜那些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亲生子。这一点同样能够套用在中国身上。

从20年代开始,就遭受打压的党派,经过白色恐怖,经过长征的折磨,经过各种运动,再到战争的胜利,每一分力量都被压榨了出来。从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从苏联的核威胁到北约的经济制裁,从运动的浩劫到改革开放的学费,从自然灾害到经济危机……被满清折腾了300年的中国是浑身浴血的杀出来的。能够重立世界民族之林,能够活着说一句“我是中国人”,依靠的不是马克思和列宁,依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企业,能够忍受不公,能够承受不公,但总有一天,它会站起来,重新核定标准。

苏城看着池海,这是个腼腆羞涩的中年人,这也许是他第一次当着数十名政府官员,争取自己的权力。但是,他早就已经参与到竞争当中去了。

“是否迁入海沧基地,我说了不算,还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因为海沧基地还是一个特区。”苏城的声音又轻又快,不等池海的眼神暗淡下去,他就接着说道:“包销的政策,并不仅仅面向台湾企业,这一点我可以予以肯定。因为包销政策是以我的名义提出的,是独立于海沧基地之外的。”

“这……苏董,这怎么好使,咱们能不能等海沧基地的台企先竞标……”招商局长顾不上池海了,一只手急的狂抖,像是癫痫的袋鼠似的。

“对海沧基地内的123家下游厂商包销产品,这个计划不变。但是,是否向其他的厂商提供两年的包销计划,和海沧基地无关,恕我冒昧,和市政府也没有关系。”苏城后一句说的就有点不客气了。

跟前的官员有些不适应苏城的强硬对话。但苏城已经给了他们想要的,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苏城不理他们,和池海握着手,道:“我知道,你们厂的商品是不愁卖的,这个包销的合同,其实是保证你们公司,能向银行贷款,也方便安定人心。”

对此时的中国私企来说,这确实是最重要的。

池海连连点头,激动不已,直到别的商人前来签名,才让开了自己的位置。

很快,霍昌就宣布了今天的登记结束,但明天继续的消息。

听说明天还能继续签名,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向苏城等人道别后,又继续吼着他们的大哥大。

小胖则举着他那有着长长的天线的大哥大,四处炫耀,想要寻找两名目标用户,说不定是两名合作伙伴……一夜无话。

苏城照例是睡在海沧基地的,他的董事长办公室着实不小,里面有独立的休息房间。

早上起来,就听见外面有吵杂的声音。

他以为是上工的吵闹,等洗漱完毕,打开窗户之后,看到的却是一辆辆的轿车。

1991年的中国,轿车确实不少了。一些刚刚上到中学的城市孩子,或许还会有声有色的评价,四个圈的比VW的车要好,站起来的狮子比两个箭头的车要贵……可要论数量,此时的停车场是很少能停满汽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