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196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196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快了些。”

“就像是朝夕间一样,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说,苏董的猜测,准确的令人惊奇。”焦国平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道:“你知道吗?月初的时候,王大使按惯例拜访苏方的副外长,准备递交国书的时候,对方还告诉他,戈尔巴乔夫总统可能在12月7号到12月14日期间,接受王大使递交的国书。结果你知道了,25号,苏联就解体了。戈尔巴乔夫自己都没猜到!”

“那现在呢?”苏城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秘辛,倒是来了兴致。

焦国平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笑道:“表达歉意,重新递交国书了。不过,王大使带的国书是给苏联的,不能用了,还得从国内重新做新的,短时间内怕是不能做好了。现在的外交部,可是真的忙,你想,光是和十几个独立的共和国重新建交,就要累死人。接下来,我要去乌克兰,建交谈判。”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昂了一下头。乌克兰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仅次于俄罗斯的重量级国家。焦国平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前往乌克兰,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回到国内,这也是一份资历。

他正骄傲间,部长秘书从前舱走到后舱,低声道:“苏董事长,孟部长请您过去。”

第三百四十六章抵苏

孟部长是外交部的重量级人物,也是焦国平的直管上级。

刚刚昂起头来的焦国平,不禁问道:“华秘书,孟部长怎么想起我们苏董了。”

“老焦坐这里了。”华秘书见是他,笑了笑道:“孟部长在看内参,然后问起了苏董。苏董?”

“行,那就过去吧。”苏城面向焦国平道:“十有八九是十策的事,你也在场,一起过去吧。”

焦国平很想一起去,但却只能违心的说道:“你去吧,我正好整理一下文件。”

无论他平日里是如何的挥洒自如,作为外交部的下属,焦国平仍然要恪守官场规矩。这个时候,他那极强的个人魅力,摄人的眼神和敏锐的头脑,都发挥不了作用了。

苏城敏感的意识到,自己面对焦国平的时候,总是觉得落在了下风,其实是找错了重点。

对仕途的渴望是焦国平最大的软肋,他有点像是古代的才子诗人,说起话来,谈起策略运筹,仿佛有无穷的精力和能力。

苏城自觉落在下风,是因为两人碰面的地点是周老的会客厅。在那里,他们都试图用建言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意志。

那个时刻,那个地点,对焦国平来说,就像是吟诗作对一样简单。

对苏城来说,却像是吟诗作对一样复杂。

用自己的短板,去比较对方的长处,自然会觉得处处受制。

苏城想到此处,忽然直起了腰杆,一把拉住焦国平,笑道:“还有好几个小时的飞机呢,回来再整理好了。难得见一次孟部长。对了,孟部长好不好说话。”

焦国平哑然,他怎么好评价本部的直管部长,而且是在他的秘书面前,不管做出什么评语,这本身就是一个轻佻的举措。

苏城却不在乎这些。他本身的积淀已经够硬实了,和外交部的副部长又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自然是挥洒自如。就算是多带一个人过去,华秘书也不好说什么。

焦国平的十成功夫,却连五成都发挥不出来,牵线木偶似的,被苏城拉过半截飞机。

当苏城坐在孟部长对面的时候,焦国平的局促已经成了他最好的注脚。

尽管焦国平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但苏城相信,即使两人下一次重新在周老的会客室里见面,情势也会完全不同的。

孟部长问的,果然是关于十策的。

苏城稍作解释,他就听的津津有味,而且不时的插问一二。两人一问一答,竟是没有其他人插口的余地。

有意无意间,孟部长的问题也越来越刁钻。

好在苏城读书的时候,几番遇到严格的政治课洗礼,近日又在公司里恶补了数日,只要孟部长的问题局限在“十策”范畴内,他总能回答个八九不离十。

苏城自觉回答的辛苦而勉强,全然没有注意到旁人的表情。尤其是焦国平,震惊的瞅着苏城。

不知不觉间,孟部长有些问不出问题了。他干脆停了下来,禁不住道:“这么看来,苏董考虑十策,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苏城不好意思的回答说“是”。

“精致!完善!怪不得……”孟部长没有把话说完,但身边人全都理解他的意思。

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来是很简单的,完善是很困难的。官员也许是不学无术,但党校终归是要上的,但凡看过十策的人,也都能明白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理论,仅仅是能够自圆其说这一点,就相当不容易了,何况要紧扣时事。

又说了两句,孟部长亲自将苏城送出了前舱。

他们坐的是中型客机,前舱与后舱之间的隔档,仅仅是一个布帘子。

孟部长掀开帘子,笑呵呵的送苏城回去的样子,也全被大家看在眼里。片刻后,不明真相的党员们,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手捏着私掠证,对前途一片茫然的银行专家们,也仿佛被打了一阵强心剂,稍稍有了些精气神。

看到这一幕,苏城忽然定住了脚步,走到这些银行专家身边,露出笑脸,道:“旅途辛苦了。大家怎么都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这样吧,我给你们讲个笑话。”

一群脸上刻着“我是会计师”的银行专家,齐刷刷的看向苏城。

苏城经常给舒兰讲笑话,信手拈来,道:“我说个银行家的笑话。儿子问老爹,银行的钱都是客户的,你怎么能买得起奔驰车呢?你靠什么赚钱?银行家于是说: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去把它拿来。儿子把肥肉拿来了。银行家又说,再放回去。儿子不解,银行家翻开他的手掌,说:你看看自己的手指,上面是不是有油?”

好几个银行专家,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反而是准备大笑的古洪军,不明白的问:“这就讲完了?”

“讲完了。”苏城微微一笑,道:“我们去苏联,就是去做肥肉生意的。简单,安全,而且完全符合两国之间的法律法规。说不定,还会因为帮助了新生政权的缘故,受到两国政府的嘉奖,你们觉得,‘莫斯科好市民奖’怎么样。”

在座的都是矜持的男人,只笑不说话。

苏城也不在乎,插科打诨的胡乱说着。只是让他们放松一下,免得精神绷的太紧。

此时前往苏联,确实是需要一些勇气的。首先是苏联的局势未定,尽管并未发生大规模的骚乱和战争,但没有人确信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1991年末,1992年初,甚至有人担心苏联解体会令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旋窝,至少是苏联自己,将陷入核武器的旋窝……对中国人来说,解体以后的苏联,和解体以后的南联盟科索沃或者苏丹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混乱的国家。

银行专家不是军人,到这样一个国家来放债,有紧张的心理是很自然的。

只有苏城,明确的知道苏联治安尚可,没有太多的担忧。

飞机终于降落在了莫斯科。

俄罗斯派来了对称的副外长来迎接孟部长一行。苏城等人混在随员中,首先进入中国大使馆。

一路上,尽是萧索的清静。

大部分的店铺都关门了,市面冷清之余,又有许多人逗留在外面,他们三五成群的聊天说话,即使听不到声音,也能察觉到激烈的气氛。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政策,不仅将自己的党派选成了非法党派,而且造就了俄罗斯第一批选举暴民。

他们也是莫斯科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进入使馆区以后,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一些秘密交易的情景。苏城不用问也知道,他们是在做非法的外汇交易。

中国的美元黑市至今仍然存在,急剧贬值的卢布,自然不可能让持有者安之若素。另一方面,政府财产仍然以卢布进行标记,有办法的人,就会利用外汇换取大量的卢布,再用卢布换取政府资产,继而以部分政府资产换取外汇,形成一个小小的循环。

包括苏城在内,所有人都沉默无语。

杨明紧锣密鼓的负责安顿大家,苏城找到了忙碌的使馆参赞,将自己的使命说了,然后问道:“你能不能安排我们,和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官员见面。”

参赞一脸的苦色,道:“我确实收到过关于你们的信息。但我们和俄罗斯的各级领导并不熟悉。而且,他们现在肯定很忙,能不能等待几天?”

“几天?”

“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参赞以外交时间度量,两个星期确实不长。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就是一个典型的马拉松。两国每年都开会一次,然后重申上一次的立场和声明,接着安排下一年的见面。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了,两国说不定还在进行一年一次的碰面。

苏城又哪能等得了那么长时间,不禁催促,又拉来两个银行专家做解释,以证明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苏城新鲜热辣的保卫人员古洪军,也虎视眈眈的站在边上,让参赞想要不辞而别也做不到。

一口气说了十分钟,参赞听的眉毛都竖起来了,最后无奈的道:“你们找谁都一样,如今乱成这样,俄罗斯的金融秩序都未恢复,没人能做决定。”

“俄罗斯国家银行呢?它的负责人是谁?能介绍我们认识吗?”说话的是中国银行的代表。

“我可以试试,但不能保证。”参赞勉强答应,同时不满的道:“你们完全可以等一段时间嘛,俄罗斯刚成立,事情千头万绪,忙都忙死了。”

苏城心想,等一段时间,尘埃落定,哪里有饭粒留给大华。

得到了一个不算是承诺的承诺。苏城等人回到了房间,闭门商量了起来。大家来到苏联,都以为会很快投入工作,因此准备更多的是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哪里想到,竟是不得其门而入。

这下子,原本就不统一的专家们,全都陷入了论战当中。

第三百四十七章外出

苏城在使馆内呆的气闷,决定出去看看,也许能找到什么机会。

负责使团的参赞极力反对,在苏城写了保证书以后,才勉强同意。不过,他还是从武馆处派遣了一名工作人员给苏城,并介绍道:“戚晓昆是国内派来的军人,专职保护使馆和使馆内人员的安全,你们人生地不熟的,路上最好听戚晓昆的,如果他认为有危险的地方,你们不能去,到哪里,他有最终的决定权。”

参赞在大使馆里的权责很大,一番话说下来,也是官威十足。

苏城也不能耍性子,笑笑道:“我们就在使馆区附近溜达一圈。”

“外面不安宁,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不能发表不当的言论,更不要干涉俄罗斯人的工作生活,以及集会,尤其注意外国记者。”参赞如是叮嘱再三,才允许苏城出门。

其实,如果不是苏城有独立的任务和直接来自上层的命令,参赞肯定是不会让他出去的。国内来的代表团随员,全都乖乖的留在了使馆内,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他们说话的功夫,来自光通银行的司空冠,兴致勃勃的要求参与。司空冠是光通银行的副总经理,享受正厅级的待遇,也是此行银行专家中的老资格。

他有一名助理,加上苏城的保卫古洪军,队伍立刻膨胀成了5个人。

戚晓昆急忙拉着他们出去,实在担心人数再多,控制不来。

从大使馆要到了车,戚晓昆自觉地做了司机,顺着掉光了叶子的林荫道,一路向前。苏城双手插在口袋里,像是游客似的,左右张望着。

附近的人很少,大约是使馆区的缘故,不时的还能见到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车经过。偶尔也有人骑着自行车,匆匆前行。

司空冠也不是第一次来苏联了,贴着窗户道:“这里的苏联人少了点,好像没什么变化似的。”

苏城也道:“我们就是来找不安定因素的,小戚,换一条路。”

戚晓昆不言语的一摆车头,就滑进了另一条支路。

这样走了几分钟,耳边果然传来阵阵的口号声,到了跟前,却是几百人的小规模集会,领导者拿着大喇叭,不知在发表什么演讲,听众堵住十字路口,不是的发出欢呼声,有情绪激动的,还会跳起来高呼什么口号。

如果只看他们的话,会让人觉得苏联解体仿佛是一件极得民心的事。然而,路边的地摊和超过百人的长队,却证明了苏联果然陷入了经济崩溃的节奏。

摆地摊的多是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出售小的饰品,小家电,以及卖的最多的,旧衣裤。排队的则是购买面包等食品的民众,俄罗斯又开始执行供给制了,据说一些加盟共和国的限量低于战后的痛苦时期,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车被拦在了十字路口的地方,苏城拍拍戚晓昆的肩膀,温言问:“能下去看看吗?”

戚晓昆面露难色,道:“人有点多,而且,这是政治集会。”

“我只想看地摊,拿喇叭的人说什么,我又听不懂。”

“5分钟,而且不能发表政治言论。”戚晓昆经常做保卫工作,知道以服务的心态来做保卫很重要,也就没有强力阻止。

灰色的伏尔加滑行了几百米才停下,沿街的苏联人好奇的看向这边,但并没有离开的意图。

到80年代末,伏尔加在中国仍然算是不错的轿车,许多领导仍然乘坐。在苏联,伏尔加轿车一度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不过,随着解体的步伐加快,苏联人见到的伏尔加就越来越少了,不是车少了,而是供应汽车使用的汽油配给少了,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让开车变成了极度奢侈的事情。

苏城随意的走到一个地摊前,浏览了一圈。

卖的全是旧衣服。

旁边几个地摊也是一样的情况,不用说,是这些人把家里的衣服拿出来卖了。

再前面一点,也有如收音机、录音机一类的小电器,以及缝纫机之类的旧货,有的说不定超过10年历史了,上面磨损的痕迹很严重。除此之外,小孩的玩具,首饰配件,皮质的公文包,乃至于药品,都在地摊上出售。

“这个多少钱。”苏城指着一件皮大衣问。

摆地摊的是个白胡子老汉,似乎觉得他是外国人,很自然的伸出一根手指,道:“100美元。”

苏城微微点头,用中文道:“这个价钱买一件厚皮衣,也算得上便宜了。”

戚晓昆笑了一下,用俄语大声喝问几句,然后回道:“10美元卖给你。”

苏城愣了一下,顺势掏出了10美元。

老汉乐滋滋的举起绿钞,仔细看了好几遍,确定无误以后,就毫不在意的将皮衣丢给了苏城。

戚晓昆在旁道:“要是用卢布的话,大概要好几十美元,用外汇就简单多了。很多地方还允许以物易物,你看前面,一瓶普通的白酒,就能换一件衣服了。”

“这样一来,衣服岂不是没有销路了?”

“怎么会,卖衣服的人多,是因为衣服最好卖。而且,这里算是莫斯科比较富裕的地区了,再开20分钟的车,那里人为了生活,估计早就把衣服卖完了。”戚晓昆缓了一口气,又道:“苏联经济停滞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他们以前都是偷偷卖,苏联解体以后,就明目张胆的卖了。”

“这些是二手贩子?”苏城忽然意识到什么。

“当然。他们用面包、罐头换居民的旧货,再把旧货卖给有需要的人,里里外外,总能混个温饱。现在不一样了,我刚到苏联的时候,拿国内的工资和使馆的补助,都不敢到外面去吃饭,那时候一卢布要换2。7美元,现在2美元能换好几百卢布。”

“以后能换几千卢布了。”苏城随口说了一句。

司空冠不安的道:“这么说,苏联的经济已经崩溃了。咱们如果贷款给他们,能还得上吗?”

“苏联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