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216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216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只能看到表面的家伙。”李政夫停下了步子,悻悻然的骂了一句:“大华实业有那么多勘探队和钻探队,吃下你们这么多单子吗?最后还不是……”

骂到一半,李政夫突然傻住了。

假如不是竞速勘探,而是正常的勘探钻探的话,大华实业的勘探队和钻探队数量,还真的足够!

第三百八十章一条龙服务

李政夫怀着忐忑之情,走进了清洁淋浴车。他已经见到十几个俄罗斯人借故来找苏城,占了此行富商的大半,为了不让他们有太多时间和苏城交谈,李政夫只好以身伺虎,把自己奉献出来,时刻准备着捣乱在车尾的换衣间,李政夫将衣服脱了个干干净净,露出精赤的身体。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就甩着胯下的鼻涕虫,毅然推开了洗澡间的门。

入眼即是一片蒸腾的热气

李政夫用手擦了擦眼睛,再次抬起头来,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

然而,面前的景象有点出乎意料:苏城是洗白白了,还包着浴巾,坐在车厢的最里面。一群俄罗斯人也确实赤着上身,但都包裹着浴巾。他们沿着车厢的边缘而坐,像是洗桑拿似的……头顶的淋浴倒是在喷,但下面一个人都没有……李政夫向左边转转头,没有裸男,没有浴巾。

李政夫向右边转转头,没有裸男,没有浴巾。

李政夫低头看了看自己。胯下的鼻涕虫孤独的垂着,未曾找到梦想中的伙伴。

“哧……”

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了出来,然后就是一串的大笑。

李政夫分明感觉到车厢在抖动。

十几个北极熊大笑,也就是这样的效果了。

假如不是面对十几张订单,李政夫肯定不会承受这样的大笑,闪躲出去是肯定的。

至于现在,李政夫只能两腿一叠,遮掩住自己那可怜的鼻涕虫,以超厚的脸皮对待嘲讽,且笑道:“外面冷的厉害,想进来暖和暖和,你们说你们的吧,别管我了。”

阿里克塞眉毛一挑,呵呵一笑,道:“我正在给苏董介绍几位朋友,他们都已经在秋明地区获得了油田,有的是经过了初探的,有的还没有,。”

按照合同,他是不会再付钱给新马集团了,现在稍稍帮李政夫解解围,就算是他的最后回馈了。而且,他当日就曾说过,无论是否谁赢谁负,都会介绍啊朋友给两家公司。

李政夫的脑袋马上转了过来,笑道:“哪几位是需要技术服务的?我们新马集团的勘探队,无论是钻探速度,还是技术装备的成熟度,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而且,我们现在做勘探后的一条龙服务,包括采油、运输、初加工乃至于深加工的化工提炼,什么都可以谈。”

前面的自夸自擂也就罢了,他提出的一条龙服务,还是吸引了几个人的目光。

左侧一名俄罗斯人,就抚摩着胸毛问:“我要是想建一个柴油厂,也可以?”

在石油价格没有飙涨以前,石油加工和石油钻采是一样赚钱的行业。那些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生产一桶柴油的利润,和采掘一桶石油的成本也相差无几了。是欧佩克等产油国孜孜不倦的抗争下,两者的利润线条才慢慢拉大。

而在此时的俄罗斯,石油是廉价商品,柴油反而高端一些。随着苏联的解体,柴油、汽油等油品和其他物资一样,都陷入了供应紧张的局面,若是能建出一个柴油厂,在原料无忧的情况下,所得比油井只多不少,而且比油田的风险还要小,且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当然了,刚刚解体的俄罗斯人手里是没钱的,他们指着的都是西方国家的全额贷款。

西方银行,对于贷款给油田的心理负担很低,只要俄罗斯人能拿出油田的文件,并以之抵押,全额贷款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自然,在这种情况下的贷款方,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贷款的利息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相比之下,各国银行对全额贷款建柴油厂就没什么兴趣了,他们可不想派人的管理莫斯科的柴油厂。尤其是在俄罗斯全境工业垮台的景况下,石油公司和化工公司的运作方式是全然不同的,他们承受政治压力的能力也不同。

抚着胸毛的俄罗斯人是在座的少数几个懂英文的家伙,他抓住李政夫的话,眼睛都亮了。

李政夫咬咬牙,道:“建柴油厂也是可以考虑的。不过……秋明市就有柴油厂,利润如何,我们还要考察一下。”

“秋明市的柴油厂早就停工。”

“那我们可以通过收购的形式……”

“他们不会卖的。”俄罗斯人用手指卷起的胸毛,轻轻的吹了一口气,道:“秋明市已经组织了工人稽查队,你要是敢卖他们的柴油厂,他们就要你的命。”

“你不是说停工了吗?”

“停工是停工了,但卖也是不行的。”

两人反复说了两次,李政夫都没有太明白。

苏城嘿嘿的笑了两声,道:“秋明市的柴油厂是全民所有制的柴油厂,理论上归苏联全国人民所拥有,实际上归秋明市柴油厂的工人们所拥有的。但是,以目前的状态,卖掉秋明柴油厂,国家不一定能拿到钱,工人们是一定拿不到钱的。所以,工人们才会成立稽查队,保护他们的共有财产。”

胸毛俄罗斯人连连点头:“中国朋友确实了解俄罗斯,是这样的。所以,尽管现在各地都缺少燃油,工厂该停工的还是停工,想购买它们也是不行的。”

李政夫暗骂,我才没兴趣知道这些事情。他想了想,口中道:“虽然是这样,但各地的柴油厂总有复工的时候,到那时,新建的柴油厂岂不是要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凭他们?苏联时代都在亏损,复工也没有用。”俄罗斯人最熟悉俄罗斯的情况,自从80年代以来,他们的工业生产的质量就每况愈下,而且是怎么纠正也纠正不过来。不光是柴油的生产效率低,柴油机械的效率也低,制造柴油机械的装备的效率更低,早年培训的优秀工人退休了,顶替父亲上班的工人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差……熟悉此点的俄罗斯人就像是8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一样,根本没有把国企放在眼里。而且比中国更有利的地方在于,俄罗斯的国企连最后的行政垄断权力都失去了。

俄罗斯人相信,任何一家私企,都能轻松的打败任何一家国企。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正确的。

李政夫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对不了解的投资,他是坚持不做许诺的。因此,面对第一个询问者,他就笑笑说道:“我们公司有规定,任何投资都要做评估,我不能保证给你建出柴油厂,但我们会考察一番的。”

“你刚刚还说,初加工和深加工都可以谈。”

“当然,可以谈,可以谈。”李政夫嘿嘿的笑着,道:“你看这样如何,只要你能证明柴油厂确实能够盈利,能过借此还清贷款,我会想办法帮你通过的。”

“这还差不多。”对方也没有逼迫太狠的意思。

此时,懂英语的俄罗斯人,已经帮忙将两人的对话翻译给了出来。

很快就有人兴趣勃勃的问:“苏董,大华实业能做一条龙的服务吗?”

他们每个人都只能得到一块油田,一条龙服务涵盖了产品的上下游,等于扩大了他们的资本量,自然会受欢迎。

苏城身子向后仰了一下,笑道:“一条龙服务我们当然也能做,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像李政夫先生一样,一切都可以谈。”

他非常确定,李政夫只是逼宫而已。

柴油厂也是有大有小的,日产1万桶柴油和日产40万桶柴油的工厂成本是极高的。但另一方面,产量越高的柴油厂,单桶的成本就越低。海沧计划中就包含有日产40万桶的柴油厂,光是设备就上亿美元,还有数量不菲的其他成本。

这样的工厂,新加坡人都是要建在他们自己的石化区的,不可能建在俄罗斯和自己抢生意。

当然,苏城也是相同的想法,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回国,精炼以后再返销俄罗斯,即使会增加一些运输成本,总算是赚钱给自己。

李政夫想把水搅浑了,苏城就陪着他搅水。

俄罗斯人不明所以,都乐呵的说了起来。频繁的询问双方的报价。

苏城有一句每一句的说了会,然后借故离开热乎乎的房间。

李政夫舍不得走,于是继续蜷缩着鼻涕虫聊天。

穿好衣服,到了外面,简单的庆祝活动已经结束了。秦世维忙碌的调派装备,还有人在重新检视合同,或者陪着外面的俄罗斯商人说话。

司空冠正在算账,抬头看到苏城,马上追了过来,道:“有几个朋友,让我祝贺你获得库瓦克地区的合同。”

“哦,多谢。”

“他们想见见你。”司空冠笑了笑,低声道:“是国内来的。”

“在莫斯科?”

“他们已经到了秋明市了。”

“哦?他们见我,是为了什么?”苏城微微抬了一下头。中国人到俄罗斯的最快方式,还是坐飞机到莫斯科。而秋明市虽然是远东的一座重要城市,中国却没什么商业和政治利益。国内来人直接到了秋明市,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心情。

司空冠笑笑,道:“听说是有关什么合同的,总之,见见总没有坏处。”

第三百八十一章居中介绍

为了充分体现大华实业的“战斗力”,保住竞速勘探的胜利果实,在前往秋明市之前,苏城宣布所有钻井队进场,从而将“库瓦克会战”推上最后的高潮。

随着苏城的一声令下,各勘探队和钻井队全数取消了休假,包括前期已经撤出人员的几个地质队,也都从西西伯利亚的几个大城市重新启程,全员奔赴库瓦克。

三号井的数据被收集了起来,作为后续勘探和钻采的参考。以库瓦克地区的规模,各探井的地质状况将是类似的,大华只要把钻井队和勘探队撒出去,以三号井为模版,照猫画虎差不多就能掘出油来,工作效率会有极大的提高,成本费用也会一步步的降下去。

西伯利亚铁路再次超负荷的运作起来,一辆辆火车满载着中国货,或者抵达秋明市,或者继续向前,将来自中国南方的商品送到上万公里以外的俄罗斯欧洲部分去。

沿着秋明市火车站一线,堆满了来自中国的装备物资,由于当地的仓库多已难以维持,且手续繁杂,中方员工干脆将物资沿着货车线一路往前铺,转运的卡车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各个钻探队和勘探队,全都拿着介绍信来搬货,从罐头香肠到面粉烟酒,每支勘探队都得到了一定的分配,可以自行雇佣车辆来运输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资。

以库瓦克地区的通行条件,铁路沿线的中方物资只会越堆越多,一度有三四公里长的物资堆积如山,等待领取。

这些物资,既有上万吨的井架钻机、彩钢板房等生产物资,也有大量的衣物和食物等生活物资,看的秋明市各级部门口水直流。

俄罗斯的物资紧缺,早就到了限购的窘境。要维持三万多名中方员工的生活所需,依靠俄罗斯已然崩溃的市场是不可行的,全得依靠国内运输,甚至连运输所需的柴油和汽油,也许要从国内送来。

此时的莫斯科人,要买一件冬季的风衣,不光得有莫斯科的户口,还得有在莫斯科连续居住一年的证明,才能用几个月的薪水从态度恶劣的服务员手里拿到一件式样老旧的沉重风衣。中方员工想在西伯利亚得到充足的补给不啻于天方夜谭。

另一方面,每名在外工作的人员,平均每人每月两三吨的生活物资是必须的,无论是医药食物,还是保暖燃料都不能缺少。要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更要数倍于此的生产物资。

进入大规模开发状态的钻井队,比竞速勘探期间,耗费的物资量还要多。例如重晶粉、高标号的水泥等物资,同时开钻14口井的时候,自然比同时开钻4口井的时候消耗大。

这些东西,有些时候能从混乱的俄罗斯买到,有些时候从千里外的俄罗斯城市购买,还不如从国内购买来的快。

甚至有国内先进口,再出口一项物资到秋明市来,也比秋明市直接采购的速度快。

许多俄罗斯工厂的产量已经降低又降低了,但国内外的需求量却没有降低多少,他们自然会优先满足国外的客户,而非国内使用卢布的工厂。

要是换成其他外国公司,这样规模的动员,别说是组织了,想一下就会觉得头大。

即使是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公司,出于法务方面的考虑,他们也不敢一口气组织上万人的队伍去一块蛮荒之地进行开拓。派遣100人的外包公司,签署严密的合同,用10年的时间踏遍异国土地,才是他们的勘探常态。因为任何海外钻井队的任何缺失,都有可能导致一打的官司。若是有人不幸受伤或死亡不管是怎么受伤或死亡的,无穷无尽的诉讼会让跨国公司欲仙欲死,后悔接单。

中国执行的是另一套政策。受伤或者死亡的国企员工,向来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和善后。保证子女乃至家人的正常生活、就业和读书,向来是同系统领导的主要工作。在石油石化这样的豪富部门,聘请工人家属到辅助部门和二级工厂,免试降分录取子弟就读本厂幼儿园、子弟小学和子弟中学,降分委培石油大学,优先聘用本系统子弟就业,高比例就医于石油医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以说,中国的国企工人,尤其是垄断国企的员工,本身就享受着超国民的福利待遇,而这种福利待遇,又是当代和先代的工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孜孜不倦的劳动换来的。

90年代的石油工人,仍然保持着听指挥,讲奉献的高效军队模式,就像是当年整编制退伍的军队一样。一支钻井队就是一个连,一万名工人就是一个师,3万名工人就是一个军,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完善而清晰,真要到队伍里去问。做钻探的队长,说不定就是退役的连排长,指挥部的后清官,说不定就是退役的团营长。

长时间的磨合调配,更是强化了这种组织体系。

在苏联解体的世界里,能够维持这种模式的国家公司,也就剩下中国企业了。

曾经的苏联高官,现在的俄罗斯富商,对大华实业组织起来的“库瓦克会战”既熟悉又陌生。

说起熟悉,是他们大都经历过激情豪放的赫鲁晓夫时代,光芒万丈的勃列日涅夫时代……至少在安德罗伯夫以前,苏联人民仍然具有战天斗地的精神和物质准备。

说起陌生,是随着戈尔巴乔夫挥刀自宫,苏联自中央到地方的组织能力丧失殆尽,数万人的会战大旗,就算能竖起来,也就是以早泄结束的命,只能让苏联的大脑爽一爽,底层的细胞们,兴许都不知道这件事。

“库瓦克大会战”这样的事,离苏联人已有10年那么遥远了。

不过,越是这样,俄罗斯商人对大华实业的好感就越多,信任程度就越高。

等苏城抵达秋明油田的时候,已有四个油田的所有者和他签约,七个油田进入了实质谈判阶段。

新马集团确定获得的油田服务合同,却是一个都没有。

可以说,在这场同质化的竞争中,大华实业已经将他们远远的抛到了后面,并且得到了当地俄罗斯人的承认。

这从俄罗斯地方政府的态度中就能看出,当苏城抵达秋明市的时候,市政府官员甚至组织了几百名学生,夹道欢迎,并且邀请苏城为本周举行的学校足球比赛颁奖。

看着排在前面的数十名小学生,苏城的脑海中,甚至能够浮现出他们戴着红领巾的景象。

当然,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是不戴红领巾了,但也只是不戴红领巾了而已,偏僻的秋明市的政府机构和人员,远没有到更新的时候。

司空冠反而有些惊讶:“没想到秋明市还挺精神的,咱们的企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