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眼人生 >

第787章

天眼人生-第787章

小说: 天眼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损害。”

对于这一方面穆国兴是非常放心的,有那些政工人员在,再加上军情和国安的介入,在保密方面就不用太多的担心了。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为我们国家创造一个合适的发展条件,争取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到三年不飞一副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现在示弱并不是一定是真的怕了他们,而是斗争的需要。只有积蓄起强大的力量,要打就一定把他们打痛打死,让他们永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一老一少就一些国际国内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钟老发现穆国兴在这方面掌握的知识还是非常全面的,说出来的见解常常是一语中的。他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穆国兴就好像上天给这个国家派来的一位使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国家必将重振汉唐雄风。

经过商量,周紫萍提前离开了京城,而穆国兴则留了下来。他留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去各个国家部委打打秋风,争取一下国家部委在资金上的支持。

在穆老和有关中央首长的过问下,穆国兴先后拜访了几个部委的主要领导,也为广南省争取了一些资金,虽然只有十几个亿,却也能够维持一下广南省目前的正常运转。

花江市委书记冯松山,这一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依然在做着穆国兴走后他登上省长宝座的美梦。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花江市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终于在花江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万象大酒店的二十八层多功能厅召开了。

冯松山可是知道舆论的重要性,他之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让拆迁群众同意他们的拆迁方案,也正是利用了舆论造势的作用。他也很清楚,现在的老百姓是非常相信报纸和电视的宣传报道的,只要经过他们的宣传,老百姓就会信以为真,认为这是政府在关心他们。

冯松山正是利用了群众的这个弱点,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了这些善良的人们,虽然他能骗的一时,但是却骗不了永远。当群众发现他们上当受骗后,他们心中的不满就会爆发出来,这就形成了集中去各级政府上访的场面。

冯松山这一次也知道,他已经欺骗不了花江市的老百姓了,他所要做的就是欺骗中央。先把舆论造出去,让中央知道他冯松山制定的这个城市规划的前景是无比的美好,为他今后能够顺利的当上省长而宣传造势。

VIP一千六百零三章为官之道

冯松山非常懂得为官之道,多年的仕途生涯让他总结出了三条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上边要有强力人物的支持。第二要有舆论造势的烘托,第三,要有一支可靠的嫡系队伍。

正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冯松山在上面是极力争取那位政治局委员的支持,他也非常清楚,要想得到那位首长的支持,他就必须要做出一点成绩来。到了那位首长的地位,用金钱已经不管用了,金钱只可以买鬼,是卖不到神的。

虽然市长林一栋在常委会上并不赞同召开这次发布会,但是,现在的常委会已经被冯松山牢牢的掌控了,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扭转不了大局的。当他提出市里的财政紧张,拿不出钱来举办这次大型宣传活动的时候,冯松山却不屑一顾的告诉他,市委举办的这次活动已经得到了一些商家的支持了,根本就不用市政府的财政出一分钱。

冯松山这样的做法,就是要把林一栋挂起来,把他排除在这次活动之外。冯松山自以为做的很高明,却不知道正中了林一栋的下怀。林一栋也很清楚,冯松山是欺骗完了群众又要欺骗中央了,像这种镜中花水中月的事情只可以蒙骗一时,吹出去了做不到,将来的下场会更可悲。

冯松山自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在邀请媒体记者方面可是下足了本钱。花江市不仅要负责所有媒体记者全部的食宿和交通费用,还要再给他们所在的单位赞助一笔不小的经费,当然了,记者的红包也是少不了的。

对这一类大型的宣传活动,尤其是牵扯到了本人的形象,冯松山是高度重视事必躬亲。迎宾小姐的选拔、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纪念品的选购、记者红包的大小,甚至是宴会的菜点等等,他都要亲自过问。

虽然他已经搞过多次这种宣传活动了,但是他还是习惯于反反复复的变化,不断的推陈出新,变换着花样不把他手底下的这些人折腾的精疲力尽决不罢休。

这还不算完,对花江市这方面参加会议的人员着装,冯松山也有严格的要求,甚至男士要穿什么品牌的西装,女士在什么场合要穿什么样的礼服,也都规定的清清楚楚的。他讲究的是要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充分的烘托出喜庆和庄重的气氛。

当官的动动嘴,下面的就要跑断腿,为了搞好这次宣传活动,市委宣传部的何部长带领他的手下整整忙了一个月。他也很清楚,这是冯松山在关键的时候组织的一次关键的活动,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搞好。

新闻发布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播放宣传花江市的专题片,题目就是《花江的明天》。这部宣传片拍摄的非常好,不仅有优美大气的城市建筑,还有描述花江市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富裕安定的百姓生活场景。在这二十五分钟的专题片中,充分显示出了花江市这座美丽的边陲城市的风景全貌。也不知道摄制者从哪里拼凑了这么多美丽的画面来,宣传片的解说词写的也是很优美,这一切让会场上不时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的赞叹声和掌声。

好多记者是第一次来到花江,他们也被花江的美所惊呆了,根本就没有想到在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竟然还有这么一座经济繁荣,风景如画的大都市。

会议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冯松山向与会者介绍花江市的概况,他的讲话主题就是——正在迅猛崛起的花江。

冯松山在会上很自豪的介绍了花江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花江过去的这几年,是经济社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几年,是经济活力和后劲大大增加的几年。花江这几年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全市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接下来冯松山宣布的一连串令人头晕眼花的数字,也仿佛证实了冯松山的论点。鬼才知道知道这些数字究竟是怎么编造出来的,明明现在市财政已经是非常窘迫了,冯松山非要吹成是花江市的财政状况非常好,听他说话的口气,就好像是花江市的钱已经多的花不完了似地。

出于礼貌也来参加这次开幕式的林一栋,此时坐在台下,看着台上唾沫星子四溅,正说的起劲的冯松山,心里充满了不齿和鄙夷。花江市要是真做的这么好的话,何至于让那些拆迁群众三天两头的上访啊?全市到现在还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处在贫困线之下,也不知道这个冯大书记在吹牛的时候,会不会感到脸上发热。

林一栋此时是如坐针毡,看到那些在台下正听得起劲的来宾们,心里突然有了一种非常悲哀的感觉。他知道要是再让冯松山这样胡搞下去,好端端的花江市就会被他给折腾完了。

作为一个市长,林一栋却是知道花江市这几年的情况,经济不但没有搞上去,反而在逐年的退步,去年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要不是花江市占了一个省城的光,再加上冯松山又是省委常委,争取到了大笔资金的支持,花江市的财政恐怕早就破产了。

这些情况林一栋也向穆国兴汇报过,他也知道穆国兴初来乍到的,要想彻底解决花江的问题是很困难的,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把花江的问题如实的汇报了上去,下一步是否还会任由冯松山继续折腾下去,那就要看省委和中央的了,这也远不是他这个正厅级的市长所能考虑的问题。

好大喜功,通过编造数字升官,是一些官员们常用的手法,只要是自己能升了官,拍拍屁股走人,谁还去管那么多。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那就只好由继任者去收拾了。如果继任者想要改变前任留下来状况,如实的反映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从数字上来看,当地的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个继任者的工作能力不够,人家前任的工作搞的那么好,你一来竟然把他搞糟了,你怎么去解释这个问题啊。

所以继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也为了使自己今后能够向上爬,也只好再继续编造下去。至于到了实在是捂不住了的时候,那就看哪一任倒霉了。在官场中有了成绩大家都会抢,出了问题也总要找出一个替罪羊来,这种办法屡见不鲜。于是一切责任就会归结于这个倒霉蛋身上,而其他的人升上去了也就升上去了呗,断然也没有让他们再来承担责任道理。

中午与会者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这一顿饭可以说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全都有。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冯松山竟然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十几个擅长烹饪海珍品的大厨。可以让那些来花江市替冯松山吹捧的吹鼓手们,在远离海边的西南边陲,也可以品尝到全球顶级的海珍品大餐。吃饱喝足了当然要休息一下了,直到下午五点钟,新闻发布会才算是进入了正题。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冯松山做出一副很优雅的样子,微笑着说道:“各位记者朋友,你们都是我请来的最尊贵的客人,我也愿意借此机会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

按照宣传部的安排,花江日报的记者抢先提问:“冯书记,上午看了那部专题片,又听了您的讲话,我们认为在您的领导之下,花江市的经济发展的是又快又好。现在花江市社会安定,群众乐业,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共同谋发展求进步的良好态势。我们也知道,花江市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由于您的出色领导,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您的从政体会。”

VIP一千六百零四章一场闹剧

这都是事先就安排好了的,又怎么会存在能不能的问题?再加上这位记者的讲话又很好听,一番溢美之词让冯松山感到是非常受用。

冯松山微微一笑,故作谦虚的说道:“谢谢记者朋友们对我的关心,你这番溢美之词我实在是不敢当。我就是广南省本地人,出生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我认为既然我在这里为官,就要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谋福祉,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然了,我也遭受过不少的误解,承受过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但是,我始终认为,心底无私天地宽,我的权力是我的父老乡亲给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央党报驻广南省记者站的记者,此时顺手拿起了话筒,宣传部何部长心里有些忐忑了起来。虽然他事先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对自己家里的记者可以交代任务布置工作,像中央党报的记者,他却不敢用这种态度去对待人家。他所做的只能是暗示或者提醒,至于人家会不会听他的,何部长心里也没有底。

果然,这位记者提出来的问题非常的尖锐:“冯书记,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花江市的经济发展的很快,你刚才也讲过,有了权力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你们制定的那个城市建设规划,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或者欢迎?为什么拆迁居民迟迟得不到合理的安置?为什么这些群众会三番五次的到省市两级政府去上访?又为什么还发生了上访群众在省政府门前自焚,以及前几天在市委大门口的流血冲突事件哪?”

冯松山的脑子里有几秒钟是一片空白,他也知道在今天这种场合,是绝对不可能用无可奉告这种外交辞令来讲话的。更不能采取避而不答的办法,来化解目前面临的窘境。前几天中央党报登载的那篇反映花江市城市建设问题的文章,就已经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了。

冯松山用眼睛狠狠的瞪着何部长,他的心里暗暗的骂道,你这个混蛋,让你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花了这么多的钱,这么点小事你都办不好,让我当众出这个丑,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好在冯松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嘴上的功夫也十分了得,略一思忖说道:“这位记者同志,一项政策的实施,是难免会引起争论来,一些群众不理解党和政府的做法,这就需要我们去给他们做说服教育工作,媒体也应该给给以正确的理论引导。这一点小事与花江市委和市政府所作出来的成绩相比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可以用瑕不掩瑜这句话来形容。

虽然冯松山的回答令这位记者很不满意,但是,他手里的的话筒很快就被工作人员给拿走了,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就失去了再提任何问题的机会了。

另外一家小报的记者也在何部长的示意下接过了话筒,当然,提的问题也是冯松山非常容易回答的,就在冯松山侃侃而谈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会场的秩序有些骚动了,一些记者竟然不顾一切的扛着摄像机走了。

一个工作人员飞奔到何部长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之后,何部长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悄悄的走到了窗边,向外一望,只见酒店大门口不知什么时候,聚集起了一大群打着横幅的人。虽然隔得远横幅上的字看不清楚,但是,何部长却知道,这些人极有可能就是那些拆迁居民,他们是听到市委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了,要在记者面前告状了。

何部长的分析很正确,打着横幅的这些人就是拆迁居民。自从上一次市委与拆迁居民签订了协议之后,这些居民也就很顺从的回家等结果去了,有些人甚至已经做好了搬往西郊拆迁安置点的准备。

虽然有些人在冲突当中受了伤,但不管怎么说,市委也给了他们一定的补偿,并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还抓起了几个打人的凶手。既然市委都这样处理了,这些居民们也只好承认了这个现实。

正在等待当中,一条很不好的消息又在拆迁居民当中传了开来,他们即将搬迁去的那个居民安置点,所建的楼房经省里有关部门鉴定,已经属于危房了,根本就不能住人。

一开始这些善良的老百姓还有些不相信,刚建好的楼房怎么就会变成危房了哪?后来有些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些房屋鉴定证书的复印件,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这就由不得他们不相信了。

如果说上一次这些拆迁居民还勉强对冯松山有几分信任的话,这一次他们唯一的希望也全部被打破了。明明知道是危房,冯松山非要让他们搬去住,这不就是要让这些人被砸死在里面吗?在平房里房屋出了问题,还来得跑出去,十几层的安置楼房,要是出了事,那就只能等死了。

冯松山搞的这次大宣传活动,也被这些拆迁户们知道了,于是,也不用过多的动员,以王二愣子一伙为首的几个年轻人,就又一次打起了横幅,向这个五星级大酒店进发了。他们就是要在全国的媒体面前给冯松山曝曝光,让中央和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冯松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开始上访的人还不多,可是当群众看到他们横幅上写的那些大字,本来一些无关的人和被列入第二批拆迁计划的居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人是越来愈多当走到大酒店门口的时候,这支原本只有上百人的小队伍竟然扩大到了数千人。

这一下子冯松山算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想利用这个机会造造势,改变一下目前的被动局面,却没想到这些拆迁群众竟然把他的这些丑事,在他请来的这些媒体记者面前全部给爆了光。

这一次的群众上访与上次就不同了,其中有两个特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在暗地里向拆迁居民提供了帮助。一个是横幅的制作,第二个就是宣传材料的印发。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谁也说不清楚。最后王二愣子等一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