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黄粱三国 >

第121章

黄粱三国-第121章

小说: 黄粱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何?”刘协神色不快的道,“美人不必害羞,只是让大将军看一下,又不会少一块肉的!”
  刚开始还是严肃的说话,到后来就变成嬉笑了。
  王奇听了暗暗咋舌,这个刘协年纪轻轻,不会已经有人妻,妻人情节了吧。
  “陛下!”美人立刻羞红了脸,显然对刘协的这一表态极为不满。但还是坚持的说道:
  “陛下天子之尊,臣妾虽然才遭临幸,但已是陛下之人!今日陛下定要将臣妾清白之躯示之臣子,那臣妾唯有一死以示清白!”
  王奇心中一动,刚才才一进宫,就注意到这个女子身上的衣服比宫女多,现在听她说话的口气,也绝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教育出来的。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旁边的贾诩。
  贾诩会意,立刻侧身靠近,低声对王奇说道:
  “这是驸马都尉伏完和尚阳安长公主之女伏寿!前几日刚被送进宫来!”
  王奇点了点头,当初为了给刘协挑选美人,王奇也曾经特意去伏完家里看过这个未来的皇后。只是这小女孩现在成为了小女人,容貌变换比较大,王奇一时竟然没认出来。
  “哼!算了!你不玩就不玩吧!这么多美人,难道还少你一个吗!”刘协不悦道。
  不过就算这样,如果传出去的话,还是有人会认为王奇淫乱宫廷,所以王奇在仔细考虑之后,还是决定选择拒绝。虽然他对那些衣着暴露的宫中美人也颇为动心,但她们和自己家中的两位绝世佳丽一比,就只能算是庸脂俗粉了。
  “呵呵!陛下!臣子毕竟是臣子,怎敢与陛下一起共赏美人呢!今日微臣还要去处理出征的事情,得向陛下告辞了!”王奇作揖道。
  听到王奇这样说,那个因为刘协的一句话而气得脸色惨白的伏寿,立刻感激的看了王奇一眼。
  心道,真不愧是满朝赞扬的忠臣,行事就是有分寸。只是陛下也太那个了,要是换成别的臣子,到时君臣不分,共赏美人,传出去的话,皇家的脸面何存呀!
  刘协刚才之所以邀请王奇,那也只是一时兴起。此时对于王奇的告辞也不放在心上,他现在正心急的和美人们一起玩脱衣服的赌博呢。
  (本人的新书《安禄山新史》已经开始连载,每天更新一到两节。讲的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回到盛唐,成为安禄山的故事,是一本徘徊在历史和意淫之间的小说。现在正式开始冲榜,请大家多多帮忙,多多多多多前去投票!黄初在这里先谢谢了!) 
 
 
 
  
第二卷 我生之后汉祚衰(中) 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
 
  悄悄的退出裸泳馆,王奇再向在门外守候的典韦和许靖吩咐了几句,就正式的离开了。
  走出宫门,王奇看着旁边面带微笑的贾诩,忍不住哈哈哈大笑。
  “文和!天子能有如此作为,可全是你的功劳呀!”
  “主公不要再笑了!这可全是主公的主意,我只不过给主公打打下手而已!”贾诩也是笑道。
  刘协毕竟是小孩子,是非观念就是模糊。当初刚从河内回来的时候,还能每天坚持着听王奇和朱隽给他讲课。但是随着贾诩等人在旁边有意无意的说一些消极的话,马上就开始有点厌烦这样枯燥的日子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奇故意叫某些臣子献上了一个游戏,斗蟋蟀。
  作为天子的刘协当然没玩过这样的游戏,马上就沉醉在其中了。
  实际上,在汉代之前,虽然昏君也有很多,但是这些昏君昏的程度虽然很深,昏庸的品种却基本很少,格调也基本不高,最多做做欺男霸女,杀人取乐这样比较没技术含量的事情。那里像后世,一会儿来个木匠皇帝,一会儿来个伶官皇帝,一会儿还来个诗人皇帝。
  以前的皇帝们沉迷的事物就更少了,斗鸡遛狗那些东西可是从有隋唐两朝,才开始真正的流行起来的。此时皇帝的昏庸做法,除了刘协的父亲灵帝刘宏,一般也就只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而已。
  王奇这次叫人献上斗蟋蟀的游戏,朝臣中到也没人觉得这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即便是有几个人觉得这样会玩物丧志,看到王奇没有表态,也就不再反对了。
  忙于斗蟋蟀的刘协,当然是不可能再认真却听朱隽讲学的,至于王奇,他本来就没准备认真的教刘协,讲的知识也只不过是传统的诗书而已,甚至有时讲历史的时候,还故意讲那些春秋时期极为著名的昏君,讲他们的昏庸事迹,却不讲他们的最后结果。这种在朝臣们看来是学史警戒的事情,实际上却是助长了刘协向往那种昏庸生活的野心。
  连续几次遭到刘协无礼指责的太傅朱隽,终于向已经掌握的了实权的王奇辞职。汉室虽然重要,但是让他去教这么一个昏君的话,这样的老臣还是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没有了朱隽束缚的刘协,自此更加的放肆,反正王奇也不大会管自己,有时候干脆连王奇的课也不上了。对于这样的情况,王奇本人还没反应,有些忠贞的臣子却已经看不下去了。他们在得到王奇的允许后,集体面见了刘协,劝柬他要好好的接受王奇等人的教学。
  但是很遗憾,在贾诩这个侍中和许靖这个散骑长侍的“提醒”下,刘协对这些大臣们很是发了一通脾气,气得有些在上党时还一起追随的老臣们要死要活的。
  这样一来,再也没有臣子敢轻易前去劝柬了,刘协的威信,在洛阳的平民和官吏中,都落到了一个极致。
  对于这样的结果,杨彪等少数几人虽然装作不在意,但是对于王奇在这里面起的作用,他们还是看得很透的。只是要么是已经不想和王奇为敌了,要么干脆不敢为敌,即使有少数几个有心人,也在王奇的强势威压下,决定暂时隐藏,等时机成熟,再有所行动。
  王奇就算不能明确知道那些人的想法,猜也能猜到。只是他觉得这些人现在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应该不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除了叫贾诩的情报机构对他怀疑的对象进行严密监视外,并没主动采取什么措施。
  “唉!这样做也是万不得已!如果本身意志坚定,自然不会轻易被外界的物欲所迷惑,现在既然被迷惑了,那就是他本身的问题了!不过这样也好,他现在能尽量得过他的安乐生活,将来我以同样的生活来换取他的地位,他想必也不会后悔了!”
  “主公英明!”贾诩微笑道。
  虽然知道王奇的解释根本行不通,但既然和王奇站在一条路上了,那就得尽量的向他靠拢。
  “呵呵!现在我是真的可以放心出征了!”王奇笑道。
  他当然明白贾诩的意思,只不过有些话,就算是亲密的臣子之间,也不能直接挑明了说。
  王奇刚踏上他的朱班轮马车,就看到迎面有一辆马车过来,车上那青年男子虽然只着低等官吏的服饰,但是面容清朗,浑身的气势,决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能具有了。
  王奇看他是直接向宫门走来,不由得有点奇怪。自从将朱隽逼开了皇宫后,这皇帝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见的。本来正准备上马车的动作也不由得慢了下来。
  正在犹豫间,那马车却已经乖乖的退到一旁,准备让王奇的车队先过。
  王奇现在对那人有了兴趣,顿时不再准备马上离开。对还在车旁侍候的贾诩问道:
  “文和!那人是谁?”
  “呵呵!主公不知此人,那可全都是奉孝的缘故呀!”贾诩轻笑道。
  “哦!”王奇奇怪的看了一眼贾诩。
  聪明人都能看出王奇刚才是对这个青年起了爱才之心,而贾诩这样说,却似乎有影射郭嘉嫉妒贤能的意思。
  “主公莫误会!贾许可没有指责奉孝的意思!”贾诩连忙解释道。
  “那人还是奉孝的好友,姓刘名晔,字子扬,淮南人氏,乃是光武大帝的子孙!刚刚加冠,就已经颇有才名!主公下令征集天下才能之士进京为官,这个刘子扬就是其中之一!他刚一进京城,即被奉孝拉着要来见您,只是这个刘子扬却是个倔脾气,不想让人误会他是凭着老同学的关系做官,不但不肯谨见,竟然还执意从最小的郎官做起!这次主公讨伐袁术,随军出征的文官中就有他。这次来宫里,估计也是作为汉室宗亲,来向天子辞行的!”
  “刘晔刘子扬!呵呵!此人在许子将的《各地名士目录》中颇有才名!我当上前一见!”王奇主动道。
  这个刘晔可是能人呀,不说他本身才能非凡,就是他后来献给曹操的霹雳车,那也是极为伟大的发明呀。当然,现在自己做的投石车,可是比他做的要先进多了。
  刘晔远远的就看到了宫门外的这只车队,同时也从车队的规模打扮上,知道了车队的主人是谁。所以在看到那个紫袍男子正准备上车时,赶忙叫车夫驾车来到路边,准备让这支车队先过去。
  只是没想到那个人在看了自己一眼后,竟然停了下来。和旁边的侍中贾诩聊了几句,就直接向自己走了过来。
  刘晔是聪明人,他这几天虽然没能拜访王奇,但是和他手下的谋臣们却大都是照过面的,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猜到是贾诩将自己的身份告诉给了王奇,所以也主动迎上前几步,在王奇说话之前,主动对着王奇作揖道;
  “工部郎官刘晔拜见大将军!”
  “哈哈!子扬免礼!王奇久闻子扬之名,想不到直到今日才得睹君颜呀!”王奇笑道。
  “刘晔狂妄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刘晔何等聪明,马上从王奇的话中听出来他责怪自己没及时前去的谨见的意思。
  “好!既然知罪,那就得认罚!”王奇正色道。
  刘晔闻言面上一红,想不到自己客气的话,王奇竟然还当真了。不过自己有言在先,也只得坚持道:
  “刘晔认罚!”
  “哈哈!好!好!就罚你当大将军府的军祭酒!”王奇大笑道。
  刘晔面上顿时一阵尴尬,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罚”。
  旁边的贾诩看到刘晔的表情,笑着调侃道:
  “哈哈!子扬兄这回可惨喽,大将军府军务繁忙,今后恐怕就再没机会和我们在一起喝酒了!”
  “呵呵!”刘晔一阵干笑。
  随即正色对王奇作揖道:
  “刘晔拜谢主公知遇之恩,今后当竭诚以报君恩!”
  “子扬快快免礼!今后还得多多仰仗子扬!”王奇扶住刘晔。
  这次宫中之行收获还是很不错的,不但解决了后顾之忧,还凭空得了一个大才。也不忙着走了,干脆准备等刘晔拜辞天子后,一同商讨一下南阳的战事。
  刘晔行动很快,王奇在宫门外没等多长时间,就等到了匆匆赶回来的刘子扬。
  汉室传承几百年,汉室宗亲那简直可以说是遍布天下。这样向天子拜辞的事情,如果每个宗亲都要见的话,那皇帝可能得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接见宗亲上了。向天子拜辞,可并不一定要真的面见天子才行,一般只是跟相应官员打个招呼。实际上,如果没一定的身份地位,就算是血缘再近,也不见得能见到天子。象刘晔这样,只不过是到宫中走走形式,尽尽礼节而已。
  王奇干脆拉上还在旁边的贾诩,三人同坐在王奇的朱班轮马车中,还没等回府,就已经开始商量起周边的战局来。
  “……综上所述,主公真正的敌人不是袁术,而是北方的袁绍和东方的曹操,其余诸侯,都不足为虑!只不过眼下打袁术,却是为了朝廷的体面,不得不打而已!”刘晔很直接的说出了自己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汉室宗亲,就说一些拥护汉室利益的话,对周边形势的分析,完全是着眼于王奇的立场来分析的。
  “好!子扬所言正合我意!”王奇赞道。
  当初看刘晔能在曹氏父子手下这么久,就隐约猜到他对汉室应该不是很忠心,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的确没错。
  实际上,这个刘晔也算是一个异数。曹丕废汉自立后,原来的汉室宗亲纷纷丢去了爵位,只有这个刘晔却还得以封侯。这和他坚决拥护曹魏政权的忠心,是分不开的。
  “只是主公现在却有一个很大的忧患,还请主公慎查!”刘晔继续说道。
  “哦!是何忧患?”王奇毫不惊讶的问道。
  为什么要集思广益,就是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把事情考虑周全,就算自己手下的谋臣大都才智非凡,但也难免会犯在局者迷的毛病,有时候普通的外来人,反而能够更好的看出自己身上的毛病。
  “这个忧患就是门第问题!主公提拔寒门人士这一举动,虽然没有直接动摇到豪门的利益,但还是让豪门内部有一些意见!要不是主公也在尽量的提拔豪门子弟,对豪门的利益颇为维护,再加上主公本身也是豪门出身,恐怕现在已经有豪门联合起来对抗主公了!现在问题还不是很大,但主公提拔的寒门子弟大都是真正的才能之士,随着他们地位的提高,将来和豪门之间免不了有一场斗争!”刘晔沉声道。
  刘晔并没有直接说会怎么样起争斗,但王奇贾诩都是聪明人,当然能理解将来的情形。豪门子弟向来是看不起寒门子弟的,就算他们地位再高,也难免会对寒门子弟有所歧视,甚至还有可能联合起来压制这些寒门出身的大臣。
  而寒门出身的人士,大都在尽力的提高自己的地位,看到自己的身份得不到豪门的正视,再遭受到豪门的打压,定然会群起应对。
  如果这两方实力相差很多的话,那很快就会以一方的失败而结束,并不会对主人产生大的伤害,就像当初的曹魏。
  曹魏在建立前,曹操曾经录用了大量的寒门人士,甚至还特意的颁布了唯才是举令,不拘一格选人才。但是政权内毕竟是豪门子弟占多数,当曹丕称帝后,豪门势力团结在一块儿对付这些新崛起的寒门子弟。到了曹魏后期,就只剩下以司马氏为代表的庞大豪门势力了。但这中间排除寒门势力的过程,却并没有对曹魏造成什么损害,一切,都是悄悄的完成的。
  王奇军就不同了,现在的王奇招募了大量的寒门才能之士,甚至还有意的在培养一些寒门子弟,这个结果就是现在王奇军中的寒门势力和豪门势力几乎不相上下。豪门多在高层,而寒门却占据了基层的绝大多数位子。
  刘晔能这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1和他这阵子在基层生活就有很大关系。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本身所处的情况。
  刘晔的家族传到了刘晔的时候还是豪门大族,但是刘晔本人却颇为好动,豪门大族出身的他经常和那些普通的贫民百姓处在一块,结交的也大多是一些寒门子弟,这样的结果,就是他经常遭受到豪门寒门两方面的压力。经常要面对这种情况的他,对于王奇势力中的豪门和寒门冲突,感觉自然是十分敏锐的。在王奇以为问题不大的时候,他已经看出这里面潜在的危险了。
  王奇和贾诩一阵静默,最后还是王奇说道;
  “此事颇为为难呀!现在的才智之士多出自豪门大阀,而且为了治理地方的便利,我也绝不可能放弃拉拢豪门!只是豪门子弟不便管理,豪门多败类,一个差的豪门子弟,绝对比一个差的寒门子弟危害要大!而且豪门子弟在吃苦耐劳上比不了寒门子弟,有很多方面,我还是得仰仗寒门子弟!况且寒门子弟的才能也不比那些大阀子弟差,让我牺牲他们,那也是绝不可能的!”
  “呵呵!此事并不急,主公完全可以在以后慢慢解决!”刘晔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他之所以说出来,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