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数字风暴 >

第21章

数字风暴-第21章

小说: 数字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闻方饥肠辘辘地跑去特种大队的食堂,让正好也在吃饭的王昌文有些惊讶。林闻方的身体明显非常疲劳,那种大运动量训练之后的气息,他太熟悉了。

“唉,怎么样?”王昌文坐到了林闻方对面,扫了一眼他选择的食物,就知道他已经开始训练了。

“很累。不过感觉效果很不错。”林闻方认真地说。

王昌文不动声色地说:“那套训练方法很折腾人。对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没想到你居然一开始就坚持下来了。你还算是伤号呢。”

他非常惊讶,第一堂训练和那么快就能完成?那林闻方真是个天才。王昌文知道“铁人II”方案有多难,多不适合普及,但他同样非常明白,“铁人II”方案的效果,是多么匪夷所思。要是林闻方能够透露一二其中窍要,说不定这就是提升整个特战大队战斗力的契机。

“哦,说说看,你是怎么练的。”王昌文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

林闻方本来就没想过要藏私,在他看来,王昌文是个值得信赖的,也很关照自己的长官。自己还在病床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让自己之后要进行一些训练,增强生存能力了。对一个执掌整个特战大队,现在更要辅助基地司令进行各种防御和后勤准备的中高级军官来说,这么关注一个个人,是很超常的。他原原本本地解释了一下自己进行训练的方式,提到了用电脑系统和动态感应芯片来辅助进行动作纠正的可行性。

“能普及吗?”王昌文急切地问。

林闻方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自己都刚开始进行训练而已。不过从原理上来说,应该可以。每个受训者都要有独立的训练空间,独立的耳机,这些都不难办到吧。”

王昌文点了点头说:“这简单。这种东西要是普及开,肯定也是特种大队的范围里,不可能在基地范围完全推行,这样的话,空间和设备都能搞定。也就是现在刚开始打仗,各种资源不太缺,我得赶紧去落实一下。”

王昌文赶紧站了起来,说:“技术问题你去解决。其他的我来,你这可是帮了超大的忙了。这功劳我会给你记着的。”

还没等林闻方说话,王昌文风风火火地就走开了,可还没迈出几步他又走了回来,问道:“加上监视器有用吗?用视频监视训练不是直观一点?”

林闻方撇了撇嘴看着王昌文,一副你不懂就闭嘴的表情,说:“对你来说是直观了,但同样的监控精度,要用视频信号来解决,比现在我的方案要多耗几倍的资源。电脑可不会觉得视频比较直观,三位坐标系更简单些。

王昌文点了点头,朝着食堂的出口走去。

大概注定铁人II方案要在天池山基地受到重重阻挠,王昌文还没走到门口,基地的广播想了起来:“各单位注意,请所有中尉以上军官立刻到大会议室集中,听取最新战情通报。请所有中尉以上军官立刻到大会议室集中,听取最新战情通报”

王昌文看向林闻方,满脸都是忧色。

一百多名军官济济一堂,低声讨论着。林闻方第一次参与这个层级的会议,军衔少校在天池山这个基地已经很不低了,算得上是中层军官。除了王昌文,林闻方只认识其他两个特种大队的尉官。和她们坐在一起,他才稍稍觉得自在了些。林闻方这个陌生面孔出现在这里,可是引起了很多关注。

左焕章推开一侧的门走了进来,朱芷紧随其后。没有和大家寒暄什么,一个军礼之后,左焕章打开了身后巨大光幕,对着地图解说开来:“两个半小时前,前线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指的是,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前天早上开始,敌人部署在申海市的部队集中向南突围,莫亚以第35装甲师为矛头,向北突进,共计投入了4个师又两个旅的兵力,试图接应申海市占领军。我第223步兵师的防线被突破,敌人的突围意图,已经在昨天晚上19点前后实现。我第309师,307师与装甲混成474旅组织向心攻击,试图干净利落地切除敌人的这一突出部。现在,几个师正在连江平原形成互相绞杀的状态。”

几个师打成一团乱麻的情况,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现了。地图上标绘的位置,现在都随时在发生变化,左焕章也已经管不得了。但是,这些内容还不是左焕章急忙召集军官前来的主要原因。

左焕章的手指放在连江平原以东一点点的位置,说:“在这里。莫亚第47装甲师于5个小时前成功翻越紫界山,并于两个半小时前攻占了紫河镇。在47装甲师和我们之间,只有联邦步兵217师了。这个师你们也知道情况,去年年底刚刚更新了大约五分之一的新兵兵员,还没有完全恢复战斗力。靠步兵师,在制空权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对抗装甲师,到底会是什么结果,大家心里明白。217师师长曹旭然刚才已经和我联系,说将为我们尽可能争取时间。”

左焕章顿了一顿,严肃地看向大家,说:“这时间,按照曹旭然和我乐观的估计,4天。”

军官们并不紧张,但开始交头接耳交换各自的看法。

左焕章双手支撑在面前的指挥桌上,继续说道:“天池山基地是我们的心血所在,我不想放弃。虽然大兵压境,但情况并不是没有转机。前指要求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在这四天之外,再争取3到4天时间。第17军已经南下,将在一周后赶到。我们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准备保护重要资料转移,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家群策群力,集中所有可能的力量。我们需要一周时间,让天池山屹立不倒。217师你们中间很多人都见过曹旭然那个疯子,他会为了争取时间做一切可能的努力。217师很可能这一战之后很长时间都恢复不了元气。我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多。不惜一切代价。这里是我们的家!”

“是!”这并非明确的命令,但所有人一下子跳了起来,用疯狂的嘶吼配合庄严的军礼。“不惜一切代价。”

“散会。晚上22点进行简报会,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说完,左焕章向大家行了个军礼,匆匆离开了。

各部门的军官立刻四散离去,去通报情况,进行作战准备。王昌文他们几个坐在一起的,反而有些无所适从。特战大队早就进入全面作战的状态,随时可以出击。但特战大队这些人,在大规模正面交战中,能够发挥额作用非常有限。

“我讨厌这种意外。”王昌文沉闷地说。“翻越紫界山,莫亚人也真做的出来。”

紫界山并非天堑,但的确也不是适合装甲部队活动的地点。

“我能做点什么吗?”林闻方站了起来,问道:“我也不喜欢意外,但既然发生了,我更不喜欢旁观。”

王昌文抬起头来,说:“有。当然有。”

疯狂的拼杀有智慧为底蕴,燃烧的热血用理智来引爆

战意昂扬的《数字风暴》与你们同在!

点击、推荐、收藏、书评、签到、打赏是这场战争最亟需的补给品。

第四十章陌生任务

林闻方还是第一次进入特种大队的重型装备库。直升机、装甲车、坦克、滑翔机、电子对抗车、轻型突击车等等一应俱全。最多的当然还是普通的车辆,一溜吉普车停在角落里,一点都不起眼。

王昌文介绍道:“特战大队任务比较杂,我们这边偶尔也要担负新装备的试验工作。毕竟天池山基地也是国内最重要的几个军备研究基地之一。军方直属的研发基地,现在越来越少了,很多研究都交给了几个军火集团,商业化了。我们这边的装备更新比较快,因为一部分经费,是由总装备部拨发下来的研究经费。前一阵我们刚刚接收了一批东西,包括四辆装甲车,两辆坦克和两辆侦察车,两辆步兵战车。差不多是一个分队进行重装作战的配备,但是那些军火商发过来的东西,不可能直接用。为了维护方便,那边多数都留了后门和特别的接口的。常规部队的换装规模比较大,一部分维护保养是交回到生产商那边,但特战大队的装备不能这么处理。这批装备来了以后,我们还没来得及对全部的电子系统进行清理,把后门和接口都堵上。我之前说过,我们的通信和电子战人员不足,现在维持日常作战装备都来不及了。这部分工作,我想交给你。你觉得呢?”

林闻方翻了翻白眼,有些纠结地问:“这些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你让我怎么去维护系统。这可不是常规的程序,什么东西能关掉什么东西不能,我不知道啊。”

“有说明书。”王昌文愣了一下以后,怯怯地说。他一拍额头,说:“有以前进行系统清理的记录。同厂商出品的产品,程序风格都差不多,毕竟就是那些人,执行同样的规程。这些都可以拿给你参考。特战大队的资料服务器上都有。你不用想太多,这些东西的维护,最低限度是保证互相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挥部的数据链沟通顺畅,不会被敌人侵入。数据链一旦被侵入,绝对是灾难性的。另外,现在所有的装备都有一部分的远程控制和管理特性,特战方面的装备更是如此,有时候会用到,也不是什么复杂的功能。保证这部分功能的安全性。其他操作、火控组件,你可以忽略掉。这些东西,你也不太可能很快就都能弄明白。这样,你觉得可以吗?”

察觉到王昌文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看起来特战大队的数字、电子方面的人才的确是太稀缺了。大战当前,林闻方也不愿意多找理由,保障系统安全,这对他来说并不难。王昌文也就是觉得他既然能攻入市政系统,那自然是很强的黑客了,最了解系统安全的,莫过于黑客。军用系统也是系统啊。逻辑很简单,很明确很强大。

林闻方吸了一口气,认真地说:“我可以试试。不过,这些工作我一个人干不了,会要很长时间的。”

“我可以给你人。下面的研究中心我想办法临时调两个人上来,另外,姚乐可以调进来给你。入役估计有点难,他有前科,但给他临时权限应该没问题。”

“姚乐?他也来这里了啊?”林闻方有些惊喜。

“对,当时我们撤离的时候把他捎上了,现在安顿在你之前的那个房间。需要他帮手么?”

“太需要了!!”林闻方松了口气:“那家伙才是黑客高手,这方面我是业余的。”

王昌文点了点头,说:“那好,另外我再给你派几个基地后勤方面的人,技师、司机、修理工之类。你用得上。”

林闻方点了点头,说:“说明书给我,我弄明白一点就开工。能帮我把实验室那边的电脑和机柜都挪到这里来吗?”

“小事情。”王昌文大概知道一点林闻方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和辅助工具的事情,使用顺手的电脑和软件工具是每个程序员都有的癖好,他完全不觉得有任何奇怪或者麻烦的事情。

装甲车的说明书有1400页,步兵战车2300页,坦克4000页又是堆起来小山一样高的东西。林闻方抱着一本说明书就开始吭,当机柜全都搬到重装备库之后,林闻方立刻先开了一台装甲车,将后台程序调出来直接交给火羽进行分析。不分析还好,一分析,几乎处处是漏洞。军用系统比起民用的电脑不靠谱多了。林闻方冷汗涔涔,这果然是要查一遍的啊。虽说战场上一个个独立个体被敌人用信息手段突破、控制几乎不可能,可这样的程序组,未免也太触目惊心了。

军用系统的开发,很多内容都是传统,一代代继承使用下来,再进行修改。一件装备从概念产生到最后定型生产,可能要前前后后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不管是生产方还是军方,注意的都是各种硬件指标和使用特性,对后台系统的重视度不高。可是,一件先进的装备,每一次外部硬体的改动,后台程序上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无数次的调整,会在系统里产生大量的冗余信息,影响到系统运转的效率。军方的系统一直都是高配备,多占点资源没什么,可去除全部冗余信息之后,整体运转效率提升5%还是很有把握的。装甲车和步兵战车在使用中未必看得出来,侦察车对电子系统高度依赖,这种提升就很明显了。

通过对全部程序行的读取分析,扫描程序控制的各个软硬件接口,火羽不到一个小时就将所有的冗余信息标注出来。

“开玩笑老子当了六年整备兵了,干嘛要过来给个刚入伍不到一周的家伙打下手”

“少说话。人家是少校军衔,你懂不懂规矩?你可以干活,但人家是负责。负责指挥你。”

“他不是负责系统的软件和通信安全方案么?不冲突,你们别吵了。再说,你们看王队什么时候胡闹过?”

“王队现在也着急。那么大个基地,除了下面研究所那边软件高手还比较多,都是一帮傻老爷们。我们又不懂程序啥的,跟着干活就是了。”

“唉,只能这样了。希望这家伙靠点谱。”

林闻方沉浸在系统的观察和调整中,对于进入重装备库来帮忙的那些后勤人员浑然不觉。那些士兵在边上百无聊赖地聊天打屁,等着林闻方指示,但又不好打扰他。各种小心思,立刻就在谈话中暴露了出来。

“哦,你们都来了啊。”林闻方长舒了一口气,他将火羽提示的冗余信息一个个看了遍,才敢对装甲车下手,改完了第一辆的系统。他有些不确定到底会有什么后果。看到几个看起来很是精悍的整备人员已经到来,他愉快地说:“正好。你们熟悉这个,来个人就你吧。照着标准测试程序对这辆装甲车的全部系统表现进行评测。这个操作我不熟。我等你的结果。其他人和我一起研究说明书吧。我有很多问题要你们解答。”

林闻方没有摆什么架子,但那副信心十足的样子,让大家略微有了些好感。这里是军队,谦虚啊,重视平等交流啊可不是美德。

被点名的士兵名叫石瑞,讪讪地坐进了装甲车的驾驶舱。10分钟后,他有些纳闷地下来,满头雾水地问道:“这个长官,你到底对这车子干了点什么?”

林闻方一愣:“怎么了?”

“真神了,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14%”石瑞赞叹地说。

此言一出,大家立刻收起了之前怀疑的态度,立刻围拢上来。这林闻方难道真的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PS:晚上10点还有一章哦

第四十一章数据说话

“14%?”这是个难以置信的数字。一整套程序到底牵涉到多少环节,虽然这些整备人员多数更注重硬件和机械,却也多少有些耳闻。现在的整备人员,完全不了解伺服软件根本不可能。14%系统反应速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打开一张高精度地图的时候,要比以前快3到4秒,进行地图标绘、共享数据的时候,系统迟滞能降低到0。4秒以下,已经低于在战场上的人员的平均反应速度,几乎就是即时同步了。系统反应速度并不体现在火控等系统,那些都是采用即时激发的模式,开火需要经过大脑,但是那是不经过电脑的。可系统反应速度还是能够在这个环节上发生作用,尤其是在射击导弹的时候。不少型号的导弹,现在还是要依赖视觉、红外乃至于人工进行末段制导。在速度比较慢的反坦克导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系统反应速度提升,意味着敌人的一些最后时间的规避等小花招,将完全丧失作用。

“14%?什么14%”重装备库里又冒出了一个人的声音。林闻方抬头一看,两个略微显得有些苍白的年轻人,向他们走来。如果换身便装,没有人会觉得那两个家伙是军人,黑色的塑胶框眼镜,一头有些乱乱的头发,其中一个夹在耳朵上的铅笔都没拿掉,活脱脱两个技术狂人的形象。可这两个人,都佩带着中尉军衔,袖标显示他们都隶属于天池山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