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天师歪传 >

第111章

天师歪传-第111章

小说: 天师歪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忍者时常洗澡、洗衣,目的都是去掉体臭。

另外,松子、榧子等植物果实,也是忍者的主食之一。

‘携带食’也很重要。

一旦接获任务指令,无论是野外露宿,或是潜伏在敌方宅邸天花板上,身上都必须有‘携带食’,以便维持体力。

干燥芋头,可以串成项链,挂在颈上;

蒸熟的米,晒干后,可以防腐。

二者皆可用开水冲泡,成为充饥快餐。

此外,用麦角、梅子、冰糖搅合成药丸,便成为‘止渴丸’。

兵粮丸用红萝卜、荞面粉、麦粉、山芋、甘草、薏苡、糯米粉,全部磨成粉末,浸泡在酒中三年,待酒蒸发后,揉成桃子核一般大小,一天仅吃三粒,便不用担心会耗费体力。

还有一种‘兵粮丸’,是用红萝卜、麦粉、糯米粉、蜂蜜、酒,用文火熬干,再揉成小丸子晒干,一天服用三十粒,便可以获取必要的维生素。”

小乱抓了抓脑袋:“不是吧,那样好像方便面也是忍者发明的?”

忽悠笑了笑:“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方便面倒确实是倭国人发明的。

不过也不算什么好东西,都是好糊弄自己的。”

小乱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我觉得方便面很好吃啊。”

忽悠一撇嘴:“我说你也算是见过点市面了。

怎么还说这种话。

那东西不过是个方便食品,有什么好吃的,真是。”

小乱哼了一声:“对,你对。

不好吃。

快说吧。”

忽悠一副胜利者的样子,继续说道:“成功的忍者要善于将自己和外界环境合二为一,动静结合地完成任务。

所以他们讲究通过食、香、药、气、体这忍者五道来完成日常的修行和锻炼。

先说说食。

忍者要经常轻巧地出没于树枝屋顶。

其一日三餐以黑米、燕麦、豆腐、魔芋等为主。

与此同时,忍者又需要保持充沛的体力,因此芝麻、松子、红糖、鹌鹑蛋等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的食品也经常使用。

这一饮食结构与现代生活倡导的“低热量、高营养”不谋而合。

再说香。据说成功的忍者可以通过衣服上的味道判断对方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地位。

但同时为了不被对方摸清自己的底细,忍者经常要使用商人、修练者、和尚、游历僧侣等七种变身掩盖身份。

丁香、檀香、桂皮等基础香料就是他们用来制造不同体味、增强变身真实性时用的。

至于药,也不简单。

忍者在执行任务时,难免磕磕碰碰或被对方打伤,而其在执行长时间的潜伏任务时,如何避免蚊虫叮咬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合格的忍者必须同时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和药物专家,善于运用山林中的各种植物和草药来治病驱虫。

所谓气,是说忍者在平常要注重修身养性,以便实战时可以集中精力,果断勇猛且处变不惊。

体,则是讲忍者注重锻炼肌肉和关节,同时配合着静坐、呼吸、按摩、针灸等恢复方法来锻炼自己。

除以上五道外,如果你完全相信‘传承馆’中展出的忍者遗物,那么你会发现,高明的忍者还是天文学家和化学家,他们可以通过观看星空预测天气,并能调制出各种火药。”

小乱点了点头:“当忍者还真不容易,需要会的东西太多了。

又是化妆,又是装扮,还要自己动手做东西。

真不容易。”

忽悠点了点头:“那是,很不容易。要不当年我就学忍术了。”

小乱抬眼看了看忽悠:“你?

学忍术。

怪不得你这么清楚他们的事情,你也想过要学忍术?”

忽悠嘿嘿一笑:“俱往矣,都过去了。

来我继续给你说。

其实真正的忍术就是源自中国。忍术,又名隐术,当时中国叫五行遁术。

关于忍术和忍者的起源说法不一,国内有人认为,忍术起源于中国汉代的五行术,后来传到了日本。

同空手道、柔道、少林寺拳法等日本武技一样,忍术是由中国古武术传到日本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特色武术。

忍术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指出:忍术思想的根源来自中国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

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术概念,并写在了传世名著《六韬》之中。

后来,孙武、张良、韩信等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

特别是孙武的《孙子兵法》倍受忍者阶级推崇。

此时忍术也基本形成了由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

随着忍术传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现并发展起来。

而忍术的核心修炼功法,也就类似于中国武术的内功心法。

就是‘忍者九字箴言’是指‘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这九字咒语是道士在山中驱逐妖魔时所念的咒语,忍者也用这“九字箴言”作为咒语来使用,忍者用这个,可能是因为他们生存在一个随时都会死的环境里,念这种咒语可以给自己一种自我催眠,以消除恐惧,增加精神力量的作用。”

小乱听到这里的时候,愣住了。

好半晌才说道:“这不就是‘六甲秘祝’吗?

一样的。

难怪那个雾隐龙三说,忍术可以修成天道。

原来中心的思想,和我们的道术是一样的。”

忽悠点了点头:“对啊,就是一样的。

可以说他们的忍术,就是道术的一个分支。

所以你要小心了,那个雾隐龙三绝对不好对付。

而且他们也讲五行。”

小乱又是一愣:“五行?”

忽悠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他们有五行遁术,也就是金、木、水、火、土、金遁术:

就是用亮金属发出声音及光线来欺骗敌人逃跑的术。

木遁术:

利用树木及草权逃跑的一种忍术。

木遁的来源是在练习时一般是在树木上练习,以前房子地势低矮,能上树者基本能潜入任何宅院。

水遁术:

培养水性,利用管子做水下呼吸,用特制木头鞋子、水蜘蛛过河等。

火遁术:

利用化学方式做成烟雾弹,或一些放火的道具,以前并没有炸弹出现,所以火遁的火器停留在原始的烟火上。

土遁术:

不是像电影里钻到地里逃跑的那种,其实是利用地上凹处及石垣、土壁等逃跑的术。

以前大部分为土地,地质较软容易实行。

学此术的人会根据土的性质来挖地道或地洞进行隐藏。

在汉朝后期由于战争不断,遁术就此而生,主要用于躲避兵马之乱。”

小乱点了点头,若有所悟:“看来这倭国的文化和我们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啊!”

忽悠哼了一声:“倭国人根本就是中国人,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

我们还不愿意承认呢。

当年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到了这里。

才有了倭国的基础。

他们不是中国人是什么。

哼!”

小乱看着忽悠一脸不忿的样子。

笑了笑:“你不是说你也不愿意承认吗?

那就不承认呗,生什么气。

还有吗?”

忽悠想了想:“也就这么多了吧。

我当时也没学成,在外围,也就能知道这么多了。

都是一些范范的东西,再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了。

不过你为什么突然间这么感兴趣呢?”

小乱说道:“我昨晚上就见到了雾隐龙三。

虽然只是远远的,但是我觉得他很厉害。

早上我在院子里面看了一圈,院子当中,只有半个脚印。

还有那墙上,只有一个小洞。

这家伙真是个高手,我也越来越有兴趣。”

这时候,想起了敲门声。

周津瑶推开门,看着两个人:“吃饭吧。”

突然闻到了屋子里面的烟味,对忽悠说道:“起床就抽,不要命了。

快点!”

忽悠伴了一个鬼脸:“周大妈来了。

我们快点出去吧。”

两个人到了饭厅,一桌子丰盛的早餐已经摆在了桌子上。

童佳丽笑了笑:“这是那边的酒店送过来的,来吧!

快点吃。”

小乱折腾一早上,还真有点饿了。狼

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周津瑶看的直皱眉头:“我说,你就不能慢点吃,相头饿狼似的。

上辈子没吃过饭啊?”

小乱一点也没有减慢速度,含糊不清的说道:“有的吃,当然要尽量吃,省的暴敛天物啊!”

忽悠也跟着狼吞虎咽,说道:“就是。

这样吃饭,才像男人。

这吃的多雄壮。”

周津瑶晃了晃头,根本拿这两个家伙没有办法。

只好白了两个人一眼,任他们狼吞虎咽去了。

很快两个人就吃完了,捧着肚子,靠在凳子上打着饱嗝。

周津瑶对两个人说道:“我昨晚上想了很久,宫崎超找到的那些先秦的东西。

很有可能是一个人的墓。”

小乱翻了翻眼皮:“当然是个墓了。

一个人的墓。

要不还能是什么?”

忽悠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说道:“对啊!

我也想起来了。”

小乱看着忽悠:“你有跟着发什么疯。”

忽悠看了看小乱:“就是早上我和你说到的那个人,那个徐福。”

周津瑶点了点头:“嗯,英雄所见略同。”

小乱看着得意洋洋的忽悠,笑了笑:“终于遭到表扬了。”

忽悠嘿嘿的笑了笑:“是啊,感觉很不错。

没想到终于被我蒙对了。”

第三十二章 徐福

周津瑶点了点头:“你小子还有点学识,有点东西。”

忽悠笑着点了点头,那样子十分的受用。

周津瑶继续说道:“我想了很久,在先秦时期,能来到这个地方,而且熟悉葬制,也能够配得上用诸侯鼎的人,恐怕也只有这一个了。”

小乱也来了兴趣,问道:“你倒说说这个徐福是怎么回事?”

周津瑶笑了笑说道:“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也就是今天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小乱一听大惊:“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是鬼谷子的学生,这是大有来头啊!

又是个修道的。”

周津瑶点了点头:“徐福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

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

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

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

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小乱说道:“那你这里所说的‘平原广泽’是不是就指倭国呢?”

周津瑶点了点头:“不错,就是指的这里。

到了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

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

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

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

此为目前所知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中国文献。

的记载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

公元一千三百三十九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小乱插嘴说道:“看来这个徐福是做了点好事,要不这些东西都不能留下来了。”

周津瑶笑了笑:“可没那么简单,当年徐福带着三千童男,三千童女。。。。。。”

小乱立刻叫停:“等一下,刚才忽悠哥跟我说过,当年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

这可有出入啊,不知道是哪位。。。。。。”

小乱看着忽悠。

忽悠伸出手:“好吧,我承认,是我记错了。

不过这不重要。

还是让津瑶继续说吧。”

小乱笑了笑:“不对啊,忽悠哥一向是夸大事实的,怎么这次打折了。”

忽悠有点不好意思,说道:“你能不能别逮个屁,嚼不烂。

快听津瑶讲故事。”

小乱这才闭上了嘴巴,不在说话。

周津瑶继续说道:“当年徐福带着三千童男,三千童女,来到倭国。

正是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之时,徐福渡来日本列岛,先后抵筑紫就是现在的九州、南岛就是现在的四国、不二山也就是富士山。

徐福把七个儿子改为日本姓氏,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后把他们分别派往七个地方。

从此,徐福的子孙遍及日本各地,逐渐繁衍起来。

徐福则自称秦之徐福。

后代秦姓或者带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的子孙或与徐福一起东渡的秦人子孙有关。

据说,徐福很有可能成为了一代日本的天皇。”

周津瑶这话一出,几个人都愣住了。

忽悠叫道:“不是吧。你说徐福是天皇?”

周津瑶点了点头:“虽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不过还是较为可信。

徐福来到日本,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在考古研究中,结合‘欠史八代’的疑点,在证明这九代天皇存在之前,这种说法不失为一种看来合理的说法。

日本现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颇晚,当是后世徐福来日传说传入日本。

而且由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达八十多次,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

小乱点了点头:“也许真是呢。

也不算稀奇。

以当时的生产力还说,徐福成为倭国的天皇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津瑶继续说道:“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徐福已经成仙了。”

小乱一愣:“成仙了?

不会吧。

要是成仙了,怎么会有墓呢。”

可是说完了,又想起了袁天罡,那个也是成仙了,可是也有墓,一个衣冠冢也是好的嘛。

周津瑶笑了笑:“一切都有可能,关于徐福成仙的事情,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你们要是愿意听,我也可以说说。”

忽悠嘿嘿的笑了:“说是实话,我倒是爱听故事,比你引经据典的说,有意思多了。

快说说吧。”

周津瑶摇了摇头,说道:“好吧,给你讲故事。

秦始皇时,西域大宛国有很多冤屈死的人横陈在野外道旁。

有些鸟衔来一种草盖在死人脸上,死者就立刻复活了。

官府把这件事奏报给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带着那种草到北城请教鬼谷子。

鬼谷子说那草是东海里祖洲的不死草,长在琼玉的田地里,也叫养神芝,叶子像菰米,不成丛地生长,一株不死草就能救活上千人,始皇听后认为这种不死草一定可以找得到。

就派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着楼船出海去找祖洲。

然而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回,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后来沈羲得道成仙时,道家始祖黄帝和老子派徐福为使者来接沈羲升天。

徐福当时是乘白虎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