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神农药田 作者:阿迟(纵横2012-11-23完结,穿越、种田) >

第53章

神农药田 作者:阿迟(纵横2012-11-23完结,穿越、种田)-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奶奶紧紧握了握虎妞奶奶的手,“老姐姐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你们也别把我们当外人,平平常常的家常饭菜就好。”
  姚甜甜和五奶奶答应住下了,虎妞奶奶很高兴,她儿子郭大伯也很高兴,但是那个一直躲在自己屋子里的虎妞却不乐意了,她‘咣当’一声推开了自己的房门,用手一指姚甜甜,大声地说,“我不要和这个野丫头住在一起,让她走,让她走啊。”
  虎妞奶奶一听脸色为难了起来,郭大伯却把脸一板,严厉的呵斥道,“胡闹!你还嫌今天你胡闹的还少啊,给我回屋去反省,想不明白不准出来吃饭!”说着话,郭大伯把手一挥,对着旁边的煮饭婆子吩咐,“你们都听到我的话了?给我看好了虎妞,不许她再胡闹!”
  见自家老爹为了个外人呵斥自己不算,还真的派人看住自己,虎妞委屈的‘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再次‘哐铛’一声关上了房门,紧接着屋中就传出了噼里啪啦砸东西的声音。
  郭大伯一咬牙,忽略了女儿不满的撒泼咆哮,对着五奶奶和姚甜甜说道,“虎妞不懂事,让翠花姨和小甜妞见笑了。中午没来得及,晚上我亲自下厨,做山海羹给你们换换口味。”
  郭东家的话是对着五奶奶和姚甜甜二人说的,他的眼睛却一直盯着姚甜甜,似乎她才是主角,五奶奶不过十个陪衬罢了。
  姚甜甜迎着郭东家的目光点了点头,算是应承了下来,郭东家这话正合姚甜甜的心意,山海羹好啊,菜肴好,也是个好话题,什么时候都可以围绕着这道山海羹展开了。
  
  

  
  093 郭家夜宴
  
  郭东家说到做到,晚饭的餐桌上果然有了直径半尺左右的砂锅,上面还盖着盖子,丝丝缕缕的热气从盖子周围冒了出来,带出了时断时续的鲜香之气。
  虎妞没有出现在晚饭的餐桌上,不知道她爹如何安抚了她,她已经不再吵闹了,安安静静的不知道在自己的屋子里做些什么。而中午受伤的祥子却一瘸一拐的走进了客厅,脸色苍白的坐在了最末端的位子上。
  大家都做好之后,郭东家亲自揭开了砂锅的盖子,顿时那股若有若无的献香之气一下子弥漫了开来,也勾起了姚甜甜的馋虫。
  看着姚甜甜脸上露出的垂诞之色,郭东家那双开店做生意练就的厉眼里闪烁起了欣喜的光芒,他刻意的用勺子搅了搅,请竹笋和鱼虾等海鲜的香味更加浓郁的迷漫了出来,这才慢慢的盛了一小碗递到了姚甜甜面前,和善的说,“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祥子曾经和你说起过的,小甜妞品尝一下,看看这道菜是不是名副其实。”
  郭东家虽然精明,却心急了些,违背了待客之道,姚甜甜作为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是跟着五奶奶一起留在郭家屯做客的,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这么珍贵的菜肴第一碗都是应该盛给五奶奶,他的翠花姨的。
  可是,郭东家却趁着刚刚打开山海羹的盖子,香气最浓郁时候,把第一碗递到了姚甜甜的面前,这是心急疏忽呢?还是有意的试探?要知道郭东家可是从开小饭馆开始做起的,迎来送往、人情交际的,该是个顾全大局、八面玲珑的人才对呢。
  姚甜甜大眼睛转了一转,决定还是暂时装装糊涂,再听听他的打算再说。想的明白,姚甜甜似乎是被美味吸引,她伸手接过了汤碗,舀出了一小勺,轻轻地吹了吹,迫不及待的送到了嘴里,顿时满口鲜香,姚甜甜满足的叹息了一声,毫不夸张地赞叹道,“好喝,真是好喝啊。”
  说完之后,姚甜甜仿佛才意识到不妥,她在郭东家期待的目光中把小碗递到了五奶奶眼前,不好意思的说,“嘿嘿,奶奶,是甜妞不好,贪嘴了,您,您老也尝尝。”
  五奶奶宠溺的笑了笑,伸手接过了姚甜甜手里的汤碗,却扭头对着虎妞奶奶自豪的说,“老姐姐,你看我们小甜妞多么懂事啊,呵呵。”
  虎妞奶奶脸色一僵,似乎是想到了自家不懂事的孙女。不过,她眼神亮了亮,脸上恢复了神采,“是啊,小甜妞真是懂事又贴心啊,我听说她叔叔一直在你们杨家屯教书,是个很好的先生,不但把大壮他们半大小子们教的很好,也收女学生的,是吧?”
  “是啊,是啊,”五奶奶说起姚先生了,满脸上都是钦佩和感激,“姚先生真是个好先生啊,不同的孩子教导方法不同,我们屯的枣花、槐花、福妹、春娥、菊花她们几个也要跟着先生去读书识字呢,”
  “这么说这事是真的呀,”虎妞奶奶的眼神更亮了,“你们村塾学堂还真有女学生啊,都是些什么孩子啊?”
  “说起这些孩子啊,个个都是好好孩子呢。”说起这些家长里短的,五奶奶兴奋了起来,她干脆把汤碗放在了桌子上,拉开了长谈的架势,“首先说枣花,那个孩子虽说就是个独生的,家里也不缺钱,但是那孩子仁义、懂事,还做了一手好绣活,……”
  “那孩子也在你们村塾读书?”虎妞奶奶一把抓住五奶奶的袖子,打断了她下面的话,急切打听起了枣花的情况,“那孩子多大了?”
  “十四岁了,”五奶奶快速的说道,接着解释道,“她去读书就是想多认识几个字,也跟着先生明白些道理。”
  “十四岁,和我们虎妞差不多大,快到成亲的年纪了吧?还去读书?”虎妞奶奶有着疑惑,但是脸上的欣喜和渴望却更加明显。
  “枣花是定婚了的,”说起这个话题,五奶奶眼神似乎有些黯淡,“不过,她未来的婆婆也支持她去识字明理的。因为枣花这个准儿媳妇很可她的心,她们家的门帘都是那孩子一针一线的给绣出来的,绣的那个鲜亮啊,她……”
  五奶奶说起了枣花的能干,脸上的惋惜之色更重了,而虎妞奶奶确实越听越开心,老姐俩从杨家屯的村塾说到读书的学生,再说到枣花的绣花,话题分散了下来,继续讨论起了绣活得好坏,各色的花样子了。
  姚甜甜在一旁貌似津津有味的听着,实则却用眼梢的余光一直盯着郭东家的脸上的神色呢,只见他听到五奶奶他们提起叔叔姚润之的时候脸色兴奋,隐有期待,却对自家老太太感兴趣的杨家屯村塾收女学生的事兴趣缺缺,听到两个老太太说起枣花的事,他更是满脸的不耐烦起来,待到老姐俩话题越扯越远,都扯到绣花样子上去了,郭东家的忍耐终于到了极致。
  轻咳了两声,轻了轻嗓子,郭东家把脸上的神色放柔和了,他一一给大家都盛了一小碗山海羹,才对着他家老太太有些埋怨的说道,“娘,您看,这饭菜都要凉了,您也要让姨奶奶吃完了饭,再慢慢的唠嘛。”
  听了儿子的提醒,虎妞奶奶才意识到自己把话题扯远了,赶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拍着五奶奶的手说,“瞧我老糊涂的,咱们先吃饭,吃完了饭再姐俩再好好的说会子儿话。”
  “我见了老姐姐都忘了时辰了,也是老糊涂了,”五奶奶抬起另一手来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检讨到。
  郭东家好不容易阻止了两个老太太的闲聊,生怕再出什么变故岔开话题,赶紧为姚甜甜夹了一筷头子酥软的肌肉,殷殷的劝到,“小甜妞再尝尝大伯亲手做的黄焖鸡块,听你对名家菜谱这么熟悉,必定是个美食的行家,点评下大伯的手艺,也给咱郭家饭庄再提点条财路啊。”
  郭东家开始还是劝姚甜甜吃菜呢,说道后来干脆直接了当的点明了他的目的,就是看中了姚甜甜说的那两册菜谱。不过,姚甜甜刚才已经悄悄地观察过他的神色了,他对叔叔不感兴趣,或者说多接近叔叔和杨家屯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菜谱。
  有了这层认知和判断,姚甜甜对今晚的谈话就有了底数,她把鸡肉送进了嘴里,一边细品味到,一边连连点头,大大方方的说道,“好吃,大伯的手艺真好。我虽然知道几本食谱,却没有真正的吃过那些美味菜肴呢,还是大伯做的菜好吃啊,在行家面前,我可不敢点评,倒是可以把菜谱里面的做法说出来,请大伯和祥子哥哥动手做了,我也好品尝美食哪。”
  听了姚甜甜的话,郭东家脸上泛起了的欣喜的笑容,不敢置信的问道,“甜妞肯把菜谱告诉大伯?”郭东家说着话,不由自主地站起了身来,急切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郭东家说话的当口,坐在末位的祥子已经起身了,他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姚甜甜旁边,双眼冒着小星星,等着她开口。
  姚甜甜看着这么急切的师徒二人,姚甜甜并没有急着表露自己的想法,她清脆的说道,“我的要求嘛,自然是要吃大伯和祥子哥哥亲手做的美食啊。不过啊,……”
  “不过什么?”郭大伯和祥子异口同声的问道,祥子甚至急切的扯住了姚甜甜的袖子。
  姚甜甜狡黠的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个《食珍录》都是讲皇家御膳、管家筵席什么的,用的那些材料我大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过了,所以就是随便看了几眼,没有记住。还是《山家清供》实在,说的那些菜肴虽然吃不到,还是可以通过食材想象一下的。”说着话,姚甜甜还忍不住馋得吞了口唾沫。
  “那些御膳食材既讲究又贵,咱们一个偏远的小饭馆的确买不起那些材料,知道了菜谱也做不出来,”听到姚甜甜这么说,郭大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满足的说,“甜妞说的话,还是咱们看的到、摸得着的材料用起来顺手,更实在些,《山家清供》正好,正好。”
  “可,可,《食珍录》那是御膳菜谱啊,厨艺最高的食谱啊,你怎么会不记得呢,怎么会不记得呢。”祥子和郭大伯的态度截然相反,他有些失望的喃喃自语,抓住姚甜甜袖子的手也无意识的松开了。
  祥子还真是执著啊,这也许就是专业领域内的追求最高的执著吧,姚甜甜心头一转,不但没有嘲笑他的不自量力,反而带上了几分敬意,办是开玩笑,半是允诺到,“祥子哥哥,你没听说贪多嚼不烂的故事么,等你把厨艺练好了,把大饭庄开道县里,州里,甚至是京城里去,御膳房的菜谱一定能学到的哦。”
  “真的?!”祥子被姚甜甜这几句话说得眼神又亮了起来,他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说道,“是我太贪心了,甜妞妹妹说得对,我,我先练习《山家清供》上记载的菜肴吧。”
  
  

  
  094 郭家饭庄喜得秘方
  
  郭大伯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自己的爱徒、养子和心目中的准女婿,带着点欣赏也带着一丝担忧,见他最终认可了姚甜甜的说法,终于欣慰的点了点头,目光转到了姚甜甜的脸上,带着期待开口说道,“甜妞啊,现在给大伯说说《山家清供》的菜谱吧。”
  “好的,”姚甜甜大方的点了点头,略微想了一下,说道,“咱们这一代出产芹菜,那我就背诵一个有关芹菜烹调的菜谱吧,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碧涧羹。”
  其实早在姚甜甜准备说《山家清供》菜谱的时候,药香少年已经为他翻开了这本古菜谱,并且翻到了碧涧羹的这一页,悄悄地提醒她到:“有些植物原料这个时空不一定会有呢,就是芹菜在这里常见,就说这道菜谱吧。”
  姚甜甜撇了一眼眼前液晶屏幕上的介绍,一字一句,缓缓地诵到:“芹楚,菜也,又名水英。有二种:荻芹取根,赤芹取叶与茎,俱可食。二月三月作羹时采之,洗净入汤灼过取出,以苦酒研芝麻,入盐少许,与茴香渍之,可作蔊。惟沦而羹之者,既清而馨,犹碧涧然。”
  姚甜甜说完,看着祥子和郭大伯有些迷茫无措的眼神,她眼神一转,轻轻一笑,假托叔叔之言把这道文绉绉的菜谱译文也说了出来,“我喜欢吃芹菜,就求着叔叔讲解了这道菜肴:芹楚,是菜,又叫水英。有两种:一种叫荻芹,取根食用,一种叫赤芹,取叶与茎,都可以吃。二月三月要做羹时就采来,洗净放进开水中烫过取出,以苦酒研芝麻,少加点盐,与茴香一起浸着,可作小菜。而用它来煮羹,又清新又馨香,就像山涧的清水。”
  听到姚甜甜的翻译,郭大伯和祥子终于恍然大悟,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来。可是,这样一来,姚甜甜就疑惑了,昨天祥子背诵的那道山海羹的菜谱也是这么文绉绉的啊,他们如果弄不太懂文言文的话,那道菜谱又是怎么回事呢?
  姚甜甜心头疑惑着,悄眼观察着郭大伯和祥子的神色,又缓缓地说出了另一道菜谱来,“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颜。仙方又有青精石饭,世未知石为何也。按《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水浸三日,捣为丸,如李大,白汤送服,一二丸可不饥。是知石脂也。二法皆有据,第以山居供客,则当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谷,当用后法。”
  说完之后,姚甜甜却没有继续说译文了。痴迷厨艺却没读过什么书的祥子眼巴巴地等着姚甜甜给翻译呢,等了半天,还不见姚甜甜解释,祥子急得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甜,甜妞师傅,这,这青精饭到底怎么做啊?”
  郭大伯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那眼巴巴的等着的眼神,一点也不比一脸焦急的祥子轻松,他下意识微抖得小腿出卖了惶恐又期待的心情。
  确认了郭大伯鹤祥子确实不懂文言文,姚甜甜把心头的疑惑表现在了脸上,她偏着头,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我也不知道呢,这道菜谱叔叔没有给我讲解过,我还想着祥子哥哥能给我讲讲呢。”
  “我?!”祥子一下子张大了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尖说,不好意思的说,“我,我,我没有读过书,怎么会能明白这样的菜谱呢,只听明白里面提到了《本草》、《本草》的,似乎这道菜肴还还有药理,置于怎么做,确实是一点也不明白呀。”
  祥子说着,求助的望向了他的师傅兼东家郭大伯,在得到同样焦急无奈的眼神之后,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姚甜甜身上,央求道,“你跟在你叔叔身边这些天了,总学会了一些文言文吧,你就帮我解释一下吧。”
  “不对呀,祥子哥哥,”姚甜甜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来一般,偏着头说,“我记得昨天祥子哥哥说的山海羹的菜谱也是这样记载的啊,你们怎么能明白?怎么到了这道青精饭就不明白了呢?”
  姚甜甜提起了山海羹的菜谱,焦急的祥子瑟缩了一下,自觉的犯了大错一般的瞅了一眼郭大伯,愧疚的垂下了头去。郭大伯脸上一阵纠结,大约一盏茶的时候那么长,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郭大伯缓缓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脸上带着迷离的神色讲述了起来: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午后,祥子和伙计们都被打发去买菜蔬了,郭冬青正昏昏欲睡的一个人守着那个郭家饭庄,突然有一个穿着青衫的老道士来到了店里,问他想不想让他的郭家饭庄在十里八乡的扬名,郭冬青自然是很想的,但是他又不相信能有这么好的事情掉到自己的头上。
  郭冬青给这个陌生的老道士泡了店里最好的茶,拐弯抹角、察言观色的观察了半天,这才确信了这个陌生的道士确实是个真道士,不是冒充的,好像确实也没有什么恶意,这才乍着胆子询问老道士怎么能让他的郭家饭庄在十里八乡的扬名,道士又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