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之铁血枭雄-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虽是说得吴去和周广两人云山雾罩,但张弃带兵久了,还是知道他的意思的。新兵训练未久,维持治安到还行,但是真让这些新兵动什么真格的就差的远了。
这中原又不象从前在北疆的时候,北方民风彪悍,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军,中原民风偏弱,新兵素质不高,看来这回事指望不上他们了。
“既然如此,调曲州节度使白狼率本部人马入京,在京师修整半月。然后进入歧州。
还有伊兰战事已经拖延太久,调草原八洲军马入伊兰,告诉沈中,我不管他用什么手段,尽早结束战事,这几年伊兰进宫的黄金香料皆部足额,伊兰人总是以战事未竟为借口。所以,这次尽管让草原战士出击。杀伐决断皆由沈中做主,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王幕沉吟了半响,这才道:“笔下,别的倒也没什么,但白狼将军恐怕不是最好人选。”
“嗯?为什么?”
“白将军所带之兵勇猛彪悍。是我大燕不可多得的强军,攻城拨寨,所向披靡,但其军性残忍嗜杀,歧州一直未经战乱,又是中原富庶之地,我大燕占了中原之后,赋税十有八九是出自歧州,若是白将军领军,恐怕……”
“这就是你的理由?不妨事,白狼虽然嗜杀了些,但这次就是要让那些胆敢藐视我大燕权威之人见识一下大燕铁血手段,这事等白狼进京之后我亲自嘱咐他一下,万不会让歧州变成白地就是。”
…………
这注定是个杀戮的冬天,鲜血在歧州肥沃的土地上肆意流淌,以前繁华的街道上都是大燕军人的身影,显赫一时的豪门世家被屠戮一空,精美的豪宅腾起冲天的烈焰,以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贵族官吏象牛羊一样被驱赶离开他们世代生长的土地。
世居在歧州这块沃土的百姓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领略了比这天气还要刺骨的残酷和暴虐,整个冬天有成批的人在大燕各级将领的监督下被处死,家财被抄没一空,土地被收为官有。
“凡与盗匪通风报信者斩,凡横行不法者斩,凡聚众闹事者斩……”红彤彤的斩字耀花了人们地眼睛,剥夺了人们的胆量。
大燕二年的冬季对歧州人来说是充满恐怖的日子,对生活在歧州这块土地上数十年,上百年的世家大族来说是惨痛的,数十个豪门大族被连根拔起,千万颗人头落地。
歧州代节度使白狼的名字在歧州可以止小儿夜啼,这个混血出身的革兰奴隶在数十年后还是歧州百姓诅咒的对象,是他用刚到让歧州人领略了什么叫强硬,是他用不可计数的鲜血让歧州人明白了什么叫恐惧,没有谁是无辜的,也没有谁能得到什么宽恕,不管是女人,还是未成年的孩子,不管是垂垂老矣的老人,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要被怀疑与盗匪有关,必然性命难保。
当然,那些混迹在山林之间,出没于荒草之地的大族私兵假扮的盗匪们更加没有活路,除了主动下山归降的,其余在大燕正规军队的围剿之下,大多都被斩尽杀绝,尸首以及头颅是他们唯一留下的东西。
燕军在歧州杀红了眼睛,这是张弃开始的时候万万没有料到的事情,到了后来,就连白狼自己也再控制不住这些已经被鲜血刺激的有些疯狂了的军队,在连杀了五个统兵大将,十余个下级将领之后,这才收拢了军队,在张弃一纸调令之下,离开了歧州。
当白狼带着这些已经杀的有些手软了的大燕军兵离开歧州的时候,歧州百姓骤减了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一次从上到下彻彻底底的清洗,歧州世家大族被一扫而空。这时中原人懦弱地天性占了上风,大燕又派了一位刺史大人稍叫安抚,几年之后,这位刺史大人离任的时候,竟然歧州家家户户大都供有这位刺史大人的生祠,却是叫人有些哭笑不得。
待得白狼领军回到京师之时,自知此次将差事办砸了,再加上群臣对白狼之残暴深恶痛绝,群起上书要求严惩,白狼到也乖觉。还没到永安,就已经让部下将自己绑了,待得人城之后,立即进宫向张弃请罪。
但这事的处理却是让群臣目瞪口呆,据说张弃见了白狼之后,亲自为其松绑。并未有一言相责,反是温勉有加,随后下旨,轻飘飘一句,白狼之过在于朕,杀戮虽然有些过重,但也使歧州安定如初,特发白狼往伊兰戴罪立功。
在这位强势至极的皇帝的包庇之下,群臣虽然满心的不甘愿,但却是没有哪个敢跟皇帝理论。此事随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随后,将白狼所率之兵派往了南方与后楚的边界之处,此地属于泉州地界,这些杀神驻扎于此,在风闻了歧州之事后,本来还有些动荡的泉州章州之地立时平静了下来,中原之地在大燕二年过后。竟是再也没起什么波澜,大燕政令通行无阻。民心渐固,各级书院武学也顺利的建立了起来,中原之地交通便捷,土地肥沃,这些优势所在页慢慢显现了出来。再加上伊兰每年都有数十万两黄金上供与大燕,都用在了中原恢复民生上面,未及几年功夫,中原之地便即元气渐复,繁华之象尽显。
正在大燕国蒸蒸日上,张弃致力于国内政事之时,极西之地地亚斯帝国正经历着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
亚斯帝国西部以及南部尽皆临海,但这亚斯帝国并不是海洋国家,是一个真正庞大的陆上霸主,千百年之前,此处还是大大小小的一些部落聚居之处,自亚斯帝国开国皇帝萨尔曼·查理斯大帝开始,经数百年战争,终于在查理斯六世的手中完成了统一大业,真正将整个亚斯帝国建立了起来。
查理斯六世雄才大略,在几百了数百年来亚斯帝国最强大的敌人库尔马部落联盟之后,亚斯帝国的领土扩大了将近一倍有余,于是亚斯帝国皇帝查理斯六世终于停下了自己扩张的脚步,开始巩固自己的权位。
他显示设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奴隶,平民,贵族,皇族,一种呈金字塔式的统治制度建立了起来,他又将亚斯最大的宗教天主教设为亚斯国教,在百余年的同化和相同的宗教信仰之下,完成了艰难的民族融合。
但这样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并未逃脱历史的轮回,如今的亚斯帝国风起云涌,皇族和贵族的腐败使下层平民和奴隶再也不堪忍受其无休止的剥削和压迫,大规模的起义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之久。
亚斯帝国东部最大的贵族伯顿·卡洛斯公爵在其领地之内发起了叛乱,这位伯顿公爵乃是前任公爵的私生子,自小与平民生活在一起,若不是老公爵膝下没有子嗣,他也不可能集成老公爵的爵位,年轻的伯顿公爵很是同情平民和奴隶的遭遇,对帝国的现状也是深恶痛绝,公爵在他的领地之内善待奴隶,给平民足够的土地,保证他们吃饱穿暖,数年功夫就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实力。
这是自亚斯帝国建立之后最大规模的叛乱,整个东部的努力和平民都杀死自己的领主前来投靠,公爵训练士卒,分封将领,处事公平,和部下同甘共苦,得到大燕五年也就是亚斯帝国查理斯十七世十年的时候,伯顿公爵已经率领自己组建的大军打败了查理斯皇帝的主力军团,占领了亚斯帝国大部分的土地。
伯顿公爵根据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兼参谋马克·布维的建议,召开了亚斯国民大会,宣布建立一个受民众监督的议会政权,自己则任职执政官,下设长老院,长老院之下则是大议会,所以下级官吏都由大议会选举产生,有效的将各阶层的民众聚合到了一起,一种大陆上从未出现的新型政体终于出现了。
在这为年轻的执政官的领导之下,一些开明的贵族和所有的平民和奴隶都聚集到了他的旗下,只用了数年的时间,在伯顿的领导之下,查理斯王朝覆灭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全新的,强大的亚斯联合政体。
年轻的执政官在统一了整个亚斯之后,他的野心也不可抑制的膨胀了起来,扩张,这是每个新兴国家不可违背的命运,带着自己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队,亚斯联合王国开始了自己疯狂的扩张,向东,向东,再向东,将天主的光荣传播到世界的尽头,这就是亚斯联合王国所有民众的欢呼。
两个不同的文明,两种截然相反的政体,它们之间的碰撞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它们在这个世代将演绎怎样的悲壮和辉煌交相呼应的故事和传奇,这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时候,就连伯顿和张弃自己都不知道在世界的远方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正等待着自己去打仗,有那样广阔的领土在等待着自己去占领。
第三卷凤栖梧桐第六卷江山如画第二百零二章西进
大燕建德二年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无疑在伊兰立时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时隔三十多年,曾经在伊兰国土上肆意驰骋杀戮的革兰铁骑又一次踏上了伊兰的土地,但这一次却是作为大燕麾下在一个兵团来到了这里,名义上是来帮助费萨尔家族赢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
在卡木耳城墙上看着在地平线上黑压压涌来的,几乎瞬间就已经将所有地面覆盖住的骑兵,阿特兰妮脸上虽看不出什么,但这心里的滋味却是异常复杂。
现在的革兰铁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些穿着脏乎乎的羊皮袍服,行进之间乱糟糟模样的样子了,这些革兰人都是身穿一色的浅红色轻甲,胸前用藏青色细线纹就的带翼青狼,有少数的魁梧汉子更是身着细叶鳞甲,从远处看去,整个队伍,就像是红色的浪潮般向前快速的向前涌动,不时的归入行伍当中,那是派出去的斥候在归队。
一层层,一叠叠,大军行进迅速却又层次分明,五万革兰铁骑在这一刻向世人展示,他们已经不再是数年之前的那支作战虽然勇猛顽强,但毫无纪律可言的革兰铁骑了,在经过了大燕将领的整编和训练之后,加上革兰人先天的优势,革兰铁骑焕发出了惊人的战力和可怕的攻击性,到了如今,天下第一强军已是非革兰铁骑莫属。
自革兰草原归大燕所有,革兰人的生活已经基本上安定了下来,大燕将草原分为八洲,大燕官吏也陆续进入草原。将大燕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慢慢带入草鱼之地,各洲陆续设立固定的贸易集市,宜兰人,燕人或在官府安排之下,或自愿,或强制,大批进入草原,草原经过了数十年地战乱之后,终于有了繁华的景象。
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分化革兰人的力量,将其彻底归于大燕统治之下,一些必须的策略是免不了的了。
首先,在草原彻底平静之后,大燕军中有功的革兰士卒都分到了自己的草原以及奴隶,这在以前脱脱统治草原时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脱脱死后,草原战乱频仍,贵族贪婪跋扈,这样的奖赏已经不可能被普通革兰人所获得,如今张弃康他人之慨,不费自己一丝一毫,就已经在普通革兰牧民当中拥有了绝对忠诚地力量。
对于能拥有自己的一块草场,这在草原上不禁使一家人生活的保证,而且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些燕军中的革兰士卒在获得草场的同时。对大燕皇帝的这种恩赐都是感恩戴德,奖赏之重已经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之外。
其次,张弃还将草原上的土地象中原的耕地一般划分开来,水草肥美的自然由各部族中的贵族接手,剩下的按照人头分配给普通的牧民,如此一来,不但消弱了各部族酋长队普通牧民的控制。而且分化了各部族的力量。
牧民能拥有自己的草场,不再受部族贵族的剥削。自然欢欣鼓舞,贵族也得到了自己的补偿,以来贵族有自己的草场,而且是水草最丰美的土地,二来大燕从普通牧民的税赋之中抽出一成给这些部落贵族。虽然有些贵族觉得并不满足,比起以前他们的权利和财富实在是相差甚远,但如今大燕在草原上的威望已经不可动摇,就是有所不满也只能无可奈何的任人摆布了。
接着,张弃将剩下的土地集中起来,分封给自己手下有功的文臣武将以及退役的老兵,只要有意到草原上谋取出路的,官府供给牲畜以及工具,不过,这些东西在以后是要按照比例分几年甚至十几年来偿还的,至于人手,得自己去招募,甚至可以购买一些犯了大燕刑法的囚徒前往草原监理自己的聚居之所。
这样的政策之下,一些不如意的商人,退役的老兵,充满冒险精神的年轻人等等各色人等蜂拥进入草原,革兰人本就人口稀少,草原上的无主之地极多,短短几年功夫,各色村寨以及燕人聚居地已经在草原各处监理了起来,到了此时,就算哪个不甘心的革兰贵族想要反抗燕人的统治也是无能为力了。
但这中间的困难之处也不是没有,民族之间的融合大多都是从相互对立开始的,如今虽然大燕占据了据对优势的地位,但革兰和大宋百年征战,相互之间的仇恨不可谓不深,大燕在和革兰人的征战之重杀戮也不再少数,再加上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的差异,大燕多年来着力培养的官员发生了作用,这些官吏和前宋的官吏比起来更加开明,务实,廉洁,在实务的处理上页更加的纯熟,在一些纠纷发生的时候,也能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这在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贸易的深入和大批的燕人进入草原腹地,还有就是道路的畅通,中原上千年的文明开始点点滴滴的传入草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燕在草原上的统治将越来越稳固,越来越深入人心。
就在这个时候,张弃终于开始着手组建草原八洲的军队,一经招募,应者云集,草原各组的年轻人带着自己的战马,弯刀聚集到了各自州府所在之地,相应战无不胜的天可汗的召唤,草原上从来不乏英雄豪杰,但象天可汗这般,能让所有革兰人心悦诚服的强者却是不多,能追随强者的脚步而前进,这是草原上的传统。
他们渴望的是战功,渴望的是在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奖赏,渴望在草原的新主人的带领之下。恢复昔日革兰人的传统。
他们渴望的是战功,渴望的是在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奖赏,渴望在草原的新主人的带领之下。恢复昔日革兰人的荣光。
之用了半年不到的功夫,数支纯由革兰骑兵组建的数万大军就已经基本成型,南下伐宋之战,参战的五万革兰铁骑,分得的战利品晃花了同族们的眼睛,所得的封赏就连小部族的酋长都觉得难以抑制自己的嫉妒。
如今天可汗再一次将手中的利剑指向了自己的敌人,草原各州节度使在接到命令的同时就开始集结自己的精锐,不用向部下描述这次战事能得到什么,不用什么蛊惑人心的动员,所有草原战士都知道,天可汗对为自己立下战功的将士是最慷慨的,他对待部下的宽容和他对待敌人的残酷一样闻名于草原。
所以,在这个最适于草原战士战斗的季节,几乎所有的草原精锐都踏上了伊兰的国土,五万革兰铁骑只在卡木耳城下修整了短短的三天,补齐自己的辎重和饮水。就浩浩荡荡向前线而去
当站在区罗斯城上的艾布看见漫布城下的燕军大营,已经稍后赶来的密密麻麻的革兰铁骑,脸色已经如同冬日的冰雪一般雪白,这一刻,他知道,远方那个强大的帝国的皇帝终于忍耐不住了,看着在城下欢呼啸叫的革兰战士,桀骜不驯的革兰人已经降服在了那位大燕皇帝的脚下,伊兰人呢?在这一刻,高达的城墙也不能带给伊兰人半点安全的感觉。秋日的阳光也温暖不了现在他们心中的冰冷。
燕军中军大帐之中,大燕三等校尉,西征军统领沈中站起身,向鱼贯走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