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主神池 >

第265章

主神池-第265章

小说: 主神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也非同小可,此军训练有素,人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壮汉,把他留下来,我们就可以让他独挡一面,让他继续守卫清风山据点,这样我们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虽然吴天文并不怎么看好王丰,但是张凯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就凭周围几个县都被蒙托人的军队全部剿灭了,王丰的军队却稳稳的扎在哪儿,任凭你怎么打,也悍然不动,看来的确是有些能力。



第四百六十七章 转变

吴天文听了张凯的话,转过身,进入书房,拿起纸笔,立即修书上报,他决定把王丰留在了曲东县府,正式由后勤军转变为城卫军。

洞山镇军营中。

王丰正在命令部队收拾行装,看样子是准备启程了,现在正在等待上面的命令。

张峰、朱成、吴雪都在忙碌,王丰估计命令很快就会下达了。

三月初,初春到来,万物复苏,冰雪尚未溶化,冰河也未解冻。

一阵阵寒流还在袭击这里,不少人依然不敢出门,因为天气还比较冷。

王丰的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了。

不过此刻还没有得到县府的命令。

王丰也不急,反正运送军需要到七月份,过早回去还容易被人抓壮丁,说不定会让那个家家伙有逮去剿匪了。

因此,王丰也不去吹催,反正驻扎在洞山镇很是舒适。

三月上旬。

东曲州府下达的命令终于下来。

吴天文的呈报得到了答复,城曲州答应了吴天文的要求,把王丰的后勤军转为当地的守备军。

当天,吴天文就派人给王丰传达了命令,告诉王丰,他和他的军队已经由后勤军转变为守备军了。

并且,因为丰领导军队抗击有功,正式由队卫,升为下营卫,官军的兵力也由五百人升至一千人,私军不限,受曲东县府守备军官上校卫吴天文的辖制。

当然,吴天文派来的人也恭喜王丰一番,在他以为,从一个后勤军转化为守备军,王丰肯定感激涕零,何况还在如此“英明”的吴天文的领导之下。

王丰一听,立即大感倒霉,这个吴天文一看就是一个二世祖,不但不学无术们,而且还好大喜功,跟上这种家伙肯定到了八辈子的霉。

但是王丰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东曲州的命令。

王丰想:“他爷爷的,看看形势再说,无论如何也得把后面这三年混过去,只要熬过了五年,老子就可以带着军队回乡了,以后打死老子也不会到边境上来”。

王丰虽然有些无奈,但是还是假装高兴的接受了命令,然后拿了几十个金币送给吴天文派来的人。

王丰知道,这些家伙都是小人,必须得把他们打点好了,否则以后肯定有些麻烦。

来人得了王丰的好处,自然非常高兴,然后转身回曲东县府复命去了。

王丰立即召集朱成、张锋、吴雪等人开会。

王丰简单的把事情告诉了他们,并命令他们继续在洞山镇驻扎下来,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王丰转身去了县府,一来是去见见自己的新长官吴天文,二来是去接受新的任务,也不知道这个吴天文会分配给自己什么任务。

王丰心想:“他爷爷的,千万别让老子和他一起守县府,如果跟他在一起肯定要倒大霉,最好是把老子扔到大秦山这里来守据点,那样他也控制不了老子”。

到了县府,进来大厅,远远的就看见几个人坐在大厅中。

此时,吴天文就坐在堂上首席上,张凯就站在他的身后,左右两边坐满了一些军官。

王丰眼睛一扫,就看到坐着的大部分是私军的军官,另外有两个是营卫,是官军的军官。

看样子曲东县府辖区内只有三个正规军的营卫,其他的都是吴天文的私军。

这也是正常的,每一个军官都是私军为重,毕竟私军是自己的,官军则是帝国配给的,所以军官们都着重于私军的培养。

王丰走进大厅,大声道:“下营卫王丰前来报到”。

吴天文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身旁的张凯笑道:“王营卫辛苦,快坐下,吴校卫就要开会了”。

吴天文站起身,先是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废话,然后才开始分配准备分配任务。

吴天成自己的官军和私军基本上都集中在县府内,只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曲东县府的门户钟山镇。

其实大家都知道,曲东县府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据点了,尤其是清风山据点为重点防御,因为这里位置特殊,在距离清风山据点不足四十里就有一个小湖泊,天文湖,这个地方可是敌人的一个基地。

(请关注曲东县府地图)

吴天成正准备分配。

身后的张凯突然大声道:“公子,我有一句话要问”。

吴天成立即恭敬道:“张叔你问吧”。

张凯突然走到王丰的面前,低声询问道:“王营卫你是曲东县的老人了,上一次又成功的守卫住了大秦山这一条山道,我想问问你对我们的防御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丰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张凯居然来问自己,心想:“这个老家伙肯定不简单”,于是笑道:“各位都是长官,我这个下营卫也是刚刚升上来的,我那有什么经验啊,而且我以前也是后勤军的,没有防守的经验,反正吴校卫说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了,吴校卫让我防守哪儿我就防守哪儿了,当然,我对清风山据点防守有些经验,毕竟去年我在哪儿防守过,我看把我的军队放在哪儿比较适合”。

张凯点了点说:“王营卫防守清风山据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上一次这样激烈的战斗你都能够防守住,这一点我比较相信,我现在是向询问一下,我们怎样才能够防守住县府”。

王丰听了,也不得不说,于是王丰笑道:“既然张管家这样询问,我也不得不说一点自己的想法,不到之处还请众位长官指正”。

吴天成不以为然,但是也不好拨了张凯的面子,所以只好耐住性子听王丰说。

其他的军官知道王丰了解曲东县府的情况,也仔细的听着。

王丰清了清嗓子,大声道:“曲东县府位于边境地带,位置特殊,防守也有些特殊,我看曲东县府最重要的防线无疑是两个据点,只要防守住了两个据点,围困县府的军队就不会很多,所以一定要加强据点的军事实力,但是我们的据点设置得很有问题,那就是离草原太近,虽然地势险要的,但是蒙托人毕竟势大,被攻陷是迟早的问题,我们应该吧据点设在远离草原的山道上,这样同样可以卡死敌人前进的道路,又有利于防守”。

吴天成听了不以为意,笑道:“这也把不是什么新鲜的建议,这种策略我在军事院校中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王丰心里暗笑:“这家伙一点经验都没有,还敢道边境县府来送死,简直就是活腻了”,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表面上却一脸笑容道:“属下才疏学浅,只能够提出这些建议了”。

张凯没有理会吴天成,他看了看王丰,点了点头,说:“那好,清风山据点就交给你了,至于怎样布局,完全是你的问题,我们只是要求你卡死通往县府的这条山道,另外为了加强的你的军事实力,周围的几个镇统一归你管辖,怒江上游的竹雾镇,怒江下游的怒山镇,还有位于山道上的洞山镇,都归你管辖,必要时你可以到几个镇子征调青壮年补充军队”。

“是”王丰大声道。

对于王丰来说,防守清风山据点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当然王丰的防守重点还是放在怒江大桥附近,毕竟这里有怒江天险阻隔,便于防守。

只要能够远离吴天成,让王丰防守哪儿王丰都愿意。

当然防守清风山据点是最理想的了,毕竟王丰对哪儿毕竟熟悉。

夹金山据点被委派给了一个姓童的营卫,此人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本来以前在城东县府任职,开始也是一个下营卫,现在已经升至上营卫了。

童营卫看了看王丰,觉得王丰也很不简单,因为童营卫在城东县府也是守卫据点的,知道据点难受,因此对王丰也是另眼相看。

张凯同时把衡水镇、青云镇和位于深山密林中的雾水镇化给了他。

这种划拨乡镇的做法很常见,毕竟要想守住这些据点,需要实力,需要招募数量众多的私军,这些私军就需要钱财,所以一般守卫人员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收入。

这些乡镇平时可以收税,战时可以征调青壮年进入军队。

另外一个姓田的营卫被分配到了东湖镇,因为这里相对比较安全,所以他的收入也少了一些,他就只管辖了一个乡镇。

其他乡镇都是县府直管,也就是说以后这些乡镇的税收全部都归吴天文支配,用于县府的防守。

当然乡镇的税收只是这些城卫军极小的一部分,他们的收入大部分还是靠商队的来往,从中收税的。

别看姓田的营卫只有一个乡镇,但是东湖镇位于其他县府通往曲东县府的官道之上,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进入曲东县府,都要经过东湖镇,所以这些守军都是过地拔毛,因此收入肯定也是想得丰厚。

当然像王丰和那个姓童的营卫守卫据点也有好处,毕竟据点是通往草原的最后关口,只要你能够弄得来东西,就可以把这些东西卖到草原上。

税收和倒卖物质是守备军最赚钱的方式,帝国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需要这些低级军官守卫据点和城池。



第四百六十八章 据点的规划

在边境上,最赚钱的生意自然是卖私盐了,但是,盐是帝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所以管控得非常严格,即使能够运到边境上来,价格已经非常的高了,所以食盐一般都是官卖,当然也有人私下走私,不过量不大,而且价格也非常高。

县府的任务分配完成后,姓童的营卫立即把王丰拉去喝酒。

王丰自然明白姓童的营卫的想法,无非是想讨教一下。

至于那个姓田的营卫则被校卫吴天文叫了过去,看样子两人肯定有些牵扯,不然也不会把这个东湖镇交给他,这儿可是一个肥缺,危险性相对较小,即使被攻破,也可以退到县府去。

二人来到一个酒楼,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

姓童的营卫立即给王丰倒上了酒,低声道:“王兄弟,今天初次见面,我看兄弟真是甚为投缘,今日借薄酒一杯,以表敬意”。

王丰也举起酒杯,大笑道:“童大哥客气”。

姓童的营卫笑道:“我叫童镇,以前也是守卫据点的,这一次被派到这里来,王兄弟是守卫这里的老人了,大哥我特来讨教一番,不瞒王兄弟,我对能否守住这个夹金山据点深表怀疑,毕竟这个曲东县府年年都有好几个小部落进攻”。

王丰听了微微一笑,知道这该童镇倒是一个明白人,于是笑道:“童大哥是上营卫,官军是两千人,比我多了一倍,加上你的私军已经有五六千人,只要策略得当,守卫夹金山据点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夹金山和清风山的据点虽然险要,但是问题也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据点离草原太近,蒙托人可以依靠庞大的人力建造大量的投石车,箭塔,斜坡梯等等攻城利器,因此据点很难守,我的意见是向后摞一摞,把守卫的重点放在一处险要的山口上,这样敌人这些东西难以发挥作用了”。

童镇也是长期守卫据点的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点了头说:“兄弟所言甚是,我一直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据点是帝国设置的,我们可不能轻易更改啊”。

王丰笑道:“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守卫据点,而是掐死山道,只要我们掐死了山道,等蒙托人一推,我们立即可以收复,等到评估团来的时候,我们早就重新控制据点了”。

童镇觉得也是,毕竟战功评估团要到二月左右才会到来,这样做不适为一个良策。

两人喝道了下午,才离开了县府,向各自的驻地走去。

王丰回到了洞山镇,立即把张锋、朱成、吴雪叫来,告诉他们这个事情。

几人听了都非常高兴。

张锋笑道:“丰哥,这是个好事情,清风山这条路我们去年守卫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我们把清风山原来的据点废弃掉,然后在大秦山建立一个更加庞大的据点,这里东临汹涌的怒江,南邻大秦山,北临秦山湖,只有一条狭长的山道通过,纵使蒙托人有百万大军也休想攻克这里。

王丰点了点头,笑道:“正是这个原因,我才争取守卫在这里,一来这里我们比较熟悉,二来这里地形地势上也有优势,只要我们积极准备,守住这条山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朱成也比较放心,低声道:“张锋说得有道理,我们守卫这里看他们怎么办,反正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种守卫据点毕竟要比在草原运送军需安全一些,因为我们可以在这里长期经营”。

王丰丝毫没有担心守卫的事情,把这些军队上的事情都交给了张锋、朱成、吴雪等人,反正去年守过,他们也比较有经验。

于是众人开始忙碌起来。

张锋立即开始扩招军队,把军队争取扩展到五千人,既一千官军,四千私军。

因为无论是王丰,还是张锋等人,都不看好那些临时招募的亲壮年,这些人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即使招募起来战斗力也不强。

朱成则命令一部分人从洞山镇开拔到怒江大桥边上,开始大规模修建据点。

吴雪则开始收集物质,准备后勤等等。

王丰和张锋、朱成、吴雪等人进行了商议,草拟了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涉及了不少内容,有军事训练的,有据点建设的,有后勤补给的。

战争毕竟是一个系统,不像个体作战,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考虑。

王丰准备在山道上进行层层防御,战时划分成几个据点。

第一个据点为前方据点。

地址就是在原来清风山的据点的位置,王丰准备把原来那个据点适当的重建一下,在那里只派少量守军。

这个据点有几个作用。

第一可以观察敌情,第二可以迟滞敌人。

在据点里面装满干柴,到了敌人袭来的时候就开始放火焚烧据点,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蒙托人的前进,这样的火点可以设置好几处,等前面一个火点熄灭,后面一个就开始点燃。

这样敌人要想攻到怒江岸边肯定会耗费很多时间。

第二个据点设置在竹雾镇。

这里位于深山中,蒙托人也找不到这个小镇,因此无需派兵,只是派人把这里的青年组织起来就行,即使有少量的蒙托人摸到这里来,也无济于事,这里的人都是一个族群的,他们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这个位于怒江上游的小镇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向怒江上游丢圆木,这样可以有效阻击敌人修建木筏和浮桥,敌人即使能够架设桥梁,通过的人数肯定非常有限。

第三个据点就是位于怒江大桥西岸的这个据点,这个据点是最重要的据点,所以王丰准备在这里配备数量众多的床弩,甚至可以配置一两门晶石大炮。

其实,王丰的实力配置几百门晶石大炮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做就会引来猜忌,王丰并不像升官发财,王丰只想稳稳的混五年,然后带着自己的家族子弟回去了,所以没有必要这样嚣张。

当然,王丰还准备培养几条巨蟒。

巨蟒是两栖动物,他们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里,王丰准备把这些身披铠甲的家伙仍在怒江中,让他们必要时毁坏木筏和浮桥。

这样的配置简直就是万无一失。

把军队和据点的事情交给了张峰,朱成两个人,后勤的事情交给了吴雪,让他们三个去忙碌就行了,所以王丰并没有管这些,只是给了张峰十几万金币,让他招募私军,修建营地。

王丰当夜离开了曲东县府,去了鹿源州府。

王丰去找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