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主神池 >

第343章

主神池-第343章

小说: 主神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衡利弊,张浩最终解除了张股和张巫山的职位。



第六百二十章 故技重施

不过,为了顾及张氏族人的反应,张浩并没有处死两人,也没有牵连他们的亲属,毕竟张浩还是要考虑张氏族人的反应。

其实张浩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反面要面临东北两省的压力,一反面要维护张氏家族的利益,除此之外还要安抚张氏家族各大派系之间的反弹,无论是张巫山、还是张股,来头都不小,去年才严厉处罚了张雨生的家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弹,今年张浩不得不顾及张氏家族内部势力的反弹,所以打算轻处理,象征性的处罚张股和张巫山一下。

然而,这样的处罚显然不能服众,张浩的处罚刚刚公布,就引起了东源、城曲两省的大、中型家族强烈的不满。

这些家族一边指责张浩任人唯亲,袒护张氏族人,一边怂恿吴、李两大家族闹事。

一时间,东北两省蠢蠢欲动,暗潮汹涌。

王氏家族那些高层也非常不服,去年张氏家族为了防止王丰上位,对王丰和王氏族人进行了打压,这一次王氏族人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反击的机会,于是跟着李、吴等家族趁机闹事。

王丰对这件事情冷眼旁观,心里暗笑:“张浩的如意算盘可是打错了,现在麻烦才刚刚开始,以后东北两省有好些看了”。

王丰明白,如果张浩强行任命张氏族人主掌东北两省,那么反弹会更加的激烈,如果张浩做出退让,那么张氏族人的控制力将会显著下降,到时候张氏家族更难控制东北两省了。

当然,消弱张氏家族对东北两省的控制是王丰最想看到的,毕竟这样一来,张氏家族就不能奈何自己了。

张浩被这件事情弄得极为被动,毕竟张股、张巫山两人算是临阵脱逃,如此大罪张浩草草了事,自然难以服众。

当然,张浩自然不敢秉公执法,临阵脱逃者,不但要处死当事人,还要抄家灭族。

如果张浩真的大义灭亲,那么张氏家族内部他都无法交代。

但是,无论张氏家族的高层怎么解释,东源城曲两省的各大家族都不买账,因为,张股和张巫山不但临阵脱逃,而是在他们的指挥下,东源城曲两省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于是以吴家、李家为首的大家族强烈的不满,王氏家族和钟氏家族也趁机闹腾,一时间,东源省、城曲省的四个大家族都闹腾起来。

一些中小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入进来,在这四大家族的鼓动下喧闹不已。

张浩见众怒难犯,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下令要处死张股和张巫山。

然而,张浩显然低估了张氏族人的反弹,他的命令在张氏族人间引起了几大派系的强烈反弹,最后张浩权衡利弊,只好把张股和张巫山充了军。

二月初。

张浩就任命了新的上将军和东源的大将军。

上将军叫张贵,四十几岁,身材高大,脸色黝黑,一看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老将,他本来在阳城任职,这一次被张浩挑出来,派到东源来主持东源军团,张浩对此人可以说是寄予厚望,此人可是张浩手下的一员悍将。

大将军叫张辉,以前也是在阳城任职,他以前的就是张贵的手下,这一次张浩把他们两人同时调来,就是想让他们迅速稳定东北两省的局势。

此刻,东源省的张氏族人元气大伤,已经很难找到可以出任大将军的人选了。

这种任人唯亲的事情在东源、城曲两省引起了巨大的不满,但是张浩毕竟是元帅,掌管着东北两省的人事任免权,所以下面的人虽然十分不满,但是还是没有办法。

不过,东源省的张氏族人却没有得到什么大便宜,毕竟上将军和大将军都是从阳城调来的,虽然都是张氏族人,但是明显不属于东源派系。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一次东源城被攻破,东源的张氏族人头头脑脑们被杀得很多,张氏族人实力大损。

对于这一次任命,吴家人和李家人反对最为激烈。

吴家人认为吴山才应该出任上将军。在吴氏族人的眼里,这是彻底控制东北两省的好机会,然而张浩还是任命张家的人为上将军,这种任人唯亲事情让吴氏族人很是不爽。

李家的人希望出任东源省的大将军,李家的人是皇族,又是东源省的第二大家族,如此被张家的人打压,自然心里很不服气,他们为此还上告到了帝都。

虽然下面的人闹腾起来了。不过也没有多大用处,当然,张浩也不得不顾及东北两省几大家族的不满,于是他不得不派人进行安抚。

与此同时,李浩又向帝都要求补充兵员。

帝都虽然有些怨气,但是还是由中部、西部、南部各省向东部补充了五百万的新兵。

这些新军有三百万被分配到了东北两省。

从新军分配的比例来看,张浩非常注重东北两省的稳定。

不过,有两百二十万都分配给了东源省,理由是城曲省兵员损失少。

城曲省只分配到了八十万,另外二十万被扣押在了东源省,作为机动军团,实际上也是被东源省的大将军掌控了。

吴家对这样的新军补充方式非常不瞒,吴山更是破口大骂,但是新任的上将军张贵没有理会吴山的抗议,于是张吴两家的矛盾更大了。

另外,为了不重蹈去年的覆辙,张浩还从阳城调集了一百万精锐交给张贵,可以说张贵光是在东源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万,兵力非常雄厚。

王丰听到这些消息,不由得心里暗自好笑:“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张浩都没有时间来找小爷我的麻烦了”。

王丰知道,张浩这一次再也输不起,所以不得不下大本钱。

虽然,李氏家族和吴氏家族非常不满,但是面对张浩的强势,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因为对上将军和大将军的任命都是要张浩认同,整个东部十省的官员任命,帝都也插不上手。

当东北两省乱成一团时,王丰却非常的舒心,他在衡水县府生活得怡然自得。

王丰心里暗想:“他爷爷的,大家都以为这个上将军、大将军是好位置,但是没有一点实力就算是当上去了也是送死”。

东北两省的情况王丰了如指掌,现在王丰就是要挑起张家和吴李两家的矛盾,这样张家才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

张贵和张辉自然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重,因此他们一来到东源开始布局,他们任命了各州的官员,并且日夜练兵。

现在大家都明白,张贵输不起,张浩也输不起,如果张贵这一次再打得一塌糊涂,张家恐怕非常麻烦。

转眼到了七月。

东北两省都没有向草原进兵,主要是张贵想稳打稳扎,只要不输得一塌糊涂,他就算是在东源省站稳了脚。

八月底。

蒙托人从草原东部迁徙过来,在秦山湖、大月湖建立了基地。

九月初。

蒙托人就开始进攻。

蒙托人的实力比去年有所增强,毕竟这几年蒙托人可是抢到了不少财物和粮食。

蒙托人的武器也有所改善,他们以前兵器都不足,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大胜,他们的武器大有改观,不但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床弩、箭弩,而是还装备了数量不等的晶石大炮。

幸好他们的能量石有限,否则帝国边境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娄山关,铜山关、源山关、波城关立即遭到猛烈的攻击。

这些险关的战斗得打异常激烈。

本来王丰今年不想来趁机捣乱,但是转念一想,还是给张浩一些压力好一些,如果让张贵站稳了脚,说不定就会转过头来对付自己,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王丰还是决定出手。

王丰又是故技重施,跑到边境上,招出晶石大炮,一阵乱轰,在把源山关的城墙轰垮。

那些攻击源山关的蒙托人立即大喜,拼命的向源山关涌来,一时间双方进行了短兵肉搏。

眼见计谋得逞,王丰暗笑几声,悄然离开。

源山关内外,双方是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不过,张贵和张辉显然吸取了去年张股和张巫山失败的经验,在源山洲布置了重兵,所以,并没有出现去年那种局面。

然而,蒙托人毕竟势大,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蒙托人还是凭借强悍的实力攻克了源山关,随即他们就兵围源山城。

张贵原本准备再次增援源山关,但是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把大军调到源山城进行阻击。

源山城不像源山关地处险峻的山林地带,因此防守起来有些困难,源山城位于平原地带所以易攻难守,因此到了十一月中旬被蒙托人攻克。



第六百二十一章 争斗

张贵和张辉在源山洲损失兵力达到一百万多,两人不得不开始撤退。不过,他们都是稳打稳扎,所以后来的损失不是很大。

因为源山关失去,东源省已经无险可守,因此,很快,路月洲、天成洲也被攻克,蒙托人再一次兵临城下。

幸好有了去年失败的经验,东源省的居民眼看大军一败,立即拖家带口的逃进深山密林中,所以居民死伤不是很多。

不过,这些居民一个个把张贵、张辉骂得半死。

对于下层的居民来说,他们不在乎谁来当上将军、大将军,但是他们却非常希望能够有安定的环境,所以打了败仗的张贵、张辉自然成了他们发泄的对象。

张浩在得知蒙托人再一次兵临东源城下时,非常的紧张,连夜派人到了东源城,命令张贵和张辉必须死守东源城,因为张氏家族再也输不起了。

去年为了张股和张巫山的事情让张浩非常被动,可以说已经把东源、城曲两省的大家族都得罪光了,如果这一次张贵和张辉再打败,这些家族肯定会乘机闹事。

此时,王丰正站在东源城外面的山林里面,看着密密麻麻的蒙托人,王丰心里冷笑不已,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所以王丰准备再一次帮助蒙托人。

如果是以前,王丰自然非常痛恨蒙托人,但是现在他却非常不满张氏族人,这些家伙打仗的本事不大,但是搞阴谋诡计的本事却不小。

所以王丰自然不会让张贵在东源省站住脚。

王丰故技重施,在一天夜晚,招出晶石大炮,又帮助蒙托人在东源城的城墙上打了几个大缺口。

眼见东源城的城墙被轰垮,蒙托人大喜,开始不停的猛冲,虽然张贵和张辉早有准备,但是依然陷入了苦战。

蒙托人像蚂蚁一样猛烈冲击,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十二月中旬,蒙托人凭借强悍的实力,攻进了东源城。

张贵和张辉早已给张浩立了军令这,因此不敢撤退,只好躲进内城继续战斗,到了十二月底,蒙托人才肃清了东源城内的反抗。

张贵、张辉战死,东源城再次被抢劫一空。

蒙托人抢劫了东源省,然后开始放火焚烧了城池,把繁华的东源城烧成一片焦土,最后才有序的撤退。

今年东源省打得一塌糊涂,但是城曲省也好不了多少。

蒙托人虽然没有能够攻下城曲城,但是他们攻克了东曲、鹿源和天峰,就连朱成守卫的同江州也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这也让吴山元气大伤。

到了二月。

吴家、李家、王家、钟家开始公开指责阳城方面任人唯亲,说,这是导致东北两省失败的根本原因。

李氏族人甚至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张浩,说,张浩这个元帅根本就不能够胜任。

吴家的人虽然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张浩这个元帅,但是要求立即任命吴山为上将军,组织东北两省的防务,因为张氏族人已经不能胜任东北两省的上将军。

张浩又一次面临两难的境地,这让张浩颇为心烦。

第一要面对帝都的责问。

因为连续几年东北两省都打得一塌糊涂,都有省府被攻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上面的压力肯定不小。

另外,李氏家族的高层则不停的捣乱,他们不停的向帝都告状,弄得张浩频频要面对帝都的询问。

第二,因为东北两省最近损失巨大,居民和各大家族都颇为不满,吴、李两家趁机逼宫。

吴家是东北两省最大的家族,早就对上将军职位垂涎欲滴,李家是皇族,又是东源省第二大家族,早就想控制东源省,把张家挤出去。

正是因为这两大家族带头,所以张氏家族在东北两省的控制几乎是摇摇欲坠。

张浩看着眼前一堆逼宫的信件,心里不由得冷哼:“你们这些家伙想趁机捞便宜,门都没有,等过一段时间,把东北两省稳定了,看我不好好收拾你们这些家伙”。

不过,眼前上将军,大将军的人选让张浩颇为心烦,如果从阳城再派人去,恐怕会引起吴、李两家的强烈反弹,但是,如果把东北两省让出去,那是万万不能的。

张浩明白,吴、李两个家族都是实力非凡,无论是谁掌了权,都会排挤张家,只要张家的势力被排挤出了东源,张氏家族就会彻底失去对东源、城曲两省的控制。

张浩权衡再三,决定请王家的人出任大将军。

因为,王家虽然是一个大家族,但是在东源排列第三,虽然有王丰这样牛叉的一个人物,但是毕竟其他人员能力有限,就算是上了位,也只能够依附于张家。

另外,王家要想主政东北两省自然离不开张家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张家的附庸,毕竟王家也要面临李家和吴家的挑战。

于是张氏家族和王家进行商议,希望王家的人来出任这个大将军。

张浩的算盘打得非常精,那就是把王丰彻底压死掉,不让他出来,这样王氏家族就没有办法抢夺上将军这个职位。

王老将军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立即派人和王丰商议。

王丰告诫王老将军现在的东源是一个烂摊子,要钱没有钱,要人没有人,蒙托人的实力也今非昔比,最好还是不要接手这个烂摊子。

不过,王家也不是铁板一块,里面派系林立,不少人跃跃欲试,准备重现王丰当年的威风。

于是他们怂恿王老将军的儿子王堂来接任大将军。

王老将军挡不住众人的劝说,同意由王堂来接替大将军,不过他希望王丰派出得力干将帮助王堂。

王丰也不好推辞,但是他丝毫不看好王堂。

于是拿出了十亿金票,让王堂招兵买马,算是支持吧。

王堂的实力一般,以前在野战军的时候经常打败仗,不过这家伙运气不错,虽然经常受伤,但是却因此逃过了被杀死的命运。

三月中旬。

张浩再次任命了新的上将军和大将军。

上将军为张顾,大将军为王堂。

吴李两家相当不满,但是这一次张浩拉拢了王氏家族,所以任命得到了部分的支持。

四月初。

帝国给东部十省补充了三百万兵力,这一次数量减少了不少,所以东部两省只分到一百五十万新兵。

上将军将一百万分给了东源省,五十万分给城曲省。

为此吴山差一点就和张顾翻脸。

王堂又从家族中调集了三十万兵力,总兵力为一百三十万。

要想凭这一百三十万兵力要守住东源省谈何容易,所以他向王丰求助,希望王丰把手里的兵力贡献出来。

王丰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愿意。

为此王氏家族的人对王丰颇有怨言,说王丰不顾大局。

王丰也不愿意计较,他根本就不信王堂能够守得住东源省。

虽然王丰没有派兵直接支援,但是也支持了大量的金票和能量石。

正是由于王丰支持了大量的金票和能量石,王氏家族那些高层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虽然王丰一点都不看好王堂,但是王氏家族那些高层却一个个信心满满的,好像蒙托人完全不堪一击一样。

王丰看着这些王氏族人一个个信心满满的,不由得呲之以鼻,心想:“等蒙托人今年九月真的攻进来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厉害了”。

不过,王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