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表妹难为.玉貌绮年 作者:朱砂(晋江vip13-08-25正文完结) >

第53章

表妹难为.玉貌绮年 作者:朱砂(晋江vip13-08-25正文完结)-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的不说点吉利话怎么好呢,也就把愁容收起,说笑了几句。

    初一拜年没有久坐的,何况还有冷家要去。绮年喝了口茶,也就起身告辞,直奔冷府。

    迎她进去的是冷玉如的丫鬟听香:“姑娘去恒山伯府了,怕周姑娘来时不在,特意叫我留下等着姑娘。”又压低声音道,“我们太太也去恒山伯府了,若是,若是一会儿郑姨娘出来,姑娘可别生气,别跟她一般见识。”

    “郑姨娘?”绮年愕然,“她怎么能出来?”就是正头太太不在家,也轮不着姨娘出面招待客人哪。

    听香忿忿:“姑娘不知道,如今我们太太一心吃斋念佛,总住在庵堂里。这可好了,郑姨娘恨不能天天的蹦达,好叫人只知道我们冷府有她,不知道有太太。这不过年的时候太太回来了,带着姑娘走动了几家人家,郑姨娘就――今儿还想去恒山伯府呢,被姑娘问了回来,问她见过哪家妾去拜年的?她这才息了念头,却在家里拿着人发威。”

    话犹未了,就听外头有个声音道:“是哪家的客人来了,怎么也不去跟我说,若是怠慢了客人,把你们一个个都拖下去打板子!”一个穿大红小袄,浅粉色洒花裙子的妇人掀帘子就进了偏厅,笑嘻嘻道,“这是哪家的小姐?生得好生俊俏。”

    绮年在成都的时候就绝少上冷家的门。一来是在父孝内,二来也是冷家太乱。如今是因着两家都进了京,故交就格外珍贵,所以今日才来,也难怪郑姨娘并不认得她。

    听香忍着气道:“是周家小姐。”也不细说是哪个姑娘。

    郑姨娘听出听香的敷衍,反而更走上一步,笑盈盈道:“是哪个周家的小姐呀?”

    绮年看都不看她一眼,只对听香说:“我还要跟舅舅舅母往许祭酒家去拜年,不能再等玉如了。等她回来,你跟她讲一声我来过了。等过些日子我们再聚。”

    郑姨娘方才已经在心里把冷家的交际圈子过了一遍,想到了绮年该是成都周家冷玉如的手帕交,想着周家老爷生前也不过是个六品官,正打算要再说几句话,忽然听见许祭酒的名字,又听见舅舅舅母,猛想起周家姑娘的舅舅一个是三品侍郎,一个是四品行太仆寺少卿,纵然冷家攀上了恒山伯府,冷家老爷也不过是个从七品的给事中,可得罪不起。只得收起那轻视的意思,赔笑道:“原来是周姑娘,瞧我这记性。我们姑娘怕是快回来了,周姑娘再坐一歇,我陪姑娘说说话可好?”

    绮年笑了笑:“我怎么好劳动姨娘作陪呢?”姨娘两个字咬得略微重了几分。

    姨娘只能招待姨娘,连庶出的小姐她们都不能沾,更不必说嫡出的姑娘。冷家情况特殊,是因攀上恒山伯府靠的是姨娘这边姓郑,但是对别家来说,姨娘就是姨娘,别说你只是恒山伯府八竿子打不着硬贴上去的亲戚,就算你是恒山伯府嫁出来的,也只是个姨娘。

    郑姨娘脸腾的一下涨得通红。自打冷老爷因恒山伯府而升官进京,她在冷家就愈发的不可一世了。如今她的哥哥到冷家来要正经的称舅爷,两个儿子更不必说,硬生生的把冷太太给逼到了庵堂里去住着,几乎要当自己是冷家正头主母了。幸而冷家的交际圈子不大,恒山伯府也知道她拿不上台面,有什么倒是叫冷玉如出面的多,总算还没有丢脸丢到京城里去。

    郑姨娘早就憋着这口气了,因着是恒山伯府叫冷玉如去,她不敢说什么。今年过年冷太太回来,初一拜年自然是正头太太出面,郑姨娘只能呆在家里,不免更恨,是以听说有个单身姑娘上门,却并没听说有哪位官员或勋贵的太太夫人带着,猜想必是冷玉如认识的什么身份不高的姑娘,便特意出来晃荡。没想到却又受了一番气,且还不能发作,只恨得手里的帕子都要扯碎了。

    绮年并不理她,由听香送了出去,才叹了口气:“伯母就打算一直住在庵堂里了?”

    听香也有些黯然:“说是初五就回去。姑娘想着,也去庵堂里住几天陪陪太太。”过了初五,该走动的人家也走动完了,后头什么灯节之类,冷太太都不打算参加。

    绮年叹口气:“若你家姑娘要去庵堂,来叫我一声,我也去见见伯母。”她其实也在孝期之内,若不是特别要好的朋友,又是双双新到京城,也并不打算随便上门的。

    听香连忙应了,绮年这才出去上了马车,先到街上与李氏会合,然后直往许祭酒家去。

    许家热闹非凡。许祭酒的门生纷纷亲自上门,在前头忙得不可开交。许茂云迎出去,把绮年和知霏拉进了自己屋里:“忙年忙年,过年简直是忙得脚不沾地了。幸好爹爹的门生年纪都不大,否则我也要忙了。知雯姐姐怎的没来?可是还为那事避着嫌?”

    绮年忙道:“不是。是因着她姨娘病了,所以没心思出来。”孙姨娘的小风寒在送到庄子上之后倒厉害了,遣了人回来报,李氏也不理。吴知雯这些日子满心的担忧,连自己并没被颜氏点名去学理家都顾不上了,自然也没有心情出来拜年。李氏自然更不想带个满脸晦气的女儿出来,乐得让她歇在家里。

    “韩大哥今儿一早就来我家了,说是不好去你们吴府,等在这里给吴伯父拜年呢。这事虽不成,韩大哥却是极推崇吴伯父的,还有我表哥,回来说吴伯父写一手好字,足足的夸了三四天呢。”

    吴知霏不知道韩兆跟自己姐姐还有过议亲的事,只听见说自己父亲写的字好,便拍手笑道:“我爹最爱写字,还爱看人家写好字,想必是当日拉着许姐姐的表兄又写字了?”

    “表妹又在跟谁一起取笑我了?”门外头传来清朗的少年声音,却并没像上次一样冒失地掀帘子就进来。

    “哎呀,表哥你真是的,谁取笑你啦,明明在说你好呢。”许茂云笑嘻嘻地回答,又道,“我这里有客人,不许你进来。”

    苏锐含笑道:“是吴伯父家的两位妹妹么?那我便不进去了,丹书出来,把东西给你们家姑娘拿进去。算是我给几位妹妹拜年。”

    丹书出去了,一会儿便转回来,手里捧了两盒湖笔,一方精巧的小砚台,笑道:“表少爷说,这砚台小巧,给吴四姑娘,这湖笔,姑娘和周姑娘每人一盒。”

    绮年接了湖笔便笑道:“方才在前头得了许伯父的红包,现下在妹妹这里又沾光得了好东西,也不枉我们走一回了。”

    许茂云又好气又好笑,指着吴知霏道:“你也不怕把吴四妹妹带坏了,有你这般做表姐的么?钻进钱眼子里去了?”

    苏锐尚未走远,屋里的话听得一清二楚,笑着摇摇头去了。这里绮年与许茂云闹成一团,正热闹的时候,许夫人的丫鬟带着碧云走来,说是李氏要回去了,叫绮年姐妹两个到前头去。许茂云依依不舍,拉着手送到前头,却见屋中几个少年,正与许祭酒和吴若铮相谈甚欢。除了吴知霄、韩兆和苏锐是熟人之外,另有一个看着似曾相识的,绮年想了想记得这是金国秀的弟弟金国廷,上巳节那日见过一次,还有一个就不认识了。

    这陌生少年眉目俊秀,神采飞扬,身上穿着织锦青罗袍,外罩一件洁白如雪的鹤氅,虽然周身上下别无饰物,却是贵气尽显。就连金国廷,身上的衣裳都没有他这件鹤氅来得贵重。大约是进了屋便谈论起来,竟带鹤氅都没有脱下。他身后站了个小厮,几次伸着手想替他宽下鹤氅,都没敢打断主子的谈兴,一脸的无可奈何。

    绮年忍不住好笑:“这是谁啊?”

    许茂云小声说:“是这次秋闱的解元孟烨。”

    嚯!原来就是官几代出身的高材生啊!慕名久矣!绮年赶紧扒着屏风仔细瞧了几眼:“果然有解元风采。”

    “嗤――”许茂云忍不住笑出了声,等捂住自己的嘴却来不及了,屋中几人已听见了屏风后头的动静,许祭酒也无奈起来道:“定是小女顽劣,各位世兄见笑了。”

    孟烨忙道:“是晚生失礼了。吴大人本要告辞,却是晚生拉着不放,实在惭愧。”

    人都来了,少不得也要叫出来见见。许夫人亲自把屏风后面三人带了出来,彼此见礼。绮年对韩兆略微有几分尴尬:“韩大哥――”就为着吴知雯这事,真是闹得韩兆不好上吴家门了。

    韩兆倒不在意,大方取了封信交给绮年:“是妹妹寄来的,本想着送到吴大人府上去。”

    吴若钊也是遗憾非常。韩兆初次上门之后,私下里再见便称伯父,如今这又叫吴大人了。虽是他知礼避嫌,吴若钊却更觉遗憾――多好的一个女婿啊!若不是知霏太小,真想把知霏说给他。

    孟烨目光在绮年与许茂云脸上来回扫了扫。绮年感觉到他的打量,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按说陌生男子实不该这样打量姑娘家,若不是有韩兆,她才不会出来见礼呢。

    许茂云却并没注意到孟烨,只向金国廷微红着脸道:“上次在宫中见过金家姐姐,之后她就做了皇子妃,可惜是不能再见了。金姐姐托我画的花样子,我还没有给她呢。”

    许夫人忙道:“要称皇子妃。如今尊卑有别,不可再这般乱说话。”

    金国廷忙道:“皇子妃必也惦念着许姑娘的。大约上元节总要差人回来探望祖父的,许姑娘如有东西,可由我们转交。”

    许茂云立刻叫丹书:“去把我床头盒子里新画的那六张花样包好拿来!”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绮年总觉得许茂云脸上的红晕颇有些可疑。不过这时候吴若钊已经起身告辞,她也就没时间再深入观察一下,很遗憾地跟着李氏走了。

    李氏清早出来,足足走了半日。虽然有马车代步,但只寒喧拜年也说得口干舌燥了。因不好在别人家里上净房,水都不敢喝一口,上了马车才拿过茶来猛喝了几口,叹道:“年年如此,也真是累得慌。”

    绮年摸摸那茶还是温的,就没拦着,给李氏捶捶腿:“要不然人家说年难过年难过呢,真的好累啊。”

    李氏失笑:“你这孩子,年难过哪里是这个意思呢。”将绮年摸茶壶的小动作收入眼中,越发觉得这孩子真是体贴。

    马车一路回到吴府,远远就见两辆装饰华丽的四驾马车在门口,李氏一看便知:“是英国公府的马车。”阮夫人回娘家来拜年了。

    绮年一听英国公府,顿时脑袋一大。可是已经到了自家门口,难道还有不下车的道理?只得扶了李氏下车,心里还盼着阮麒不要来,结果脚还没站稳,那边马车上已经下来人了,一袭红色箭袖,外头披着石青色鹤氅,不是阮麒还是哪个?

    阮麒倒是大大方方向李氏和吴若钊行礼:“见过舅父舅母。”微微转身,“见过表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表妹两个字微微拖长,一双眼睛盯在绮年身上,只让人觉得凉森森地难受。

    绮年不动声色地还礼:“见过表哥。”说实在的,有时候她也有点儿后悔,当初不该一时意气在吴府里报复阮麒那一下子。如果当时接了他的弹弓再偷偷扔掉,是不是这个小霸王就不会记恨自己了?

    阮夫人扶着丫鬟的手也从马车上下来,身后跟着穿桃红色长褙子的阮盼,抬头看了看,向李氏和吴若钊福身行礼:“舅父舅母新春康健。”

    阮盼略略瘦了一点儿,下巴也尖了些。六月里选妃之后,不知有多少一向嫉妒她的人在背后嘲笑。阮家虽以送阮语入宫的事为借口,有相当一段时间甚少出门应酬,但总不能一辈子不露面。就是阮夫人不想出门,阮盼也不能让人在背后笑自己一蹶不振。好在接着就是秋闱,然后郡王世子出事,年前总算没有多少应酬宴饮。偶有几次,阮盼也举止得宜,并没让人挑出错儿来。

    一行人步入松鹤堂,颜氏见了女儿自然欢喜,又拉了阮盼的手叫她坐在自己身边。虽不好说什么命苦之类的话,却也是格外抚慰。表兄弟姊妹们彼此行礼,互贺新年,倒也热闹。

    一般进了松鹤堂里,绮年总是特别自觉地往角落里一坐,随着众人说笑两句,余下就只管看热闹了。她这么识趣,颜氏没事自然也不会来找她,倒也自在。只是今儿也不知怎么了,总觉得后背像有小针在扎的似的,坐都坐不安稳,每每稍稍一抬眼,就能发现阮麒在一眼眼地看她。

    过年真是讨厌!颜氏倒是找着了借口让表哥表妹的共聚一堂,她可不愿意啊!

    颜氏见了女儿心中欢喜,道:“今儿午饭就在这里吃吧。早晨想也走了不少家了,我的盼儿也要累坏了。”

    阮盼温和地笑着说:“有马车代步,并不累的。不过外祖母家的菜做得特别好,能让外祖母留饭,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颜氏笑道:“听听,多大的姑娘了,还这般惦记着外祖母家的菜呢。今日定让你多吃些才许走。”说着,外头丫鬟来报可以开饭了,一行人便浩浩荡荡迁往偏厅。

    绮年照例走在后头,还没跨出门呢,就见眼前大红颜色一闪,有人轻笑道:“表妹怎么这半晌都不曾说话呢?可是不高兴了?”

    果然要来找麻烦!绮年心里暗骂。大过年的,很忌讳不高兴啦不痛快啦之类的话,会带得一年都晦气。阮麒说这话,就是来找茬的,而且他声音不小,连前头的颜氏都听见了。

    “表哥怎的这样说?”绮年故做诧异地睁大眼睛,“我在看盼表姐的衣裳,这花样子真是好看,一时出了神而已。”

    颜氏眼睛已有些昏花了,这时候才注意到阮盼身上的衣裳的花样:“可不是,绮丫头不说,我竟没看出来,这花样子从前不曾见过。”

    阮夫人自觉面上有光,笑道:“是老国公爷一个旧年属下从成都带来的,说是叫什么华丝坊出的新料子,恰好赶上了过年,就给盼儿做了一身。”

    一时间一群女孩子们便谈起衣裳首饰来。吴知雪也穿过华丝坊的料子,拉着阮盼说得更是开心,阮麒那一句话,瞬间便淹没在花样布料的讨论中了……


☆、51 青云庵急中生智

    正月初十;冷玉如叫人来了信,邀绮年一起去青云庵。

    冷太太出了初五就回青云庵了。她回来;本就是因着大年下的冷家不能没有女主人,现下该做的都做完了;对如今的冷家;她是毫无留恋,只不过心疼冷玉如罢了。

    青云庵在城东山上,规模竟然并不太小。这里规矩好,有不少女人在这里修行供奉。有些是守寡的未亡人;有些是年轻姑娘在家中犯了过错被送来抄经禁足,还有些则是不得宠的姨娘年老色衰,索性来做了居士。

    冷玉如和绮年顺着石阶走上去的时候;时间已是午后。在青云庵修行的外人居住在庵堂两边的禅院里,中间则是几重佛殿。因青云庵名声好,所以平日里也有人来上香,只是非女眷不得入内罢了。

    冷太太与人共住一个小院子,西边是佛堂,院中的修行人可一起在此诵经。其余屋子每人占了一大一小两间,大间可供平日起居,小间是卧房。因地方不大,冷太太只带了当初自己陪嫁来的一个嬷嬷伺候,另有寺中女尼每日来送斋饭及打扫庭院,虽然清苦,倒也过得下去。若是供奉的香油钱多一些,素斋也还算丰盛,时鲜果子和点心也可送上。说起来依着冷家现在的样子,冷太太住在这里倒心情好些。

    冷太太见了绮年也很高兴,只是她大约吃斋念佛久了,人也冷淡了许多,只是拉着绮年的手说了句“出落得更好了,人也白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