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恶奴 >

第256章

恶奴-第256章

小说: 恶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飞虎豪吼一声,他那一吼声震天地,如冲云斗气般,让人闻之提神,也为之一动,刹那间,关宁军中那丝犹豫和紧张顿时消散,众将各持兵器目不转睛紧瞪前方,第一线的火铳兵们则紧紧握住手中火铳,如被施了咒般一动不动,只双耳高高竖起,留心军官们的命令。

蹄声后,腾起大股烟尘,遮盖住天际,以致无法视日。忽然,战场上方一片安静,只见烟尘前方摇曳着正黄、镶黄、正红、镶红各色旗号,身着盔甲的清军骑兵密密麻麻的在一杆正黄大旗的引领下向着关宁军的阵地发动最后冲剌。

“来了!”

胡旺心道一声,打起十八分精神来,轻挥右手,传令道:“各部预备,鞑子进入射程便开火!”

远处数里外的清军大营前,竖着一杆金色龙纛,龙纛下面,康熙正骑在一匹神骏的战马上对关宁军的防线眺望。在他的身后,围满了王公大臣和八旗都统将军们。

在康熙左手边数十米外,则一溜排着数十骑战马,马上的骑士清一色明铠,却是一众贝勒和宗室们。他们那年轻的脸庞蠢蠢欲动,建功立业的渴望让他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战场上方,为自己、为家族挣取军功,向世上展示爱新觉罗子孙的天纵神武。与皇帝和王爷将领们沉稳不同,这些个年轻的爱新觉罗子孙多多少少身上总带着几分轻佻,或许是北京城的风水滋养了他们,或许是从出生以后就享受的荣华富贵让他们忘却祖先创业的艰辛,或许是初次上阵的兴奋和激动让他们难以自我,连带着身下的座骑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冲动与渴望,一匹接一匹的嘶鸣起来,不住的撅动着蹄子,只待主人长鞭一下,便马不停蹄的向着战场冲去。

这些宗室子孙的形态康熙看在眼里,初始觉得这些宗室不堪大用,但很快就淡然,诚如自己这个天子,又何尝不是第一次亲自上阵呢,连自己都觉得心驰神往,恨不得挥刀与一众将士并肩杀敌,又何谈这些还年轻的爱新觉罗子孙呢。他们的身上和自己一样,流得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血液,在他们的血液中,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勇武!祖先留给儿孙们的宝贵财富!

宗室的左边,则是上百名八旗将领,他们大多只是协领、参领、佐领的官阶,来自于不同的旗领,身上的战甲或全白,或镶白,或全红,或镶红,或全黄、或镶黄,但无一不是甲胄精良,耀眼剌人,座下战马虽不及皇帝和王公大臣宗室子孙们的座骑,但也都是千里挑一的良马。与宗室子孙们求战心切,望着眼前大军冲阵的景象兴奋激动不同,他们始终保持着沉默,从不扭头与同伴相谈,也不左顾右盼,等不及的看向皇帝那边,盼着皇帝点自己的阵,他们所做的事情只一件,那就是不时微一躬腰,轻轻抚摸跨下的战马,或在战马的耳边轻声说上几句悄悄话,或抓上一点豆子喂入战马嘴里。

担任先锋冲阵的是康亲王杰书,京营精锐六千骑兵俱由他统带,此刻正汇成铁流冲向关宁防线,距离贼兵阵线只二三里,很快就要和关宁军交锋了,但康熙眺望许久,却是没有听见关宁防线上传来喊杀声与火铳声,而是始终保持沉默,只听得己方骑兵奔腾的马蹄声。又看了片刻,康熙若有所思道:“贼兵们扎营奇怪,层次分明,不出数十步定有一防线,土墙与深沟结合,倒是深明守战之法…临敌而不乱,营中未有惊慌,带兵之人也是有些本事的。嗯,朕倒是小瞧了这些贼兵,不想吴三桂留下的这批贼子中倒是有将才的,可惜了,可惜了…”康熙连说两个可惜了便住口不语。

高士奇离着皇上最近,一听皇上说这话,立马接过话头,机灵道:“不知皇上可惜什么?”

有人接了自己的话,康熙便随口说道:“朕可惜的是这等将才却不能为朕所用,反与朕为敌,这让朕心里十分不好受。朕自问登基以来,择贤任事,唯才是举,却不想却漏了这等将才;唉”

第二十八章清原保卫战(六)

听了康熙的话,高士奇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皇上不必自责,奴才以为皇上所言的这等将才不用也罢不但是不用,还用早杀,若用了,才是朝廷社稷大患呢”

“嗯?”

高士奇的话让康熙有些奇怪,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说,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眼

高士奇解释道“吴三桂三姓家奴,心性常人难以度之,其卑劣复始实难立于世上,其之败亡乃天意所定,也是其人性所定而吴之部将与吴一丘之貉,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领就有什么样的部下,所以,以奴才看来,对面贼逆人品必然与死去的吴三桂一样,周而复始,朝秦幕楚,实难收心朝廷给其富贵,其会以为应得,若给不了其要求,则必心怀怨言,久而久之定暗怀鬼胎,一朝有事,定复叛,故这等人物,再有才能也不能用若是为一时之利或是看中其能而委其重任,只怕收不得其利,反而埋下火种,他日反噬朝廷一口”

闻言,康熙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你这话说得也对,这会朕也生不出什么招揽之心,不过一时感言而已”言毕突然扭头看了一眼侍立于一边正和信郡王鄂扎等人说些什么的明珠,叫他道“明珠,你过来”

明珠忙应了一声“奴才在”不敢耽搁,将马慢行几步来到康熙面前,心中有些打鼓,大战一触即,这会皇上叫自己却是为何事

康熙指了指正在冲阵的清军,沉声问明珠“你自称知兵,朕可要考问你一下,何为兵者?”

一听皇上问这个,明珠暗松口气,没有多想皇上为什么在这节骨眼上问这等“小事”,脱口就回道“夫兵者,凶也,乃至危至险之道,岂可轻言知兵古之赵括,蜀汉马谡,都曾烂读兵,狂言知兵,却兵败身死,贻笑千古奴才所会者,乃用兵,却不是知兵”

康熙又问“什么叫用兵呢?”

明珠回道“战无常例,兵无成法,要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照你这么说,孙子兵法也没用了?”康熙慢慢品味明珠的话,觉得他有理,但也不尽有理

“不,孙子兵法乃千古不变的用兵道理但敌我双方,皆读此,却有胜有败所以,不能死守兵法,要善于随机应变”明珠脑袋瓜子转得很快,他看出来了,皇上这会不单单是试探自己本事,恐怕还在想其他什么

果然,听了明珠的话,康熙话锋一转,问明珠“明珠,朕问你,若是给你一支大军,让你自己直接带兵,你又想做个什么样的将军呢?”

“这个?”

明珠一怔,抬眼朝高士奇看去,对方却不理会他,只作没有见到,斜着头假作正看远处大军

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明珠暗骂一句,嘴里却道“回万岁,若奴才真能带兵,那奴才情愿做个善败将军”

“什么?善败将军?”

这下不但康熙愣住,信郡王鄂扎和简亲王雅布他们也都闻言看向明珠,一脸不解,高士奇却是暗哼一声,心道明珠果然是明珠,不愧是在朝堂上打滚这么久的老狐狸,竟然想出这么个异于旁人的答案来

在康熙和一众王爷不解的眼光中,明珠不慌不忙道“善败将军并非常败将军,小败之后,连兵结阵,透彻敌情,就可再造胜势,一鼓而定这样的善败将军,比那项羽虽然百战百胜,却在乌江一败涂地,不是要好得多么?所以奴才愿意做这善败将军,却不做那长胜将军”

明珠的这番说辞算是歪理,但也在情理之中,康熙细细一品味,不由笑了起来,点头道“嗯,说得好信郡王,你带了半辈子兵了,明珠说的有道理吗?”

信郡王鄂扎与明珠一向交好,闻言忙道“回皇上,明珠此说皆是用兵之妙言”

康熙不置可否,突然扬起马鞭指着前方的关宁军防线环顾一众文武,“明珠,你既懂用兵,那照你看,此行冲阵,我前锋可能破阵否?”

明珠扭头看了一眼,见前锋营已近至贼军阵地前百步之内,而贼兵却无动静,当下不加思索,笑道“奴才以为康亲王定能凯旋而归”

鄂扎和雅布等人相视一眼,也齐声道“臣等也以为我军必能大破贼兵”

“朕看未必”

康熙没有认同明珠他们的意见,而是指着贼军防线沉声说道“你们看,贼兵防线十分有章法,所挖深沟,所筑土墙皆像模像样,初看上去,杂乱一片,细看,却是环环紧扣,破得了这个,却阻于那个,这般工事,实不利我八旗将士,仅从这工事上看,我前锋突进一处,却不能牵动贼军全线,反受孤立,陷于贼兵攻击之下,如此势态,怎的你们就说能破阵呢?”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却看着明珠,明显有几分不悦之色见状,鄂扎和雅布知趣的闭口不言,做垂听状

明珠却是清楚,当下抬头斩钉截铁道“皇上,贼军防线虽刁,利守难攻,但奴才认为康亲王定能冲阵成功”

见明珠说得这么肯定,康熙不由问道“何以如此说?”

明珠扬声道“全在于一个勇字”

“怎么说?”

“当年太祖太宗时,我满洲不过关外一小族,控甲之士不过数万,百姓丁口不及十万,却能抗强明,尽得关外之地,靠得便是一个勇字世人皆知我八旗勇士之勇,自太祖起兵起,我八旗便靠这一勇字横扫蒙古、朝鲜、明朝,而非靠的什么阵势,什么火器之利在奴才看来,只用我八旗将士有一个勇字在心头,那就不惧他任何敌手”抬手向着远处关宁阵地一指“贼逆修如此多的工事,概因其胆寒心虚,不敢与我大军堂堂作战,妄图依地利凭火器取胜,此仗未打,胜负就已分,因为贼逆们无勇,而我八旗将士却有勇以有勇对无勇,焉能不胜”

话音刚落,康熙就赞了起来,拍手赞道“好,明珠这话说得好”一扫众将,朗声喝道“此战一举荡平贼逆,定我祖宗龙兴之地,你等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心中都要有一个勇字,有勇在心头,我军才能大胜”

“我等誓死杀敌,只求以死报国,勇往直前,但进无退”

王公大臣连同八旗将校、宗室子孙皆一齐下马跪拜,慷慨激昂,激动之色溢于脸表,御营士兵挥矛齐呼起来

在清军的呼吼声中,康亲王杰统带的骑兵前锋骁骑营在高冲剌下直冲挡在他们前方数十步外的土墙那大半人高的土墙在清军的眼中根本不是阻挡他们前进的障碍,只要冲到近前,高拉马蹄,一个跳跃,便可冲进墙后,到时那些贼兵就是束手待宰的牛羊

早已等得高度紧张的近卫师团第二燧枪联队的士兵们也在能够清晰看到清军脸孔时听到了军官的喝令声

“开火”



第二十九章清原保卫战(七)

感谢蓝玉、hb940、史耐德少校投给本宝贵的月票,真诚感谢

………

伴随着开火声,率先打响的却不是整装以待的火铳兵,而是位于中军的六门红夷大炮这六门炮原是清军从盛京调往雅克萨准备用于攻城的,不想雅克萨城下的清军却被突然杀出的关宁军给包了饺子而这六门红夷大炮还没来得及运到雅克萨,就在运往尚阳堡的途中被关宁军预备役师团缴获,后被迅运往宁古塔只在宁古塔城下摆了个样子,一炮都没有,城内残余的清军便顶不住了,以致于连事先安插的内线安马尔等人都没有难,守军便宣告投降他们的投降标志着满清在关外仅次于盛京的军事重镇宣告易主

占领宁古塔后,为迅攻打盛京,赵强便率近卫师团赶往清原与前卫师团会师,这六门红夷大炮被当做有效攻克盛京的利器也被专程拖了过去本来宁古塔城头上也有几门炮,但因为太过于笨重,且不便拖拽,所以没有一齐带来,而关宁军之前从俄军手中缴获的小炮则因为炮弹打光而成摆设,全部留在了爱瑷城因此,这六门红夷大炮是胡旺手中仅有的火炮力量,见识过红夷大炮厉害的这些原吴军将领们将这六门炮视为重宝,一直舍不得拿出来,清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中,这六门炮一直“哑口无言”,直至现在,才面对着蜂捅而至的清军骑兵露出它的狰狞面容

“轰、轰、轰”

一次齐射,呼啸声中,六个滚烫的重型铁球向着正在冲锋的清军砸落,或是砸在清军的身体上,或是砸在马的脖子上,顿时,中弹者不分人马,血肉模糊,砸裂的尸体再也拼凑不到一块穿过人马后,炮弹在坚硬的地面蹦跳翻滚,砸出一条血路在炮弹的跳跃中,数十名清兵惨叫滚倒在地,十数匹战马扑腾倒地,将正在冲阵的清军阵势搅成一片乱局有来不及躲闪的清军只能硬着头皮纵马踏着前方的战友尸体前进,连后被迅绊倒在地,而后面的清军因为收不住马,也只能一头撞在同伴的身体或马上在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六颗炮弹使得清军前锋人马有数百人乱成了一锅粥,有效迟缓了他们的进攻步骤这让正在后面率部压阵的康亲王杰眉头大皱,也让远处观战的康熙和一众王公大臣们也是揪心不以

为了一次突破关宁军防线,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等京营精锐的六千骑兵是被使用在一只“拳头”上,密密麻麻的呈一条锥形,前面的骑兵和后面的骑兵间距甚至都没有一人宽,因此炮弹砸落时,想打不中都难“弹无虚”可能是此时描绘这六门红夷大炮开火的最恰当词语

红夷大炮是这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炮,无论是守城还是野战,只要炮弹打出,那就是一片糜烂,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太重了,重到有时甚至成为累赘不过还好,这六门炮是在清军进抵清军之前便被千辛万苦的拖了过来,在清军进攻之前,炮手们已经调校好炮位,在中军最突出最利于开炮的一块凸出面上一次摆开因此,只要己方的防线没有被突破,这六门红夷炮将一直射到没有炮弹为止,而每一颗炮弹的打出则意味着最少十条生命的离去

负责开炮的那些炮手,有汉人,有索伦人、有飞牙喇人,甚至还有满人,仔细看去,竟然还有十几个俄国人,这些人都是关宁军的俘虏,是历次战斗中俘虏的战俘因为自身没有懂炮操炮的炮手,所以关宁军的炮兵人选最初是由俄国人担任的,其后才在俘虏的扩充下,慢慢形成现在的编制据不完全统计,军中和留在后方的炮手已有四到五百人,而他们中的大半现在就在清原,隶属于近卫师团,虽只几门炮,但有一个大队的编制,大队百户是俄国人卡尔德诺斯夫

在卡尔德诺斯夫的指挥下,炮手们从容不迫地开炮,装弹这些炮手大多都曾担任过炮手,尤其是一线直接负责射的那些炮手,都是经过实战锻炼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射成果十分让人满意当然,与后世那种“步炮结合”的炮兵使用技巧相比,他们显然是无法比拟,非常粗糙,但在一圈圈的护卫中,打那些密密麻麻跟死靶子一样的清军骑兵,他们还是绰绰有余的

关宁军并不算猛烈的炮火,让冲面而来的清军阵营中起了一阵阵骚动,但精锐就是精锐,在短暂的骚动后,各营清军在军官的指挥下,很快绕开那些中弹倒地的同伴,红着眼睛,嘶哑着嗓子,挥舞着长刀冲向了已在眼前的土墙

胡旺不指望这六门红夷大炮就能将清军打退,因为数量实在太少了,而且红夷大炮不能连续射,通常射三到四次,就得暂停一会,以使炮管冷却,否则装填火药时就会炸膛,伤了自己人不说,这炮也就废了

胡旺要的是震憾,要的是清军有种朝不保夕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炮弹就会落在自己的头顶

真正要解决清军的还得靠在历次战斗中均以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火铳联队

陈伟统带的第二联队是近卫师团两个燧快枪联队之一,也是在清原关宁军中唯一的一支燧枪联队,在炮弹的呼啸声和清军的惨叫声中,他傲然的抽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