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代理人-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的研究。
“就像这次我们同杜氏重工的合作一样,我们提出的十多种特殊用途的材料需求以及几十种超高精度加工特殊数控机床,从研发到产品生产管理,中间环节那么多,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可见我们只要注重管理,在保密这个方面问题也不是太大。”
“另外,在某新型光学系统方面,由民营企业完成的这项产品比起我们原来的产品不但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作用距离更远,准确度更高。这次要不是杜克领导的助手团队从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的替代品,我们的大多数同志可能还不会想到某些方面民营企业已经做出来比我们现有产品还有先进的东西来。或者他们就算想到了,也不敢大胆采用。”
“我认为刘副主席说的这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军中的东西谁选用,谁就会担上干系的,大家都会想,从现有产品库选择至少不会大错,如果选用外面的产品,万一选用的有问题呢?到时候恐怕就说不清楚了,这样即便现有体系内的同类产品性能逊色一些,成本高一些,但是对于选用人员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将责任规避过去了。
这种思想导致体制内产品的突破速度远远比不上民营产品,虽然大家平日里美其名曰是从可靠性出发,其实都是非常扯淡的事情,这不是说可靠性就不重要了,关键是在这个借口之下,很多更合适的产品都被牺牲掉了。现在,是该趁这个东风将这个机制优化优化了。”
对于这一点,负责总装的杨建国上将当然心知肚明。可是这个事情太过重大了,他虽然也算得上位高权重,在这种事情上还是没有发起改变的资格。今天刘老爷子开了第一炮,杨建国上将就不妨再浇上一些油。
第四百一十三章长效机制下
更新时间:2012…8…301:01:22本章字数:2943
更新时间:2012…08…29
“老刘,你对于这件事究竟怎么看,有没有一个方案?”李副主席倒是没有想到今天刘老爷子提出这么一个重大问题,他心中没有多少准备,就直接问道。
“很简单,我的初步考虑是以老美的军火生产体制为蓝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军工体制,以现有的国有军工企业为主,同时扶植2…3家大型民营军工企业为辅,使得军工行业具有更强的活力,除了核武器之外,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等常规武器都可以开放生产设计,军队择优选择。”
刘老爷子一语惊人,让在座三位大佬都有些悚然动容,这一步的步子迈得不是一般的大,对于国内军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新的变革。
因为这就意味着以后军工市场不再是垄断市场,而是一个有限竞争的市场。这个变化实在太大了,大到就算他们几个已经是国内军方顶尖大人物也决定不下来。杨建国上将虽然有些推动一下军工的机制更新,但是也没有刘老爷子想得这么深远彻底,所以听了这话后也默不作声起来。
这种大事,估计得经过政治局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才能够交给九大长老会去决策才能够搞定。所以今天刘老爷子谈论的话题实在太大了一些。
“当然,这个构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我现阶段的想法,杜氏重工非常有潜力进入地面常规武器生产领域,如果允许他们生产的话。”刘老爷子也知道今天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收到什么结果,他只是先给几位内部人士通通气,看看军方自己人的意见能不能统一,所以一发即收,将话题回到了一个具体的事情之上。
“因为我总觉得杜克这个小家伙的潜力不仅仅是现在体现出来的这一些,”刘老爷子说道,“可惜我曾经试探过他好几次,都不肯加入军方,否则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新式装备会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了,在常规武器硬件方面,我们在解决了原材料和加工工艺问题后,可以完全不逊色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
“但是我们的软件方面差距还很大,改装了杜克主导下的电子作战辅助系统后同样的武器发挥出来的战力截然不同,在这之前,我们可能有些人会沾沾自喜在常规武器方面进步甚大,可能只是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但是近期这几次演习的结果说明电子系统方面的差距对于战力的影响,远远超过最初我们的想象。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现在至少还落后世界20年,当主战装备全部都升级换代装上了杜克研发的电子系统,以及采用全新生产工艺水平和原材料生产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之后,我们才可以谨慎说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这个话。
老实说,看来这么多场对抗演习,我是心头一阵后怕,幸好这几十年没有大战,否则按照我们的装备水平拉出去同几个主要对手见战,搞不好就是南斯拉夫、伊拉克那种惨景重现。”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枪时代,真正达到了是制敌于千里之外,如果实力不如人,那完全就是一边倒的结局,就像当年伊拉克空有数十万大军又如何,上千辆坦克,几百架飞机,数千门火炮,几百导弹发射架和导弹,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摸着敌人的边就被干掉了,让一干军事观察家们完全大跌眼镜。
刘老爷子说的这个事情比起开发整个常规武器领域要小一些,毕竟现在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先例,比如某民营企业就生产某型轮式装甲车用于出口等。让杜氏重工具有某型武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在政策方面比起全面开放来说要简单可行得多。
最重要的是杜氏重工有杜克这样一个妖孽的存在。刘老爷子打的如意算盘是,既然你不愿意直接加入军方,那么把军品变成一个商品,这钱你总得赚吧,就算杜克现在对于钱基本上除了一个数字外就没有什么概念了,但是架不住下面的一般人要赚这些钱啊。
这样一来,当杜克进入到这个特殊市场,自然会拿出本事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而且这么一来,等于是在原有的体系中放进来一条鲜活的鲶鱼,搞不好形成一个激活整个军工产业蓬勃发展的龙头之一。
“可是虽然杜氏重工有软件研发、原材料研发和生产加工工艺等优势,但是在武器设计领域等于零,就算政策开放了,在这种基础之上他们也未必能够研发出什么先进的产品出来。”
杨上将虽然听了这个比较靠谱的建议后有些怦然心动,但是他从事这一行数十年,心里清楚如果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就像拿出好的产品,比登天还难。
“核反应堆他们都能够搞出来,造出几辆坦克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难得比核反应堆更难?况且我也没有打算让他们从零开始,而是准备直接开放现有的设计基础和经验积累给他们。”刘老爷子笑了笑,解释道。
“不仅是坦克,无人机那一块我看也可以开放出来让他们试试看。当然这些东西不白给,通通要当成知识产权折算成为新公司股份,对于这个新公司,研发和生产方面我们不管,由着他们去发挥,但是销售和质量控制要由我们来负责。”
这么一说,几位大佬觉得这个方案是越来越靠谱了,但是还是有些问题,比如杨上将就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研发进度如果不受我们的控制,万一他们没有如期完成新型设备研究,那么我们的整个军备计划是不是就会很不确定了?”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刘老爷子早有考虑,“他们搞他们的,我们原来是怎么做的现在还是怎么做,两边齐头并进,到时候出成果,谁的好用就用谁的。”
杨上将皱了皱眉头,这个竟争的法子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对于其中一方来说未免太残酷了,如果到时候某方选型没有选上,等于巨大的研发投入就泡汤了。
仿佛是看透了他心里的想法似的,刘老爷子接着说道,“其实大家都不用太担心竟争问题,竟争是好事情,大家看俄罗斯的米格和苏系列之争,还有波音同洛马公司之争,相互间你追我赶,反而彼此进步更快,而且多一种选择,有时候我们在出口上就没有现在这么伤脑筋了。”
第四百一十四章被动入局上
更新时间:2012…8…310:22:03本章字数:2839
更新时间:2012…08…30
出口牵涉到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保密问题,东西卖出去后监控是基本上没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手拿到你卖出去的东西进行研究,很快就会大致知道你现在的技术水平了,对手就能够根据这些一手的资料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战术。
所以一直以来能够出口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选择落后一两代的产品,当前的主打产品是从来不会出口的。
本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就比较落后了,再选择更加落后产品出去,在国际军火市场等于就是低端产品的代表,销售价格什么的就不要指望太高了,基本上都是白菜价卖出去,通过军工产品贸易赚到的钱并不太多,所以以军工补贴军工的这个初衷看上去很美,却很难实现。
但是现在如果有了两个不同的企业研发出来不同的产品,那么在销售上就可以进行一些权衡选择了。淘汰掉的那一个型号往往也比老产品先进很多,进行一些改造之后用于出口也将会有较大的竞争力,这对于落后一方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研发贴补策略,只是不会全部赔进去。
所以刘老爷子这个思路大家还是比较认同,有了这么一个共同认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越具体就越兴奋,几乎都忘了时间,讨论了大半天时间,大家终于达成了一个比较大致的意见,那就是这件事可以搞试点,军委这边刘老爷子牵头打一个报告。
当然利益分配上大家也基本达成了协议,军火可是现在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虽然这个公司销售要受到军方控制,但是军方控制的主要是销售的对象和军内装备的成本,对于出口价格这块不会干预太多,采用市场定价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真的研发出来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这个公司就会财源滚滚。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肥肉,刘老爷子将眼下这三人叫过来单独沟通,除了统一意见,能够推动这件事之外,这个利益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话题,这点大家心照不宣,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军方整合现有旗下兵工和兵装所属研究所在坦克研究方面的积累和知识产权,以及中航所属无人机知识产权入股新公司,再加上李副主席、曹副主席、杨总长家族企业也分别入股一部分,他们背后的企业将来作为零部件提供厂家之一,都能够从这个未来的军工企业中分一杯羹。
当然,在这个公司中,杜氏重工将占据主导地位,刘老爷子的想法是如果不让杜氏重工占据主导,要不了几年就等于又会蜕变成为一家官办企业,活力很难得到长效的保障,因此他建议杜氏重工占有的股份为百分之五十一,而坦克和无人机知识产权占据百分之二十五,剩下三家一家占据百分之八。
当然,这三家不是靠这百分之八获利,而是主要依靠之后零部件供应。这个带有分账性质的默契很快就达成,杜氏重工占据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不是那么好拿的,以后制造工厂、研究机构等开支大多要靠杜氏重工拿出真金白银来,所以那三家能够敲定以后的零部件供应就非常满意了。
有了这么一个结果后,刘老爷子先是同另外三位巨头召开军方内部会议统一了思想,然后亲自操作这件事半个多月,同各位大长老以及一号首长频繁协商做工作一一有了演习实实在在的效果摆在那里,再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先例,只不过这次试点研发生产的东西要更加敏感一些,所以高层这块总算让刘老爷子走通了路子。
毕竟这只是一个新的试点,完全符合那位老人家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何况这次刘老爷子没有狮子大开口在军费上再次提出要求,只是一个特殊政策,烧的是民营企业家的钱,如果能够研发出来新产品更快提升这一块的实力,那是意外之喜,如果不行,也无关大局。
这个是高度管制的特殊产品,这些大长老才不怕杜氏重工参与进来能够反到天上去,从利益大格局来说,对于各大家族影响甚微,所以刘老爷子这个建议草案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杜克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涉及军工产品的一个机会,而且又是“被入股”。
这个领域对于他来说相当陌生,虽然杜克已经参与了军方的不少项目,但是都是在某个关键环节上参与,对于整体上的东西杜克是完全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根据他现在的了解来看,在国内能够参与这个特殊领域的的民营企业可谓是凤毛麟角。
坦克这块是绝对没有听说过有民营在做,无人机倒是听说有些民营资本在介入,毕竟在侦查、航拍、勘测等领域也有不少民用市场空间。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杜克眼下不想去碰的比较敏感的东西,杜克原来打算拒绝,他现在的目标是盯着核电这块,准备在完成比莱姆计划的同时,一举成为世界核电能源供应的巨头之一。
想想如果旗下拥有上百家核电厂,那将是多么辉煌的时刻,不仅仅是经济上具有巨大的收益,在政治影响方面也是无与伦比的,比起现在的石油巨头们来说毫不逊色。
而且这个东西比起军工来说敏感度要小得多,对于杜克来讲,敏感度越小自己就越不容易陷入各大势力倾轧之中。从利益上看,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也不高,虽然军工产品有些时候是暴利,但是那也得做出品牌和口碑来,以国内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来说,卖出高价的机会不多。
真正赚大钱的产品都握在老美那几家大公司的手里去了,国际上一年大概几百亿美元的军火市场,差不多一小半都被老美霸占,其次是俄罗斯,国内销售出去的产品只不过是起些点缀,只占世界军火市场的几个百分点而已,更何况销售还握在军方手中,这生意就越发难住了。
所以杜克从刘老爷子口中听到这个计划,第一反应就是婉言谢绝,在他的眼中,这个事情麻烦而且没有多少前景,揽过来等于是惹事上身,杜克才不想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四百一十五章被动入股下
更新时间:2012…8…310:22:04本章字数:3882
更新时间:2012…08…30
不过当刘老爷子听到杜克拒绝的时候,电话中只是爽朗地笑了笑,“杜克,你先别忙着做决定,下去想一想,想明白了再说不迟。”只有放下电话后,刘老爷子才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杜克这小子究竟哪里来这么多的不情愿。”
不过这些操心的细节,就不在刘老爷子关心之下了。军方同杜克合作的协调负责人,刘老爷子钦定秦泰然担任,只是现在秦泰然层级有些高了,出任这个合作企业的职位看起来有些不合适,所以刘老爷子在孙宏的请求下,终于将这个身边人放出去,拟定将担任合作公司的军代表兼销售副总裁。
当把这个任务交代给秦泰然后,刘老爷子笃定到了最后杜克还是得答应下来,杜克这个人的弱点和要害他已经心中有数,让小秦来做这项工作更是没说的一一在刘老爷子的心目中,秦泰然现在已经是可堪造就的新生代,进入了他的培养人选短名单。
秦泰然果然不负众望,他接过筹备任务后,很快就找到了敲开杜克大门的方法,他也不去做杜克的工作,只是将这件事的风声透露给杜克身边的蔡思强、赵建武和董锋等几个,他知道这几个人虽然现在人人在sal旗下都承担了重要角色,但是毕竟年轻,骨子里还怀有很多青春期的梦想。
一旦听到有机会进入军火商领域,赚钱不赚钱先不说,单单这个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