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玄门道教 >

第105章

玄门道教-第105章

小说: 玄门道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穆桂英见到菡芝仙劝退赵公明之后,忙向她行礼道:“多谢师姐前来相助。”   
  菡芝仙笑道:“此功我可不敢居!还是多亏云霄师伯算出你路上颇多挫折,才命我前来援手。”   
  穆桂英道:“还请师姐代我向大师伯拜谢一二。”   
  “这个自然!”菡芝仙点头应允。又道:“我乃天庭司职正神。尚要点卯,不宜在人间多留,这便返转上界。前方之路,你需自己小心!”   
  穆桂英闻言,心下一惊,求道:“师姐既然下界来,何不耽搁一会功夫,护送我一程。”   
  穆桂英一抬头,哪知菡芝仙早已杳无踪影。她叫唤数声,只听一道声音从天际遥遥传下:“你尽管放心,路上若是遇险,自有贵人前来相助。”   
  穆桂英无法,只得向雷部所在雷城方向一揖。随之纵身离开。穆桂英一路前行。转过了连片山脉,飞掠了千百里远。不见敌人劫道,以为大唐来人只是两拨,心下正欲暗吁口气,就闻一声佛号陡然响起:“南无阿弥陀佛!”   
  一幢擎天巨塔骤然凭空出现,从天际往穆桂英身上压了下来。穆桂英大惊失色,猝不及防之下,仓促祭出弑神枪,往上一捅。这弑神枪也是怪异,竟然自动变大伸长,枪尖直往上顶去。这时,巨塔霎时发出万丈金光,一股滔天威势倏然爆发出来,更有阵阵梵音佛唱之声。这金光俨然就是佛光,从巨塔中散发在外,竟形成一道有如实质的黏稠光幕,抵死挡住弑神枪的深寒锐利。   
  弑神枪见到佛塔发威,也不甘落于其后,陡然发出一阵龙吟凤鸣之声,反而以更为猛烈之势冲了上去。“南无阿弥陀佛!”塔中的众多大力护塔金刚急急忙忙舞动手上兵器,或齐眉棍,或伏魔杖,抑或方月铲,或钩,或拨,或挡,手忙脚乱地堪堪挡住弑神枪地攻击猛势。   
  弑神枪的锋利深寒,再次得到见证,竟似斩瓜切菜般连连折断十数根法器、兵器。有闪躲不及的护塔金刚眨眼便被枪尖扎个窟窿,而被此枪扎中者,缘于煞气侵蚀,却无论施展何种法术,竟都不能止血恢复创伤,只得慢慢消亡。佛塔躲过弑神枪的直捅之后,塔身晃动数下,化作流光落在一块巨石上。流光方落在巨石上,又化作一位瘦面佛陀,佛陀面色金黄,右手托着一幢佛塔。   
  佛陀单手竖礼,念诵一声佛号,说道:“南无阿弥陀佛!穆施主,贫僧有礼了。”   
  穆桂英听到佛陀之语,不由冷笑道:“我原本以为你们先前铩羽而归,会就此罢休了,不曾想在此等候!”   
  佛陀闻言,一脸慈悲道:“所谓佛度有缘人,穆施主乃是有缘之人,应该四念皆空,求证寂灭。如今为了天下众生着想,阻止你助纣为虐,老衲不得不前来渡你。”   
  穆桂英仍是冷笑道:“你若有本事,便渡我去西方极乐又有何妨!”   
  佛陀道:“你如此冥顽不灵,我不与你分说,待我把你擒住了,你自会后悔。”   
  佛陀说完,立即念动咒语,只见他手上的佛塔升腾起来,凌空悬着,再次变大。佛塔悬浮在半空,发出万丈金光,金光中隐现无数佛陀。又有菩萨侍候左右、金刚护法、力士听宣。佛陀下首,明王在左,罗汉在右,再下边却是比丘、比丘尼、居士正虔诚地合十拜颂。诸多佛教圣人脑后金光之中,又现出无数珈蓝、八部天龙众,一排排队列者却是那二十四诸天神人、佛兵。一时之间,佛光普照。梵音大作,响彻天地,震动寰宇。   
  在佛音威势之下,天地众生皆匍匐在地。心不由自主地变得虔诚,随之纷纷磕首叩拜。受此佛光梵音洗礼,很多尚未成形成道的精、怪都渡劫化形,更多的是成群成片地生灵纷纷被那佛塔吸走,进入那佛界。   
  异香袭袭,穆桂英只感到自己犹如身处西方佛教极乐净土之中一般,对那些佛陀竟产生膜拜的心思。佛光照耀。梵音阵阵。穆桂英骇然发现,坚定地道心开始产生裂痕,心智逐渐模糊,身竟不由自主地往佛塔飞去。眼看穆桂英就要被那佛光渡走,这时蓦然有一道人作诗而来:“五庄观内人参果,万寿山中一神仙。曾在紫霄听道果,今在地界偷空闲。”   
  道人来到近前,一抖衣袖,祭出一件法宝来。此法宝为一本书卷。呈淡黄色,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的感觉。道人拿着书卷一抖,就见书卷倏地化作一道虹光,横贯向佛塔垂下地万丈佛光。书卷才贯穿佛光,穆桂英便感到身子一轻。随之醒转。待看到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向佛塔,不由吓出一身冷汗。穆桂英心下骇然思忖道:“佛教虽是左道。在鼓惑人心一项,玄法更胜玄门正宗。”   
  穆桂英回过神来,看到一位道人正对自己微笑,顿时知道方才是他救了自己,于是赶忙上前拜见。道人稽首道:“你为封神之人,天命气数皆在你手,你不需客气!今日前来,我乃是为了结一个善缘,他日之后,我尚要假借你手渡过大劫。”   
  穆桂英闻言,仍恭恭敬敬拜了三拜,方起身问道:“不知前辈是何方神圣?”   
  道人还不曾回答,那尊佛陀便已说道:“镇元子,我们五教三商封神,唐宋相伐,这是天数,你本是地仙之祖,逍遥自在,何必前来赶这趟浑水!与你无关之事,你跑来结下因果,实属不智。如若听我劝告,便快快离去,或许可保你大劫安然无恙。”   
  这道人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而救下穆桂英的法宝就是先天灵宝地书。镇元子听得佛陀之言,不由笑道:“想你不过是接引道兄的接引幢得道,如何知道天数气运变换多端!我不与你言,你若是识相,就快快让路,否则这封神榜上合该你走一遭。”   
  这佛陀正是接引阿弥陀佛的法器接引幢得道成佛,乃是专门接引佛子到西天的佛陀。接引幢佛手上地佛塔正是他的本体接引幢,怪不得上面佛陀无数,皆因为那是阿弥陀佛无边佛法显化。与在天门大阵身殒地法幢佛不同,接引幢佛因为是接引地法器,法力之高近似无边,若非有妙用无穷地先天灵宝在手,纵使是准圣也不敢与之比拼个高低。   
  接引幢佛听到镇元子之语,顿时大怒道:“我不过敬你辈分高,与我老师同是紫霄宫听道之人,才与你多说。哪知你不知好歹,还用言语取笑于我,实在可恶!我绝不与你干休!”   
  镇元子冷笑道:“你现在休要逞口舌之利,待会我擒住了你,自会让你后悔。”   
  镇元子此话乃是接引幢佛先前对穆桂英所说之语,正是一物降一物,一报还一报。接引幢佛闻言,再也按耐不住,祭起接引幢来,一时之间,又是万佛显圣。   
  镇元子看到此状,道:“若是接引道兄亲至,把此宝驱使出来,或许我还会束手就缚,你却是差远了!”言罢,镇元子复对穆桂英道:“你且站到我的法宝地书之上,待我与此獠斗法之时,好将你送离开这里。”   
  穆桂英闻言,也不矫情,忙向镇元子道谢,然后才站到地书之上。这时,接引幢恰好降落来到,大那佛光一接近地书,就被地书所散发的盈盈黄光抵消,而那阵阵梵音竟被隔绝在黄光屏幕之外。穆桂英站在地书之上,毫不受佛光佛音影响,竟是无比轻松,惊奇之余。她不由感叹大千世界玄法无边。   
  “哈哈镇元子大笑起来,“不过如此而已!”   
  镇元子大笑同时,一指点向地书,就见地书倏然变长,驮着穆桂英直贯而去。穆桂英只看到周边环境不停转换,树木山峰不断倒退,片刻工夫之后。就不知远到多少距离之外。就在这时,穆桂英忽然感到脚下地书一轻,身子便不由自主从上空掉了下来。穆桂英回过神来,忙施展一个飞翔术。稳定身形,接着准备飞向汴梁。   
  突然,穆桂英看到身旁倏然冒出两个光头童子,一人执金刚铃,一个执金刚杵。穆桂英骤然间看到两个比丘僧,先是一惊,随之笑道:“两个小和尚。也敢前来拦截我的道路?”   
  两个比丘僧闻言。皆忙道:“我们只是接引幢佛接引幢里的接引童子,不敢拦截大仙之路。”   
  穆桂英听到两僧说自己不是佛教派来拦路之人,也不感到意外,说道:“你们纵使不是拦路之人,身属接引幢门下,也是帮凶,须饶不得你等。”   
  两位接引童子闻言,暗暗叫苦,原以为穆桂英不会与他们等小人物一般见识。哪知穆桂英被人三次拦路劫道,心下一片恼火,正欲借机向他俩发泄一番。你道这两个接引童子是如何在此的?原来穆桂英被接引幢佛施法迷住时,这两位接引童子便从接引幢里现身,欲把她拉上接引幢。哪知风云突变。镇元子及时到来。解了穆桂英之难,顺手把两人也禁锢在在地书之上。   
  两位接引童子知道无法从穆桂英手中逃掉。于是都苦苦哀求:“大仙饶命!”   
  穆桂英忽然心神一动,遂改变主意,对两人道:“我这时不杀你们,先把你们擒住了,待以后再拿你们问罪。”   
  言罢,穆桂英施展道教妙法,把两位接引童子束缚起来,又唤来黄巾大力士,吩咐道:“把他们扛起,随我送到汴梁去。”   
  黄巾大力士领下法旨,使出神通,把两位接引童子扛起,随着穆桂英往汴梁飞去。正是路上合该有三劫,过了这三劫,穆桂英一路便出奇顺利,再走数程路,就看到了大宋国都汴梁。   
  汴梁四野平原,一马平川,做龙兴之地有余,王霸伟业难成。虽是如此,仍有无数高人术士前来投靠大宋龙庭,盖因为王霸之业靠地是众多臣将扶持,多算则多胜,少算则难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间帝皇之气利于修炼,借助帝皇龙气盈身,接引下紫薇帝星星辰之气入体,往往可减少修炼时间,做到事半功倍。这种修炼之法,有一名称叫“入紫薇”,又唤“扶龙庭”,效果胜过在一般仙境里修炼。   
  穆桂英来到汴梁,颇为感慨,从拜师修道到下山至今,可说历经千辛万苦。穆桂英施个法术,走进汴梁城内。大宋皇宫龙脉里,云中子心神一动,便掐指一算,顿时知道事情经过。当下他出得龙脉,进入皇宫去见赵匡胤,待看到天子,云中子稽首道:“陛下!那封神之人,道教骊山门下穆桂英已进得这汴梁城内,你须得前去迎接她,好显得你地仁圣。”   
  赵匡胤闻言,大喜道:“浑天侯回来,朕当然得亲自前去迎接。”   
  言罢,赵匡胤吩咐宦官敲响金钟,召集众位臣将上朝,然后列队前去迎接穆桂英。皇帝出行,羽林军、御林军先行,皇宫侍卫保护在左右,又有奇人异士隐身在暗中戒备。赵匡胤坐在龙辇之上,由仙马骏驹驮着而行,上首是凤羽华盖遮着烈日,旁边是宫女妃子掌扇。皇帝出行,龙气翻腾,皇气滚滚,妖魔鬼怪莫敢近前。   
  赵匡胤按云中子地指示,一路前走,恰好在当年骊山收穆桂英为徒的桥头上,见到了穆桂英。此正是天数有定,穆桂英如何离去,便如何回来,情景一般无二。穆桂英看到赵匡胤等人到来,忙上前拜见大宋天子。赵匡胤不敢失礼,也是赶忙回礼,倒是以平辈相待。   
  拜见赵匡胤之后,穆桂英对云中子道:“穆桂英见过云中子师伯。”   
  云中子慌忙回礼道:“不敢!我俩却是一般,道友平辈相交即可。”   
  穆桂英见云中子执意,只得道:“道兄降架前来迎接,穆桂英心中颇为不安,过后定然上门拜见。”   
  云中子笑道:“贫道随时恭候道友大驾光临。”   
  穆桂英道:“待建立封神台之后,少不得要叨扰道兄。”   
  云中子道:“正事要紧。”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坛拜圣,上告苍天   
  当下赵匡胤领着众臣把穆桂英迎回皇宫御苑,命宫女摆下盛宴。众人入座进食,酒过三巡,赵匡胤方和颜悦色说道:“十年之前,卿家辞去尘世一身烦恼,入得道门,求得大道。现在爱卿修道有成,再回到我大宋,朕虽然没有什么大德,却也知道收尽天下奇才尽为己用之理。”   
  众臣闻言,都道:“如今唐宋两国交战在即,陛下应该让浑天侯挂帅北伐。”   
  赵匡胤点头道:“正要如此。穆桂英上前听封!前西征元帅穆桂英忠心为国,允文允武,修文德于内,扩疆土于外。今又学得玄术妙法,东征西讨,降妖伏魔,无一不能。朕封其为北伐都讨大元帅,统御三军兵马。钦此!”   
  穆桂英闻言,忙上前拜道:“陛下圣明!穆桂英已然出家,乃方外之人,虽奉玄清圣人之命入世,却不能沾染红尘因果,实在不宜居此重职。”   
  赵匡胤见到穆桂英推却圣旨,面上顿露不豫之色。开封府尹包拯看到穆桂英不受皇命赐封,勃然变色,出列道:“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为万乘之尊,身份与天帝一般无二,浑天侯抗旨不尊,实在是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极!”   
  众人闻听此言,皆是大惊失色,就连赵匡胤心下也怪包拯出言无状,落了穆桂英的脸皮。穆桂英听到包拯之语,循声望去,立即看见一位面色黝黑、额头正中有一月亮胎记的官员满脸正色地看着她。穆桂英啧啧称奇,这位包黑子满身浩然正气,可比肩儒家至圣孔子的转世魏征,竟是诸邪退避。   
  穆桂英不认识包拯,施礼问道:“不知大人是哪位?”   
  包拯一拱手道:“不敢!我乃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   
  原来包拯是穆桂英修道之后。大宋开科取得的进士。丞相蔡京察言观色,知道赵匡胤不喜,忙出来打和场道:“浑天侯莫怪!包龙图性子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得罪之处。尚请海涵。”   
  穆桂英笑道:“无妨!包大人也是忠君正直之人,自然为陛下分忧。”   
  云中子见到事情就将解决,于是出来向赵匡胤躬身道:“穆道友既然已为出家之人,自然不该再任人间官职,但可担任国师之位。”   
  众臣听到此言,纷纷赞同,都道:“正是此理。”   
  又有一人出列道:“微臣上奏一人,可代替浑天侯挂帅北伐。”   
  赵匡胤正不知如何收场。闻言笑道:“韩卿家莫非毛遂自荐?”   
  众臣听到此语,哄然大笑。原来这位韩琦元帅乃是一位老将军,却一直不肯服老。韩琦摇头道:“并非微臣,而是现在的西征军大元帅狄青。”   
  韩琦所推荐之人,众位大臣皆是赞同。赵匡胤见有台阶可下,便见机收好,遂拜穆桂英为大宋威正讨伐佑圣国师、狄青为北征大元帅。穆桂英得到赐封。也不再推辞,三拜领受圣旨。如此一来,大家得了个皆大欢喜。   
  穆桂英被封为国师之后,向赵匡胤讨得一道圣旨,命令工部监督建造一座封神台。工部收到圣旨之后,忙招集齐人手,选好地址,拜过土地神,破土动工。封神台落在汴梁城正中央,正是大宋龙脉龙身之上。经过一个月的赶工之后。封神台终于及时建好,倒没有误了良辰吉时。   
  待封神台建造完毕,赵匡胤率众臣前去祭拜,上告各教圣人、三皇六御、九天十地众仙神。赵匡胤等人来到封神台时,就见穆桂英早就等待在旁。穆桂英见到赵匡胤到来,忙上前拜礼,随后沐浴焚香,登坛祷告。穆桂英上得封神台,取出黄卷宣道:“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人族圣母女娲娘娘造人。待到三皇五帝治世,人族方始大兴。其后又经无数年月,人族终至昌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