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家里面,有一个人藏东西十个人找不到的说法,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漫无边际的芦苇荡呢?芦苇荡的环境和地形非常复杂,在芦苇荡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小沟和水塘。
十五分钟之后,漆阳平回来了,有心的漆阳平还带来了一张铺床的芦席,这是漆阳平的母亲让漆阳平带来的,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应该用芦席子将尸体盖起来。
漆阳平将芦席盖在尸骸的上面,席子正好将尸骸全部盖住 。
漆阳平回一趟村子,招来了很多村民,他们站在龙尾村的码头上,人越集越多。同志们站在挖尸现场,也能听到人们的嘈杂之声。
漆阳平拿来了三个蛇皮口袋就是那种装化肥的口袋。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同志们看见姚大海的船划进龙尾湾,船上坐着三个人,夏老师和他的老伴,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她就是夏清莲的姐姐夏清荷。
郑峰和李云帆小跑着迎了上去。
船靠边以后,漆阳平从姚大海的手上接过船绳,拴在岸边的一棵柳树上,然后将夏先生慢慢搀下船。
漆阳平称夏老师为先生,因为他曾经是夏老师的学生,在沙河地区,夏老师教过的学生有很多。
夏清荷先跳下船,然后将母亲扶下船。
两位老人一脸忧郁,神情哀戚,眼眶通红,眼珠上布满血丝。
“郑局长,夏清莲的身高和她姐姐夏清荷一样高。”卞一鸣道。
郑峰目测了一下夏清荷的身高:“夏清荷的身高是多少?”
“一米六二。”卞一鸣道。
李云帆让王萍量了一下夏清荷的身高,果然是一米六二。
郑峰和李云帆互相对视了一下,意思是死者的身高和夏清莲的身高完全一致。
也许有人会问,夏清莲的身高不是一米六一点五吗?
不错,正因为夏清莲的身高是一米六一点五公分,所以才有死者和夏清莲身高完全一样的结论。人在变成骨骼的过程中,是会有一点点萎缩的,这是其一,其二,人体的骨骼在拼接组装的时候,也会有一点点出入。
郑峰和李云帆将三个人领到土坑旁。
漆阳平慢慢掀开芦席。
夏老师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眼镜盒,他慢慢打开眼镜盒,从里面拿出一副老花眼镜,架在自己的鼻梁上,然后直接从地上捧起死者的头颅他没有去接郑峰递给他的手套,夏老师将头颅正面朝上,放在眼睛的斜下方,左右打量了一番。
夏清莲的母亲和姐姐站在两边,六只眼睛全部聚焦在死者的牙齿上。
夏老师显然是在看头颅上的牙齿。
人在活着的时候,因为有嘴唇的遮挡,要想数牙齿,必须把嘴唇完全打开,人化成骨骼之后,情形就不一样了,所有的牙齿全部暴露在外面。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大家都明白,老人一定是在寻找牙齿上的某一个特别之处。
郑峰和李云帆则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老人的表情,郑峰神情凝重;李云帆表情严肃。
第一百七十七章夏老师突然昏倒 遇害者确为清莲
夏老师向郑峰要了一把起子。
夏老师一定是想用起子撬开牙齿,特别之处应该在牙齿的内侧。
夏老师在郑峰帮助下撬开了头颅的牙齿牙齿被撬开三公分左右的缝隙。
突然,夏老师右脚向后挪了半步,脑袋和上半身向后仰了一下,右手同时捂在自己的脑门上,与此同时,夏老师左手上的头颅掉落在地 。
“爹!”夏清荷一把拽住了夏老师的左胳膊,漆阳平从夏老师的后面抱住了他的身体。
老太太用手在夏老师的胸口上下抚摸。
大家手忙脚乱,将夏老师扶到地上坐下。
夏老师眼睛紧闭,牙关紧咬,下颌骨快速地蠕动,他脸色惨白异常。
老太太见抚摸胸口没有什么作用,便开始掐虎口和人中。
老太太这一招还真灵,一分钟以后,夏老师微微睁开双眼,郑峰和同志们分明看见,老人的眼睛里面噙着泪,老人的表情非常痛苦。
郑峰蹲在夏老师的身旁:“夏老师,您感觉怎么样?您暂时不要说话,等感觉好一点再说。”
夏清莲的母亲一边掐老伴的虎口,一边用手背拭泪,她低着头,白发遮住了她憔悴而苍老的脸,这种找到女儿的方式,谁能受得了呢!
“郑局长,我没事。”夏老师用微弱而缓慢的声音道,“谢谢您,郑局长,谢谢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老人的话已经非常明确了,死者应该就是夏清莲。
郑峰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到目前为止,同志们还没有找到杀害夏清莲的凶手。
“郑局长,你们一定要找到杀害我女儿的凶手啊!”夏老师说话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力气,但郑峰能感觉到,夏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咬牙切齿的。
有些话还是要说的:“夏老师,你确认这就是您的女儿夏清莲吗?”
“夏老师点点头。”
“郑局长,她就是我妹妹清莲,她右下牙里面长了一个龋齿,你们看在这里”夏清荷站起身,从席子下面拿出死者的头颅头颅从夏老师的手上掉落之后,漆阳平又将它盖在了席子下面。
郑峰接过头颅,朝夏清荷手指的地方看了看,在死者右下牙的内侧在牙龈部位,果然有一个斜着的牙齿,露出来的部分只有三毫米左右长。
“在结婚之前,清莲老说牙疼,到县里找医生看了,说是龋齿,医生说最好拔了,可清莲怕疼,就没有拔。”
死者就是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七号失踪的夏清莲。
郑峰和李云帆安慰一番两位老人之后,决定让姚大海送他们回夏家堡,漆阳平自告奋勇,要送先生回夏家堡。郑峰和李云帆对这个年龄的后生颇为赞赏。
两条船在大小沙河交汇处分手,漆阳平的船向南,姚大海的船向东。
回到旅社的时候,天已经上黑影子了。
郑峰和李云帆商量后决定,吃过晚饭以后到谢家村去一趟。在吃晚饭的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卞一鸣想到更深一层的问题,他提议,如果谢家村的人想不起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七号晚上的事情的话,还可以找一个人了解情况,这个人就是说书人郭里成。
第一百七十八章姚大海自告奋勇 村中人记忆模糊
郑峰和李云帆非常赞赏卞一鸣的想法,一个成熟的刑侦工作者,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他在走第一步的时候,就想好了下一步甚至好几步,卞一鸣就是这样一种人。只要一接触到案子,他的思想就会想树根一样,一个劲地往深处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碍,他思维的触角都能向更深更远处延伸。
张云鹏急急忙忙地吃完了饭,然后走出食堂,他要去问问姚大海,郭里成今天晚上在哪个村子说书,当时,在姚大海和郭里成说话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在意,所以,得去找姚大海问问 。
十分钟以后,张云鹏回来了,姚大海跟在他的身后。
姚大海也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他听说同志们有可能要到郭里成今天晚上说书的村庄去,便来了。
郭里成今天晚上在下河村说书,下河村在谢家村的西面,距离谢家村有四里路。
郑峰点兵点将,点了五个人:李云帆,张云鹏,卞一鸣,王萍和童子强,连他自己,一共是六个人。
六个人带了三把手电筒,跟在姚大海的后面来到码头。
姚大海的船停在码头的东边距离渡口栈桥十几米远的地方。
上船之后,郑峰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六点五十。
夜幕已经降临,蔡俊生的渡船非常繁忙,沙河两岸的栈桥上站着不少人。
郑峰、姚大海和蔡俊生打了一个招呼之后,船向东划去。
七点一刻,姚大海将船停在了谢家村南边的河岸边,一行七人沿着芦苇荡中间的一条小路,朝谢家村走去。
这条路,郑峰他们曾经走过一次,河岸距离谢家村不到两里地。张云鹏领着大家径直去了滕队长家。
滕队长对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七号晚上有没有说书,已经记不得了。
一向行事谨慎的滕队长喊来了村子里面几个女人。无论郑峰和滕队长如何启发,几个女人都想不起来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地区公安局的第一把手亲自到谢家村来了解情况,大家不得不慎重对待。
滕队长和几个女人之所以想不起来,原因很简单,沙河地区的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除了春节期间玩划船,踩高跷和端午节赛龙舟之外,农闲的时候就是听书,三月份正是农闲的收尾期,眼看着就要开始一年一度的劳作和忙碌,这时候听书的频率会高一些,正是因为频率高,所以具体是哪一天,乡亲们是不会特别留意的,
几个女人只记得,谢迎华结婚的哪一天,谢家花钱请来了郭里成。之后的事情,她们确实记不得了。
看同志们神情浓重,面露失望之色,其中一个叫王桂兰女人又喊来了一个喜欢听书的男人,结果如前。
也许有人会问,谢家村其他男人呢?
谢家村的男人基本上都到下河村听书去了。
“那么,郭里成到谢家村来说书,他的船是不是停在小沙河上呢?”郑峰道。
滕队长说:“郭里成每次到谢家村来说书,船都停在小沙河上。”
第一百七十九章办案子头等大事 郭里成提前结束
于是,滕队长陪同志们去了下河村。
下河村在谢家村的东边。
八个人出村口向东。
半个小时以后,八个人赶到了下河村。
同志们还没有进村子,远远的就听到了鼓琴合奏的声音。
说书的地点在三间刚建好的房子里面,土墙草顶,就差装门窗了 。因为人太多,门窗外面也站着很多人。
三间新屋里面烟雾缭绕,不时传出几声咳嗽声。
滕队长钻进屋子里面,不一会,里面传出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老少爷们,说了半天,我嗓子也有些干了,大家歇一袋旱烟的功夫,出去换口气,瞧这屋子里面又是烟,又是屁。”
乡亲们在哄笑声中走出屋子。
不一会,滕队长和姚大海搀扶着郭里成走出屋子,姚大海的手上拿着一条板凳。郭里成拄着两个拐杖。拐杖的顶端夹在腋下。
大家簇拥着郭里成走到屋后屋后有一片小树林,姚大海放下板凳,让郭里成坐在上面郭里成只有一条腿,站的时间不能太长。
郭里成和大家客气谦让了一会才坐下,其他人站在郭里成的对面。
“郑局长,您问吧!”滕队长道。
“郭先生,请您认真回忆一下,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七号,您有没有到谢家村去说书?”
“这我记不得了。”
“记不得了?”郑峰有点失望,“您一点想不起来了吗?”
“确实想不起来了。不过,要想知道也不是什么难事。”
“郭先生,此话怎么讲?”
“郑局长,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小本子,不管哪个村子请我说书,我都会把答应好的时间写在小本本上,一到农闲,请我说书的村子比较多,全凑在一块了,我怕忘了,就记在小本本上了。唉,郑局长,张所长,你们问这个做什么?”
郑峰该如何回答郭里成呢?
现在,谢迎华只是一个怀疑对象,有些话i显然是不便明说的。
郭里成意识到有些不妥:“唐突了。郑局长,要不这样吧,你们等一会,说完书以后,你们派人跟我到高沟镇走一趟,你们看怎么样?”
“行,我们坐下来听您说书,我有很多年没有听书了从小我就喜欢听书。”郑峰道。
大家走进屋子,已经有人腾出了两条长板凳。
屋子里面的人已经各就各位。
滕队长和姚大海将郭里成搀进屋子。
前半段说的是武松杀嫂和武松斗杀西门庆,下半场说的是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血溅鸳鸯楼。
难怪沙河地区的乡亲们喜欢听郭里成说书,郭里成的书说的确实太好了。《水浒传》本身的情节就非常精彩,加上郭里成的添油加醋,层层设伏,步步渲染,转承连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下河村的生产队长尚高松从滕队长的口中得知同志们找郭里成有事,和郭里成商量过之后决定就此打住,案子毕竟是头等大事,书可以改日再说,案子一刻都不能耽搁。所以,郭里成在武松血溅鸳鸯楼说到一半的时候戛然而止。
第一百八十章同志们耐心等待 姚大海船至码头
尚队长牵来一头毛驴,将郭里成送到河边,看着郭里成和卞一鸣、张云鹏的船驶离河岸才离开。
郑峰派卞一鸣和张云鹏跟郭里成去拿笔记本。其他人沿路返回。
郑峰一行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旅社,时间是九点五十。
大家一边打扑克牌一边等卞一鸣和张云鹏的到来。
不管卞一鸣和张云鹏能不能带回郑峰想要的结果,郑峰和李云帆都坚信,生活中的有些细节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些生活细节的储存方式可能会不一样,鸭子不小便,各有各道道,谁能想到郭里成会用这种方式将说书的时间复制下来呢 。所以,只要同志们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智慧,有足够韧劲,就一定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思维的触角勇往直前,即使前方和下面没有土壤,只有石头,思维的根系也会在石缝中找到前进的路。去过黄山的人一定知道黄山的迎客松,黄山的迎客松就是生长在石头和石缝中的一种树。刑侦工作者就是要学习黄山松这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
十点钟左右,王主任走进郑峰和李云帆的房间,他让食堂的师傅包了韭菜肉馅的水饺,卞一鸣和张云鹏一回来,就可以下了。王主任说,这是张云鹏特别关照的,他和同志们在一起工作了几天,切身体会到同志们的辛苦,肉是张云鹏让父亲送来的,按照当地人的习惯,每年春节之前,每家都要杀一口猪,卖一半,留一半家里面吃用陈年老卤腌制,一年的油水全指望这半口猪了,张云鹏让家里面提前把猪杀了,让同志们尝尝鲜,香香嘴。
郭里成家住在高沟镇,划船来回需要两个小时。
同志们的分析和判断能不能成立和定论,安全取决于郭里成的小本本了。
打牌无非是消磨时间,每个人都心不在焉,郑峰和李云帆不时看手表,今天晚上的时间显得特别漫长。所以,今天晚上的牌打的也是最不给力的一次。
郑峰很过意不去,为了能让大家吃上水饺,王主任和食堂的师傅也在陪着大家一块等。
在整个沙河郑,恐怕就只有沙河旅社还亮着灯光。
比大家更辛苦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蔡俊生,王萍不一会就到走廊上站一会,她是在看姚大海的船有没有回来,蔡俊生的渡船上还亮着灯,河岸上不时有人在叫船。在镇上人进入梦乡的时候,蔡俊生还在忙碌着。王萍站在栏杆边,能看见老人忙碌的身影。
十二点左右,王萍推门而入:“郑局长,姚师傅他们回来了。”
郑峰扔下扑克牌:“走,接他们去。”
王主任紧随其后:“我让师傅下水饺。”
大家跟在郑峰和李云帆的身后走下楼梯,走出旅社的小门,门卫师傅也没有睡觉。
大家走到牌坊下的时候,张云鹏正在跟姚大海纠缠,一个要回去困觉,一个要对方吃了水饺以后再困觉。
第一百八十一章小本本泄露秘密 谢迎华谋划周密
张云鹏不由分说,拽住姚大海的衣服就走。姚大海没有办法,只得乖乖地走在张云鹏的前面。
“郑局长,夏清莲出事的那天晚上,郭里成在谢家村说书。”
“太好了!”郑峰如释重负,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的声音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有人都喜形于声,大家簇拥着卞一鸣、张云鹏和姚大海走进食堂 。
王主任正在灶间和师傅下水饺,大锅里面热气直冒,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