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立即把张小松抓起来,持这种意见的是人以孙局长为代表,孙局长除了心情比较急切以外,主要是担心节外生枝。
一种意见是暂时不能惊动张小松,只是从外围对张小松展开调查。持这种想法的代表人物是卞一鸣。卞一鸣认为,应该先对张小松十八号、十九号晚上和二十号上午、中午的活动情况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 。卞一鸣想得很细,关于十八号、十九号晚上的活动情况,可以直接去找张主任夫妇俩了解情况,至于张小松在二十号上午与中午的活动情况,则可以找张小松的同事了解情况。
卞一鸣的意思是,如果能把张小松的活动情况摸清楚,再和张小松正面接触,胜算就会比较大。
童子强同意卞一鸣的想法,他同时做了一些必要补充:“张小松在十八号、十九号晚上和二十号上午、中午的活的情况一定要摸清楚,但也要考虑到“太子党”的成员可能不只三个人,这样一来,十九号晚上潜入湖滨公园西院和二十号中午制造汪鹏程失踪案的可能另有其人,而这个人,我到现在一无所知。
郑峰同意卞一鸣和童子强的分析,基于他们俩的想法,郑峰觉得,现在和张小松正面接触,为时尚早。
先找张小松的父母和同事了解情况,这样做确实比较稳妥,但还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如果无法掌握张小松十八号、十九号晚上和二十号上午、中午的活动情况,或者在这三个时间段里面,张小松有不在现场的证据,那么,同志们就无法或者充足的理由和张小松正面接触,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如果张主任护犊心切,存有私心,提供虚假信息,而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不仅关系到儿子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他张主任的政治前途,所以,张主任积极配合警方的可能性不大,不仅如此,张主任甚至还可能提供虚假错误的信息,以误导警方的判断。
第三,这是郑峰和李云帆最担心的,一旦和张小松父母接触,势必会惊动张小松及其同伙,案子的侦破工作很难再继续进行下去。
第四,这也是最要命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同志们的手上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张小松和胡羽化的遇害案、汪鹏程的失踪案有关,更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张小松和“72。12。8”失窃案有关。
没有事实和证据的分析是无法形成结论的。
在得知警方已经盯上自己以后,张小松可能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想方设法掩盖或者消灭犯罪证据,和自己的同伙商量对策,因为,他们不想坐以待毙,警方之所以盯上他们,这就说明他们已经露出了马脚,说明他们有疏漏之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分子不会被动地等待,事实证明,凶手一直在做掩盖和消灭证据的工作。
第一百一十四章潘书记家具简陋 宦海中淡定从容
第二种选择是郑峰最担心的,而这种选择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他们从此蛰伏不动,以静制动,静观其变。胡羽化已经死了,汪鹏程已经失踪他很可能也死了,这两件事情,凶手做的非常漂亮,既然他们消灭了所有的犯罪痕迹,既然已经完全斩断了案子和自己的联系,那么,最稳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
刑侦工作者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意志做事,要认真研究犯罪分子的心理,知己知彼,才能掌握刑侦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百战不殆 。
思量再三,郑峰还是决定先和张主任夫妇和张小松的同事进行接触,道理很简单,不接触就拿不到证据,在大家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的时候,后退和回避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好在郑峰的手上有两张牌:一张牌是已经掌握了一些有价值的证据虽然是间接的证据,但要想将间接的证据转化为直接的证据,必须顺着原来的思路往前走。同志们的手上不是有一只西铁城牌手表吗?尽管这块手表不能说明张小松就是“72。12。8”失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但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同志们的刑侦方向和刑侦的思路是正确的;另一张牌是刘副队等三人在暗中对张晓松进行监视和跟踪。一明一暗,只要凶手沉不住气,就一定会露出破绽来。
听了卞一鸣和童子强的分析以后,孙局长也改变了看法。他还提出给刘副队三个人一人配一辆自行车,跟踪是需要交通工具的,开着汽车满街跑,这肯定会不合适,大家都知道,整个县城都没有十几辆汽车,用汽车实施跟踪,太显眼了。
一月二十五号的晚上,郑峰、李云帆在孙局长的陪同下,到潘书记的家拜访了他。
潘书记的家住在县委大院东边的宿舍区,县里面的不少干部都住在这里,三排老式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孙局长说,这里在过去曾经是一个学堂,学堂兴建于明洪武年间,潘书记住在最后一排西边第一家。
家里面只有潘书记一个人,潘书记的家在勤将市地区党校,他到水涟县工作将近两年,家一直没有搬过来。屋子里面的家具很简陋:睡觉的床,一张桌子,一张三人沙发和一个茶几,一个木箱和一个藤条箱。按照封建社会的官制算,县委书记就等于是七品县令,虽然是最后一个品级,但在地方上,可是一方父母官。父母官住这样的房子,郑峰很是吃惊。
经过十几分钟的交谈之后,郑峰才明白,潘书记在来水涟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心理准备,他就是根生土长的水涟人,在调到地区党校之前,曾经在下面当任过公社书记,虽然是在基层工作,但对县委大院的情况知道颇多,这就是他不把家搬到水涟县来的主要原因。郑峰和潘书记接触不多,但在郑峰看来,潘书记是一个想为故乡和故乡的父老乡亲做一点事情,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既拿得起又放得下的人。
第一百一十五章毁自己贪欲之火 蛇吞象世所罕见
他像一叶小舟,在宦海之上,在各种南来北往的大船之间,既小心谨慎,又自由淡定。能安然无恙最好,万一不慎翻船,也坦然接受。潘书记对水涟县的老问题,心知肚明,这次到水涟县来,他上任之时,一把火都没有烧,他想等自己站稳脚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后再解决县委大院的痼疾沉疴。
潘书记从箱子里面拿出一罐子龙井茶和一包牡丹牌香烟,郑峰很是不解,茶几上明明放着两包大运河牌香烟和一罐子茶叶,为什么还要另外拿香烟和茶叶呢?
经潘书记一解释,几个人才明白,大运河牌香烟和茶叶末是专门招待那些访客的 。只要自己在生活上保持清廉,一些人就没法在自己的身上动歪脑筋。
“潘书记,怪不得我听说,您平时只抽大运河,只喝茶叶末,敢情这是真的。”孙局长道。
在孙局长和卞一鸣的印象中,他们在潘书记的办公室看到潘书记所抽的香烟是大运河牌香烟。潘书记说,牡丹牌香烟是大儿子买的,这种香烟,潘书记只在家里抽,倒不是舍不得与他人同享,一个县委书记,嘴上叼着高档香烟,这与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称,当然,潘书记在大众广庭之下只抽几块钱一条的大运河牌香烟,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在县委大院,所有人都知道,潘书记只抽大运河牌香烟,只喝茶叶末,这样一来,就是有人想送礼,也没法送。
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年代,只能送烟酒之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口袋里面的钱多了,虽然还送香烟,但烟盒里面的内容不大相同了,烟盒还是那个烟盒,但烟盒里面的香烟换成了人民币,当然也可能是港币和美金。现在送礼就不会这么老土了,一张银行卡,既方便又隐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些人民公仆的思想也随之现代化了,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有了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难怪他们的胆子这么大,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五千年的反贪史,奇怪的是,贪官越反越多,也越反越大,即使诛灭九族,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何故?在笔者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我们这个民族从有历史的哪一天开始,**便像一匹狂放不羁的野马,脖子上从来没有套过缰绳,要不然就不会有“欲壑难填”这个成语了,民间也就不会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了。
在笔者看来,上帝在发苹果给我们的祖先的时候,每十个人只发十个苹果,但上帝忘记交代分发苹果的规则是一人一个,于是,有人就干起来一个独吞九个苹果,而让另外九个人享用一个苹果的事情。很显然,从我们的祖先开始,脑子里面就没有公平公正和民主的意识。没有公平公正和民主的意识,**就会无限制地发酵和膨胀。
第一百一十六章用缰绳套住野马 还人间清平世界
我们都知道,没有约束和控制的**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封建社会不是有严刑峻法吗?不错,是有严刑峻法,但这些严刑峻法不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再严厉,再高明,再完备的法律,如果失去了公平行和公正性,那它就不是法律,而只能是金刚手中的法器摆设。第二,我们的**之所以像脱缰的野马不受任何约束,是因为有人做了很好的示范,在封建社会,封建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其实,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人的人,这天下,这天下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这是不是把**的肚皮撑到了极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会把整个地球都吞到自己的肚子里面去,在这样的幌子下,封建帝王就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老婆太多,得有很多人来伺候,于是把一些男人召进宫中,但又怕这些男人秽乱后宫,就把他们阉了,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封建帝王在活着的时候,享尽荣华富贵,死了以后,还要建造规模宏大的的地宫,带走大量的殉葬品,还要让嫔妃殉葬,可见权利和**的膨胀,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的封建帝王为天下苍生树立了一个多好的榜样啊?难怪有些公仆要跟几十个女人上床,难怪有人的名下有几十套房产,难怪有人一贪污就是数以亿计,难怪现在有这么多人把**魔爪伸向了食品,地沟油和泔水油形成了产业链,在食品中放添加剂,山寨产品充斥市场,对金钱的**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不惜丧尽天良。即使是在人类历史的最低谷,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死猪肉,病猪肉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老鼠肉变成了羊肉。所以,我们要扼住**的喉咙,给它套上一条结实的缰绳最好是一条铁链。
第三,**的极度膨胀,总根子在权利的膨胀,权利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和核心作用,他对民众有示范效应,所以,要想给**套上一根结实的缰绳或者铁链,就必须给权利套上一根结实的缰绳和铁链,没有约束,没有监管的权利,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笔者由潘书记想到这些,确实有点离题,我们现在太需要潘书记这样的干部了。人有**,这不是一件坏事,这也很正常,但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能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应该是人最起码的信仰吧!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吧!违背道德,丧尽天良,尊严何在?
在潘书记家坐了几分钟,郑峰就对潘书记充满敬意。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潘书记非常同意郑峰的想法,张主任每天早晨七点四十五左右上班,中午一般不回家,所以,潘书记和郑峰约好,一月二十六号早晨,郑峰一行七点四十分之前赶到潘书记的办公室,只要张主任一到,就立即找张主任谈话。
第一百一十七章潘书记巧妙安排 刘副队已经就位
中午,为确保张主任不回家,并不会和儿子张小松接触,潘书记安排一点事情给张主任做。
在和张主任谈话的同时,再派一路人马找张小松的同事了解情况。
和张小松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的有三个人,找谁找几个人了解情况,由潘书记安排,原则是不能让张小松察觉。谈话地点也由潘书记安排。
和张主任的谈话一结束,郑峰一行立即赶到水涟县中心小学找张主任的老婆了解情况 。
至于下一步,要视接触过张主任夫妇后的情况再定。
潘书记还想到了两个人,他们是在县委大院看大门的师傅,这两个门卫师傅在县委大院看了十几年的大门,他们对县委大院里面的人比较熟悉。不管是谁,只要是进出县委大院的人,他们都有印象,一月二十号的上午和中午,如果汪鹏程的突然出院和离奇失踪和张小松有关系的话,那么,张小松肯定会走出县委大门。
怎么样?郑峰把潘书记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有潘书记的支持,明天上午的调查至少会比较顺利。
孙局长雷厉风行,下午五点钟左右,孙局长就带着两个人将三部自行车送进了青春旅社的大门,将三把钥匙交给了刘副队。有了这三辆自行车,监视和跟踪起来就方便多了。
刘副队告诉孙局长,他的两个手下正在密切监视张小松的一举一动,今天下午,郑峰一行五人走进县委大院的时候,张小松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他换好橱窗里面的宣传画以后,就回办公室去了,之后,他没有再出来过。当时是由刘副队和黄启明负责监视的,之后,是由黄启明和乐子华负责监视跟踪的。
孙局长告诉刘副队,在监视和跟踪张小松的时候,要做到既不能让他发现,更不能让他在视线中消失,案子已经到了比较重要的阶段,把张小松牢牢地抓在手中,就是等于是把侦破“72。12。8”失窃案和胡羽化、汪鹏程失踪的希望抓在手里。
孙局长还把一月二十六号的工作计划告诉了刘副队。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七点二十分左右,刘副队、黄启明和乐子华一人推了一辆自行车,走出青春旅社的大门。
在县委大院的斜对面,有一个巷子,巷口有一家小人书店,文革时期,文化事业停滞不前,小人书是人们阅读的主要内容,客观地说,文化大革命还应该有一大贡献,那就是小人书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刘副队将监视点放在这个小人书店。
他们将自行车停在旁边的裁缝店前面,锁上车子,进入小人书店。
小人书店的门口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在他旁边的墙上,戗着一副拐杖,此人原来是一个瘸子,他就是这家小人书店的店主。
店铺里面放着十几条长板凳,围成一个口子型,人们就坐在板凳上看小人书。四面的墙上用钉子固定着几排铁丝,铁丝上挂着小人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张小松进入视线 刘副队盯上目标
板凳上坐着三小六七岁大的朋友。
看这种小人书的一般都是小孩子,刘副队他们坐在里面确实有点突兀。在刘副队看来,只要不被监视对象发现,谁觉得突兀都无所谓。因为在县委大院的附近,只有这家小人书店适合做监视点。
三个人穿着便装,他们已经和店主混得很熟了,也就是几根香烟的事情,店主可不管这些,只要有人看小人书,只有有进账,其它的事情,店主是不会过问的 。
七点半钟左右,郑峰一行走出招待所,向南,两分钟以后,他们走进了县委大院。
刘副队朝黄启明望了一眼,两个人走出店铺,跟了上去。
在传达室的门口,一个人将两个揽在小门外。
黄启明从口袋里面掏出工作证,在此人眼前亮了一下,此人便将小门打开了。
话分两头,我们现在说说刘副队这边的情况。
大约是在八点十五分的样子,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