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棋定今生 >

第1章

棋定今生-第1章

小说: 棋定今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黑色和白色的棋子躺在棋钵里的时候只不过是一颗颗的石子和晶体,而当一双手将它们放置在棋盘上的时候,它们将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将和把它们唤醒的这双手的主人心灵相通,休戚与共。你永远不能用一颗烦躁的心去指挥它们,它们是如此的敏感如此的灵异,它们宁愿再次的沉睡,变成一颗颗没有生气的石子,也不愿与一颗烦躁的心共同的沉沦。
  如上的一番话是本文的主人公对自己的学生说的一段话。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棋校老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围棋独到的理解,一步步走向人生辉煌的顶峰。
  这里有平凡人不平凡的爱情,这里有普通人不普通的人生。这里更多洋溢的是人们对围棋的热爱,对围棋的执着。无论是生活在传奇里的宗师,还是驰骋在职业棋坛里的巨匠;无论是一个抛家舍业的普通棋迷,还是一个为生存而打拼的业余棋手;他们在这里都幻化成一个个字符,一篇篇文章。然而这样的字里行间迸发出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对棋道的追求!
  古人云,弈者,兵之戏也。
  也有人说,棋之一类,本是娱人娱己,寓情寓教的游戏,始成棋道,便是世上有你我这样的痴心之人。生死相寄,无悔无怨!
  你,又以为如何呢?
  附:
  欢迎读者如有好的构思、弈林趣事或提出对于《棋定今生》的修改意见,请联系以下邮箱:wuyizy@tomweizizhigu@hotmail
  *****************
  关于棋定今生
  棋定今生是从五月初开写的,计划大纲一百多章,五十万字,将于九月底完稿,目前才完成四十多章。作者主要是想写一个棋迷心中的布衣传奇、平民英雄,本意是以棋入人生,写就一篇棋迷心目中的神话。初次写长篇,文笔尚嫩,个中错误遗漏之处自然不少,还请各位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修改时加以弥补。有建议或意见者请加QQ107526707联系。
  看了一下清华BBS上的留言,高兴之余很觉惭愧。十分感谢大家的鼓励,并接受书友们的指正,作者很高兴能和大家交流对围棋的认识,从大家的交流中能够让作者获得更大的创作动力。
  关于刘长风和温快的原型,是参照了孙宜国和刘钧的一点点影子,但情节则全是虚构,大家请不要和现实中的人物结合起来。对于这二位业余棋界的泰山北斗,作者是充满敬意的,不止是他们的棋艺,更是他们的品德。作者和刘钧更是网上的好友,他的猝然去世也促成了这部小说的诞生。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宋秋波老师一直给予极大的帮助,在此谨以感谢。
  *******************
  刘钧 闰年6月22日
  闰年在老法上讲都是些特别的年份,大概总会有什么事要发生。是祸是福说不定。
  有一个青年记住了闰年不是因为他迷信,而是在相隔4年的两个闰年中的·9月22日,他都遇到了不平常的人生大事。
  1992年9月22日刘钧从国家训练局的大楼里走出来,穿过体育馆路,走向41路车站的时候,正是这座大楼最安静的午休时。他是一个人离开大楼的,他不愿让更多的人来送他,一个少年围棋手,离开了国家队,毕竟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17岁的他,瘦瘦的,有着1。84米的身高,正午的太阳把他的身影缩成短短的一截。汽车来了,他向这栋大楼投去最后的一瞥。
  他留恋这里,他是从全国的棋童中经过专门的比赛才进入国家少年队的,当时他还不满15岁。走到这一步,他努力了7年,在他短短的人生经历里,训练和比赛成了他生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7岁,因为他在算术上老是得100分,被送到闸北金蕴中教练那里,两年之后,他成为上海体育俱乐部体校名教练邱百瑞和谢裕国的得意门生,他的棋艺潜力像喷泉一样爆发出来。三年时间,他从业余10级升到了5段,又过了两年,他升到了专业二段。他有一些围棋的记录本,是他在一次中小学的比赛中得来的奖品。当时,发奖的是棋评家曹志林。曹志林说,如果你们能够在记录本上记下5000盘棋,你们一定能成为九段棋手。孩子们都神往地笑着,以后别人可能忘了,刘钧一直记着这句话,那时起刘钧开始将自己的对局记下来,每当比赛结束,他会一个人想刚刚下过的棋,如果越想越有意思,他就用心地将对局默写出来。他在学棋的日子里,记下了ll本棋谱,共有550盘棋。进了中学,到俱乐部下棋的时间少了,谢裕国教练常常借一些书给他,于是,刘钧就一个人静静地在做完功课之后,在棋盘上探寻那些大师们无拘无束的思想。这使他成为少年棋手中的领先者。
  他还依稀记得,谢裕国教练在送他到北京时,对他说,国家少年队是个流动性很大的地方,每年都有选拔,每年都有人会回来,你可要努力啊。
  他是在1月中知道自己在这个闰年会有事的。国家队体检,发现刘钧的心脏异常,他的心脏结构与常人有别,有校正型的大血管转位。刘钧在小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心脏特别,但是他不会想到这会改变他的一生。国家队立刻用电话通知了上海棋院,上海棋院又通知了刘钧的父母。他做了心电图,做了超声心动图,但这些常规的检查搞不清病因,于是医生说要开刀做心脏导管检查。这是创伤性的检查,需要家长的签字。刘钧是父母的独子,这两位老实的工人就赶到北京,住在地下室的那个招待所里,陪着儿子到阜外医院。只是在大腿上切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检查就完成了。不久报告出来了,为了将心脏问题彻底解决,医生建议动手术,但是床位紧张,如果有床位,就通知住院。
  父母回到上海了,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下棋还是读棋谱,刘钧觉得什么也没有改变。转眼就是6月底,1992年的全国段位赛开始了,队里给棋手们买好了到哈尔滨的火车票。刘钧已是职业三段棋手,他在上一年就有可能升为四段,只是在最后两局没有下好,今年升段是不难的了。本来在下午就要上车,但就在这个上午,医院来了电话,说有了床位。接到电话的国家队副总教练罗建文找到刘钧说,还是去看病吧。刘钧说好。刘钧就没有去哈尔滨。这一天,他一言不发,他是一个内向的人,这时更是沉默,吃了午饭,他一个人走开了,直到载着同伴的车走了后才回到宿舍。
  二天之后,刘钧入院了。一位30多岁的医生对刘钧说,手术将在下周进行,刘钧就通知了家里,父母又一次来到了北京。病房里有很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事。同一病房的一位心脏病人,2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但在进手术室前,也会紧张得一夜没有睡着。刘钧想到了自己可能也站在生死的门坎上。这时的天气依然很热,医生让手术后的病人将刀口露出透气,刘钧看到了在他们胸口长长的粉红的像一条爬虫的伤疤,叫人触目惊心。他想自己可能也会有这样一条伤疤。第二周,医院没有一点动静,刘钧有一点急了,就去问刘医生。刘医生说,医生们还要进行会诊,手术要缓一缓,从报告的资料分析,你的心脏功能没有什么不好,是否要手术还要进行讨论。后来就是不断的查房,不断的检查。主任医生最后决定,刘钧无需开刀,在7月中旬可以出院。刘钧出院的时候,国家队的棋手们正好从哈尔滨回来,他们个个都很高兴,王磊从三段升到了四段,常昊从四段升到了五段。而刘钧白白在医院中度过了两周。接下来是全国的个人赛,刘钧在心中总有一点事,下得不好,6胜5败,名次在30名上下,而在上一年,他是第13名。刘钧想,可能会有什么在围棋队等着他,果然是这样。在个人赛结束后的第二天,国家围棋队领队华以刚将刘钧喊去,办公室里,还有国家少年队的教练吴玉林。华以刚在说话之前,先沉默了片刻,他带着一点隐痛。作为一个棋手,作为一个上海老大哥,他都为刘钧可惜。刘钧在棋队有活的火车时刻表之称,那些数字只要读过一遍,就可以背到点几分丝毫不差。棋队另一个“活的时刻表”是马晓春。刘钧很用功,心无旁骛,从来不在电子游戏机边消磨时光,他的手中,永远是一本棋谱。但是,华以刚又是棋队的一位官员,免不了要有一番公事公办。他说,刘钧,医院说,你今后不能参加激烈的活动,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棋队研究了多次,很可惜,你要回地方了!
  刘钧是一直在准备接受这句话的。他是棋手,他知道看起来,下棋是如此文静,但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长达六七小时,棋手的心跳都在110次以上。在这里失望是不用掩饰的,他低下了头。
  华以刚和吴玉林还说,如果身体许可,棋可以继续下,在安排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到北京来找我们。
  刘钧走出办公室的时候,非常难过。这时,棋队在赛后放假,没有安排。同室的余平和杨士海都很关切地来问,刘钧不愿呆屋里让人同情。在常昊、王磊等一帮好友的帮助下,托运走了李之后,他就整天不在宿舍。他毫无目的地走到一个车站,就坐上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再原路坐回来。他要独目二个去想一想,他的今后将怎么办。他在车上,只是想事,目光散漫,只是很木然地扫着那些老北京都没去过的偏僻地方,现在还记得京城的东边,有“康家沟”这样陌生的地名。…
  当京沪特快在9月22日向上海飞驰的时候,这种怎么办的思考,越来越现实了。在上海,他念到初三,中断了两年半学业,再回去和弟弟妹妹们做同学?走上社会?学电脑,学外语,谋取一个饭碗?不,他爱围棋,他还要下棋。但是……
  这时,他才体会出,国家少年队的生活像天堂一样美好,在21世纪饭店,听聂卫平讲解马晓春对小林光一的棋,借来吴清源和坂田荣男的书,一个人静静地去找个角落津津有味地打谱……在这里的两年半,他用去了5本棋谱,记下了自己300盘棋。现在这些棋谱就放在他的行李里面,与他一同回上海去了。
  在离开棋队以后,每当他重翻这些棋谱,心中都有一种刺痛的感觉。
  从一个闰年到另一个闰年,漫长的4年回上海之后,刘钧走访一位位对自己的成长有过帮助的老师,尽管他可能不再下棋,但是老师是不可不谢的。他百感交集地走进了上海体育俱乐部,去看他当年的教练邱百瑞。在那里,他遇到了黄孟辰。这位上海邮电大厦的经理,正在受命建立一支青少年的围棋队。黄经理说,老总的意思,队员要在围棋上,有领先的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好。
  邱百瑞向黄孟辰推荐了刘钧,在少年棋手中,刘钧的人品和棋品都好。黄孟辰向大厦的汪总经理作了汇报。刘钧很快成为大厦的正式员工。大厦是一个十分忙碌的单位,但是总经理作了交待,不安排刘钧的工作,刘钧出去比赛就是代表大厦,要保证刘钧自己看棋谱的时间,希望他能下好棋。这么偶然,这么顺利,刘钧感到幸运又回到自己的身上。
  在这4年中,刘钧的所有时间都花在棋上,他每天有3到5个小时在看棋谱,另有3到5个小时在下棋。刘钧在上海棋院借到了日本的围棋杂志《棋道》和《日本围棋年鉴》,如果有熟人去日本,他必然会求人家帮助买回日本最新的围棋书籍。后来又看韩国的棋谱。中国的棋谱更不在话下。他天天潜心在棋中,几乎谈到了世界上最高等级棋手的所有棋谱。过去,他听人说,赵治勋讲过,赵自己对围棋的热爱已到了痴迷的地步,三两天不摸棋,就像生了一场大病。现在刘钧也是这样。1995年,刘钧因为关节炎而住院一个月,回到家里,拿起云子放到棋盘上,听到那清脆的声音,就像老友重逢,有一点熟悉的陌生。他狠命地打谱、下棋,一周后才回复到与棋生死不离的那种感觉。他退掉了专业段位,以业余棋手的身份重又参加了棋战。他从“刘钧三段”成了“刘钧业余7段”。“7段”,是业余棋手的最高段位了。
  有时候,他会遇到那些过去的国家队的队友,如常昊、王磊、罗洗河等,不免有一点羡慕,也有一点自卑,总是感到自己在围棋上还没有做出什么。出去比赛,会有人对着他啧啧地惋惜,如果刘钧还在国家队,那么,聂卫平、马晓春收徒弟不会是六个,而是七个。但是命运有什么可以怨的呢?刘钧听到了,想过了,难过了一阵子,也就过去了。他不会怪罪围棋,相反感谢围棋。如果不下围棋,人生就没有波折了么?刘钧又增加了4本自战的棋谱,4年的历史就浓浓地缩写在这里了。
  1996年9月22日这一天,是刘钧最难忘的一天。他住在韩国汉城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新罗饭店,在上午10时,他走向金碧辉煌的对局室,在这一天,世界职业围棋赛“三星火灾杯”将在这里进行第一轮比赛。世界上最强的高手全在这里,32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是业余棋手。他也是世界职业棋手赛以来唯一的一个业余棋手。
  一颗不知名的小星和围棋的明星在世界比赛中照面,刘钧走到这里的路很漫长。
  他的对手是韩国的徐奉洙九段,“多料”世界冠军。中国的惯例,是专业九段要让业余冠军两颗子。
  在年初,刘钧在全国业余围棋赛上连胜10局,夺取冠军。3月里,他看到一条消息:韩国有意要办一个新的最大世界围棋比赛,为了让更多的棋手参赛,将在本赛之前先举行预选赛,世界各国除了有正式名额外,还给46个预选名额。破天荒的,给世界业余锦标赛的冠军留下了一个名额。刘钧的心一动,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只有国家的业余冠军才能参加世界业余锦标赛,在中国,只有他刘钧有这个机会。
  5月里的世界业余锦标赛在日本的长野进行,在头几轮对手“业余”得可以。到第四轮,他遇上了韩国李庸万6段,中盘战胜。第五轮,是香港的简莹7段,中盘战胜。第六轮,上届的冠军日本平田哲7段,刘钧胜了4目半。刘钧以为已经杀败了最强的对手,不料在第7轮遇上了“海外兵团”,加拿大棋手于志琪6段,从开局一直领先,刘钧埋怨自己放松得太早了,立即抓紧反击,终于在官子阶段逆转,胜了3目半。他以8战全胜获得了世界冠军。
  中国队领队华以刚证实了韩国方面将会向世界业余冠军刘钧发出预选赛的通知。果然在7月,通知寄到了中国棋院。8月里,刘钧和其他7位中国棋手登机去韩国。一共三轮,刘钧拿的都是白棋,刘钧的对手十分强硬,李东奎七段、洪钟贤八段、李圣宰三段,刘钧都把他们赢了。其中李圣宰是韩国有名的新秀,他是赵治勋妹妹的儿子,棋风强悍。刘钧只胜了半目。精明的棋手在裁判点目之前就知道了输赢,与刘钧同龄的李圣宰一脸的凝重。刘钧想,可能开始他以为我是业余的,有一点看轻我吧?过了中盘,他就有点急了。但是,“英雄莫问出身”,棋盘上也一样。
  预选赛结束了,本来刘钧的目标是在比赛中多下几盘,没有料到,46人淘汰了32人,而他出线了。
  韩国的记者是十分勤奋的,他们立即找到了刘钧。刘钧成了这一天的新闻人物,刘钧的名字,用汉字写的,出现在韩国的报纸上,但那些报道内容刘钧就读不懂了。晚上,在韩国的电视上,刘钧见到了自己的镜头。
  终于,在9月刘钧又到了韩国,这一回是参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