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鬼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抗楚暴政。
彭士愁率兵攻克辰、澧二州。楚王马希范急从衡山调兵,由左静江指挥使刘勃、决胜指挥使廖匡齐共同率兵前往镇压。
刘勃领楚军直奔彭士愁的大本营,溪州。彭士愁无奈,只得放弃辰、澧二州,回溪州保寨。混战中,楚军指挥官廖匡齐刺死,楚兵损失惨重。刘勃见战事不利,在溪水中投放毒葯,彭士愁部时有兵马中毒身亡。双方攻、守战相持四个多月,各有伤亡。公元940正月,时逢南风突起,刘勃令楚兵以火箭射人山寨,山寨竹木房屋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彭士愁兵将死伤甚多。
彭士愁大本营被毁,率剩余兵马转入深山。此时,彭士愁所部已无力继续与楚军抗衡。彭士愁回天无力,无法之下派其子彭师臬与楚兵求和,缔结盟约。双方于溪州会溪坪铸5000斤铜柱为证,将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
这钢柱名字就叫“溪州钢柱”,现存于王村镇的溪州民俗风光馆内。根据铜柱上的双方协议,以彭士愁为首的溪州,以及锦州、奖州归顺楚国,而楚国则取消其一切苛捐杂税,不掠土地人口,不强买强卖,不干涉溪州内政等条款。这些条款的订立,为湘西八百年的土司王朝奠定了基石。
而王村“芙蓉镇”之名的由来,则是来源于1986年著名电影导演把这里选作了电影《芙蓉镇》的外景拍摄地。芙蓉镇中风光风情独特.五里青石板长街,两傍板门店铺,土家吊角楼顺坡而建,淳朴的土家民族风情十分迷人。此外,这里还有高约60米,宽70米的王村瀑布,人可在瀑布帘后行走,如置身于水晶宫。
我同王涛一行人到了王村时,自然是没什么心情去看瀑布的。匆匆在王村镇的码头上了岸,已是傍晚时分。我惟恐夜长梦多,又追着张老板要了作这趟向导的酬金,便说好了一拍两散,以后各走各路,两不相干。
张老板或许真的是钱多,十分爽快的就给了我们五千块。接着又拿了一千出来,看着我说道:“这趟大家都辛苦了,也发生了些不怎么愉快的事。这一千块算是给你们的奖金,以前的事,你们就全忘了吧。”
我左右张望着假装没听见。王涛接了钱,客套了两句,便同我一道提着我们自己的东西跟张老板们分了手。
王村这地方我以前也来过几次,只是每次都是匆匆而过,知道这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却是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四处看看。这回从王涛那里拿了分的钱,也算是赚了一票。再加上离开了张燕他们,那段莫名其妙的经历也算是就此远去了。心情不由的大爽,看着这天se,回永顺已是太晚,干脆就在王村码头附近的一家旅馆开了间房,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回永顺。
放好了行李,填饱了肚子,左右无事,我便拉着王涛来到王村镇里四处闲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王村镇的石板长街就在上了码头后的一条巷子里。巷子的两边皆是木屋店面,层层叠叠的呆脚楼依着山势而建。这些在外地人看来或许是道景观,但是在我们这些湘西的本地人来看,不过就是一个地方的木房子堆得多了一些而已,实在是没什么看头。加上我们刚到王村便已是傍晚,现在吃饱了出来天都黑了,也看不到什么。只是巷子两边的店铺里卖的东西颇有些引人注意。
这巷子里的店铺大多脱不了民俗民风的关系,卖得尽是些本地少数民族的特产。如苗族的银质首饰,土家族的织锦等等。还有一些店面卖的是些玉器,铜器之类的玩意,初看起来象是些有些年头的古物,但实际上一般都是些仿制品。
我对于那些古物的仿制品以及那些银饰都没有什么兴趣,唯独那些se彩艳丽的土家织锦吸引了我的注意。
土家族的织锦用土家话叫作“希兰卡普”,意思其实就是花被面。以前这些东西都是用作床上被垫被盖的,如今却成了工艺品。图案越来越艳丽,花se越来越复杂,可惜我对美术没什么研究,这希兰卡普能吸引我主要是因为卖这个织锦的店里,一般都还有台织锦机和一个正在织锦机上工作的年轻土家妹子。
漂亮的女孩总是有人喜欢看的。我看不懂织锦,看美女也算是个消遣吧。
我步入了一家店中,正打算找个借口去同那正在织锦的女孩搭讪的时候,却被王涛打断了,他在后面拉我。见我回头了又指着巷子前面不远处的一家店面对我说:“你看,那里!”
“什么?”我有气恼他打断我的事情,但还是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
王涛指的是一家卖那些仿制品的店面。店门口站着两个我熟悉的人,是阿华和阿强。再仔细一看,张老板同张燕也在那店里,张燕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铜制筒状的东西不知道在和那店的老板在争论些什么。
“有什么好看的?”我看到张燕心里就是一阵的不舒服。
“他们好象想买那东西。”王涛看着那些人说道。
“这关你什么事呢?”我嘴上这么说着。心里的好奇却被激了一丝起来。这几个福建人在这里又会看上什么东西?这么想着又多看了几眼。
张燕拿着左瞧瞧,右看看,店老板不时的围在她身边说话,不知是在推销还是干嘛。张燕拿着那东西瞧了一阵,伸手递给了那店老板,摇摇头,便出了店门,一行人远远的去了。
“他们走了,不买了。”王涛看着他们走了,似乎是在替那个店老板惋惜。
“走,去看看。”我忽然心念一动,提脚便向着那家店面走去。
进了那家店,随便一望,便在一边的货架上找着了刚才张燕看过的那东西。那东西横放在一张红se绒布上。有将近一尺来长,象个极瘦的花瓶。一端有个一指多粗细的洞,另一端稍粗一些,中间鼓起了一块,上面还有个盖子样的东西。满是锈蚀后又擦干净的痕迹。
这是个什么玩意?我认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拿到手里看了下,上面似乎还刻了些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这刻的是些什么东西?”我看了一阵看不清楚,不由的低声说了一句。
“这上面刻的是〃嘉靖二年造〃。”我一回头,是店老板到了我身边。他指着我拿的那东西说道:“下面还有排字,是〃天字陆佰号〃。”
第四十七节
“天字六百号?”我听清楚了却不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这是个什么东西?”
“火枪。”店老板想来是从我的话里知道了我对这玩意一窍不通,再加上我又年轻,实在不象个有钱人。脸上便多了些不耐烦的神se,随口两个字就想把我打发了。
一般象他们这样的店里,卖的虽然都是些仿制品,可叫价却也不低。尤其是些年头久远的,或者://
历史意义深厚的玩意价格更是高的离谱。虽是仿制品,有钱的人也可以买去收藏。毕竟真品只有一个,对于那些喜好古玩的人来说,弄个仿制的回去摆着过过瘾也是好的。
因此这些店老板一般都喜欢些懂行的人来,只有知道这东西是什么,那个年代出来的,又跟谁谁谁那个://
历史名人有过关系才明白这东西确实值些钱。店老板叫价高了,来人也舍得买。但象我这样的,对这东西一窍不通,基本上就是来看个新鲜。什么东西都拿来看看就是,却不会真的去买。所以店老板不会怎么欢迎我这样的人。
“火枪?”我没怎么注意店老板的神se变化,瞧着手里这东西怎么也不象是他说的“火枪”“这是火枪?怎么连个拿的把都没有?”
我又仔细去研究手里的那把“火枪”,除去中间鼓起的那截,这就是一个一端开口的圆筒。我看到鼓起的那截上面还有个活动的小盖,随手翻了开,下面只有一个不大的小孔。
“你小心点,这东西坏了你赔不起!”店老板看我随意摆弄着他的东西,呵斥了一声,伸过手就想把这“火枪”抢回去。
“抢什么抢,抢坏了算你的!”店老板这语气让我有些生气,挡开了他的手,背对着他我继续研究。
“这东西贵,不是你们买得起的。”店老板见我口气有些火了,也怕我跟他胡来,换了个语气对我说道。
“贵?能贵到那里去?不就是个仿制品吗?”我嘴里这么说着,手里继续摆弄那“火枪”,仔细看了个遍,最后在心里觉得这东西如果没有了中间鼓起的那一截勉强能算是根火枪的枪管。
“这可不是一般的仿制品,这是当年明朝皇帝赐给土司王的护身手铳!”店老板死命拔拉着我,“你把它给我。”
“明朝皇帝?手铳?”那还真能算是把“火枪”到了这会我看也看够了,转身把那手铳还给了店老板。“管他谁的还不都是假的。”
“你们这些人知道个屁!”店老板接过手铳,宝贝似的护在了怀里。“这东西在当年就没有几把,现在就更少了。我这虽然是仿制的,这世界上也没有几把。”
“都没几把,你又是从哪里仿制的?”我对店老板的说法是一点也不相信,象他们这样的人为了把东西卖出个好价往往能吹上天去。
“哼,说你们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店老板听出了语气里的不屑之意,小心翼翼的把那手铳放到了绒布上,回身反驳道:“当年土司王得的这把手铳,传了下来,现在真品就在吉首的那个什么往,什么,哦,是俱往矣斋。”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摇摇头,迈步走出店外。“真品不管在哪里,你这的都还是个假的!”
说完我拉着王涛头也不回的走了,反正我也只是过来看看张燕她在这家店里看的什么东西,如今看完了自然是抬脚就走。不过和店老板的这几句话又让我心里多了些疑惑。张燕怎么会对这土司王的手铳有兴趣呢?
“王涛,你知不知道土司王有把手铳?”在街上逛着,心里揣着那些疑问,反正没事我就随口问了句王涛。
“手铳,什么手铳?我不知道。”王涛回答。当然我也没指望他能给我回答出什么东西来。一般象我们这些人除了就知道些土司王的://
故事外,对其他方面的关于土司王的事是什么也不知道。
“不过我知道土司王的宝藏。”王涛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永顺十八坳,坳坳金满觉(gao念三声),…”
“觉觉十八块,块块十八斤!”没等王涛念完我就接上了。这几句我们那里的人大多数都知道,说的是土司王当年留了很多财宝下来,找了地方藏了,给后人们留下这四句口诀,便是寻找那宝藏的线索。只不过这四句话经着人们一代代的相传不知有多少年,我至今没听说过有哪个人找到一点半点的土司王遗宝来的。
“这个我也知道,很多人都知道。鬼知道是真是假!”这不由得我不怀疑这宝藏的真假。因为这么多年了,这几句话又流传的这么广泛,难保没些有心人去寻找。永顺也没多大个地方,这些年搞发展,附近山头的树都快砍光了,什么地方都给人走遍了,也没见着有人寻到点值钱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土司王藏得太好了,不想给人找着,可是既然不想让人找到,又留那四句话干嘛呢?
“是真的最好,也许那天我一走运一不小心就找着了,那就发财了!”王涛兀自幻想着。
“你就想吧!这么多年了,可能那些财宝早就让人找到了,什么都没留下来了!”我毫不留情的打破了他的美梦。“也可能那宝藏的事本来就是编出来专门骗你这样的人的!”
“这怎么可能!谁没事编这些骗人干嘛?土司王当年是很有钱,留了很多宝贝下来,只不过没有人找得到!”王涛瞪了我一眼,反驳道。
“你也没知道没人找得到啊?那你也不可能有那个运气找到了!”我没管他的眼神,宝藏这些东西也许就是为了给后人留着幻想的吧。
“嘿嘿,你知道这个宝藏,但是还有个关于土司王留下来的宝贝的事情你肯定不知道!”王涛拉了拉我,笑得一脸的神秘,“而且,那个宝贝已经给人找出来了!”
“不是你自己编的吧?”我不信,土司王那来的那么多宝藏?
“骗你干嘛,又没好处!你可以去问,那地方很多老人都知道的!”王涛一脸正经,看起来不象骗人。
“真的?在哪里?说来听听。”看着王涛的模样,我不由的起了一丝好奇。
“也是几句话,是这么说的,〃上七里,下七里,金银尽在七七里〃!”
第四十八节
*我卫君志又回来了!掌声响起来,鲜花送上来!*
://
故事大多都是编的,说得有名有姓也都只是为了骗别人相信。关于土司王宝藏留下的传言很多,是真是假让人难以分辩,而王涛说的这个,却是真正发生在湘西地面上的。
说起来那是清朝未年,先李自成领义军欲争霸天下,后又有外国洋人寇我中华。华夏大地狼烟四起,各路人马人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可真正受苦受难的却是我华夏儿女。
一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可是老天爷把你弄到了那个朝代你也没有办法,虽说早死早投胎,但也还有一句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当时有许多平民百姓为了性命,举家逃亡。
当时有个教书的先生,年纪是不小了,可是家境贫寒一直没找到老婆。一家人也就只有他和他的老母亲。这教书先生熟读圣贤书,极是孝顺。因为外面兵慌马乱的便带了他的老母亲想去找个平静点的地方安生立命。
也不知怎么的,这教书先生同他母亲来到了湘西境内。湘西地广人稀,教书先生扶着他母亲赶了一天的路也没看到处可以借宿的人家,眼看着这日头西斜,不由的心急如焚。正焦急间,催促着母亲翻过个山头,却看见了一座破破烂烂的山神庙。
教书先生看着日头沉了下去,这四处又没个人烟,心想这没办法只能在这庙里将就一夜了。自己年轻力壮的倒无所谓,只可怜自己的老母亲如此风餐露宿也知受不受得了。
二人进了山神庙,教书先生扶着自己母亲找了个背风的角落坐了,自己四下里转了一圈,只觉得这山神庙破破烂烂的似乎早就绝了人迹。教书先生看到这般情形心里一阵紧张,这里看起来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来过了,自己同母亲是人生地不熟,只知顺着路走,到了这荒无人迹的地方只盼着别出了什么意外就好。
此时天se已经暗了下来,心里挂着自己的母亲,教书先生也不敢乱跑,就在这山神庙里寻了些掉在地上的木板什么的,想拿去生堆火好夜里去寒。
地上的木板什么的大多就是以前山神庙的供桌牌匾什么的,教书先生到了这步也没去多想,尽数搬到一堆放了。又从附近找了些松技什么的,先生了堆火,服侍着母亲靠着火堆坐了,分着吃了些干粮。
教书先生的母亲年纪大了,又走了一天的路,确实是累了,吃了东西,便躺下了。教书先生脱了自己的外衣给母亲披上,还是怕母亲着凉,寻思了一下,便动手想把那几块从山神庙里寻来的木板也拆来烧了。
那些木板也不知是那年那代留下来的东西,表面上尽是厚厚的一层灰尘,看起来虽然还算完整,其实早已腐朽,稍一用力便都碎掉了。
教书先生弄碎了块牌匾样的木板,往那火堆里填了几块,手里又抓了一块正要往那火堆里去丢时,忽然发现这木板上似乎还刻了些字。
教书先生本来就是同字打交道的,发现这木板上有字,自然是想看看清楚。拿过来拂去了灰尘,借着火光一看,这一看却看得这教书先生心头一跳!
教书先生手里抓的那木板是他弄碎了的那一整块的中间部分,上面刻四个金漆大字,“金银尽在”
教书先生一看这字觉着不对,好奇之下又从一边寻了这木板的下一截来看。下一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