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五千年-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爵爷和钱骅等人早有防备,唐括部击溃大军容易,想要击杀皇帝却几乎是不可能,中军靠近尉州城,尉州城城墙高大,若是他们进了尉州拒城而守,唐括部没那么容易攻破城池。”姚广孝这段时间也不是白费的,一路上和许光不时交谈,对于战事的形势有着自己的判断,“这些定是有人在制造声势啊。”
“的确如此,许某跟踪了一名在茶楼上散播谣言的家伙,接着看到他进了皇城司之中,而皇城司早就是杨介夫的地盘了。”许光对战局的判断和姚广孝并无不同,因此没有纠结北方的战事,而是说起京中的局势来。
“最近哪家家王府有异动?”姚广孝闭着眼睛敲击木鱼,用木鱼的声音遮掩俩人的话语,“杨介夫此举乃是为新君登基做准备,若是皇帝驾崩或者唐括部大军即将到达京城的消息传来,就是新君登基之时,到了那个时候即使小爵爷能够将皇帝带回来也晚了。”
“许某这两日都在忙于联络钱爵爷、周学士他们,尚未来得及打听,不过杨介夫等人要下手的话,按照亲疏关系,郕王继位的可能性最大。”说道这种事情,即使胆大包天的许光也感到一阵儿紧张,这可是大魏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啊。
“郕王?”姚广孝忽得睁开了眼睛,“我记得当初你说过郕王乃是皇帝的亲弟弟,今年才十五岁吧?若是他登上帝位,内有太后垂帘听政,外有文官垄断朝纲,杨介夫拥立之功在手,朝堂上还有谁能和他抗衡?”
权臣拥立幼帝,从而掌控朝政,这种事情在华夏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姚广孝立刻猜出了杨介夫等人的用意,一个十五岁的年轻人懂什么?太后久居深宫、见识浅薄,自此以后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铲除异己了。
“嗯,我打算这就去太平郡主府上打探一番,她和郕王向来交好,由她出面前往郕王府乃是顺理成章之事。”许光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姚广孝默默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郡主,府外有人求见,他不肯通报姓名,反而送来了这个,说郡主一看就明白。”侍女双手捧过一块玉佩说道。
“哦?”李令月的目光在她手中的玉佩上停留了片刻,拿到手中吩咐道,“快请他进来,把薛绍也叫过来,人带进来之后你去门外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侍女退去,李令月摩挲着这块温润的玉佩,这玉佩她多次在李悠身上见过,知道这是李悠的家传之物,而如今李悠远征在外,玉佩却突然出现在了这里,莫不是皇兄真的身遭不测了么?李令月陷入深深地担忧之中。
“原来是许先生,许先生要见本郡主,只需通报即可,又何必如此乔装打扮呢?”见来人取下了帽子、假发,李令月立刻认出了许光的身份。
“郡主府上如今有人盯着,许某这也是迫不得已啊。”许光见屋内只剩了李令月和薛绍两人,于是直接说道。
“有人盯着我的府上?”李令月将目光投向薛绍。
“这些日子是有些生面孔在附近晃悠,我没摸清楚他们的目的,因此不好轻易驱赶。”薛绍说道。
“等会再说这些,许先生,你不是跟随嘉州伯出征去了么?怎么如今却回了京城?莫不是皇兄他。。。。。。。”李令月焦急的问道。
“陛下眼下尚算安全,但日子久了就不一定了。”于是许光将姚广孝的分析细细说来,“故而许某想请郡主帮忙查探京中的各个王府以及宫中的太后最近有什么异动。”
李令月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她想起了一间被自己忽视的小事,刚听到时还不以为意,但是结合许光的话一想,却是非常严重,“郕王昨日被太后召进宫中去了,说是要检查他最近的学业,到今天还不见郕王出来。”
“太后也被他们说动了!”许光惊呼道,虽然因为大礼仪一事导致太后对李圭多有不满,但事情走到如今这一步依旧出乎了他的预料。若是有太后的支持,那么郕王继位就变得名正言顺了,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即使李圭能回到京城也无法改变事实,恐怕只能被幽禁于深宫之中了此残生,或者再过上几年等众人将他遗忘之后赐一杯鸩酒了事。
“太后定是受了那些奸臣的蒙蔽,我这就进宫去向太后奏明杨介夫等人的罪责。”说罢李令月就打算出门。
“郡主不可。”许光和薛绍二人同时喊道,见李令月止步薛绍连忙劝道,“如今陛下出征,京中都是杨介夫的耳目,且不说郡主能不能进宫见到太后,即使能进宫恐怕一时也没办法说服太后,反而会将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
“那难道我们就在这里等死么?”李令月又想到了当初杨介夫提出的和亲之举,若是没了疼爱自己的皇兄和帮自己说话的英国公,下次杨介夫再提出此事或许自己就要真的远赴漠北了。
“这正是许某来寻郡主的原因。”许光抚须说道。
第191章 暗流
“杨介夫等人之所以能说动太后,是因为他们隔绝了内外,将传入宫中的消息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后只能通过他们口中获取外界的消息;如果他们欺骗太后陛下已经被唐括部所杀或者掳走,那么太后为了大魏的将来,就只能将皇位传给郕王,帮助郕王身登大宝继续带领大魏和唐括部作战。”许光照着姚广孝的分析给太平郡主解读着如今的局势,“如今杨介夫等人在京中散播陛下龙驭宾天的谣言正是为这一天做准备。”
“所以太后才会将郕王接到宫中?”太平郡主天生聪颖,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问题,“但到了今天还没有传出消息就说明杨介夫他们还没有做好扶立郕王的准备?或者是太后依旧对陛下生还抱有希望?”
“或许如此,虽然因为赵王的事情太后和陛下产生了一些隔阂,但另换新君是何等大事,太后迟迟下不了决定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唐括部的兵马真的到了京城之外,恐怕太后也顾不得多想,就必须让郕王继位了。”许光面带忧色,外有强敌,内有奸贼,小爵爷真的能赶在唐括部之前将陛下顺利带回京城么?
“这么说我们现在还有时间?”李令月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暂时恢复了镇定,“如今最要紧的一是要先稳住太后,不让太后过早册立郕王;其二要尽快派出人手了解陛下的消息,好压住京中的流言。”
“其三为了避免杨介夫狗急跳墙,我们还得在京中早做准备。”许光补充道,“许某回来的路上,多次遇见杨介夫派出封锁消息的人马,若不是许某武艺尚且过得去,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郡主若是要派出使者,还需精挑细选一番。”
“薛绍,这件事你挑人去办。”太平郡主这几年门下不只是收有王摩诘这样的文人雅客,同样也有武艺不俗的江湖客,这些人都由薛绍管理。
“属下领命。”薛绍已经开始盘算该挑选哪些人手去办这件事了。
“吾等不能这么任由杨介夫肆无忌惮的准备,须得帮他添点麻烦才行。”太平郡主开始盘算着京中的势力对比,“杨介夫此举针对的并非是陛下一人,还有执掌大魏两百余年军权的勋贵一系,他们是想借着唐括部的手杀死陛下,同时消耗勋贵武将的势力,将兵权从他们手上夺回来,虽然大魏七成以上的勋贵都跟着陛下亲征去了,但京中仍然还留有一些实力不俗的勋贵,比如说刚刚进京的昌华伯钱飒。比如说执掌京中城防的魏国公。。。。。。”
“魏国公权力甚重,他手中的五城兵马司执掌京城九门,和执掌腾骧四卫的御马监、掌管京中治安事务的承天府相互监督;他们若想掌握京城,不从魏国公手中接过兵权是不行的,因此眼下保住魏国公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若魏国公安然无恙,那杨介夫等人就不敢贸然行动,若魏国公出现意外,那么距离郕王登基的日子就不远了。”薛绍分析道。
“如今的承天府尹是杨介夫的人,加上拱卫皇宫、查访密事的皇城司,京中已经被杨介夫掌握;而拥立乃是莫大的功劳,难保御马监的人也被他说服;若是魏国公有个万一,陛下若是回来,恐怕连京城都不好进。”只要兵马在手,到时候杨介夫大可以说那是贼人假扮陛下或者陛下正被贼人要挟,妄图骗开城门,反正指鹿为马是这些人的拿手好戏。
“可因为魏国公执掌京中防务,权力过大,他为了避免误会,一向少和晋中其他官员来往,我等即使想求见恐怕也不易。”这一点许光也想过了,可是魏国公在勋贵中地位特殊,他之前也没有和魏国公打过交道。
“而且五城兵马司并非魏国公一言而决,他麾下既有跟随他多年的亲信,也有寒门、世家出身的武将,平日无事尚能维持表面上的样子,真要是有事,猝不及防之下魏国公很有可能被他们拿下。”若守卫京城的兵力全听魏国公的,那谁也不会放心,所以在五城兵马司实行了大小相制的策略,各方势力混杂,很是微妙。
“如今只能想想看谁能在魏国公面前说上话了。”三人齐齐陷入苦思之中,一个个名字呗提起又一个个被否决,最后只能将此事暂且放到一边,商量起其他事情来。
太平郡主利用自己的身份想办法进宫查看宫中的局势变化,试探太后和其他皇室成员的态度,同时接着举办集会交换消息。
而薛绍则负责梳理太平郡主手上的力量,暗地里悄悄扩充实力,防备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大事,同时派出人手在京中散播与杨介夫相反的谣言,将水搅浑。
许光依旧潜伏在暗处,联络京中的勋贵,向姚广孝通报最新消息,听从他的分派进行各种必要的工作。
于是一股暗流在几乎已经被杨介夫等人掌握的京城中慢慢散播开来,一会是京中有奸臣里通外国企图将大魏卖给唐括部,一会又是陛下已经大败唐括部正要凯旋返京,一会儿又是陛下虽然败了但实力尚存,正在和唐括部对峙;消息一日三变,弄得京中之人争执不休,反倒是陛下已经死了的消息没什么人信了。
皇城司和承天府紧急出动抓捕了不少四处说闲话的,但拷问一番之后才弄清楚,这些人都是些听了点流言蜚语就来显摆自己消息灵通的,并没有抓到有价值的人物。
不久之后,薛绍派出的信使历经艰辛带回了最新的消息,陛下被唐括部的大军围在尉州城中,唐括部苦战多日仍然没有能将尉州拿下。
他们还来不及松一口气,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忽然传来,执掌五城兵马司的魏国公曹雨田昨夜突发暴病身亡,因陛下未归无法决断,因此五城兵马司暂且由兵部尚书袁汝夔掌管。
这是马上就要有大变么?许光等人同时想到。
第192章 突围
“我们得走了。”又一天鏖战过后,李悠看着那些缓缓退去的唐括部士卒说道,到今天他们已经在尉州城坚守快一个月了,但仍然没有看到一名援军,只见到城外偶尔有大魏军的溃兵在某位将领的率领下不时进行骚扰,可这对于眼前的局势来说用处不大。
“如今尉州城还守得住,我们为何要离开?若是到了城外,这些人怕不是唐括部的对手。”钱骅下意识的问道,这些日子他们拒城而守,给唐括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段时间死在攻城中的唐括部士卒不下两万,算起来袁章的十万兵马现在似乎只剩下五万出头了,不过他们也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如今不只是尉州城的问题啊,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援军赶到,京中的局势大概不妙,我们若是再不回去恐怕就来不及了。”李悠远远地看向京城的方向,皇帝离开京城的日子实在是太久,如今即使有风险也不得不离开了。
“可若是咱们走了,城中的百姓怎么办?”钱骅迟疑的问道,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蛮夷可都是杀戮成性,若是让他们进了尉州城,城内的百姓就要蒙遭大难了。
“袁章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我们突围之后他没时间去进入尉州城,只会紧追不舍,这回京的路上肯定会充满艰辛啊。”李悠感慨道,哎,跟着李圭这样的猪队友实在是太苦逼了,“今晚就开始收拾,后天凌晨我们就突围。”
既然已经决定,那么就要快一些,商量妥当之后李悠立刻去拜见李圭,说明了要突围的计划,李圭略有迟疑,但在李悠稍微说了点自己对京城的分析之后他就再也忍不住了,这些日子他也琢磨出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来,当即咬牙同意了李悠的安排。
杨介夫,朕回京之后定会要你好看!年轻的皇帝咬牙切齿的想到,可是他就算回了京城就真的能如自己所愿处置杨介夫么?
钱骅那边去连夜收集粮食等行军必须的物资,丘尚俭、姚平仲、秦谭胜等整理军队,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至于突围的方向,李悠选择了东门,因为首先南门是唐括部防备的重点,那里的兵力布置最为雄厚,而北门和去京城的方向刚好相反;根据这几日的观察,城外的大魏溃兵似乎正好在东门一带活动,若是从这里突围,或许还能借用上他们的力量。
经过两天的准备,终于到了即将突围的时候,时间刚到卯时,尉州城的东门忽然大开,城墙之上也出现数个大洞,无数的大魏军从中杀出,接着拂晓的微光,向唐括部的大营冲去;李悠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左右开弓射出一支支致命的箭矢,将那些试图整理军队挡住攻击的唐括部将领们一一射死。
仓促之间找不到指挥的唐括部士卒只能各自为战,更多的人则是刚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防线迅速被大魏军突破,钱骅和丘尚俭一左一右紧紧护住李圭跟在李悠身后向东方逃去。
“什么?他们竟然敢突围?”这个突然地变化打了袁章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道理,是了,京中既然有可能发生异变,那么李圭就不能在尉州城停留太长的时间,突围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可是到了野外,没了城墙的阻碍,你们只会更容易被我的大军击败啊!不过,如果抓住或者杀了李圭真的是对唐括部最好的选择么?袁章脑筋急转,琢磨起其中的得失来。
若是将这些人一网打击,再杀了李圭,那么大魏的勋贵实力几近全军覆没,朝堂上杨介夫就会成为一手遮天,大魏的朝堂反而会团结起来;至于皇帝,大不了到时候再立一个就是。
可如果将这些人放回去,他们不会猜不出杨介夫等人在这次的大败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李圭和这些勋贵为了复仇,必然会和杨介夫等人在朝堂上闹得不可开交。。。。。。
从短时间来看,似乎第一种方法对唐括部更有利,皇帝死了他们肯定会忙于拥立新君,没人顾得上北方的战事,唐括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扫荡更多的城池。但是从长远来看似乎第二种选择更好,大魏越乱唐括部的机会就越大。。。。。。
袁章这些日子也想了不少这方面的事情,可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毕竟不是谁都能忍得住擒杀大魏皇帝的诱惑的。
“国师大人,东门的莫日根已经被他们打败了,我们若是再不动身他们就要跑远了。”将袁章迟迟下不了决心,乌烈忍不住提醒道。
“收拢全部兵马,我们追上去。”直到此时,袁章依旧没有下定决心,发布完命令他感到轻松了不少,心中默默地说道,若是你们能逃过这次的追杀,那么我就放你们一马,让你们回到京城和杨介夫那个老匹夫斗个痛快。
若是你们运气不好死在了这里,那也是你们的命数,至于杨介夫老贼的性命,他日我自会带着大军去京城取来。
不消片刻功夫,四面的唐括部大军已经做好了追击的准备,袁章身披铠甲腰佩宝剑指挥着他们向大魏军紧紧追去;在此之前他上阵时总是不屑于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