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会不停地放屁。根据药物摄入的量和新陈代谢速度的不同,这种放屁的情况会持续2个小时到4个小时不等。
如果单纯针对一种两种药还好。问题是所有的药都这样耍一遍,这个情况就负责了。比较幸运的摊上感冒药,止痛药之类地没事,要是摊上“男性功能类”药品那就尴尬了……任盈盈努力不去想那个场景,因为她觉得她会笑死的。
自然,这种场面还不能让对方轻易用媒体和公关手段压下来,必须有现场证人,必须有喜欢打官司和喜欢和这类机构折腾,或者至少是表面如此的人去把事情捅出来。于是,安迪让手下30多个不同工种的人抽签。抽出一半人多少弄出点毛病来去医院享受那批“药品”。看着这些刚刚还在为自己的伟大恶作剧而兴高采烈的人转眼间变得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地样子,任盈盈急忙跑进会议室。锁上了门独自一个人不用管形象地暴笑了起来。
这肯定不能算医疗事故吧。可是,这一招可比医疗事故损多了。在药品配送到位的第三天,由于消耗比例差不多,整整六个集装箱的药品都开始被调用了。整个东海岸地区,22家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旗下的医院里莫名奇妙地响起了声调不同,响声各异的放屁声……在药物调用频繁的急症室,放屁声此起彼伏,气味也逐渐“糟糕”了起来。所有的医生,护士都莫名其妙,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好事的人首先开始发难了。先是这个场景被捅给了媒体,媒体还没有赶到,网络上已经有下载最新最酷最另类的“铃声”了。这个现场录制的铃声还特地标明了录制地点。事情就这样一点一点不受控制地扩大了。
“今天你放屁了没有?”迅速成为整个东海岸地区对生病去医院地朋友和同事问候语。通常被问候地人会矢口否认自己和这22家医院中间的任何一家有任何联系。在短短两天里,在这一批药品用完前,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在整个东海岸地区就被彻底“搞臭”了。而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在惊诧莫名中看到自己在东海岸乃至全美成了一个天大地笑话。
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对这间事情的追查可谓不遗余力,因为他们也明显感觉到了这个恶作剧对于整个集团的影响。股价的波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安迪的这个宏伟计划传回位于数字图腾的上海本部的时候,引起的哄笑声就别提了。对于最近因为战争,因为各种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因为集团厂区戒严引起的那么一点点郁闷和烦躁,瞬间清空了。
安迪虽然一直以来都偏好恶作剧,但他的恶作剧还从来没有那么成功过。而安迪对整辆集装箱卡车连带满车药品进行完全拷贝地行动部署。自然也成为了中国情报部门当作教学范例的内容。
在这个时候,远在美国的情报人员们因为“放屁事件”刚刚好起来的心情又迅速被突发的事情抹平了。
“理查德·戴克?……”一直监视着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总裁迪恩·孔茨的小组在望远镜里忽然发现了一个身影。理查德·戴克的照片他们可是从各个角度都看烦了,尤其是理查德·戴克习惯地这身装束,穿着考究专门定做的灰呢外套,提着浅棕色地burberry的公文包……“来,你看下,10点方向。他怎么来这里了?”
经过两个监视组员的确认,消息被迅速传播了出去。理查德·戴克出现在波士顿了。通行的看上去有一个秘书和6个特工……由于迪恩·孔茨本来也就是个经常直升机公务机飞来飞去的人,监视他的人也就是注意一下他在集团总部的工作,在波士顿方面地人手很少,消息传出去之后,各个小组闻风而动,一面不动声色地尽快处理完手里的事情,不引起平时打交道的人的怀疑。一边纷纷想方设法赶来。而行动组长也立刻调动设备,安排每个小组的监视任务。
他们已经知道理查德·戴克是个关键人物,虽然还没有决定到底应该怎么办,但至少药想方设法弄明白他为什么来波士顿。如果他来波士顿是为了和迪恩·孔茨接触,那又是为了什么。
然阿,理查德·戴克只是在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总部大厦周围转了一圈之后就走了。
已经到位的队长不敢怠慢,仍然布置着观察理查德·戴克的任务。他决不相信巧合,这个关键人物离开51区。离开手里的工作和试验绝对不是没道理地。
于是,在看着理查德·戴克参加了整整两天无聊的会议之后,目标终于又一次来到了他最初被发现的地方。而这一次,他似乎不准备迅速离开。现在,大家大致了解了,理查德·戴克原先来这里是看一下周围环境的。这个家伙还不是一般地小心。
但是,当4个小组到位之后,随着观察角度的全面,他们发现,有另外一拨人也活跃在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总部大厦的附近。而且,看起来他们地目标是也是迪恩·孔茨。
“组长,这波人明显不是我们一伙的。准备怎么办?”
组长仔细斟酌了半天,说“集中注意理查德·戴克,注意不要让他身边的那些特工发现。那些都是好手。等再到位两个小组去盯迪恩·孔茨,等第七个小组来了之后再考虑和那伙人碰碰看。要摸一下对方来历。”
“明白了。”
一道道简单明确的命令被传达了下去。由于在美国的土地上进行这类工作。不可能名目张胆,大家都是有各式各样的身份掩护的。工作进行起来并不容易。
理查德·戴克是好不容易从在波士顿召开的某个他都没注意内容的会议上脱身的。虽然他好久没露面,可兴许是他之前地名声实在相当不小,居然还是有不少人记得他,来找他说话,甚至差点都要为他安排一个主题发言。幸亏他在人际处理上还比较圆熟,轻轻躲了过去,乘着中午休息地时候来到了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总部,在隔着一个广场的一家露天咖啡馆里找了个座位,等着和他约好了地迪恩·孔茨的到来。周围自然有理查德带来的特工和迪恩的保镖来为他们清理出一块谈话的空间。
迪恩·孔茨很快就带着玛丽3号和几个保镖下来了。迪恩·孔茨和理查德·戴克果然是约好了来见面地,不过,关于见面到底讨论了什么,那就不知道了。两人开始聊了没多久,迪恩·孔茨就吩咐一个保镖带着玛丽3号离开了。玛丽3号在保镖的陪同下,走开了相当一段距离,在明媚阳光下在广场里散步,逗弄胆大包天的鸽子,从路边卖热狗,卖冰淇淋的小贩们买各式零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变化忽然发生了。那些同样装在无关的人忽然之间采取了行动,两个人装作没看见,一下子和小玛丽和保镖撞在了一起。保镖没有注意到这两个一秒之前看起来还好像完全无关的人,被撞了个趔趄,随即他看到撞上小玛丽的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空的管状金属物体,朝着玛丽3号的胳膊上扎了过去。而玛丽3号也意识到情况不对,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惨叫声。
实际上,这另外一组人就是日本方面派出的人,奉命来弄到玛丽3号的dna样本。由于基因人的特殊性,可能原本用于dna检测的酶复制法不能使用,需要足够的原始样本。而迪恩·孔茨恐怕是因为从以往的事情里吸取了教训,居然到哪里都带着小玛丽,而且他们本来就很少出现在可以行动的公共场合。这拨人一边被日本国内不断催促,一边等行动机会也等得有些郁闷,这一次看到小玛丽身边只有一个保镖,随时准备着的他们决定冒险。
玛丽3号觉得手上一痛,随即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自己推开,她摔在了地上。
玛丽3号的尖叫引起了迪恩·孔茨和理查德·戴克,和他们身边的保卫人员的注意。他们迅速掏出了手枪冲了过来。
已经取得了足够样本的两个人看到周围人群密度挺高,为了进一步搅浑水离开,他们使用了允许他们使用的相当强硬的手段——开枪。对着天空开了两枪之后,人群已经开始四散奔逃,混乱的局面已经形成,为了阻止那些看起来非常专业和强悍的人跟上自己,他们采取了能够吸引他们注意的最好的方式,他们冲着玛丽3号开枪了。
局面迅速变的让在周围远处观察的中方情报人员目瞪口呆。迪恩·孔茨和理查德·戴克被理查德带来的特工塞进了一辆黑色大轿车,迅速离开了。而保镖们则分成两组,4个人跟着追了上去,一个人在现场向警察汇报情况,进行初步沟通,而只留下了一个人保护着玛丽3号,按着她身上可怖的血洞,阻止血液流出。
不到5分钟,急救车来了。看到急救车上下来的人,组长兴奋得要跳起来,这辆急救车上,包括正副司机,两个急救医师一共4个人,正是他已经好久没下具体指示的第七小组。
“……又一个玛丽到手了。”组长笑得极为开心。
一个小时之后,还没有在医院等到玛丽3号到来的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的官员们报警了,又过了20分钟,他们在附近一条小巷里发现了被丢弃的急救车,被捆成一团粽子的货真价实的急救队员和那个跟着玛丽3号登上急救车的可怜的保镖。
第五十二章 越洋快递
在美国警方和随后到来的fbi开始调查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玛丽3号已经被送出了波士顿。在搜索范围扩大到波士顿所有口岸的时候,玛丽3号已经在巴尔的摩港了。在距离事情发生不到8小时内,玛丽3号已经和第七小组的成员一起被装进了一个内部装修颇为舒适的集装箱在海上了。
将人弄进集装箱并不是很难,想要通过海关检疫也不难,比较困难的是如何让这个箱子的记录永远消失,永远不会有人发现这个箱子的下落,尤其是现在全世界的集装箱航运几乎都是联网的,追踪物流实在是非常简单。
自然,情报人员们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首先箱子不可能直接去中国,直航航线没有停留几乎就是告诉美国人这次劫持是中国人干的了。这艘从巴尔的摩驶出的集装箱货轮的目的地是鹿特丹,然后,这个箱子将被卸下来转载到一艘鹿特丹到新加坡的集装箱轮上。但是,这艘货轮并不是从鹿特丹始发,而是从汉堡港出发的。货轮上已经将一个没有记号的空的集装箱换上了全部完整的编号和可以通过任何检测系统的无线射频信号标记。不会有人注意到一个货轮上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编号的箱子。通常这是一种走私的办法,不过现在也只能凑合着用了。
等到经过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就进入了中国海军来接应的区域了。反正最近对印度地海上破袭战已经开始。针对印度海军的绞杀也即将付诸实施,这一海域有很多来接应的潜艇。
一艘通常对海岸方向进行渗透兵力投送的运输潜艇悄悄接近了货轮。而货轮则抽了个上空没有任何卫星经过的短短的2分钟时间将集装箱直接扔到海里,由潜艇直接在海里负责接手。
玛丽3号腹部的枪伤到这个时候早就控制住了,反正本来也没有生命危险,只不过由于不希望碰到不必要地麻烦,一直对玛丽3号采用了相对温和的麻醉形式让她睡觉。到了潜艇里,第七小组和玛丽3号才离开了集装箱。玛丽‘文’3号‘心阁’被送进潜艇上地小型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置,而第七小组由于近期没有办法回美国执行任务。他们将跟着一起去上海修整一段时间。
在那个现在已经装满了纺织品的集装箱在新加坡最终卸港的时候,玛丽3号已经在上海数字图腾总部所属的秘密病房里悠悠醒转了。这时候,距离她被枪击已经有10天了。
为了安全和隐秘,这次专递并不算快,但在仓促之间能进行一系列的安排,也足以证明情报部门各个环节的运作都相当有效率。
在美国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除了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又损失了一个“玛丽”之外。似乎各方都不算太失败。日本方面获得了足够地样本,理查德·戴克将自己所知的事情告诉了迪恩·孔茨,而数字图腾方面弄到了第三个“玛丽”。
由于这次的枪击和绑架的事情搞得比较大,看到情况的人不少,迪恩·孔茨没办法再弄出第四个玛丽来了,总算小玛丽和玛丽安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实际上,她们两个最近有了个很有趣的工作。她们“扮演”玛丽3号,不断将误导信息传达给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以及开始调查这次莫名其妙的绑架事件地FBI。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间特意布置的灯光昏暗的房间里。手里拿着当天美国出版的报纸,对着一个手机的视频镜头说一些安排好地话。当然,报纸当天快递过来肯定是来不及的,所有这些报纸都是由当地的情报员整个扫描下来然后传到上海这里再打印出来,纸张有些不一样,只好要求视频拍摄的精度不能太高。可怜数字图腾实验室里最开始居然找不到一个象素足够低的手机。最后还是一个几乎常住在实验室的家伙贡献出了一个不小心被牛奶泡过的手机来完成了这件事情。
这间房间的布局和家具,乃至房间外射入的光线角度都被每天不断调整,每天的室内设计都是专家设计,“专家”们着实过足了布置房间地瘾。绝大部分场景是真实存在地,比如酒店,汽车旅馆等等,都有去美国当地玩过的实验室同事们提供照片参考。那些能表示具体地点或者暗示地点地东西经常欲盖弥彰地掠过镜头,保证那些fbi专家们一定能猜出大致是什么“地方”……每个细节都力甄完美,就是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
每天拍摄的视频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给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或者是对事件有关注的媒体。随着事情越闹越大,美国全国几个不同的电视网都开始关注起了这个每天出现在电视上。身上缠着粗略绑着的绷带隐隐渗出血痕。苍白无力地手持当天报纸,艰难吐出一串串每天雷同的话的少女。镜头“偶尔”还会不小心将“歹徒”拿着手枪在小玛丽脑袋边上晃荡的镜头一同录入……
美国不少慈善团体,和宗教团体都自发地开始为这个深受重伤还不得不每天被歹徒拖着转移地少女祈福,而美国警方和fbi则疲于奔命,连续扑空而外界的舆论压力又空前地大……
玛丽3号醒来之后并没有激烈反抗,当她询问了来和她进行接触的人,了解到已经离开了美国,不在波士顿医疗服务集团的控制下,并且那种维持身体机能的药物居然还能保证供应的时候,她开始时候的那份惊惶反而消散了。她沉默着,似乎在认真思考着些什么。她非常配合治疗。很快身体就开始恢复正常的机能了。
“欺骗”用地特殊房间和工作人员也在同一层办公,几天后玛丽3号能下地走动之后甚至还很有兴趣地看着那些兴致勃勃将“欺骗”进行到底的专家们布置房间,录制录像。小玛丽或者玛丽安虽然还没有正式和她接触,但当她们处于同一个空间,眼神接触着的时候,玛丽3号能感觉到对方眼里的平静和安乐。
并没有任何人来催逼玛丽3号,但是。玛丽3号在稍后过来询问她最近情况如何的岳羽面前,却主动开口了:“是不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岳羽笑了。按照某种古典的说法,岳羽现在也是一方诸侯了。她的意志直接决定着很多企业地生死,其中有千城国际投资名字控制和参股的企业,也有各种交给岳羽处理地数字图腾的下游厂商。然而,这个在经营上果断理智的人无论何时何地,给人的感觉都柔和得如拂面的春风。为了让岳羽的外貌符合她的“年龄”,大家可是绞尽脑汁设计出了现在地这个中年的岳羽形象。这个形象倾注了不知道多少人对完美的中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