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东条英机 >

第39章

东条英机-第39章

小说: 东条英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问题比较实际一些的东乡站起来,挥动着迫水的报告说:“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再继续进行战争。依我看,你们的建议草案与提出的具体条目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他讥笑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的所有理论,包括所谓“战场越接近日本便越有利”的说法。“如果负担极重的国民不愿意那又该怎么办?”    
    至此,丰田将军再也按捺不住了:“即使日本国民厌战,我们也要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阿南将军大怒。“如果我们不能尽辅佐天皇之职,”他喊道,“我们就应切腹,真诚谢罪!”    
    又过了一个小时。因为孤立无援,东乡无法拖延作决定的时间,打到底的决议就此通过了。离开会议室时,东乡走到米内将军面前。“今天我原指望你的支持,”他抱怨说,“我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6月13日上午,铃木首相在国会发表了所谓有关当前时局的讲话。这位78岁的首相,一开始讲话,就提到27年前当他指挥正在受训的海军舰队时,在旧金山发表的一篇讲话。原准备听取这位老人回忆往事的听众,不禁为他提出的论点大吃一惊。    
    “我那篇讲话总的精神是:日本并不好战。它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国家。它和美国没有理由要打仗,但是,如果真的打起来,战争将打得很长,结局也是很惨的。太平洋,顾名思义应该是太平之洋,不允许在它的洋面上运送军队。然而,如果这样一个不幸事件果然发生,双方都会受到神明的惩罚。”    
    铃木的讲话显然是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进行辩解,正是他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侵略了中国,霸占了朝鲜,使数以千万计的生命遭到涂炭;正是他的这个“不好战的国家”,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侵略践踏了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使太平洋内无太平。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混沌的讲话,由于提到了“和平”这个词,也在大厅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在结束讲话时,铃木告诫说,应该举国一致打到底,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日本民族的毁灭,但是他的讲话的后果却没有因此减弱。当他转身走下讲台时,敌对情绪顿时爆发出来:轻蔑的嘘声、威胁的拳头和“打倒铃木内阁!”的呐喊声。    
    铃木对这些讥笑声置之不理,只是心不在焉地向听众挥挥手。他推开挤上来的人群,前往宫内省按照传统去向天皇汇报。然后,他沿着走廊来到木户的办公室,看了内大臣的关于“实现和平”的独特计划全文。这是个一相情愿的所谓实现“体面和平”的计划。计划提出的“和平的最低限度条件”是:    
    “如果保证太平洋确实太平……如果太平洋各国民族能取得独立,日本将放弃其占领权,放弃对所有占领地区的领导权。日本将主动撤出在这些地区的日本武装力量……”    
    在这个“和平”计划内,丝毫也看不到认罪的成分,甚至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造成的灾难,也没有表示“遗憾”,而是以战胜国的姿态提出的。作为受军国主义熏陶出来的铃木,当然对这个计划表示满意,答应尽一切努力实现其目标。但是,和米内一样,他似乎也有一些保留:“我想知道米内将军对此怎么想?”    
    “米内也是这样说起你的。”木户对他说。这使铃木觉得好笑,但木户却感到痛心。在战争如此危急的关头,怎么首相和海相连对方的“心事”都不知道?    
    铃木保证支持木户一事并没有改变他公开的立场。在次日上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铃木的讲话仍和东条一伙的腔调一样。“如果我1亿国民决心战斗,牺牲生命在所不惜,我相信要实现保持我日本国体的伟大目标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皇军军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还有一支这样大的军队的德国不能坚持到底。就武器和物资的数量而言,我们可能比不上敌人,但是我们在火线上的决心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用这个强大的力量,万众一心,战斗到底。”    
    此时,木户把第三个阁僚、外交大臣东乡请来,东乡的支持是举足轻重的。外相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并说“如果天皇说现在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为结束战争而工作”,他就会感到兴高采烈。“因为没有什么比天皇的讲话更能帮助达到这一目标了。”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60节 幻想破灭(2)

    木户原不想让另外3位军方领导人过问,但有一天,出于一时冲动,却把他的建议告诉了陆相阿南。事情是这样的,当阿南离开内大臣的办公室时,他随便问了一句:“听说你要辞职,是真的吗?”从前他们的关系很亲密,木户当内大臣的首席秘书官时,阿南任天皇的侍从武官,也许是这点才促使木户说:“我不打算辞职,但是我把心事告诉你,你可能会叫我辞职。”    
    “什么心事?”阿南想知道。    
    木户把整个和平计划和天皇打算结束战争的意图透露了给他。阿南没有马上表示反对,但是他对时机问题却有相当大的保留。他指出:“等美国在日本海滩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后,日本再求和较为有利。”    
    接着木户把集中几千架飞机以对付入侵者的做法贬低了一番。“在飞机出动以后你怎么办?”既然日本力量只能消灭1/3的登陆美军,那还是在入侵前达成协议好。阿南承认木户的战术结论有权威,虽然他不支持木户的计划,但他答应不在“六巨头”面前“过分强烈地反对它”。    
    阿南和东条一样,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之徒,他的想法试探出来了。这个意外的机会是“天赐良机”。现在木户觉得,他已经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支持,可以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抗衡了。6月22日,在内大臣的鼓动下,天皇突然把“六巨头”召至御文库议事。天皇首先讲话,以示会晤是非正式的。他说:“上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采取一项新政策,准备防御本土。但是,现在我认为有必要考虑采取一项前所未有的实现和平的行动。请你们立即采取步骤去实现我的愿望。”事前木户没有征求过意见的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军令长不禁为之一怔。    
    天皇问内阁是否考虑过“和谈”。铃木吃力地站起来汇报政府是如何考虑和谈问题的。东乡和盘托出广田与苏联大使对话的情况,日本希望苏联出面调停实现和平。    
    “什么时候把使者派到苏联去?”天皇问,“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东乡估计使者或许能在下月中旬以前抵达莫斯科。但他提醒说,日本无疑将被迫向苏联作出许多让步。    
    天皇把头转向那两个一直一言不发的陆军代表。阿南恪守他对木户许下的诺言:他不公开反对“拯救局势”的任何尝试,但表示担心,如果日本显出急于结束战争的样子,那可能会被解释为日本的软弱。另一方面,陆军参谋总长梅津大将却公开表示沮丧。他认为,有关和平的任何建议都会在国内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应该“万分谨慎”。    
    御前会议开过之后,6月24日,广田应东乡外相的要求再次拜访苏联大使马立克。这一次,广田抛弃了外交辞令,开门见山地要求用日苏新约去代替即将到期的中立条约。马立克冷淡地说,第一个条约还没有到期,没有必要再搞一个新条约。    
    在绝望之下,广田提出用日本的橡胶、锡、铝和钨去换苏联的石油。“如果苏联陆军和日本海军联合起来,”他说,“日本与苏联加在一起就将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但是,马立克对此毫无兴趣。他十分清楚,日本的海军大部已安息在海底。他回答说,苏联的石油还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苏联大使又唐突地说,除非日本拿出“具体计划”来,否则没有必要再见面。    
    不到一个星期,广田拿着一个书面的东西又去找马立克。作为换取互不侵犯条约和石油的条件,日本答应让满洲独立,放弃在苏联水域的捕鱼权。马立克仍不置可否,他要得到莫斯科的回答后再答复广田。    
    一个星期过去了,莫斯科还未对日本政府一相情愿的建议作出回答。天皇这回却按捺不住了。7月7日召见了铃木首相。“切勿错过探索苏联真正意图的时机。”他说,“不能直截了当地请俄国出来调停吗?为什么不能派一名特使带上我的亲笔信去苏联呢?”    
    显然,天皇心目中执行这一任务的人选是近卫。7月12日,近卫被从他轻井泽的别墅召到东京。近卫平民打扮,身穿普通卡叽装。天皇裕仁免去宫中的礼仪与他私下交谈,没有他人在场。天皇问,近卫作为前首相,对战争一事是怎样想的?“国民厌战,”近卫直言不讳地答道,“他们都希望陛下能屈从代表他们采取行动,想法把他们从苦境中解救出来。有人甚至说陛下应该负责。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天皇叫他准备启程赴莫斯科。虽然近卫心里反对依靠苏联调停,但是愿意采取任何步骤尽快结束战争。他说,在签订三国条约时,天皇曾警告这个步骤将最终导致与英、美开战。“那个时候,”他继续说,“承蒙陛下告诉我,不管后果是好是坏,我必须与陛下共同分担。现在,如果天皇有令,我愿为陛下效劳,万死不辞。”    
    近卫离开皇宫后,外相东乡就奉天皇的指令给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发去了一封密电。电报说:    
    “天皇陛下极其渴望尽早结束战争。如果敌对行动继续延长,只能加深交战国国内亿万无辜人民的无比痛苦。天皇对此深为关切。然而,如英、美坚持要求无条件投降,为维护帝国名誉及祖国生存,日本将被迫全力战斗到底,这只能引起继续流血,使日本遗憾万分。因此,帝国政府出于对人类幸福的真诚关怀,希望早日谈判,使和平得以恢复。为此,近卫公爵将携陛下亲笔信前往莫斯科,请苏联政府为此行提供方便。”    
    佐藤大使不相信这种行动能产生什么好的结果。他在圣彼得堡曾呆过9年,自1942年初以来就担任驻莫斯科大使,他对苏联人是深有了解的。他在回东乡的电报中说:    
    “通过谈判的方式去缔结和约是得不到苏联支持的。归根结底,如果我国真正希望结束战争,除了接受无条件投降或诸如此类的东西外,别无他途。”    
    8月6日广岛的毁灭,使日本更加迫切而不现实地希望通过苏联出面为和谈斡旋。东乡致电驻莫斯科大使佐藤称:    
    “局势急转直下,必须尽快澄清苏联的态度。请再作努力,并即复告。”    
    8月8日下午,佐藤大使请求立刻会见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几个星期来,这位外长一直避而不见佐藤。莫洛托夫原该晚上8时见他,但几分钟后又不加解释地要求把会见时间提前到下午5时。5时前几分钟,当佐藤进入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时,他强作镇定。他被领到莫洛托夫的书房,当他还来不及用俄语向这位外交委员致意,莫洛托夫就把手一挥,打断了他:“我这里有一份以苏联的名义给日本政府的通知,我想向阁下转达。”    
    凭着多年的外交生涯,佐藤本能地想到这是一份宣战书。虽然这并不出他之所料,但是这件事之成为现实,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莫洛托夫起身离开办公桌,在一张长桌的一端坐下来。佐藤被示意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椅子上坐下。莫洛托夫开始宣读一份文件:    
    “在希特勒德国战败投降后,日本是继续进行战争的唯一大国。    
    “美国、大不列颠和中国三大国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的要求遭到日本的拒绝。因此,日本政府向苏联提出的远东调停的建议失去了全部基础。    
    “考虑到日本拒绝投降,盟国已与苏联政府接洽,提出参与同日本作战的建议,以缩短战争时间,减少伤亡,为尽速恢复和平作出贡献。    
    “作为一个盟国,苏联政府恪守其义务,接受盟国的建议,加入盟国7月26日宣言。    
    “苏联政府认为,这个政策是唯一能更快实现和平,使人民免作进一步牺牲和进一步受苦,使日本人民有机会避免像德国在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毁灭的危险。    
    “鉴于以上所述,苏联政府宣布,自明日,即8月9日起,苏联认为自己已处于对日战争状态。”    
    日本政府接到苏联这一声明后,犹如晴天霹雳,简直吓呆了。


第四部分 “一号作战”第61节 无条件投降(1)

    话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苏、美、英三国为了处置德国和解决它们对欧洲及其他问题的安排,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了三国首脑和外长会议。会议期间还就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的战后处置方针,通过了一项决议。这就是著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的。当时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参加讨论,但在公告发表之前曾征得了中国的同意。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正式在公告上签字,所以又成了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这项敦促日本投降的宣言,要求“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境地之军人的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宣言说:“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宣言最后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及充分之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波茨坦公告》实际上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对日本法西斯发出的最后通牒,这对于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波茨坦公告》发表之后,日本法西斯领导集团自恃还有一定的本钱在进行垂死挣扎,对于这一通告采取极不认真、置若罔闻的态度。7月28日,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发表谈话,竟说什么“不予理睬,只有完成战争”。他们幻想通过苏联或其他什么国家调停,实现所谓“体面和平”。所以,要使日本法西斯真正接受《波茨坦公告》的要求,举手投降,反法西斯同盟国还要在战场上作最后的斗争,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严重的打击。    
    从7月27日到8月1日,盟国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了150万张传单和300万张《波茨坦公告》。传单对这些城市发出警告,说它们将受到猛烈的空中轰炸,而每次警告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次常规炸弹的猛烈袭击。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任何迹象。这样,美国政府便按着原定计划,不顾日本平民的生命,悍然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    
    8月6日早晨,天气晴朗,气候闷热。7时9分,美国飞机数架飞入广岛上空,盘旋几周,即行离去,并未轰炸。8时整,美机B—29两架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户外广岛市民有很多人并未进入防空壕,而是在仰看美机。8时15分,一架美机投下降落伞后,立即发生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即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全市立即被这黑暗的烟云所淹没。接着即冒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遂化为灼热的火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