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宋 >

第182章

兴宋-第182章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来,我给诸位介绍,这位是舒王,恩援承事郎,王宜之。”

承事郎这官衔与承信郎平级,都九品。

一位王爷头上顶着九品官衔,这在宋代不奇怪此人是王安石玄孙,舒王的爵位是从王安石那里承继过来的,只是一个虚衔,承事郎则代表朝廷给他发的薪水九品官薪水。

此人的父亲,前任舒王一辈子也只做了个实职九品官一主管盐储仓库。

在宋代,爵位并不是作威作福的保障,在这个时代,爸爸是王安石,还比不上爸爸是李刚牛叉。

“海州时长卿,我听说过。”王宜之笑着寒喧:“你编的那几本女书,虽然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是教人学聪明的,女子学了”令家业兴旺倒是可以预期。”

“那当然呢。”对方交往的都是王爷级别的家伙,刘旭黄爸神态更恭敬。但刘旭听到王宜之的话题,心中的得意都快溢出来了,他忍不住插嘴:“我刚刚替家中幼弟求骋时家女娘……嘻嘻,幸而得获许可。”

“恭喜恭喜。”赵师侠王宜之一起拱手”随即,赵师侠回答:“在下偶游海州,听说樱花十亭各具特色,忍不住过来游玩……时兄这是出门登高吗?”

赵师侠是个喜好“奇巧淫技”的家伙,他关注的不是科举文章”作为一个宣贵闲人,他对市井百态比较有兴趣,要不然他不会在《东京梦华录》上题跋。对于这样的家伙”时穿毫不忌讳,他略作羞惭的回答:“惭愧惭傀,胡乱摆弄的东西,没想到入了方家法眼。”

赵师侠的眼睛陡然瞪大了:“我竟不知道,这居然是承信郎的手笔。”

“是我徒弟的。”时穿谦逊的回答,马上又补充说:“都是我教的。”

“真是,很………。”赵师侠费劲的琢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眼下的心绪。王宜之觉得不必费劲了,他马上打圆场:“承信郎出行的目的地在哪里?”

按照文人的习惯”这是在要求同行。

时穿赶紧招呼:“我等要去白虎山,顺便浏览一下白虎山葡萄谷,两位贤弟有空吗,同行同行。”

王宜之顺水推丹:“叨扰时兄了”听说白虎山擅长酿酒,此去白虎山,正好品尝哪里的百样佳酿。”

樱花大道的免费酒为什么吸引人,因为这酒市面上找不着一他们不对外卖。而不对外卖的原因是”时穿还没拿上酒牌。宋代的酒税很高,葡萄酒酿出来之前”时穿不想白白纳税,所以他没去拿酒牌。这也意味着白虎山酿出来的酒不能对外销售,想喝,你只能来樱花路边免费品尝。

樱花路边那此未成熟的酿酒技术,已经让酒的品种令人眼花缭乱了,那么白虎山庄都有哪些酒…………酒鬼们想到这个念头,口水都止不住了。

可惜,白虎山庄现在并不对外开放,而且因为不安全因素太多,白虎山团练盘查的格外严格,一般人都进不了村子,现在有时穿这个带路党,那还有什么说的两位王爷一块走。

有了两王爷随行,速度加快了许多,接近中午时分,一行人进入白虎山庄范围,时穿目光立刻被半坡上的一间屋子紧急焊住。

那处屋子并不华贵,只是普通一座民居,但惟有屋前修着一座半完工的宽大门坊;这是进士牌楼,白虎山的进士唯有一家。

黄爸没注意到时穿的异样,踏入白虎山庄前,他还在感慨:“我看沿路百姓似乎生活差异很大,自崔庄走出来,越离崔庄远愈穷敞,到了这白虎山下,似乎略略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瞧,这座进士门第,居然修了一半就停工,这是怎么回事刁”

时穿心不在焉的回答:“最近几年海州城一直不平静,最初,桃花观事件爆发,拐子游荡在城外,城里安定不下。到了年尾教匪叛乱,大量流民入境,再加上去年冬天特别寒冷,夏天又特别干旱,所以大家的收成不理想,虽然朝廷为此减免了赋税,但县里州里要供养大量的、由流民编制的厢军,钱粮上自然紧巴了点。

再说,今年因为冬天的寒冷,许多茶树都冻死了,茶叶的产量也少,官府税收少了许多,而茶商们多有倾家荡产的,逢年过节例行对流民的周济也少了,所以民间有点凋敝。”

黄爸紧着问:“那么白虎山与崔庄怎会略好点?难道这两处未曾受灾?”

时穿回答:“那是因为今年崔庄与白虎山开工的工程多,这两处雇用了大量流民,还因为修路雇用了大量厢军,军人多了,闹事的就少了。附近青壮如果手头紧吧了,随便去那处工地作坊打一点工,也能挣点小钱以糊口…………农民啊,是最温顺的,只要锅里有口吃的,绝不肯背井离乡。”

黄爸看时穿说话时心不在焉,便顺着时穿的目光眺望过去,同行的赵师侠与王宜之、刘旭也察觉了时穿的异常,他们望向进士牌坊,用手里的折扇拍打着手心”笑着说:“想不到这里也出了一名进士?只可惜………怎么,村里出了进士,难道村民还敢阻止人修牌坊?”

时穿冷笑起来:“村民倒不曾阻止,只是他家没钱了。”

两位王爷听了这话,觉得时穿似乎与这事有牵连,赶紧低头不语。而黄爸也不好开口,唯有刘旭纳闷的摇头:“中了进士”自然有投充的人过来,怎么会没钱?再说,村中出了个进士,也是村子的风水好,村民应当巴不得建个牌坊炫耀。那进士家中没钱了”难道村民不愿赞助?进士耶,村民这般给人难堪,难道不怕以后他做了官”为难村民?”

时穿哈哈大小,笑的很放肆:“我倒不知道,进士修不起牌坊,原来使全村百姓的错!刘兄只要反过来想一想:整村百姓都不愿帮助这位进士,他的人品又如何?”

王宜之一敲折扇,插话:“确实”我走南闯北,从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真是…,…”

这个时候,王宜之已经看到残缺的牌坊下站了一位妇人,她青帕包头一身青衣,身上没有什么首饰,只有胳膊上吊了一对臂白臂嘲这种首饰其实是干活的辅助工具,如今这对臂嘲正用布条吊起两端的袖口,露出白生生的嫩臂,这对嫩臂上有一些微红的擦划痕”让人看了只觉得睢心。

这样美好的胳膊,长出来不容易啊,怎么就不知道心痛呢?

臂嘲垂下的绳索将袖口扎得很紧。那女子长相秀丽,她像一座雕像似的站在牌坊下,一手搭着凉棚,看着逐渐走进的时穿”很有点望穿秋水的感觉。

队伍中随行的时氏族人,看到牌坊下站的这位妇人远远的拱手,他们态度恭敬,但却没有出声打招呼,而牌坊下的那位秀丽妇人也没有回复众人的礼节,对这种失礼行为,同行的时姓族人好像没有察觉,很平淡的放下行礼的手,随着时穿一声咳嗽,团练们立刻散布开来,他们小步绕开牌坊,在牌坊周围组成一道人墙,摆出警戒的姿态,同时用身体屏蔽了四处。

王宜之赵师侠等人被团练的动作吓了一跳,而刘旭马上赞叹:“果然是记练有素啊,都说崔庄团练强悍,你瞧瞧,令行禁止的…………”

操练得好有什么用,不能上阵那就是“队列团休操”表演而已。不过,这时候时穿不想纠缠这个问题,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到牌坊下,高大的身躯半弯下来,态度很柔和的问:“猪姑娘,大白天的,待在这里做什么…………哦,我已经派人去徐州接罗兄,听说罗兄盘缠用尽,被困在徐州。好在徐州离这里并不远,没几日罗兄就能回来了。”

黄爸有点疑惑,他看到牌坊下那妇女水汪汪的眼睛瞅着时穿,心里隐隐有点不舒服,马上重重的哼了一声,但此时的时穿似乎什么都听不见,他两眼中只看着猪素珍。

牌坊下的猪素珍嫣然一笑:“长卿把我当成了孟姜女、望夫石了,我在这里绮门眺望,可不是期盼夫君回家的。昨日崔姑娘把我送过来的,我知道几个姐妹出嫁,原想着总算姐妹一场,大约…………可惜我这身子不祥,也不敢前去祝贺,只好站在这里替她们祈祷祝福,………

唉,幸运如她们,有长卿兄在,怎样也不会像我,落得如此境遇。”

在团练堆成的人墙中,时穿左右打量了一下,人墙外,王宜之起师侠,以及黄家刘家家眷都好奇地望着这里,黄爸还在低声与王氏说着什么。

人墙前方是牌坊,牌坊后面是罗家门户。时穿小心的问:“猪姑娘近日过得可好?”

楮素珍福了一礼,笑意盈盈的回答:“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说委屈不提冤枉…………婆婆与小叔自去了城中后,倒也不曾再胡闹,后来小叔娶了亲,听说长卿做生意赔了本,我陪嫁的那几个店铺血本无归,便又变颜变色的作弄起来,我昨日回来,他们虽不再指派我做这做那,可总是没有好脸色。

唉,奴家这样已经很满足了,总算是有了喘口气的工夫。比起过去,已经是天上地下之别了。”

稍停,猪素珍又皱了皱眉头,小心的问:“罗望京怎会盘缠用尽,困在徐州呢?你打听了没有,究竟是怎样情况我年前送上京师六百贯钱,这才几个月的工夫,怎么可能花的一干二净?”(未完待续。



第331章一个极品的催生过程

第331章一个极品的催生过程

这个时候,黄爸与王氏的私语已经结束,他走到刘旭身边想说点什么,而王宜之与赵师侠这两位王爷已被好奇心挠的心痒难耐,他们走进刘旭,抢先开口:“这是怎么回事………,…刘兄,那女子是何人哉?”。

海州第一才女,刘旭怎能不认识,当初他考科举的时候,褚素珍就站在贡院门口给举子送行,他记得这为艳丽的才女,当时的褚素珍美丽的仿佛耀眼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睛,让人无法呼吸,更让人不想离去………,…可如今荆衣木钗的褚素珍就站在牌坊下,望穿秋水那阵阵的心痛,让刘旭只想呐喊

怎么能如此侮辱才华?

刘旭捂着胸口,痛彻心扉的回答:“海州第一才女褚素珍。”。

“什么刁就是那首“萧萧江上素樱春,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丹。

惜春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的褚素珍?。”赵师侠震惊得无以复加。

王宜之下巴都快掉了,他哆哆嗦嗦的问:“这,………这又怎地,……,…海州第一才女呀,怎地这番模样?………,…海州什么时候如此宣裕,可以这般糟蹋才女?…”

“不关海洲的事…。”刘旭全身都在哆嗦:“昔日教匪作乱,猎姑娘曾被劫,时长卿救下了褚姑娘,再后来褚姑娘匆匆出嫁,嫁了个进士罗望京。”。

实话,当时听到褚姑娘遇劫,刘旭心中也有点遗憾”但仅仅是有点而已,褚素珍的才学与美丽是他这辈子都要抬头仰望的。然而自己心中有缺憾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心中偶像被人糟践又是另一回事,这一刻的感觉,就仿佛是天崩地陷,整个世界观都崩塌了了一夜虚无。

以前只是隐隐听到褚素珍婚后过得不好的传闻,现在…,……,…刘旭觉得自己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恨过一个人那个造成褚素珍这般模样的罗望京。

只听时穿轻轻叹了口气”回答褚素珍:“也许罗兄过去贫寒日子过惯了,等到了京城,在哪里销金窟里,有才学的人比比皆是,才学这东西不好感觉到”况且罗兄并不是太有才。所以他最为以自傲的才学别人看不上,相反,黄煜那厮泼水般花钱”却人人看在眼里。罗兄受刺激了。

这个时候,他骤然得到一大笔钱,不需要他付出什么,仅仅是一场婚姻就让他获得这笔钱。钱来的容易,不免就不觉珍惜………我听说罗兄在京师一下变得很“暴发”吃穿上面比黄煜还讲究”自己花还不算,经常宴请同伴去勾栏瓦舍消遣。等到钱花的差不多了,或许还期望你继续送钱过去,所以罗兄不仅不节制,还向黄煜借钱,继续过那种钱如流水的日子,连黄煜都觉得过分了。

后来,海州举子不忿你的遭遇,投帖闹到京城吏部去了”罗兄听说你跟婆婆闹得不快,海州举子正怂恿你和离,这才稍稍慌了,典当了身上的物品”准备谋个小官出京,可这时一切都晚了”吏部官员觉得此人如此人品,即使任命出去也要受牵连……,…”。

大宋官员的任命这时还带有一点汉唐时代的遗风,而科举制也似乎更接近唐代,诗词歌赋也是考试内容之一。而且读书人中了进士后,并不能像明清时代那样直接得到官职,还要靠官员举荐而大宋朝的反腐也是从这方面招手:官员,其举荐人要承担查举不严的罪名。

所以宋人登科之后,也是要进一步运作的,虽然举荐人不想唐代那样,要求非政事堂高官不可。

但你总得找几个官员在你的官帖上“背书…”吧,罗望京陡然暴发没什么,大宋朝类似的“一跃龙门,身价百倍…”的例子不少,考媳妇的嫁妆撑场面也没什么,只要你媳妇肯就行,大宋朝这样的官员也比比皆是。

可是谋夺媳妇嫁妆给弟弟娶亲,甚至连媳妇的首饰都要多下;自家人穿绫罗,带丰厚嫁妆嫁入的妻子却荆衣木钗………这样的官员,谁敢做他的举荐人?万一到了地方上,毫无顾忌的抢夺百姓财物,谁肯替罗望京买单?

妻子啊,要与他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人,他都敢夺取律法保护的嫁妆,还有什么他不敢?

“更加悲催的是,罗望京大把花钱,买入那些东西的时候,可能要花十贯钱,典卖出去的时候,能得个三四贯就不错了。罗兄好面子,又不愿意跟人讲价争论,结果到最后,浑身上下只剩十一贯钱。而这时候,海州举子都避着他,他想借钱都没有门路黄煜不敢回乡,直接去赴任,大约也是不想跟他再见面。

听说罗兄一横心,打算赶回家来先处理好你跟婆婆的关系,等三年后春选再来谋官,所以他带着剩下的钱匆匆出京…………可惜的是,花惯钱的手,一时半时刹不住。出京之后,物价陡然便宜下来,罗兄似乎感觉到自己又是财主,所以走一路花一路,到了徐州,已经弹尽粮绝了……”

褚素珍叹了口气,神情很失望。她刚才直呼夫君的名字,已经显得很失礼了,现已经失望透顶,干脆用“那厮。”代替:“那厮真个是扶不起的阿斗啊。一个响当当的进士,居然也能被困住了

咱皇宋有规矩的,像他这样的进士举人,旅行中只要向地方官投帖,官员们多少会送一些程仪,此举称之为“养读书种子”他一个进士,沿途可以借用官舍,不需花一个钱住宿:地方官送的程仪虽然不多,但只用来吃吃喝喝足够了。此外,地方官员也有好的,亲善点的官员,甚至愿意为路过举人进士安排船只,以减轻读书人的旅费,朝廷纲船来往不断”徐州又是通衢大路,他怎么就会……,……就会因在徐州呢?”。

时穿冷嘲的哼了一声:“是受了刺激吧1我听说罗兄出了京之后,越发的偏执,一言不合就与路歧人争吵,弄得没人愿意与他同行。而罗兄身上钱虽不多,却生恐被人小看”以为他落魄出京,一路上要住最好的旅店,雇最好的脚夫,叫最美的粉头。

嘿嘿,也幸亏他头上有个进士头衔,沿途可以找地方官打秋风,那十一贯钱才让他花到了徐州…………罗兄大约是想着:到了徐州,离家乡近了,总能找见海州的客商,然后,或者搭乘对方的船,或者向对方借一点银子,所以他进徐州前,已经把手头的钱全花光了。

徐州地方官倒是给他安排了食宿,还送他三贯程仪,原本顺路打上海州货船的话,罗兄应该在一个月前回家,但就在当晚,罗兄与勾栏中撞见客商谈论海州事务,其中谈到了你与他的婚姻,罗兄顿时性格大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