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164章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64章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模拟实战,那么即便各军只带了数日之粮,可这防守方的营寨里也是有一座粮仓的。当然那里只是大概做个样子,并没有真正的粮草堆积罢了。

蓝方营寨并不仅有一处,而是依据地形,设立了五座,彼此既可以相处支援,又有道路想通。而此次裁定胜负的条件之一,便是红方将蓝方营寨攻破,或是直接端掉中军营寨。粮草若是有失,对于蓝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山下营寨内,文聘立于中军帐前,沉稳的发出数道军令。轻骑突袭粮草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是以各部并未一窝蜂的冲杀出来,而是由长枪营组成了方阵,在设立“粮仓”的营寨外拦截阻击。

对于此次军演的意义,文聘身为主将自然是深知的。虽然刘琮此前对他说过,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次军演中暴露出的问题,可身为军人,谁不视荣誉重于一切呢?尤其是在刘琮的有意推波助澜之下,文聘现在已是荆州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即便没有与魏延等南阳系将领争权夺利的心思,可争强好胜总是没错的吧?

魏延用兵的特点,文聘还是有所了解的,在他看来,魏延好用奇兵,行诡道。和他自己沉稳持重的风格截然相反。或许正因为如此,刘琮才会分别以他们二人为攻守双方的主将。

红方轻骑渡河深入,一旦被自己出重兵围困,其下场定然是被全歼的。但魏延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怎么会没有后招?又或者他在赌,赌自己不敢分兵围杀这数百轻骑?

秋日的阳光下,文聘微微眯起双眼,此时红方轻骑如同灵蛇一般在狭窄的地形中左冲右突,看起来竟然毫不慌乱。这更加使得文聘认定,魏延绝不会只用这数百轻骑来奇袭粮草。

那么他的目的,又在哪儿呢?

就在文聘思绪飞转之时,斥候飞马来报:“将军!我军前寨发现红方陷阵营!彼结阵而来,意图破寨!”

紧接着,左寨,后寨皆发现敌踪,只是敌军旗号不明,未知是哪一部。

很显然,这是魏延的疑兵之计。文聘向身后侍卫示意牵来战马,翻身跃上马背,“泼刺刺”地向中军寨外而去。

红方不过比己方多了千余人而已,三面进攻,必然只有一处才是真正的进攻方向。

进攻颇为犀利的陷阵营出现在前寨,反倒让文聘不怎么担心此处。那么剩下的,便是左寨和后寨了。

这两处,到底哪一处才是魏延真正的进攻重点呢?

这个问题不但文聘在想,山头上“观战”的刘琮等人,也在想……

第296章 早有准备防突袭

战场之上对于形势的判断必须分秒必争,否则战机稍纵即逝,甚至很可能会因此导致战败。这种对于战机的把握,最能体现将领能力的高低。

五座营寨的设置虽然分为前后左右中,但绝不是那种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的设置。前营控遏道路,中营和前营之间的左营依山而设,居高临下。偏后的右营临河,后营据山崖之险,最为稳固。

现在前寨左寨和后寨同时遇敌,等若红方在轻骑骚扰之后又出一招,文聘出中军营,便是打算往左营亲自观察。

在这样的地形之下,守方尤其占便宜。文聘并不担心红方会突然攻破任何一座营寨,他现在首先要确定的,便是红方进攻的主攻方向。或者说,是魏延真正进攻的方向。

山岗上秋风阵阵,卷起刘琮身披的猩红大氅,鼓荡不休,然而刘琮却岳峙渊渟,不动如松。他双眼微眯凝视着山下,神色颇为凝重。身旁诸人似乎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又或是被山下“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战斗所感染,低低的议论声渐次消失了,肃杀的气氛在山岗上弥漫开来。

目力所及之处,红方的陷阵营已从正面向蓝方的前寨发起了进攻。虽然因距离有些远,看的并不真切,但远远传来的战鼓声、厮杀声因在山谷中阵阵回荡,反倒让山岗上的众人,感到很是紧张。有些人不时去看负责判定胜负的观察使,然而代表胜负的旗帜却始终未曾扬起。

左寨虽然地势较高,但坡度徐缓,好在挖了壕沟,红方的进攻将士急切间难以攻到近前,而被长枪营所阻截之后转而游走的那数百轻骑,却突然向前寨而去,看样子是要与陷阵营合计前寨。

文聘出中军寨后,率领百余名轻骑先至左营,他判断左营并非红方进攻的真正方向,就已经出现的红方将士来看,仅有两千余人马,那么魏延的主力在哪儿?

总体来说,攻守双方的实力相差并不太大。即便因为兵种的原因看起来守方较弱,但正因为他们是守方,弱势便不会如野战中那么明显。攻方在暗,守在明,这对于攻方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然而攻方却必须由暗转明,才能完成攻下中军营的任务。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加上地形条件、攻防之势等,使得这场军演非常考验主将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和把握,对于兵力的配置和调度。

前寨的争夺陷入胶着,文聘并没有立即向前寨增派援兵,他可用的机动兵力并不多,除了这百余名轻骑之外,只有八百余人的斗阵营。而在防守中,轻骑兵并没有多少优势。他们的作用,是在关键时刻对攻入营寨中的敌军进行突袭、截杀,而不是浪费在比拼损耗的攻防战中。

至于后寨文聘只是稍加关注,便不再理会,那处山路狭窄而后寨凭险而立,即便红方大队人马进攻,也难以在寨下展开兵力。文聘有理由相信,魏延绝不会以后寨为重点进攻的方向。

而一直悄无声息的右寨呢?因临河而设,视野开阔,现在并未发现敌军踪迹。

那么魏延是想通过硬攻前寨,来迫使自己抽调兵力从而露出破绽吗?文聘下意识的用马鞭敲打着鞍桥,手中缰绳一抖:“走!回中军营!”

在山岗上观看的刘琮见文聘并未调兵前往前寨增援,而是折回了中军营寨,不由点了点头。

虽然还不知魏延到底怎么打算,但一上来便以陷阵营这样的尖刀从正面刺出,却又将明光骑和飞熊军雪藏不用,很明显是要用凌厉的攻势来扰乱文聘的防守布置。之前数百轻骑渡河袭扰,之后三面攻击也都是为了这同一个目的。其实到现在刘琮和文聘都明白了,魏延这三路进攻即便有所侧重,却仍然没有暴露出他的主攻方向。

文聘既然不为所动,那么前寨的防守必然吃紧,尤其是在红方轻骑赶到之后,防守前寨的刀盾兵大感吃紧,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陷阵营攻入营中。

“这是要兑子吗?”刘琮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以放弃前寨为代价,那么中军营就要直接承受来自红方的攻击,左右两营若是能形成合围也还罢了,万一被红方拖住,或是被各个击破,守军便大事去矣……”

然而战况并未如同刘琮所预想的这般发展。前寨的蓝方守军在看到弃寨的旗号之后,便撤出了营寨,利用地形在寨外结阵防守,而攻入寨中的陷阵营将士并没有紧随而出,追击守军。

被刀盾兵占据道路之后,红方的数百轻骑无法展开,双方在前寨附近陷入僵持。

蓝方前寨虽失但仍然在中军营寨前组成了一道坚固防线,更为关键的是这道防线随时可以受到左右两营的支援。而对于进攻方来说,攻破一座前寨并不意味着战斗结束,他们的目标虽然就在不远处,可是在蓝方严密的防守之下,要想攻破中军营,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就在此时,后寨形势陡变!

因观战的站岗离后寨最近,所以当那些身披皮甲的飞熊军突兀的出现在后寨时,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惊叹声。

“此何部将士?真如神兵天降也!”捋着花白胡须的老先生动作一僵,惊讶的瞪大了双眼。

他身旁的议郎不可思议的摇头道:“这怎么可能?这些都是飞熊军将士,本也擅长攻城拔寨,但是这后山险峻,他们是从何处攀爬而上的?”

老先生叹道:“不过是演武而已何必如此?这万一摔下山去,岂不是命都没了?”

议郎心中腹诽,面上却只淡然一笑,不是军人又如何能体会对胜利的渴望?他虽然现在转为文职,可是骨子里,仍然燃烧着军人的热血,若是换成自己,只怕也会不要命的冲杀上去吧?

眼前的这一幕使得刘琮回想起攻克叶城的那个夜晚,魏延亲自率领两百死士翻山入城,百死余生,活到城破的不过几十人而已。

从那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年,魏延仍然还是这么喜欢冒险。

不过很显然魏延这一次又获得了成功。虽然自绝壁攀爬而上的飞熊军将士不多,却成功的扰乱了后寨的防守,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了那排寨墙,直到此时,明光骑才从山道上冲杀而出,直奔中军营寨!

这才是魏延的撒手锏!相对而言,山越营本就是文聘防守体系中的弱点。毕竟山越营加入荆州军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在训练、军纪和战斗力上无法与飞熊军相比。文聘将其布置在后寨,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试图以险要的地形弥补山越营战斗力不够强大的弱点。然而自绝路攀山杀入营中的飞熊军,一下就将文聘的防御体系捅出了个大窟窿。

提着短刀的阳范欲哭无泪,他以为自己已经将所有通往后寨的道路都控制在了手里,甚至有些可能会被红方利用的进攻路线,都被他安排了人手加以警戒,谁知道这些彪悍轻捷的壮汉,还是从最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

看着那些汉子们胳膊上、腿上被锋利的岩石所划破的伤口,阳范似乎感悟到了什么。他抬头望向观察使所在的山岗,见号旗升起,不由沮丧的丢下短刀。

那旗号的意思之前已经被他记得烂熟于心,却没想到这么快便看到了:己方被判定失败,一半将士退出战斗。

“凭啥就让咱一半兄弟阵亡了?”有人不服气的嘀咕道。

阳范牛眼一瞪,没好气的说道:“规矩!这是规矩懂不懂?滚,都给我滚的远远的!”

后寨被突破之后紧接着明光骑突飞猛进,从曲折的山路上杀向近在咫尺的中军营寨。许多在山岗上观战的人都认为,蓝方现在腹背受敌,只怕坚持不了多久,战况已经趋于明朗,很快蓝方就要在红方的进攻下全面崩溃。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大吃一惊,心情也更加紧张起来。

明光骑在冲至中军营不足百步之时,却不得不突然勒住战马,硬生生的停了下来。可即便如此,山上的观察使还是判定冲在前方的一百骑退出战斗。

“怎么回事?为何突然止步于此,还有……”老先生一脸不解的扭头问道。

那位年约四十许的议郎双眼放光,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妙哉!原来文将军早有防备!怪不得不怕骑兵从后方突袭中营……”

老先生急的抓耳挠腮,追问道:“妙在何处?你倒是说说啊!”

“呃,是这样的。文将军在中营和后营之间设了许多绊马索、陷坑等,不过毕竟是演武,不可能真的以此伤了将士,故此待其冲杀而来时便亮出号旗,所以骑兵才会突然勒马停步,只是按照规矩他们至少要损失一部分人马的。”议郎这会儿心情不错,便耐心的低声解释道。

至于为何心情不错,那是因为他虽姓韩,但与文家却有姻亲,立场上自然便偏向文聘。

第297章 袍泽安危竟不顾

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在如此狭窄的地形一旦停顿,其所拥有的冲击动能的优势,便不复存在,反倒因为重甲之故变得行动迟缓,很容易变成寨墙后弓箭手的固定靶子。

如果是在冲锋之时,即便硬挨上一到两轮箭雨,明光骑也能利用速度优势很快冲杀到寨墙之下。相对简陋低矮的寨墙,与骑在战马上的骑兵相比便无法为守军提供很好的遮蔽掩护。只要明光骑能够控制住一段寨墙,穿插而来的飞熊军便能够迅速攻破中军营……

然而明光骑陷入绊马索和陷坑所组成的泥潭之中,又遭受到守军近距离的箭矢攻击,不得不向后寨退却。把中营这块硬骨头,交给飞熊军来啃。

赵云有些懊恼的兜转马头,下意识的抬头望向刘琮等人所在的山岗。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整个进攻陷入了混乱,而最为关键的刚才他下令停下时太过急切,使得有些骑手控制不住,或是摔落战马,或是互相碰撞,更严重的是数匹战马因此而受伤。

对于骑兵来说,铠甲斗具什么的都是其次,战马才是最为宝贵的。尤其是荆州本身并不产优良战马,最好的战马都是从西凉等地高价购入的。如今因为军演而受到损伤,赵云岂能不为之心疼?

此时已过了晌午,山岗上许多人都饿的肚子咕咕叫了。不过刘琮却恍若未觉,目光始终在山下各处梭巡。此次军演进行到现在,有出乎他意料之处,也有他早已想到地方。眼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他身旁的王粲已经根据他的口述记录了好几卷纸。

目前来看魏延的进攻思路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以飞熊军攻其弱点这是对的,但没有摸清楚中军营寨附近的防守情况便贸然以重骑兵冲击,很显然太急躁了些。若是先以步卒试探,必然会发现绊马索、陷坑的存在,即便不能加以破坏,也好过平白折损一百明光骑。最主要的是如此一来,进攻的节奏便被打断,丧失了主动权。

现在后寨中仍然有一半山越兵,如果他们能夺回后寨,势必会阻断明光骑和飞熊军的退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局面。对于防守一方来说,反倒是最为有利的。

且看魏延如何破解吧。刘琮心中暗道,他所希望看到的,是攻击方以水银泻地之势不断侵袭防守方,如同利刃一般一层层地将守方割得鲜血淋漓,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形成局部优势之后再一战而定,而不是像眼下这般虚实相间,突出奇兵施以致命一击的冒险打法。

不过刘琮也很清楚,这是每个将领因为性格能力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指挥风格。其实也不能完全说魏延这么打不对,毕竟在兵力上魏延的优势并不明显,如果按照刘琮所设想的进攻方式,将成为一场漫长而枯燥的拉锯战,不到最后一刻,是看不出精彩的。

仔细想想,其实刘琮自己用兵又何尝不是经常冒险呢?以不足万余人马死守宛城,吸引曹军重兵围攻,为在外围的甘宁等部制造机会,若是当时城破,哪儿还有今日?二战虎林以微弱兵力不断收缩退让,最终诱得孙权大军进入陆营,如果当时退却稍迟,很可能就被孙权给一锅端了。那时候自己可就成了经验包,又能上哪儿说理去?

若非有贾诩时常给自己提点,很多时候冒险的风险系数会不断增大,直到在某个脆弱的环节断裂,或是因为某个小小的意外功亏一篑。

魏延在最不可能投入重兵的方向撒出了明光骑,却被文聘提前布置的绊马索和陷坑给坑了一把。这倒不是文聘对此早有预料,而是他性格稳重,思虑周密之故。

红方的进攻因此受阻,文聘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传令升起号旗,让阳范率领残部反扑,务必夺回后寨。紧接着,又派出机灵敏捷之辈,向阳范传达军令,若后寨一时难以夺回,可先于险要处阻击敌军。

紧接着,张泉所部长枪营自中军营和左营之间杀向明光骑,而斗阵营则向前寨退出的刀盾兵增援,“战场”上的形势变的愈发难以揣测。

山岗上的观察使们在紧张的注视,不时根据事先拟定的规则下令旗手打出旗帜,攻防双方“阵亡”的将士越来越多。

令刘琮感到欣慰的是,魏延在进攻受阻之后立即改变了战术,先是彻底扫清了后寨中的山越兵,同时让明光骑绕向右营,截断右营与中军营寨之间的联系。

而文聘也没闲着,在长枪营的掩护下,飞熊军并未能攻至中军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