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琮也很清楚的知道,实际上百姓的负担还是很重的,不仅仅是荆州,益州和江东的百姓也都是如此,但对于这些百姓来说,不用担心因为战争而家破人亡,能够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安定日子了。而且无论是集市还是别的,从中获利最大的,恰恰是以自己为代表的世家大族。
回到牧守府后,刘琮得知法正送来了淮河战役的计划。贾诩已经看过,正和法正说着什么,刘琮进来之后,先看将这计划看了一遍。
“我方水军数量偏少啊。”刘琮放下竹简,抬头对法正说道:“还需加强水军力量,否则战事恐将不顺。”
法正皱眉道:“战船难以入淮河,现在打造恐怕来不及了。”
这个问题倒是事实,刘琮摩挲着下巴,眯起双眼道:“尽量先征集船只吧。”
参谋府的战略计划是自寿春出兵,先扫平九江郡内的其余各城,沿淮河向东,攻西曲阳、当涂、阴陵、钟离四地,尤其是淮河南岸的重镇钟离。此为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完成上述作战目标之后,直取盱眙、淮阴、盐渎,这是战役的第二阶段,能够达成的话,则高邮、广陵便被包围,扫平这些地方的残余就是战役的收尾,也就是第三阶段的任务了。
之所以要从寿春出兵而不是渡江直扑广陵(扬州),是因为两者的难易程度相距太大。渡江作战即便对于刘琮来说,也是个很困难的任务。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水军,还有各方面的协同。无论是军队力量的投放和扩展,在渡江战斗中都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份计划大致就是刘琮之前所提出的方案,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了完善。
考虑到陈登病重的消息,刘琮觉得有必要加快推进淮河战役,好在荆州军的后勤系统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经颇为成熟,各项准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此次战役刘琮不准备亲临前线,而是打算坐镇寿春。
第435章 劝主公沮授出谋
“呜……”低声的号角声刚刚响起,城头上的战鼓便急促的敲响了:“咚!咚!咚咚!”
神色疲倦的士卒们在伍长、什长的催促下嘟囔着站起身,拎着刀枪来到垛口处,向城下望去。一面旗帜被春风吹展,挂在旗枪上的串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铛”声,那面在春风中招展的旗帜上,绣着个斗大的“袁”字,而城下正向城墙逼近的黑压压的队列中,也有数面“袁”字大旗。
前几日城外的厮杀已看不出多少痕迹,不过被烧毁的房屋、焦黑的树干在春日灿烂的阳光下,依旧刺痛了袁谭的双眼。他此时立于城楼之上,英挺的双眉皱成一团,左手紧握着腰间悬挂的长剑,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自月前被高干打败,摔残部退守信都以来,坏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先是袁尚与袁熙合兵,紧接着刘备派张飞又悄没声的占了广平和内黄,使得先前关羽攻下壶关,威逼上党的好消息黯然失色。
刘备这是要干什么?想到孙乾所说的那番解释,袁谭便气不打一处来。按照刘备的说法,是担心袁谭不敌,调兵广平乃是为了就近增援。数日之前袁谭是断然不肯相信的,虽然对此无可奈何,却总觉得自己上了刘备的恶当。然而现在袁谭气归气,心里也明白,刘备所言不差,自己恐怕还真的打不过袁尚和袁熙。
可是刘备的援军在哪儿呢?现在袁尚和袁熙所部三万余人马,已经兵临城下,刘备的援军呢?
“将军,目下我军伤亡惨重,城内粮草不敷,还是应当早些决断啊,否则迟则生变,恐对将军不利也。”辛评眯着细长的双眼,白皙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焦虑之色。
所谓决断,不过是劝袁谭早点弃城而走,逃回南皮罢了。信都城池虽大,但毕竟不能与袁谭经营已久的南皮相比。城内大族及百姓对袁谭既无效忠之心,更无同生共死之念,若是被袁尚钻了空子,到时候城被攻破,大伙儿全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袁谭如何能甘心放弃?他现在还有一万余人马,只要刘备能率军及时赶到,未尝不能将袁尚袁谭痛击于城下。对方不过三万余人,分为三个大营困守三面,只给袁谭留出东门,不就是想逼着自己弃城逃回南皮吗?
从城楼上看下去,远处的敌军黑压压一片,而正向城下逼近的敌军,甚至已经能够看清前排将士的样子了。一名校尉摸样的骑士正在阵前大声指挥着,他黑面长须,年纪却并不很大,肩膀宽阔,身材高大,尤其是胯下战马神骏异常,使得他更显得鹤立鸡群,威风凛凛。他的铠甲看上去倒坡有些刀劈剑砍的痕迹,铜扣牛皮的腰带上,虎头吞口颇为狰狞,在春日的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在他的身后,手持圆盾的步卒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在急促的战鼓声中,在低沉的号角声中,随着高高飘扬的旗帜,如同一道巨浪般向城下逼近。
双方的弓箭手已经开始向对方抛射箭矢,这种乏味的场面使得袁谭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也许昨夜不该那么放纵,不过想到那两个少女如玉般的肌肤和**的呻吟,袁谭脸上还是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攻城战即便对于守城一方也是颇为残酷的。看着袁尚和袁熙的部下疯狂地向城头进攻,袁谭忍不住冷汗迭出。双方将士中不乏相识者,然而在这样的时刻,谁还管的了对面的人是否相识?
城头上的防线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就会被敌军跳入城头,然而守军毕竟坚持住了,他们坐在满是血泊的城头上,在伤兵的哀嚎声中,神情麻木地喘着粗气。
袁谭在城楼内不断走动着,楼板被他踩得“咯吱”直响,他犹如一只困在笼中的野兽,双眼赤红,发髻凌乱。现在还能从容退走吗?焉知东门无兵是不是对方设下的陷阱?若是自己领兵从东门逃走,会不会一头撞入敌军早已设下的埋伏之中?这个可怕的前景让袁谭猛然站住,眼神有些迷茫和畏惧。
刘备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或许,干脆就没有?袁谭深吸了一口气,心惊胆战的想着,要不然先退回南皮吧?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经营多年的地方,若是能回到南皮,再征召各地人马,怎么也能凑足三万之众,甚至五万也是有可能的。这么一来,未必便会输给袁尚和袁熙。
就在袁谭纠结不已的时候,邺城内刘备正与沮授商议是否去救援袁谭。
“公今不往救袁青州,更待何时?”沮授正色说道:“袁尚与袁熙坐拥并、幽,合兵攻打信都,袁青州何以当之?”
刘备为难的摊开手说道:“吾欲救袁青州,奈何曹贼在背后虎视眈眈,焉能不顾?”
“主公此言差矣!”沮授摇头道:“若公遣军北上,不出旬日,便可抵信都城下,彼时与青州里应外合,必能解信都之围,将二袁之兵驱离冀州,使青州得以领兵返回南皮。如此一来,主公便可据有信都,何乐而不为?至于曹操,即便来犯,亦有黎阳可阻敌,愿主公切勿迟疑!”
本来按照刘备的想法,是袁谭和袁尚袁熙三兄弟打个你死我活,自己再出兵收拾残局,可现在听沮授这么一说,刘备也有些动心了。也许现在袁谭实力尚存,一时难以扑灭,可若是真被袁尚和袁熙打残了,自己就要面临两面受敌的窘境。相比之下,先保住袁谭,与袁尚和袁熙形成均势,更符合自己当下的利益。
这么想着,刘备便点了点头,对沮授说道:“若我军解了信都之围,袁谭却不回南皮,又当如何?”
“他若是仍在信都,不怕袁尚与袁熙再度来攻么?以授之见,若是能解围而去,袁谭必然会在辛评等人劝说之下,退守南皮。”沮授捋着胡须,信心满满的说道。
沮授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他对袁谭和辛评太了解了。
以袁谭的性格,吃了败仗之后未必会认输,但他的人马已经折损不少,不回到南皮招兵买马肯定是不愿意再待在信都的。至于辛评兄弟俩,出出鬼主意也许还行,但真要放到战场上,那就提不成了。所以退回老巢是他们的必然选择,这之后他们会怎么应对,沮授都已猜出来了,只是现在却没有必要告诉刘备。
不过刘备还是有些不放心,倒不是怕干不过袁尚和袁熙,而是对曹操不放心,难道曹操真的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攻取河北而按兵不动?这绝不可能,那么曹操又为什么没有动手呢?
之前曹操亲自领大军北上,攻克黎阳,那时若非荆州军夺回叶城,威逼许都,只怕这会儿曹军已席卷而来,自己连邺城都很难守住。
对于刘备的这种担心,沮授是如此说的:“征南将军刘琮,岂能不顾主公之安危?如今荆州军已占寿春,若是曹贼应对不当,可能会使得广陵不保也。前几日不是有消息传来,陈元龙病重不起么?广陵郡位置极为重要,曹贼安能轻易放弃?以余之愚见,不出半年,荆州军与曹军必然会在广陵有一场大战。”
“哦?”刘备双眼微眯,手指不自觉的在案几上轻轻叩着,思忖片刻之后,他望着沮授说道:“这么说,我方可趁此良机,一举扫平冀州?”
沮授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是啊,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主公切勿迟疑!”
按说刘备目前的实力也不算弱了,至少以前可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马,粗略总计的话,大约已有五万之众。虽然这些人马良莠不齐,其实还有近万人马原先都是袁谭部下,还有一万多收降的袁尚部众,再加上后来招募的士卒和其他豪强部曲、流落散兵,真正属于刘备的老底子部队只有一万八千余众。
不过有了这么多人马,也给刘备带来了不少信心,加上地盘扩张如此迅速,他越发觉得要尽快拿下冀州。所以原先那点保存实力,坐观成败的想法,便不知不觉的改变了。
主意已定,刘备便立即行动起来,先是派了数十骑流星飞驰,赶往信都告知袁谭,让他再坚守数日,待自己亲自领大军前来,再里应外合,一举将袁尚和袁熙所部击溃。同时下令抽调各部准备北上,而粮秣辎重等先行上路,往广平运送。这边厢又派人给关羽传书,让其留一员校尉领三五千人马驻守壶关,关羽自领人马返回邺城守卫。
刘备派出的信使星夜疾驰,赶到信都自东门入城,给袁谭呈上刘备亲笔文书之后,袁谭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回了腔子里。
辛评得知后,也喜出望外,连声说道:“如此,我军便有救了!”
消息传出,袁谭部众更是欢声雷动,在他们看来,只要刘备率领大军一到,袁尚等疲惫之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这种想法不但是袁谭的部下,就连袁尚和袁熙得知之后,也都有些慌神了。
此次出兵围攻信都,袁尚自己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之前袁谭气势汹汹的都打到了乐平,若非高干突出奇兵,将袁谭所部杀的大败而走,他都想着要放弃阳曲跑去范阳呢。
眼下刘备要来,这信都是打还是不打了?
第436章 怀心机兄弟论策
袁尚是如何得知刘备即将出兵援救信都的呢?自然是城内有人给他通风报信,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
对于信都城内的大族也好,百姓也好,袁尚毕竟占据着大义名分,再说袁谭入城之后,横征暴敛,征夫拉丁无有宁日,若不是守军防范严密,只怕城内百姓早就逃亡一空了。
如今听说刘皇叔要来救援袁谭,大族和百姓都有些郁闷,为何仁厚爱民的刘皇叔会来帮助残暴无道的袁谭呢?不过想到刘备来了之后,也许能够免去信都被攻破,大家也不用遭受战乱之苦,对于刘备的小小怨念,也便自然消散了。
而那些给袁尚通风报信的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您看啊,刘皇叔要带大军来救援袁谭,您要是早些退兵,也用不着和他打个头破血流,大伙各退一步,相安无事,岂不是好?
于是袁尚便有些苦恼了。
中军帐内,面白无须,英俊潇洒的袁尚此时皱着笔直的双眉,对三弟袁熙说道:“如今围城已有数十日,久攻不下,将士疲惫,伤亡亦多。若刘备果然率兵而来,只怕我军难以抵挡,不如趁敌军未至,先行撤兵如何?”
袁熙却冷笑道:“今日退兵,何时还能有如此良机?以我之见,不如趁敌军防守松懈之时,大举猛攻,只要攻破城池,那刘备领兵来与不来,又有何用?”
他这话说的倒是轻松,袁尚不为所动的摇头道:“恐坚城难克,反倒使将士白白殒命,万一被刘备趁势夹击,我军有大败之虞啊!”
对于袁尚的担心,袁熙只是淡然一笑,并未接话。
信都以前虽然是大城,但袁谭败退至此,袁尚与袁熙合兵而来,先是三万余人,随后陆续赶到的各部加起来,已有四万五千之众。然而这么多人马却为何攻不下只有一万余人把守的信都城呢?
如果说袁熙之前出兵相助袁尚,是担心袁尚被袁谭击败之后,自己便孤立无援,现在双方合兵一处,攻打信都时,袁熙便立即发现,袁尚在调兵遣将时,总是使用自己的部下去打头阵,啃硬骨头。袁熙又不是傻子,岂能对此不暗生怨恨?只是袁尚到底还占据着大将军的名号,不好翻脸发作罢了。不过阳奉阴违,暗中掣肘之事,袁熙可也没少做。否则还能等到今日?
其实自袁尚被刘备赶出邺城,逃亡并州之后,袁熙便也动了之前不敢动的心思,尤其是袁谭领兵一直打到了乐平,若非被高干击败,袁熙都想要趁乱自立呢。袁尚本来就寥寥无几的威信,如何能够服众?这便是袁熙心中产生想法的根源之一。
见袁熙只是冷笑连连,袁尚心里很是别扭,没好气的瞪了袁熙一眼,他却有不好发作,恨恨说道:“此事不用再议了,我明日便退兵!”
袁熙正要说什么,却见帐中一暗,原来是高干等人从外面进来,于是闭嘴不言,只用眼神询问跟随在高干身后的自家部曲将校。那几个将校都茫然不解,弄的袁熙郁闷无比。
高干进来之后,便对袁尚问道:“将军,我军今日是否攻城?”
“不攻了!传我将令,整治行装,准备退兵。”袁尚起身说道。
“大将军可是为刘备领兵而来之事,才做出如此决断?”高干惊讶的望着袁尚问道。关于此事他也有所耳闻,但没想到袁尚这么快便做了决定,在高干看来,若是集中兵力,猛攻一处,信都并不难攻下。之前并州兵和幽州兵混杂一处彼此掣肘,才是攻城不顺的主要原因。
袁尚便秘似的点了点头,对于高干袁尚是颇为倚重的,要不是高干的话,恐怕他这会儿已经跑到范阳去看袁熙的脸色了。
见袁尚如此,高干也不好多言,低头行了一个军礼,转身便出了大帐,那些将校也跟着一同出去。
待铠甲的铿锵声远去之后,袁尚这才颓然坐下,扭头对袁熙苦笑道:“我自领兵退回阳曲,先夺回壶关再说。”
袁熙皱眉思忖片刻,对袁尚说道:“壶关被刘备所得,确实颇为可虑,然兄长若是就此退兵,刘备实力便越发强大,恐怕以后更难对付啊。”
“哼,却也未必!”袁尚眯着双眼,对袁熙说道:“刘备岂是好相与的?我看啊,咱们那位大哥,早晚要吃刘备的亏!他却也不想想,刘备这么奋不顾身的帮他,目的何在?”
也许是想到当日邺城被刘备攻破之事,袁尚的眼圈有些发红,叹道:“可惜当初我不听审配之言,以至于此啊!那刘备狼子野心,所图甚大,恐怕冀州都难以满足其胃口!”
袁熙却歪着脑袋,思忖片刻之后对袁尚说道:“如此说来,兄长却未必没有机会夺回冀州。”
“哦?”袁尚听了连忙扭头对袁熙道:“此言何解?”
“若是刘备图谋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