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军火王-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浮云城现在忙得不行,而且还是有了大量帮工的情况下,在吴、汉两国的铁矿开采也加大了进度,大量的铁料不停的供应着基础建设,每天都没有清闲的时候,也亏得浮云待遇一向都是最好的,才使得干活的工人没有产生什么怨言。
浮云城采用的雇用式的建设方式,速度奇快,甚至只能用火速来形容,打破了从前的劳役民夫征集式的工作方式,这种根据干活多少拿钱自然比白出力的劳役要强上很多。
几大国再细细观察,发现浮云真的没有劳役,但是却有义工,义工的来源主要是一些闲不住的人,比如说谁都可以在闲着没事的时候到学校去帮忙,比如帮着收拾一下草坪,甚至是帮着照顾一下老人。
还有一种义工就是犯了法,但是却不足定刑的,一般都会被判十到一个月不等的义工劳动,帮助各社区进行日常清洁,打大街等等工作。
一种被迫的,一种自愿的,再加上一种拿钱吃饭的,高下立判,只可惜那些传统的读书人并不认浮云这一套,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甘,铜臭味越来越浓。
对于这种类似搅乱人间道德的批判,丁君霍懒得理会,他可不想和那些引经据典的老夫子们打口水仗,每年都有不少所谓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前辈来找丁君霍理论交流,可惜丁君霍从来都不给他们机会,直接就打发到图书馆去了。
而这些老夫子们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抓着丁君霍所书的三本书进行逐字逐句的研究,然后抓出一段来进行批判。
PS:关于更新,向往已经做了说明了,而且关于更新量,虽然没达到日更一万,可也八千呐……
425 火车远途出行
可惜,这些老夫子们的批判是极其苍白的,纯理论也只能让一些亲近的弟子或是一些呆头呆脑的读书人跟着喝上几声彩,但是很多有头脑的读书人和老百姓却不那么认为。
丁君霍三本书所书写的东西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理论结实了实际,孰强孰弱,一眼便可以看得出来,根本就用不着什么评判,可以说丁君霍这个冒牌读书人,用白话文的形式,开创了一种白话文时代,开创了一个理论必须要结合实际的严谨文章的先河,甚至有不少读书人已经把丁君霍与一些宗师相提并论。
当然,在公众场合,他们是绝对不会宣称自己读过这种禁书的,丁君霍的书除了在池唐之外,在其它的国家都算是禁书,虽然这种禁在读书人们好奇和向往的层层突破下,已经名存实亡了。
当丁君霍听说自己竟然可以与一些文学大宗师相提并论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有几分几两重自己可是清楚得很,论起之乎者也来,自己就是白痴的水平。
丁君霍现在也没有功夫理会那些文学上的事情,因为楚境的道路通车了,三大工程一起完工,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铁路率先通车,沿大堤而修的公路还需要十几天的收尾工作才行。
铁路是沿着海口修建了一条环城铁路,火车进去之后,绕上一圈就可以开回来,第一批材料顺利的通过火车运送了过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第一辆客运车也开始第一次运行,客运车并不是那种平板车辆,而且采用了坐椅式的设置,由于客车要跑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海口,平均速度还不到四十公里每小时,但是这速度已经相当的快了,走公路的话,要两三天呢。
考虑到火车的舒适性,这种坐椅虽然还是硬板的,但是设置了可调坐椅,分隔的距离足以让坐椅放置到水平三十度角,让人躺在上面睡觉。
一台蒸汽火车头可以拖走二十节的客车厢,每节车厢乘员一百八十人,一次就可以运送三千余人,而且还有余力,若是运力紧张的话,还可以再加挂几节车厢。
海口的建设完全是照着浮云城的架子搭起来的,各部分进行分裂建设,只不过并不是部的建制,而是局一级,仍然要受浮云城政务厅的管辖,丁君霍,仍然是最高领导人。
海口的建设已经一年多了,可是丁君霍一趟都没有去过,现在火车通车了,无论如何也要去一次才行。
丁君霍有一节火车的专用车厢,采用的是蒙皮坐椅,柔软舒适,加挂在火车的最后一节,与前面的几节车厢并不相通,车顶有三名特种部队队员监视,车头前是另外一辆单独的军事车头开路,车头后方安装了三门速射小炮,前、左、右三方安装了三台自动弩机。
丁君霍的身边还有种子和小树两名力量族壮汉随行保护,还有四名怀了身孕的女性充当后补,二十名特种部队成员位于车尾处严密保护。
丁君霍带着于栖曼和李师师,一是视察,二来也算是去旅行了,海边的气候应该是不错的,起码能看看海,或者能到海里游上两圈也不错。
随行的还有农业部长陈乔生,法律部的公孙武,陈乔生也是第一次去看看,虽然海口无农田,但是海产品的加工却归农业部管理,顺道他还想看看在海口有没有机会展开大型养殖场的工作。
而公孙武却带了一整个团队,法律部、大法院和政务厅随机抽选的人员组成独立的调查组,目地就是为视察海口海律工作的公正性。
由于此行要深入楚境,所以这一次保卫得极其严密,每一名特种兵都瞪大了眼睛,十几个小时一眼都没有眨。
丁君霍则透过厚厚的、加入了金属丝充当防弹的玻璃向外观望着,甚至还打开了窗子,火车的左侧千米之外就是防洪大堤,大堤上就是公路,沿途路过村庄的时候,都修建了长长的隔离带,而且还有架设起十余米高的横跨走台,还有水渠通水槽,可以说大工程的修建非但没有影响这些村落和城镇,反倒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好处,至少农田灌溉方面一次就给解决了。
火车发出咣当咣当催人欲睡的声音,十二个小时的火车坐下来,火车终于进了海口地区,在这一处的海边,当初与楚国谈判的时候,伸手一划,半径三十公里的一片区域就成为了浮云城的租借区,期限是五十年。
只不过丁君霍压根就没打算还,五十年以后,或许海口城已经建设得超出了这片区域,想夺走这么大的一个城,哪有那么容易,除非在自己百年之后浮云倒掉,那也是老天不开眼的事了。
客运车上乘坐的多是家属,或是趁着假期跑到海口来观光的居民,现在浮云城的居民手上都有些闲钱,剩坐一次火车不过几十块,还能承担得起。
火车缓缓的停在了客车专用的站台前,站台使用的是水泥铺成平坦而光滑,火车刚刚停稳,早就等在站台上的一个连的部队快步上前,将最后一节车厢团团围住,手上的步枪也打开了保险,保持随时都可以击发的状态。
下来的乘客也知道肯定是丁先生来了,相互议论着快步走出了站台,遇到这种事情,是不能围观的。
当站台上的乘客上下完毕以后,丁君霍的车厢才打开,鱼贯下车,种子和小树抢先下车,高大的身影极其显眼,用身体挡住了丁君霍,几名女子下车,挡住了于栖曼和李师师,快步的向车站外走去,一头钻进了专用的车子里。
力量族的数人跟在车子的旁边,手持着超级散弹枪,眼睛不停的向四扫视着,警觉的排查着危险,跟着起动的车子,向政务分厅行去。
426 海口城
沿途看着风景,现在的海口显得还有些乱,四处都在建设,居民小区,工厂等等,但是街道却是最先完成的,海口的建设是吸取了浮云城后来迁来搬去的经验,在还没有建设之前,就看好了地形。
建设部那些已经取得足够经验的技术人员先在一张两米见方的大白纸上画好图纸,哪里属于哪个区,哪里建什么工厂,哪里是居民小区,一个半径十公里的大城停留在纸面上,甚至连地下管线的建设都是预设好的。
为了建设方便,海口是先在一片乱石滩上建起纵横的上百条街道,若是从天上看的话,来去笔直,虽然建设当中显得乱,但是布局却极其规整。
海口在定位的时候,就属于一个工业城,工厂林立,蒸汽机厂甚至都已经迁了过来,钢铁厂在这里也建起了分厂,一个工业大城初现规模。
海口的人员组成一部分是浮云城的居民,多数是楚境跟来的建筑工人,开始的时候,吴国来的人最多,海路很方便,楚国也有不少,但是现在,楚国人居多,都是那些建筑工人,通路修到海口以后,索性直接就留在这里,把家人都接了过来,就在海口生活了。
现在海口最大的压力就是教育业,浮云实行全民教育,教育考试不合格的话,是拿不到正式的居民身份证的。
浮云一直都讲究兼容并绪,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尊严、自由与平等在浮云立足的理念,可是不可能全部平等,比如在医疗上,正式居民可以享受全免费,全部由政务厅的各种商业税收做补贴,如果是某个工厂的工人,甚至连营养费与误工费都省了。
可是拿临时身份证的居民就无法享受到这种优惠,多少也要掏上一点,如果什么证件都没有的,浮云不会见死不救,但是自行负责八成,没钱可以用工作来补偿。
甚至在工资上都有区别,正式居民的工资是最高的,其它则稍减,而这种手段极大的增强了浮云的凝聚力,能拿到正式的居民身份证,是一件很令人向往的事情。
浮云城的正式身份证并不太好拿,一种是靠时间,浮云法律规定,在浮云城工作生活满三年者,可以得到正式居民身份证。
一种是立功,立下对浮云有益的功劳,比如指认间谍,比如救人,比如说其它有益的事情,可以在浮云城生活满半年的时候取得身份证。
第三种就是技术,如果你有技术,比如有某种制造技术或是它得到浮云承认的技术,就可以在半年居住期满之后成为正式居民。
而这三种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非议,因为它没有体现出读书人的高人一等的身份,可是丁君霍也很无奈啊,这个年月读书人多是读那么几本圣贤之书,吟诗做对是把好手,可是让这些读书人参与管理,能管出什么来?还不如自己培养。
虽然丁君霍的这种想法有些偏激,读书人当中也不全是书呆子,仍然有很多优秀的人材,可问题是,在这片大陆上,读书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读书人当工人?他们还掉不起那个身价。
哪怕是那些取得过成就,发明过一些东西的读书人,也多是官身,算得上是好官,可是比例太小了,小得可以让人忽略,丁君霍这种现代更贴近于公司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合读书人。
在丁君霍的眼中,那些读书人专门在文学上做学问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浮云也有这个先例,读书人进入图书馆,若是能够整理书藉,食宿是免费的,而且还有薪水可拿,但是想参与到官方管理当中太难了。
如今浮云城的管理层当中,也仅有公孙武、唐凌文这两个传统读书人走入了高位,就连助理级别当中传统读书人都不适应。
不过丁君霍可不敢宣扬读书无用论,只是给出了一份公告,公告的内容很简单,浮云想修建一条通向西域龟兹国的通道,公路与铁路并行修建,需要通过大山,请问,所需钱粮几何?茫茫荒山当中,工人食宿如何解决?
等等一大串的问题扔出去,那些读书人一下子就傻了,他们压根就搞不懂这个,怎么去计算?如果真的能计算出来的话,也需要在浮云城的学校当中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行。
丁君霍现在也没功夫搭理那些读书人的非议,只是专心的视察着海口的建设,海口现有人口十五万,其中有十万都是最新加入的居民,不过海口的情况还算稳定,各种供应也很充足,至少比他们原来的生活要好得多,但是仍然无法与精心建设了七年之久的浮云城相比。
不过在浮云城,基本上各项建设已经趋于饱合与正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是海口就不一样了。
那些参与进来的人,想像着能把海口建得像浮云城一样的繁华,那种成就感就足以让人骄傲,就算是垂年老朽的时候,也可以向身边的儿女们吹嘘,看,这诺大的海口,是老子一砖一瓦一锹水泥建起来的。
而且在海口还有各种机会,大客栈的建立,周边服务的提供,各大工厂的配套,小型作坊的建设,居民服务等等,个人创业成为可能,在浮云,做商人做工人并不丢人,区别就是各种工厂已经开始收税。
为了缓和贫富差距,浮云开始实行个人所得税的收取,二十银币以下的收入是不收任何税费的,比如丁君霍就不用交税,月薪二十银币,已经相当高了,只有资深工程师受到外聘才有可能达到这个规格。
所以说,个人所得税,是专门给那些商人设立的,在这种税收上,丁君霍参与了自己一知半解的美国佬的税收方式。
收入越高,交税的比例就越高,最高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而且这税还不是绝对的,若是你可以将收入的一部分捐给教育、捐给老年活动中心之类进行公益活动,会得到每半年一次的退税服务,最后的算一算,交税最高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而这种方式的实行,也极大的增加了浮云各种公益事业的建设。
在这里,你不用担心你所捐的钱会被某个吞掉,这些捐来的钱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还有政务厅不定期,随机抽取各部门的人员进行审核,可以保证每一笔钱都能查到去处,完全公开与透明。
哪怕只捐一块钱,也有权力要求得到详细的使用途径,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你所捐的这一块钱用到了哪里,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能够查明一块钱用到了谁的身上,甚至是用到了哪几块砖头的身上,绝不能让腐败冷了捐者之心。
427 海口城很大
在海口,机会很多,只要有机会,谁不想拼上一番,海口比浮云城更令人向往,一切都在努力的建设着。
在丁君霍的想法当中,浮云城将会是政治、文化中心,而海口,在未来,必然会成为经济中心,要干咱就干一票大的,城市也往大了建,反正在海口这里,建设起来并不存在会毁坏农田。
当初楚国之所以痛快的将这一片租借给浮云城,就是看这里贫瘠,没什么产出,但是浮云的军舰货船一出,使得海口一下子就变了模样。
现在的海口,有最大的盐场,日出产盐类达到了近百吨,而且成本还极低,反正最大的原料海水并不要钱。
这里,有最大的造船厂,在海口的一片深海口处,可以同时动工十艘定远级别的军舰,千吨货船更是轻松制造。
而且这里还有最大的蒸汽机制造厂,车用蒸汽机在浮云城生产,但是船用蒸汽机却在这里生产,个头更大动力更足。
正因为各种工厂的设立,所以这里还有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光各种污水沉淀池就多达数百个,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万吨的污水,保证不会污染这片赖以生存的海水。
而且这里还拥有最大的工业供水塔,供水塔高达四十米,底坐边长达到了五十米,提取的是浮云河的水,由于这水塔太大了,传统的畜力驱动的提水机已经不堪使用,所以换装了更大号蒸汽驱动的水泵。
虽然现在水密封技术不太成熟,漏水严重,一次也仅能将水提到十米高而已,但是轮翻提水,还是可以将大量的水提送到四十米高的在水塔顶部,给工业供水。
而民用供水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但是民用供水更加严格一些,不像工业供水,只要经过一次砂滤之后就可以使用,民用级别的水至少要经过五层过滤,而且还要经过鱼类存活检测才能供给。
由于这一次是提前规划,所以各种地下管线也是预先铺设的,不必像现代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