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284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284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一举赶出长城去!”

说完杨潮就匆匆的跑去了朱媺娖哪里,却被挡在了产房之中。(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节蛋蛋二狗

新书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已经是八月了,八个月前杨潮就回到了家中。

门口的老婆子已经跟杨潮很熟了,他是稳婆,也叫接生婆。

请来了十来个接生婆,而且早在一个月前就住进了杨家,大户人家吗,生孩子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伯爷,女人产房大老爷们怎么能进去?”

“怎么不能进去?”

“晦气!”

“有什么晦气的?”

说完杨潮就要往里面闯,朱媺娖生女儿的时候,杨潮没有进去,一直都很遗憾,后世生孩子,丈夫是可以抓着妻子的手陪生的。

“站住!”

一声大喝传来,老夫人怒气冲冲,在两个丫头的搀扶下匆匆走来。

一见母亲杨潮就弱了,心里暗暗嘀咕,母亲明明身体硬朗的很,却要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出门至少要两个丫头搀扶。

“你是个杀人的,当心身上的杀气冲了公主的胎气!”

母亲冷声道。

这是什么道理!

杨潮心里不服,但是母亲就一直站在门外,把杨潮看的死死的,他也没有办法。

“翠环,如何了?”

前院之中,一个丫头悄悄走过院门,突然就被两个男人抓住,其中一个焦急的问道,另一个则焦急的听着。

“回太子爷,还没生呢!”

太子爷自然是朱慈烺,过去是皇帝,现在自称藩王,但是没有名号。

这丫头本就是宫里的宫女,是他赐给姐姐陪嫁的。因此十分熟悉。

“劳烦姑娘在回去盯着,有了消息赶紧传回来。”

另一个家伙鬼鬼祟祟说道。

丫头答应道:“黄大人放心,等着就是了。”

说完她就立刻赶去另一个房子,结果很快就传来骂声。

骂声吸引了杨潮。

“滚出去,要是以前,老早打发了了事。”

声音是从旁边的董小宛房中传出来的。喝骂的是翠环,翠环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公主开始生产了,而她的肚子还没有反应,这意味着公主将剩下长子。

翠环本是公主身边的丫头,过去董小宛巴结公主巴结的好,公主就将两个丫头送给她,另一个叫做银莲,都是宫中当过差的宫女。很懂得规矩。

以前董小宛把这两个宫女可是当姐妹的,拉拢的这两个丫头跟她一条心,让出去成亲,都舍不得。

现在董小宛却发火要打发了她们,“打发”这两个词可不是什么好词,大户人家打发丫头的意思往往是买入青楼,当年柳如是就是这么被打发进松江府的青楼的。

“好了,你们两个出去!”

杨潮循着声音就走了进来。让两个丫头出去,但是两人却不敢动。

“还愣着干什么。伯爷的话都不听了,还有没有一点规矩?还是宫里出来的!”

董小宛再次喝骂道。

“你也少说——”

杨潮刚要劝,却见董小宛眉头一簇,就要倒下去,连忙扶住。

“伯爷,我肚子疼。”

“快喊产婆!”

杨潮立刻高叫一声。

两个老婆要同时生了。

黄凤府跟朱慈烺两人在前面的院子里转来转去。杨家也就是他们能随便进来,其实想第一时间知道情形的人多了去了,这两人代表着其中的两股势力。

黄凤府代表的自然是杨潮的嫡系人马,朱慈烺代表的却是旧势力。

董小宛竟然也开始生产了,这让两人一惊一喜。互视一眼各有心思。

半个时辰后,突然一声啼哭响了起来。

“恭喜公主,是小伯爷!”

朱媺娖已经用尽了力气,浑身是汉,湿漉漉的秀发粘连在枕头上,苍白的脸上突然滑落一串清泪。

她终于生了个儿子!

董小宛房中。

“用力,用力啊,夫人!”

几个稳婆围着她,下面还有人扶着她的腿,有用手扶着着婴儿头的。

终于也有一声啼哭响起,一个生命来到了人间。

“恭喜夫人,是个小伯爷。”

董小宛喘着粗气,脸上喜悦难掩,但是却来不及享受这种心情,当即问道:“公主生了没有,男孩女孩?”

“好好好!你要孤王赏你什么!”

朱慈烺的兴奋挂在脸上。

黄凤府却倍受打击。

自己的姐姐给杨潮生了一个儿子,而且还是长子,这意味着朱慈烺这个老皇族跟杨家的关系密不可破,即便将来杨潮的后人,也会善待他们朱家。

但是黄凤府却不一样了,他跟他代表的一整个阶层,一股强权势力,都希望看到杨潮抛开大明朝,自立为王也好,让朱家禅让也罢,总之要是有人要当皇帝,那么只能是杨潮当,其他人他们都不能接受。

可是杨潮一直不肯接受大家的好意,不肯黄袍加身,一直跟朱家勾勾搭搭不清不楚,很多人认定是因为杨潮娶了公主,因此出于亲情撕不下脸来。

现在公主给杨潮又生了个儿子,将来杨潮更是下不来决心推翻朱家王朝了。

黄凤府冷哼一声:“禀告殿下,明年大都督要北伐了!”

刚刚兴奋不已的朱慈烺顿时就愣了一下。

杨潮终于要北伐了吗,他之所以期待姐姐给杨潮生一个儿子,不就是期盼杨家将来能善待朱家吗,皇帝的位置他已经不想了,他早打消那个念头了,他最大的期盼是,杨潮能够像赵匡胤待柴家那样对待他们朱家。

可是一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让他有些难受,这一天终于就要到了啊。

杨潮一旦北伐中原平定天下,之后就会彻底跟他们朱家摊牌了,是福是祸谁都说不好。

看着朱慈烺怅然若失的样子,黄凤府还有些不忍心。但是又有一种很享受的感觉,这可是崇祯的皇太子,当了一年皇帝的人啊,竟然被他黄凤府一言就能惊住,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了,让他心底有些颤抖。

朱慈烺愣神了一下后。立刻就瞪了黄凤府一言,接着一挥袖子走进了后宅。

“殿下,你干嘛去?”

黄凤府叫住他。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一昂头:“我外甥出生了,做舅舅不能去看看。”

这又让黄凤府有些黯然神伤,感觉杨家跟朱家这门亲事真的很恼人。

看着朱慈烺的背影,黄凤府狠狠的吐了一口痰,却发现吐在了墙上,一瞅没人看到。立刻拿脚蹭掉,却画花了一片墙面,左右瞅瞅,做贼一般匆忙走了。

“发报?好好,本督生了两个儿子,多少咱也算是名人,上个报纸有什么不应该的。”

黄凤府晚上就来探望,带了厚重的礼物。建议杨潮登报公示天下杨家生了两子的消息。

杨潮正高兴间,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后世的名人生孩子,那个不上报纸。

“不知道小伯爷可取了名讳?”

黄凤府问道。

杨潮道:“早取好了。长子叫做杨文,次子叫做杨武。对了乳名也可以登报。”

黄凤府道:“乳名?”

杨潮很认真道:“本督长子乳名叫做蛋蛋,杨蛋蛋,次子乳名叫做二狗,杨二狗!”

黄凤府感觉自己脑抽起来。蛋蛋、二狗,尼玛这是伯爵家子弟的名字?

“大都督,这还是不要登了吧?”

黄凤府感觉这两个名字如果等出去,肯定要让天下人蛋疼的。

“登,如何不登?赖名好养活你不知道?名字取出来就是给人叫的。”

其实这名字是父亲杨勇起的。几年前就起好了,本来是给朱媺娖肚子里的孩子准备的,可惜生了个女儿,三年后才用上。

蛋蛋,二狗,名字是糙了些,但是你指望一个铁匠能取出什么名字?

当然,这名字杨潮也觉得蛋疼,但是还是觉得该明发天下,他能够想象一大群老夫子听到这名字后会有什么表情,肯定跟便秘一样,然后就又该在报纸上大肆抨击杨潮了。

“蛋蛋和二狗!”

“噗!”

听到手下念报纸到这里,王璞一口饭就喷了出去。

“这是什么名啊?”

王璞简直难以接受。

一个个收到报纸的将领都差不多。

许多男自己看完报纸,一口茶喷到了报纸上。

赵康险些从马上跌下来。

谢飞狠狠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好几遍,嘴角不停的抽动,发现旁边没人的时候,才忍不住偷笑了几声。

只有李五六很严肃的点了点头:“好名字,果然是好名字。”

然后在手下面前露出一副很崇拜的神色来,反倒是弄得一个个欢喜的不得了的手下莫名其妙起来,多看了几眼这名字,实在是看不出其中有什么深意。

宋坤直接就踢了手下一脚,笑骂他连大都督的玩笑都敢开,结果自己看过后大笑不止。

孙长福看完后,咬了咬牙,没有笑出来,但是觉得牙疼病更重了。

郑永旺则看着一群忍俊不禁的手下,喝骂这些手下没有规矩。

吕末则收了这一期的报纸,严禁军中士兵传阅。

江南的文人们看了,当然是取笑不已,很多都说这就是粗俗的武人,简直是有辱斯文。

但是也有文人觉得奇怪,因为杨潮过去在南京可是颇有文名的,诗作虽然不多,可是每一首都是精品,虽然现在的年轻文人都说杨潮是找人捉刀,是花钱买文,但老文士可清楚杨潮当年的背景,一个匠户子弟,靠着小聪明才慢慢爬起来,哪里有钱买文。

只是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杨潮为什么给儿子取这两个名字,是说赖名好养活,可是有身份的人还是应该起一些其他的名字的,比如什么宝玉了之类的俗不可耐的名字来辟邪。(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节下一个打击对象

新书求收藏:《大国崛起1900》

————————————

隆武六年(1652年)的经济形势比杨潮预想的要好得多。

杨潮本以为经过去年的金融危机,至少需要休养两三年才可能稳定下来,可没想到今年经济就强势反弹了,年初前三个月还比较沉稳,从四月开始,经济形势突然热了起来。

最让杨潮欣喜的是纺织业的火热情况,其实与杨潮扶持的关系并不算大,因为扶持纺织业生产,包括鼓励种桑养蚕只是今年才确定的政策,政策效果总是滞后的,之所以产生这种经济热潮,还是因为市场原因。

经过杨潮这几年稳定江南,江南享受了和平的红利,各项经济指标应该已经恢复到了最鼎盛时期,尤其是开了海贸之后,大量的出口刺激了生产。

正是因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才支持了今年经济的反弹,或者说如果不是杨潮胡乱人为干涉金融市场,导致了金融混乱,恐怕经济热潮去年就该开始了。

虽然荷兰人每年才能从中国拉回去一船货物,但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意识很强,他们的订单是分批下的,因此将物价限制在平稳的程度,可这样也让纺织户可以长期得到订单,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获取了长线利益。

而荷兰人这几年通过向杨潮出售战马,和开拓日本的转口贸易,手里十分阔绰,有大量的资金用来采购大明的货物。

这些年荷兰人向杨潮出售了十万匹战马。虽然现在马价已经压缩到了一百两银子。可是荷兰人已经可以每年向杨潮供应三万匹战马了。这就是三百万两银子。

这些马确实是好马,但是杨潮已经知道,这些马可不是西方马,而是荷兰人从印度采购的印度马,印度与阿拉伯半岛的距离,加上历史上不断的被穆斯林入侵,让印度人得到了阿拉伯马,经过改良之后。培育出了印度马这一品种。

总体来说,印度马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比较适合江南这一品质让杨潮更为满意,能够适应印度那样的炎热天气,没有必要适应不了江南的气候,这一点上比蒙古马有优势。

杨潮甚至已经打算给骑兵全部装备爆发力更强的印度马了,条件也是具备的,因为荷兰人为了经营战马生意,已经在台湾修建了大规模的马场,大规模的养马。台湾那地方,这时代可是出产鹿皮的。大量鹿群能够生活的地方,比如能够养育马群。

荷兰人甚至跟杨潮谈判,希望杨潮明年采购五万匹马,可见他们在台湾的马场规模了。

如果每年都有五万匹的马源保证,杨潮就有条件给骑兵装备这种马,更何况杨潮的马场中也开始每年能产出三万匹以上的印度马和蒙古马的杂交马种了,这种马种介于蒙古马和印度马之间,身材比蒙古马高大,比印度马稍小,爆发力比蒙古马强,比印度马弱一些,但是耐力比印度马强的多,却比蒙古马稍差一些,这是选育出来的一种综合性能更高的战马。

除了战马贸易之外,荷兰人还趁着郑氏势力整合期间的好机会,大大开拓了日本贸易,每年从日本也可以收获三百万两现银。在加上荷兰人从其他地方弄来的资金,每年从中国的采购量达到了一千万两,已经超越了日本的五百两,成为杨潮第一贸易伙伴。

不过荷兰人和日本人的进口产品差不多,主要都是丝绸和瓷器。

由于丝绸的出口关税只有百分之三十,而生丝高达百分之三百,于是出口丝绸已经取代了出口生丝,日本人发现品质更好,防止更精良的丝绸,远比他们用高价的大明优良生丝纺织出来的本地货,日本人基本上很少购买本国货了。

荷兰人自然更是如此,他们本来在杨潮高关税的时候,瓷器转向了日本,生丝转向了印度进口,可是杨潮打击了日本的瓷器生产后,他们只能接受高价的中国瓷器,反正品质是最好的,而降低了丝绸关税之后,荷兰人发觉直接进口丝绸,在西方市场上更受欢迎,因为用世界上最优质的湖州丝,还有中国人最精湛的丝织技术生产的丝绸,远比西方丝绸品质好。

作为有数千年丝织技术积累,以及最优质的丝绸产地的中国,如果说在棉纺上还有印度作为对手,那么在丝织上,就绝对没有对手了。

荷兰人又已经跟江南的丝织作坊有了深入的交流,他们拿出西方最受欢迎的丝织类型,让这些人来纺织,而世界上基本上没有中国人织不出来的丝绸类型,结果就是西方人的丝织生产基本上没有必要了。

只是跟杨潮想象的不一样,杨潮一直以为这时代之所以西方一直大量进口中国丝绸制品,原因是中国人的技术更精湛,品质更好,西方人没有这样的技术,但是这只是最不重要的原因。

而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低价,以生丝为例,江南的纯白生丝,每担价格基本上是六十两左右,印度人的生丝却要一百五十两,生丝成本就决定了丝绸价格,显然印度的丝绸价格更高。日本的比印度的还要高,而西方人自己产的比日本的还高。

几乎全世界就是大明的物价最低廉了,如果真是生产力更高那就好了,真实原因竟然是因为白银的购买力不同,大明不是一个产银国,虽然并不缺少白银,但是大都窖藏了起来,所以市面上依然一直白银紧缺,才让杨潮不得不想方设法制造货币。

正因为这种紧缺,造成了白银在中国购买力全世界最高的情况,导致了日本普通人也可以用上大明的优质丝绸,导致中国得丝织品通过海陆运往西方。依然有高达百分之三百的利润。

也就是说。以白银为货币的世界。大明货币是严重被低估的,幸好这时代没有美帝,否则又该逼迫大明货币升值了。

这种巨额的购买力差异,让大明的丝织品将全世界的丝织品都打倒在地,唯一值得一提的对手印度也无力招架。

在后世印度政府一降低中国生丝的关税,印度就有蚕农自杀,不知道这时代有没有这种悲惨的事。

只是在棉纺织领域,印度人依然领先于大明。荷兰人的棉纺织品依然主要从印度进口,从松江府进口的棉纺品,主要是用来出口到日本的,而不是出口到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