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463章

全球三国-第463章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乏食物,没有称心的兵器(被收走了),帝国军人们返祖,开始进行集体狩猎,有力气的人远出森林打猎捕鱼和砍柴,没力气的人和伤号留在营地里做力所能及的活儿,清洁营房,在任何时侯,做得井井有条,有事做,大家保持一种良好心态。

困难就是困难,难以逾越,初期真是艰险万分!

没有食物,虽然森林资源丰富,但不好捕捉,打到一只大兽,人们就象打了一场大胜仗一样欢呼,更多的时侯都是饿肚皮。

很难想象到象庞统、马超这类的大人物在水沟里捉老鼠的情况。

在营地外,人类住处也就会跟着有比较多的老鼠,有条沟,类似于营地的下水道,宽约二米长约五米,是老鼠们的往来通道,还真的有不少老鼠出入,捉老鼠的人在那里呆着,拿出狙击手的精神来,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沟旁边长着的那些草的边缘,一有动静,见着老鼠跑进去,人们忽哨一声,来个前后夹攻,用木棒将草打过一轮,打出老鼠,打死老鼠,走动的话就有鼠肉吃了,味道还不错,是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哩。

没有多少的面粉做面包,更没有大米,日耳曼人送来的粗劣面粉真是异常糟糕,闪着可疑的颜色,还有许多虫子在上面爬,即使是这样,人们也得将它们吃下去,将它们做成面疙瘩放入水中煮,不浪费一点一滴。汤汤水水全部吃下。

一天吃二顿。令到吃惯三餐的人们很不习惯,平时都是吃面疙瘩送野菜、块茎,好运的有野兽打打牙祭。有鱼吃属于上等美味地行列了,更多地是人们愉快地吃掉了煮老鼠、烤猫腿、串烧晰蜴,虫子也吃过不少,那些东西吃在嘴里,起劲地嚼着,然后才缓缓下咽。越吃就越是饥火上升,食物成了梦牵魂绕的东西,胃不停地拆腾,许多人都得了消化道疾病。

与往时不同,那时的帝国军虽然断了后方地粮草供应,但他们来的地方多是草原,往来如风,猎食较易。现在你将一个地区的兽打光了,去另外一个地区,一则路远,二来有可能与其它部落冲突…………没有足够的武力。可怎么办呢。

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人们还是保留了那种贵族般质。相携协助,让伤员吃好地,平均分配,官兵一致,实令监视的日耳曼人佩服万分!要是他们,伤员可是属于弃子,为了争夺食物,完全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哪象现在的帝国军人!

你当帝国军人们心里不想这么做么,真的是那么高尚?还是他们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只要不到最后关头,大家还是怕秋后算帐啊。

最艰难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大部分人都活下来,等到了日耳曼人用缴获帝国军的那堆金银去罗马换来了一批粮食,庞统和日耳曼人的女首领莱妮说好了,等远方帝国派人来时,按双倍偿还。

往后地日子就更是好过,他们的大BOSS到达罗马,与帝国驻罗马的情报机关接上头,情报机关立即将目光转向日耳曼部族。

约在皇帝到达罗马的二个月后,第一批物资送到了“那布里”部族,有粮食,主要是面粉和干肉,还有急需地药品,送上一批罗马式的被服,此后东西源源而来,令日耳曼人大吃一惊!

附上一封信,里面地文字看上去写得令人如堕云里雾中,例如说八页九行二字、七十页八行十三字……可是当贾诩拿出他手上带着的《新圣经》来比比后,立即喜形于色,因为得到的答案是“龙归大海”。



这下人人吃了定心丸,更加彬彬有礼、更加自我注意仪容仪表、更加互助友爱,比兄弟还兄弟,睇得那些日耳曼人眼眨眨,简直以那帮黄种人是圣人来者!

人们打猎,伐木,营地被建造起来,每个人都有了床位(初来的时侯是睡地下的),还组织起文娱活动和讲座以打发时间解闷,俾使精神愉快。人们雕刻木头做象棋,基本上回来的人都成为了象棋高手,挖蚯蚓钓鱼,涌现出一大批钓鱼高手;也有力气唱起歌来,组织起伐木比赛……

生存的压力缓解了,就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出身于华族,本身就有战天斗地,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决心和力量,于是乎,在长官的带领下,士兵们进行开荒,将森林变成田地,种植麦子、豆子,每天耕耘不止,同时兴建水利工程,挖沟引渠,技术指导员俨然是庞统,而园艺技术员则是贾诩。

两人平日在帝国,都遂行过韬光养诲的田园农艺生活,作为业余爱好,拿过农业陪训证书(他们为重臣,要是一天到晚和这个好那个好的,只怕皇帝会。。。),指导起来还似模似样,越来越得心应手,加上人们干劲大,不久,一块块梯田就弄出来,在第二年(被俘后)春天到来之际,绿油油的一片片苗地和菜田煞是惹人喜欢,等到夏天,麦子和豆子长势喜人,秋天,大地金色一片的麦浪,微风吹过,这种在日耳曼部族中从来没有过的景象看得人们心旷神怡!

华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虽然亚欧两大陆作物不相同,但一法通万法通,当年庄稼收成等于“那布里”部族五年的收获!

令日耳曼人心服口服,庞统和贾诩没有丝毫保留地将整套耕种、除虫淋水积肥技术传授给日耳曼人,他们的慷慨大方深深地感动了部族人。

年轻的日耳曼人还没意识到什么,年老的日耳曼人却是激动万分,他们完全清楚有了这些庄稼,部族的发展就能够更加延续,缺乏食物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部族的力量更会是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庞统还传授他们酿酒、建磨坊、造屋、搅石灰的技术,他是一个万金油式人物,天资聪明横溢,所有的知识来自于他的博学强记,什么都记在脑子里,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战过,用出来却做得成功,他会拉丁语,收了部族中五个也会拉丁语的人做徒弟,将技术一古脑儿地传授给他们。

和日耳曼人的关系日益缓和,日耳曼人生计艰难,得不到罗马的先进技术,也备受罗马人的卑视,但日耳曼人生就朴实,风气纯良,讲究受人一点恩,一世报不完的高贵品质,依部族长老的话说,就算是现在他们要走,部族人也不会拦他们了,给不给赎金无所谓。

因为华族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帮助,那就是“接生”!

当时的的医学极不发达,在一些高危时期,妇婴的死亡率高得可怕,十个之中能够有三个长大成人就算不错了,出生时的难产、疾病、营养不良、气侯令到每一位活下来的人丁都弥足珍贵。

帝国军被日耳曼人俘获,军中有军医和护士,他们都受过接生技术的训练,虽然日耳曼人认为男人给女人接生有点不对,可是庞统成功地说服了他们,让华族军医去帮日耳曼人接生。

缺乏器械和药物,军医们还是能够因陋就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让日耳曼人在这年的出生率倍增!

文化、科学和技术让靠近欧洲的白种人………………日耳曼人,慢慢地将心向着远方的黄种人倾斜了。

有一个神,东方的神,被日耳曼人供奉起来,“他”就是帝国医生们信奉的医药之神…………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鹃。

根本不用华族去传教,当在接生时,将扁鹃供起来,成功后,自然而然地,产妇就信了,全部族的人也跟着信了。

……

且说回贾诩是个园艺高手,他种什么蘑菇、茶树菇、草菇什么什么都呱呱叫,晨起摘了去搞炖肉,香极了,一帮家伙们都狂流口水,拼命地嗅着。

准备开餐了,只见一队人走过来,贾诩放下勺子,满面堆笑,用生硬的拉丁语道:“大人,您来了。”

来者头戴光芒四射的金冠,一头靓丽的金发象金色的波浪起伏,她体态健美修长,挺拔婀娜,穿着一袭金色盔甲,容光焕发,金光闪烁,无比地青春艳丽,迈着女神般的步伐走过来。

她,正是“那布里”部族的女族长莱妮!

莱妮娇笑道:“贾先生不必客气,真香!”嗅嗅鼻子。

贾诩连忙给她呈上一碗,她也不推辞,就着肉汤送馒头,这可是帝国军精益求精的厨艺做出来的馒头,任日耳曼人来学怎么也学不会。

莱妮吃饱喝足,心满意足地道:“今天早上,你们的使节来到部族了,他们叫做赵云和陆逊!”

贾诩浑身一震:“终于……能够回家了啊……”

第八十节那布里之行

诩满肚子密圈,你当他们对这个部族那么好,他们都不皱一下眉头的人,双手沾满鲜血,是史上最为血腥黑暗的人……

很难想象究竟是谁的幸运。

要是部族不接受帝国军的投降,又或者接受后将俘虏尽数杀了,贾诩们将成为天地的亡魂,再大的志向尽成泡影。

可是“那布里”部族要是真的做了这件事情,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在大地上被抹掉,帝国自上至下,都是热衷报复的狂热分子。

他们是正宗儒家传人,信奉夫子话哉“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人踢我一脚,我打他三拳,人往我面上吐口水,我不会吐回他,我会JIAN他老婆。

更为卑鄙的是,如果女族长莱妮不是个美女,即便“那布里”部族接受了帝国军的投降,即便是他们对降者很好,可能也有灭族的危险。

因为被捉的俘虏中间有公爵、上将之类的响当当人物,除非皇帝不要他们了,为了他们的名声,就得让知情人消失,不然部族人到处说你们的某某公爵,某某将军如何如何,对号称帝国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不投降的神话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要让我们的名声“纯洁无瑕”!

真是如此,“那布里”必须被人道毁灭,这一点,贾诩们完全清楚他们的皇帝会这么做的,他们也会这么做。

现在大不一样,“那布里”部族的族长是个美女!(注:在古代进入了文明后。女性地地位是不高地。不过对日耳曼部族来说,女族长虽然少,可还是有的)

事情就简单了。只要将莱妮变成皇帝的女人,那么投降给皇帝地女人不算耻辱,国人完全可以接受!

中国的历史,“家国”两个字是很奇妙的字,家排在国的前面,这个家。是皇帝的家,对皇帝,对皇族,人们卑躬屈膝,不算难堪,这也是现时帝国女人的地位很低,人们却对皇帝地女人:后妃管国全盘接受的道理。

……

贾诩胡思乱想着,不知道这次到来的陆逊和远方的诸位大人有没有想到这一点捏?

他和马超、典韦(这样场合小韦韦说不上话。可是他乃皇帝的近待大将,涉及外交场合,必须和他同去,日后若有人JJYY。有他在,说一句话顶别人万句)、庞统四人。乘马在莱妮的带领下,往五里外的“那布里”部族驻地驶去。

驻地位于一块高地上,视野开阔,如今的建筑,中心区竟然象极了帝国地建筑群,亭台楼阁,虽然做得粗劣,然确为东方的建筑,街道平整,井井有条,街心处有花坛,两边有水渠,没有未开化民族的那种肮脏和杂乱,乃东方街道的缩水版。

在街道上,还有人拿着鞭子在那里监控,不得牲畜家禽上路和人为地制造垃圾。

人们往来行走,普遍都衣着整洁,即使是不好的布衣土衫,也保持清洁。

完全是华族弄给日耳曼人地,带来的是卫生和秩序,人们的心情愉快了,好处立竿见影,自然而然地,日耳曼人对于华族表现得相当的信服,华族到此一年多,对于落后的日耳曼人影响巨大的,他们怀着某种目的,不遗余力地在传授给日耳曼人以文明,“那布里”部族从中收益非浅。

白种人的心,迅速向着黄种人的东方奔去,尽管当中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但那些人也不得不承认,东方人真是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的优秀,一想东方人所说的东方的繁华,日耳曼人也是一头向往,他们当中有些智者,听闻过罗马城的繁华,据东方人说了,类似罗马的城市,在东方有十个以上。

……

终于要见面了,贾诩的心都有些颤抖,以他这么心智深沉的人,也不禁加快了脚步。

两拨人终于迎在一起,甫一见面,贾诩吓了一跳,来了个铁面人?(幸亏不是铁面人妖…_…)

身材魁梧,威武万方,脸上一个精锐的铁面具,画着狰狞的虎脸,那个铁面人还热情地一个劲儿地和他们握手道:“你们辛苦了!”

马超迟疑地道:“子龙,真的是你吗?……”

不过他的疑惑在陆逊从铁面人背后探出头来而烟消云散,陆逊招手欢呼道:“各位先生,大家好!”(庞统、贾诩和马超都在军校担过职教过他)

别后重逢,都有说不尽的话,只是千言万语都不知从何说起,大家的手坚紧握在一起,反倒说不出话来。

看着他们颧骨突出、眼窝凹陷的面容,铁面人赵云爽朗地道:“你们辛苦了,现在大家会合,就好了!”

进去后,大家围着一张东方样式的圆桌坐下,一述别后衷肠。

陆逊含笑道:“各位先生,看此地的样儿,你们已经有了深远的影响了。”

“我们华族,到哪里都能让哪里变个样!”

的确,日耳曼人让他们见面,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诚意表示,不然哪有还没有开始谈判前让他们碰头订立攻守同盟,甚至于莱妮引他们来到,她本人就离开,屋子里全是华族。

一句话,华族真要走,完全来去自如。

屋内诸人寒暄完,陆逊告诉庞马贾典四人道:“朝廷任命子龙兄作为欧罗巴行营总管,全面主持当前事宜,学生作为副总管和护日耳曼都尉,协助子龙兄办事。”

分清权限,交情还交情,办起事来还得公事公办,省得制肘。

四人乃齐声恭喜,心忖当然听你的话啦,我们早就想有多快跑多快了,也只有赵云和陆逊来了才能够让庞马贾典这类老大服从命令听指挥,他们一个是全国第二杀手(第一是谁。大家都明白)。另一个虽然资历比不上他们,怎么都带了个“总”字的。

陆逊说明此来何其迟也,他们一行三万人。全是马上能战下马能打的特种兵部队,另外有八万人(一部分是正规军、

抽调来地国民警卫队员、佣兵)做后勤,沿路派发,屯积物资以便输送前队。

那个年代,物资地运输忒够麻烦,帝国的火车已经通到黑海和里海。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大沼泽看似牢不可过,帝国花费人力探路,力图找出一条稳妥地道路过去,只是远景目标,现时只有利用冬天上冻,用马拉、狗拉雪撬而过,可想而知,运输之艰难!

军部的看法言不容乐观。运输的困难很难克服,现在那些过了大沼泽在西方那边的人,就地安营扎寨,开始种地养殖做长久打算!

这次来。赵云带来三个小虎将:姜维、张苞和关兴(也不能说他们小了,姜维官拜上将。张苞和关兴为中将),后勤则由徐庶去操办,这次赵云带来的兵力为一万人。

庞统将他们的经历说了一通,陆逊道:“是了,我们华族到了哪里,哪里就会改变,无论是环境还是人文,看来此来,我们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本地地日耳曼人将成为我等的助力也。”

大家纷纷以之为然,庞统苦笑一声,唉,目前局势,不知花了多少心机啊!



陆逊也将国内情况说了一通,声明道:“陛下已经返国,现在途中。”他并没细谈,那三个老奸也不多问,问起道:“子龙怎生得这么打扮?”

赵云没好气地道:“还不是陆伯言的意思!”

云哥,酷哥也,是全国男人樂拜的对象,女人的梦中情人。

军报记者说他:“……无论身处何地何境,敌万军之前,情形再险恶,他的脸都象冰川般凝然不动,又象磐石…………真可谓敌军围困千钩重,子龙傲然不动,谁能横枪立马,铁锁拦江,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