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565章

大唐远征军-第565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

远远眺望着,丝丝话语从李捷口中挤了出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城楼下忽然响起了噔噔的脚步声,那是闽*靴与砖石撞击的特有声音,片刻后,一个身披黑甲,胸口刀盾交叉,头上戴着黑斗笠,看不清多大的军官快步走了上来。

从薛之观反叛之后,掌管情报的警察部队暗卫被李捷与武媚娘练手好好清洗了一番,就连曾经统领整个暗卫的都督都是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仅仅对着闽王负责,平时一人随驾,两人在外。

这位,就是随驾的警察左都尉尔朱荣广了。

没有多余的话,尔朱荣广直接单膝跪伏在地上,双手捧上了一个竹筒。

意外的挑了挑眉头,终于收起了刀,李捷随手接过竹筒拧开蜡封,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片刻后,无比复杂的情绪在李捷脸上流露了出来,最后却是仿佛松了一口气那般放下了里面的纸条,双手垂在了身体两边。

“你下去吧。”

叩首一下后,尔朱荣广又是一言不发退下了楼梯。

天山的风吹的门楼上闽国的大旗都是烈烈作响,背着双手,李捷又是出神的眺望起了眼前广袤的天山大雪,直到几刻之后,又是一个沉重的军靴飞速的向上踏步过来。

“大父!”

披着磨得银光发亮的鱼鳞重甲,头上也是戴着包裹脸颊的神明重盔,仿佛一个铁人那样,李让快步的走了上来。

从河中都护府建立开始,李捷就逐渐放手,都护府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让李让一个人决定,久而久之,这个自小在文儒围拢下,尤其像后世建文帝的闽王长子,也终于锻炼出了一副符合七世纪大唐的豪迈之气,行走见虎虎生风,别有一番威风。

可是今天,是突骑施彻底归附的日子,李让还是留露出了不少属于年轻人的毛糙与冲动来,勉强支撑着一副傲慢威严接受完突厥人的朝拜,就满是兴奋快步上了城楼,仿佛一个要对父母炫耀成绩的孩子那样。

“大父,突骑施九姓二十二部已经归顺我大闽,并推举娑葛大人为突骑施可汗,条支都护府都护。”

“虽然程名振老匹夫见机跑得快,不过他也没跑出多远,各部都表示愿意出兵追随王师共同讨伐,大父,要不我们继续向东进攻,直接打到关中吧?”

套着皮手套的手亢奋的向东指着,李让说话都有些兴奋的颤抖了,可李捷却是摇了摇头,没有一丝愉悦,反而叹了口气。

“不打了,我们班师回朝。”

“为什么?”

两个都护府的较量一直是李让的全部目标,眼看着就有把宿敌安西都护府彻底掐死的机会,却突然撤军,也难怪一向恭顺的李让都是不可思议的惊叫出来,可在这时候,李捷身后一声重重的咳嗽却让李让禁不住僵了一下。

那是河中都护府大司马,上柱国席君买,被李捷安排辅佐李让,也是老杨翊之后李让第二个正式的师傅,如此多年过去了,席君买如今也有了不少英雄老矣的感觉,不复当年白骑破万敌的雄壮,脸上张出了不少老年斑,须发也白了一半,甚至因早年战阵上的伤痛,凛冽的天山寒风中他还略微颤抖着。

可是那股万人敌的肃穆与威严,却是岁月无论如何都冲刷不掉的,甚至还有了种老而弥坚的感觉。

听着席君买的提醒,李让方才豁然想起自己的唐突,他毕竟是大都督,是将,不是决定一切的闽王,醒悟过来的李让赶忙单膝跪地,略带惶恐的叩首道。

“臣有罪。”

“行了。”

李捷又是摆了摆宽大的王服衣袖,似乎有些懒洋洋的说道:“准备一下,班师回朝吧。”

太阳渐渐西沉,映照在雪山之上,一片绚烂无比的橘红色从山上映射的老远,山脚下,能够孕育伟大诗人的碎叶城,却再一次空了,河中军轻骑突袭而来,并没有规划好一条持久的补给线,没有固守这个丝绸之路的条件,不得不放弃。

宛若一道长龙一般,五万闽国大军旌旗招展,迎着斜阳开始了缓缓南下,刚刚臣服闽国的几十个部族,几百个突厥人则是满面疑惑的列队在两旁为河中军送行,只不过一个个突厥人心头却满是疑惑于猜疑。

退的如此仓促,莫非闽国出了什么事了吗?

或许,我们又能自己做主了?

只不过想着闽国犹如蝗虫一般的战法,没有人敢把心思表露在脸上。

满是不甘心的回望着余霞之下的碎叶城,李让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在心里重重的呐喊着。

我还会回来的!

可惜,李让并不知道,他毕生已经与另一块土地联系在了一起,从登基到驾崩,再也没有机会再走这条丝绸之路……

第947章 。盛世,隐忧

波西斯能作为首都,支撑起古老的波斯帝国以及后来的安息帝国,萨珊王朝在此建立统治中心,并辐射四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坐落于扎格罗斯山区盆地,有这肥沃的盆地土地,并且靠近波斯湾,交通发达,近年来在波斯湾上岸,与占据两河流域的阿拉伯库法总督齐雅德的走私贸易日益兴盛,阿拉伯的咖啡,*,抹药,宝石在闽国都是紧俏货,越来越多的商旅经过此地,给这里带来了繁荣。

尤其是政治中心的西移。

庞大的闽国似乎形成了两个政治中心,天竺北部的京师虽然总览偌大的天竺东南亚岭南,可是闽王却对伊朗高原情有独钟,连续流连在波西斯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帝国的心脏在西方跳动,连带着文武百官三品以上大员以及一半的附属官僚不得不也跟着搬迁到了波西斯,大批各族贵人的入住,给这里更是带来了繁华。

如今两京的关系颇有些类似于后世明朝的南北两京,为了更好的管理京师所辖土地,一年前李捷甚至还下令在京师也建立了一套完整六部,京师兵部尚书,京师吏部尚书等比现行六部尚书低上半阶位主官来辅助世子李瑾,统御京师。

不过五品以上官员任免,军国大事,还是需要通过凤台鸾阁两省来决断,所以哪怕李捷在波西斯,闽国大权依旧牢牢的操控在他手中。

而且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令闽国人振奋的大事。

以往,闽国一直沿用着长安的年号,李治为了平稳政权改元永徽,闽国就同行永徽年号,李治为了表达征伐而改元龙朔,闽国铸钱上面的年号还是龙朔,这让闽国人,尤其是熟读诗书,越来越融入华夏的各族士子总感觉低了关中一头,让人感觉到心里不舒服。

终于,一年之前,为了庆祝击破李泰的辽东叛乱,李治下令改元麟德,终于,闽国礼部没有再继续跟风了,而是在李捷亲自参考下改元开元。

开元元年!

开元元年的颁布,似乎又象征着闽国与大唐分开走了一步,让一群士大夫更加有了盼头,年号都改了,闽王登基闽帝不就更近了吗?终于不用做王臣而可以成为堂堂正正的帝臣了。

历年的治理,也让呼罗珊的政局渐渐走上了正规,屯田制被废除,军管结束,一个个正式的州府,县衙被建立出来,一年两次的科举考试给各族上进的希望,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昭示了闽国进入全盛状态,可以歌舞升平,垂拱而治了。

不过一片太平景象中,却依旧包含了隐忧。

那就是闽王李捷,对于这个长子李让太过纵容溺爱了!

正午时分,波西斯北门的开阳门轰然洞开,一群群头戴鬼面头盔,身披重甲的金吾卫率先入城,原本拥挤的街道顿时在就这些皇帝近卫的皮鞭抽打下变得肃静。

隆重的鼓乐声响起,千名禁军骑士再次率先入城,招摇林立的闽王大旗犹如森林一般昭示在臣民面前,让躲藏在店铺内,家里,路过的倒霉行商百姓们惊愕畏惧且兴奋。

果然,正午一刻,百骑护卫的闽王圣驾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威武的黑色龙旗之下,一身皂色团龙皇袍的李捷面容威严,在诸多卫士的小心护卫下,由中门进入波西斯,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凤台左仆射王玄策引领着三品侍郎如来济等人,恭敬的上前迎驾,整齐的跪伏在地上叩拜道:“臣等恭迎陛下还朝。”

负责护卫的还是赞婆,亲手撑着黄罗伞盖,红面将军微微晃了晃脑袋,左右的禁军将士立马默契的让开了道路,让马小步走到了前方,李捷这才向前挥了挥手道:“诸卿平身。”

“谢陛下。”

“朕不在的这段日子,辛苦诸卿了。”

刚刚站起来,王玄策不得不引领着群臣又是弯腰鞠躬,齐声推迟道。

“臣等不敢!”

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后,一群大臣也是汇入了李捷的骑队,一同向皇宫赶去。

只不过汇聚在其中,看着就落后李捷半个马身,也是精神矍铄,满是威严的河中郡王李让,不少的朝中大臣却暗暗皱起了眉头。

君不见前朝吗?

先帝李世民仅仅是让魏王入住武德殿,允许他编写《拓地志》,就引起了太子尤为的反弹,酿成了贞观十七年的太子谋反案,到现在,唐太宗遗祸还在辽东上演着,牵扯着大唐精力。

可如今,自己家的闽王陛下似乎没看到这个前车之鉴一般,反倒是愈演愈烈,一年多的时间,差不多有五十万天竺人府兵从人口稠密的京师附近以屯田的名义迁徙到人口稀少的呼罗珊,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也从天竺,东南亚转运到呼罗珊。

波西斯附近的太仓已经堆积如山,不得不新开辟不少仓库。

而且河中郡王手中还有着精兵五万,那可都是大草原上招募的精悍各族游牧锐士。

这已经让身为世子的李瑾有些反弹了,世子口出怨言,报以怨望,甚至纠结朋党的传言已经多次传到波西斯,甚至御史都弹劾了许多次,还好朝政大部分出自凤阁右仆射武贤妃之手,这才没有闹出太大乱子。

早些年,就已经有传说闽王欲效仿赵武灵王事,如今这个趋势也是愈发的明显,当年赵武灵王做的最失败一件事就是欲分裂赵国为赵,代两国,如今闽王似乎也是欲分割闽国为天竺,呼罗珊两部分,分给长子与次子。

想法是好的,可群臣们打心眼儿里不会赞同这种分割,而且有了几十万壮丁,堆积如山的物资,一旦闽王不在,河中郡王真的会如闽王所愿,与他弟弟和平相处吗?

继承人可像个巨大的火药桶,看的不少臣撩忧心忡忡。

闽王回归第一天,照理不会有太多重大事务,午后太政殿的午朝,各部主官仅仅上报了一下闽王不在期间没有处理的一些大事名录,百官就散朝了。

明日处理的大事还有许多,刚一离开朝堂,作为首辅的王玄策立马急急匆匆的就朝向自己办公衙门走去,一面走一面还和属官唠叨着即将处理的政务,可是没走多远,闽王亲随,禁卫将军赞婆就是急急匆匆追了上来。

“王相留步!”

“陛下有招,招王入湘亭议事。”

听着赞婆的呼喊,王玄策赶忙停下脚步,恭敬的拱手一拜,旋即对身旁属官吩咐道:“汝等回衙门自去处理政务,老夫奉旨见闽王去也。”

“属下遵命,大人自去。”

一群属官的应和声中,王玄策急急匆匆回了头,在禁卫的引领下,向内朝走去,赞婆则是继续向前面听到声音停下脚步的来济,狄仁杰等人赶去。

一个个元老重臣接二连三被叫住,返回了内宫,完成任务的赞婆也是急急匆匆回去复命,浑然没有注意到,看着热闹的大臣中,几道无比炙热嫉妒的目光也是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而远去。

“呵呵,胡大人,别看了,人家才是闽国宰相,我等算什么啊?”

正出神的望着,冷不防一声响声在鸾台左侍郎胡显禁不住哆嗦了一下,赶忙收回了嫉妒的目光回过头,却是好友崔道融,这才禁不住松了一口气,却也是无奈的抱怨一句。

“小人当道!”

看他满身酸气的嫉妒模样,还真不知道谁是小人。

湘亭是内宫太液池旁一处大的凉水亭,入住波西斯后,闽王总是愿意在那里召集群臣议事,能参加湘亭会议的,也是帝国真正的核心,也是臣子莫大的荣誉,尽管赞婆已经转身回去,还是有不少官员眼巴巴的等候在太政殿前,希望能有宦官也是出来宣召自己进去。

可惜,半个时辰过去了,连廷卫都是换了一轮班,也没见到宦官出来传旨,一群朝廷衣冠不得不遗憾的转身离去。

又是回望一眼,胡显的脸色显得尤为的嫉妒,怨毒……

第948章 。摊牌

闽国朝政那种中心分裂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在这湘亭的会议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捷起家之际,因为不受重视,所以没什么德高望重的名人老叟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倒是以年轻人居多,除了已经逝去的杨翊公,还有年纪太大,已经经常告老在家的许敬宗外,大部分阁臣倒是才刚刚步入中年,都健在。

只不过到这个宽敞凉爽的水边凉亭,到场的不过才刚刚一半,鸾台舍人王微,鸾台左仆射王方翼,原工部尚书,后升任鸾台左侍郎的萧均,还有萧娄竟萧盛都不在场,全都被留守到了京师。

凤阁鸾台两部,如今被正正好好切成了两半。

在场的也只有李捷最早倚重的军师王玄策,来济,狄仁杰,兵部尚书李绩,还有武将中大将军黑齿长常,完颜阿骨打,席君买几个。

相当于后世伊朗地区的呼罗珊这个时候还是相对闷热,凉亭却用了虹吸远离,用软管将太液池中湖水抽到亭子顶上,在顺着凹槽珠帘一样流下,既美观,又凉爽。

如此舒适的环境下,在场的几位重臣却一个个躁动不安,坐卧不定的全都小心低着头,用余光瞄着上首空出来的座位。

他们都是闽王心腹,享受着帝国最高的权利,但同样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论李捷要做什么,他们都要义无反顾的跟随。

尽管李捷之前已经像他们透露出了计划的一部分,可最近的动作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一个个都是人杰也是心头不安。

刚一回来就如此焦急,如此高调的召集重臣,肯定没好事!

尽管是李捷召令他们过来议事,帝王威严下李捷还是最后一个到的,铁塔一样高壮的赞婆撑着雨伞为李捷打开落水珠帘。满面严肃中,李捷快步走了进来,落座于早已经摆放好的长条桌上首,收起雨伞,赞婆也是铁塔一般伺立在李捷身后,最后居然还有个洋王妃安娜跟在后头淋着水钻了进来,看了看没有自己坐的地方,不得不哼哼了一声,站在了李捷身后另一面。

幸好这是大唐七世纪,王与士大夫坐而论道,要是宋代,王玄策几个就不得不站着了,要是明代,甚至还得跪着,不过此时压抑的气氛让几人感觉还不如跪在外头了。

作为首辅,已经留出了清癯三文胡,一副宰相威严之相的王玄策硬着头皮率先打破了平静,先是领着几个重臣站起身向李捷行礼,然后犹豫着抱着笏板问道:“陛下召集臣等,不知所为何事?”

“机会到了。”

无关的莫名其妙说了一句,李捷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纸,随手递给了赞婆,让他分给大臣们阅读,不过没等赞婆迈出去步,另一头的安娜已经眼疾手快抢了过去,洋溢着兴奋翻了开。

不过仅仅看了第一眼,安娜脸颊上的笑容就僵住了,转而沉闷的扫了两眼,最后凝重的将羊皮卷还了回去。

安娜的表情明显也影响了其他人,从赞婆手中接过羊皮卷,王玄策皱着眉头瞄了一眼,然后面不改色递给了一旁李绩。

浓密的黑色胡须如今有些变白,李绩也是变得更加苍老,不复当年高句丽战场上的狠先锋,不过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却多了中历经风霜的老而弥坚,看过羊皮卷后,一抹喜色在他脸上绽放。

然后是狄仁杰,来济,两人都是为难的摇了摇头,剩下的将军们则一个个面露严肃,不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