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金主 >

第128章

大明金主-第128章

小说: 大明金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承嗣尴尬笑了笑:“敬琏还不知道咱们的船厂在哪儿啊?”

“嗯?”徐元佐茫然无知:不在上海么?上海可是有名的军港和造船基地啊。

“在湖广。”康承嗣道。

徐元佐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海船为何放在内陆造啊?”徐元佐几乎失声叫了起来。

康承嗣轻抚长须,缓缓道:“敬琏啊,咱们要造的可是战舰啊。”

徐元佐真想一头撞在地上。

许多行业都随着民营资本的发展而从纯官营变成了官私合营,或是纯私营。然而造船业和盐业,却始终都是彻底的官营厂。盐有私盐,那是因为监控手段不足。造船可不是随便开个家庭作坊就能干的工作。

如今虽然开了海,民船可以下海,但是水师用的制式战船却不是谁都能造、谁都敢造的。

*

求推荐票,求月票!

*

ps:求各种支援~!

二九四年尾

徐元佐是个连福船沙船都无法一眼辨别的纸上派。听了康承嗣的解释,他才知道民船和战船还是有区别的。具体在技术上,战船的用料比民船坚硬,要加撞角,更注重载人而不是载货。

最重要一点,民船不装大炮,不用留炮位。大明水师的战船虽然不注重大炮,但是船首船尾还是要放两门重炮的,侧弦上放的炮略小,数量也是看舰队编成和主官的战斗风格。

徐元佐脑中首先想到的百年之后的西方海军,一排炮打过去,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那可是侧弦一排火炮,甚至不惜把舰船造得丑陋不堪。如果单论船型,明式船的长相才算正确。

既然人家一排炮都没什么用,能指望两门炮每发必中么?

至于俞大猷搞的五朵梅花阵,几乎是炮口顶着船身打,那还不如跳帮呢!打沉的船可是一文不值啊!

“能造一种军民两便的船么?”徐元佐弱弱问道:“同样的船型,也不装炮。想载人就载人,想载货就载货。船帮高一些,用料稍稍讲究一些。”

康承嗣显然不认同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这样的水师,若是碰上真的海贼倭寇,就怕顶不住。”

从大环境来说,倭寇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了。没有了海外汉人的船队,要日本人自己渡海打劫,实在太难为他们了。然而国内的某些势家可不是温文尔雅的小白兔,只要知道徐元佐的船队离港,肯定会打着倭寇的旗号出来干一票。

除非能够震慑他们!

徐元佐干咳一声,心中盘算着还能去哪里弄点船。

“造蜈蚣船!”康彭祖突然道:“嘉靖时从红毛夷缴获的蜈蚣船,正可以应急。”

徐元佐隐约记得这个名字,满眼期待的望向康承嗣。

康承嗣抚须长吟:“蜈蚣船是红毛夷的战船,两侧划桨,宛如蜈蚣,那个倒是不用风便能疾行。”

“造得快么?”徐元佐问道。

康承嗣道:“龙江船厂便能造。快慢与否,就得看是否有现成的船材了。不过胶漆一样快不得。”

“蜈蚣船比咱们的船小。用人却多。”康承嗣又道:“还得另外派柴水船跟着,真不如用沙船好用。”

龙江船厂在南京龙江关,也就是后世的下关。只从地理位置而言,就要比远在湖广的船厂靠谱许多。国朝之初。临清、刘家港、龙江关、湖广、闽粤都有大船厂,龙江船厂更是承建郑和宝船的大船厂,从全国抽掉了精工巧匠,设了造船厢民四百余户。

可惜后来沿海势家想独吞海贸利润,硬要把国家挤出局。以至于龙江船厂日渐荒废,至今连战船和遮洋船都造不了了。如今大明的漕运用船,无论遮洋大船还是浅船,都是在湖广营造。

“那就造蜈蚣船吧。”徐元佐对于合作伙伴只能建议:“另外看看闽粤一带是否有新船或是堪用的旧船。无论民用军用,先买些回来充充场面也好。”

嘉靖倭寇作乱的时代,福建广东有许多黑船厂。汪直、徐海等人坐拥上万条大小战船,基本都是靠这些黑船厂建造的。因为官营船厂肩负任务日重,匠户厢民逃亡边日胜一日,黑船厂的技术能力也就更强。

十多年没有大海战可打,造船业不景气。黑船厂基本倒闭。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说不定就有一两家活下来了呢。再不济还可以收买卫所的战船,总有办法可想。

康家既然是合伙人,自然要承担起更艰巨的任务。

徐元佐知道这种事不是银子能够搞定的,所以也只能寄希望于康家的人脉关系。相比船的问题,买通言官支持海运反倒简单了——只需要砸银子,许以好处就行了。

走了一趟上海之后,徐元佐非但没有放下心,反倒满心忧虑。就连棋妙都意识到了徐元佐的反常,不敢再开玩笑。

回到唐行之后。节日的气氛已经很浓郁了。

程宰建议仁寿堂拿出一笔银子来,挨家挨户发点喜钱,采买人心。这个方法多少能够挽回征税时候的暴戾形象,因为更多的人其实不用纳税。拿了喜钱起码不会站到仁寿堂对面去。

“不要挨家挨户发,没意义。”徐元佐难得板着脸说话,吓得程宰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徐元佐又道:“只发蒙学社学的学生,每人发五十文。”

只有读书识字的人才有舆论权利,而且社学毕业的人可能进入经济学院,成为自己人。理应厚待。若是因此而兴起民间的求学热,那就是一石三鸟的好事了。

程宰很快也能想明白,去各社学发钱。

学生既然要领钱,那就得留个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此一来一去,唐行镇里镇外的读书人档案也就成型了。

老天爷似乎是要故意与徐元佐作对,就在他打听谁家有船可以购买的时候,又传来了苏州翁家大肆买船的消息。翁家打算在隆庆四年来一次大手笔,直接垄断淮北的棉布市场。要靠大量的货物倾销打压竞争对手,那么对于货船自然有不小的需求。

买家越多,卖家越有抬价空间,有些人家甚至对徐元佐派去的人避而不见,坐等涨价。

这则消息是顾水生带回来的。他今年拿到了五十两的年终奖,恨不得把命都卖给徐家哥哥。接到徐元佐买船的指示之后,顾水生立刻动身跑了一趟刘家港。那里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也有船厂,至今仍有许多船户聚居。

这种官营船厂整日里半死不活,有什么卖什么,若是真有船,肯定也能私卖出来。可惜他们是真没船,倒是有不少人毛遂自荐,想找个活路。

顾水生知道佐哥儿重视人力,便将这些人的名姓地址一一作册,在自己权限范围里花了一笔银子,纯粹收买人心,并未有任何条件。等回到唐行之后,这册子便交给陆大有。方便日后招人。

他自己却连夜赶到徐元佐家里,报告苏州打探来的要紧消息。

“佐哥儿,我在苏州打听得一个消息,是转了三手传来的。泄露的源头是西山许家。”顾水生在徐元佐书房里,刚一坐定就亟不可待道:“我私下又去验证了一番,发现确有其事。”

徐元佐叫棋妙出去,亲自给顾水生倒了杯热茶。

顾水生连道不敢,又道:“是苏州知府蔡国熙。他本是阁老的门生。如今却投靠了高拱!”

因为徐元佐的关系,现在仁寿堂的人所谓“阁老”,必然是指徐阶。

徐元佐知道蔡国熙是高拱刺向徐阶的一把尖刀,判徐琨、徐瑛充军的正是此人。

顾水生见徐元佐面色如常,暗道一声:佐哥儿好涵养!

有徐元佐做榜样,他也不着急了,继续道:“据说吏部已经定了,明年升蔡国熙湖广按察佥事,苏松等地兵备。”

“明年?”徐元佐一愣:“他知府任满了么?”

顾水生有些疑惑:“消息是这么说,我也不很清楚。”

徐元佐点了点头:“无非是早晚的事。”

蔡国熙任苏松兵备道的时候对徐家下的黑手。不过那是隆庆五年的事。看来这消息对了一半,他投靠高拱,升任兵备道是真的;不过时间上恐怕有出入。

“翁家与蔡国熙往来颇深。”顾水生道:“不少翁氏子弟都以学生的名义见蔡国熙,贿以重礼。”

徐元佐点了点头:这是人之常情。有钱人拜个有权势的老师,起码多一条行贿的渠道。自己当日不也如此么?

“还有消息说,海刚峰明年要升任粮储道。”顾水生道。

徐元佐笑道:“你还真能打听不少消息出来啊。”

对于海瑞,贬职是没用的,要想赶他走,就只有活动着替他升官。

“海瑞若是升去南京户部负责江南粮储,对我们也算有利了。”徐元佐笑道。

——他们太天真。真以为海瑞升官就不祸害苏州商人了?

徐元佐心中暗道。

“还有一些京中来的消息,比如松江漕粮要折色五成、苏松存留两万两赈灾……漕运的事我也不懂,就只囫囵记下了而已。对了,高拱要开山东胶莱故河。以供漕运,不过还没定论。”顾水生道。

徐元佐的食指和中指飞快地敲打台面,道:“这事知道的人多吗?”

顾水生摇了摇头:“传得神神秘秘的,真假难辨,我也说不清。”

“这事应该是真的……”徐元佐道:“坚持漕运符合高拱的立场,能打击苏松士绅的利益。”

顾水生点头道:“既然佐哥儿这般说。那就肯定是真的了。”

“你过完年立刻去苏州,将这消息传出去。”徐元佐道:“还有,就说翁家资助了蔡国熙五万金,帮他跑官。北京那边接手的人就是高拱。”

顾水生咧嘴一笑:“我明白,定会扯得跟真的一样。”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佐哥儿,这消息传出去有何用意呢?”

“苏州人就指望着走海运喘口气,高拱硬要开漕运,招人恨对不对?”徐元佐道:“蔡国熙身为苏州知府,跟苏州人的仇人走一起,是不是更遭人恨?翁笾就是苏州人,却资助苏州人的仇人,谁还肯把银子放在他哪里?更何况他还用着银子去帮人跑官,天知道能不能收回本钱。”

——若是明年蔡国熙不能升任,就证明翁笾失败,资助的银两能否回来就成问题,说不定还会有人去挤兑呢。

徐元佐沉闷了多日的心锁总算打开了些许。

顾水生心中暗道:佐哥儿果然环环相扣,这一招真是实用。

商场上从来没有谣言,只有小道消息。小道消息的真伪难辨,关键是看商人的判断。如果判断失误,那就是自己学艺未精,怨不得别人。

徐元佐在苏州散播朝廷要尽快恢复漕运的消息,间接也刺激了那些捂着海船不肯松手的人家。

包括崇明沈家。

沈家在答应了徐元佐之后就去订购了大沙船,花了三千两银子。若是朝廷走漕运,那么海运的事自然也就黄了。到时候自己还要不要那么多船?不要的话,定金就打了水漂,想想肉痛;强行要下的话,明年船是有了,可没钱备货,收益就要大受打击。

沈本菁这回真是寝食不安,就等着过完这个糟心的年关,立刻带着女儿去唐行与徐元佐好生聊聊。尽量将合资契书签下来,让徐元佐一起跟着负担大船造价。

徐元佐搅动得一方不安,自己倒是安心了。

小年夜的晚上,他点了三五盏灯,照得书房亮堂堂的,取出自己的秘密小册子,一边回顾了隆庆二年、三年的大事记,看了看刚来时候的备忘录,开始努力回忆隆庆四年将要发生的大事。

从大局而言,朝争将暂告段落,高拱会有一段舒心的日子。从江南而言,这是歉收的一年。今年秋粮收割之后的水患,将影响来年的春耕,所以粮价会有一定幅度上涨。考虑到黄淮将进一步泛滥,发生严重水灾,苏松常镇多半会受到影响。

——如此说来,可以收罗难民补充低级劳动力。还可以做多粮价,囤积居奇。

徐元佐想了想,又将“做多”两字划去,写上了“做空”两字。

砰砰砰!

徐良佐重重敲着哥哥书房的门,大声喊道:“哥!吃饭啦~全都是肉菜!”

徐元佐在里面应了一声,藏好了自己的神秘小册子。他开门出去,问道:“怎么是你来叫我?”

“棋妙在后厨帮忙呢。”徐良佐欢快道。

“啊?他去后厨帮忙?”徐元佐道:“是娘叫他去的?”

“那是自然,否则谁敢指使他呀。”徐良佐撇了撇嘴:“娘叫他他还老大不乐意呢。”

徐元佐微微摇头:“人有所专,逮着个人就用,这样不是用人之道。”

“姐姐不也在后厨帮忙?”徐良佐不服气。

“所以这就不对呀。”徐元佐道:“你的任务是好好读书,能叫你去码头扛包卖苦力么?”

徐良佐不说话了,生怕自己再顶嘴真的被发配去扛包卖苦力。

“过完年,家里还是得采买点人口啊。”徐元佐叹了口气,吐出一道白雾。

*

*

《本卷终》

求月票,推荐票。

*

PS:抱歉迟到了,找行李找了一个半小时~!

二九五灾民

从嘉靖末年开始,黄淮水害就进入了高发期。一方面是自然灾害,一方面也是水利工程到了寿命期限。

隆庆元年,淮安府所属十一州县大水。

隆庆二年,淮安、扬州、徐州旱涝灾。

隆庆三年,淮、徐大水,坏城垣,毁田舍,漂人畜无算。

在农业社会,一年遭灾还能过活;连着两年遭灾,靠朝廷蠲免、乡梓救济也能熬过去;一连三年遭灾,就连朝廷都无能为力了。这可不是新闻刚刚播报,救灾物资就从海陆空全方位投放的时代。

年关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存粮吃完,新粮未长,连种子都没了,除了逃荒还能怎么办?

尚未出十五,苏松就零零星星见到了淮、徐方向来的灾民。

徐元佐知道去年闰六月的时候雨下得大,苏松二府都报了水灾,还蠲免了工部料银,增加了折色比重。不过苏松的商业比重略高,粮食除了自给之外,还可以从江西、湖广籴买,所以并不没有灾年的恐慌。

直到有人带着孩子上了徐家的门,徐元佐才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叫荒年卖子。

“求老爷发发善心,这孩子看着病恹恹的,真的只是饿了,他吃饱了什么都能干!”一张刻满了皱纹的老脸恨不得要贴在徐元佐面前说话。若不是护院的壮汉体型堪比五个他抱起来,徐元佐还真是觉得有些尴尬。

这是个卖自己儿子的父亲。看上去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皱纹深刻,其实不过三十多岁。身体在繁重的劳动之下,透支着生命的长度,让他看起来更像是那小孩的祖父。小孩微微张着嘴,手紧紧抓着父亲几乎不能蔽体的衣服,仰视着徐元佐。

徐元佐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恐惧、渴求、迷茫、呆滞……不合比例的大脑袋就像是动画片里走出来的人物,却没有丝毫“可爱”的意味。因为这是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的病态反应。颇有经验的人牙子断定这个小孩活不了几天,就算喂了粮食也未必能干活。所以他父亲才挨家挨户自己推销。

从他身上的脚印和棒痕来看,徐元佐的邻居之中也隐藏着为富不仁的冷血乡绅。

“茶茶,给他们盛点米汤。”徐元佐吩咐道。

茶茶只觉得鼻根有些发酸,飞一般地跑向后厨。去翻找能吃喝的东西。

棋妙眉头紧锁,好像在思索社会人生的大问题。

徐文静已经不忍心看了,转身回了自己的闺房。徐良佐则贴着哥哥的后背,强迫自己看下去。

徐元佐摇了摇背,对良佐道:“叫上姐。烧些热水,给他们擦洗一下。”

徐良佐这才缓缓退后,跑去找姐姐了。

“老爷,您是大好人,大善人,是佛菩萨转世。”瘦弱的老男人跪在地上,边哭边磕头,仍旧不忘初衷:“小的生生世世记着您的好。”

徐元佐想摆出一个惯用的微笑——那是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过的,让人觉得舒适却又有矜持,尊重而控制着距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