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帮老大-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见郑半仙这般专注,不便搅扰于他,便和老爷起了身,对郑半仙说,“郑先生,你慢慢推演,我让禾巧在门外候着,你随时有事,只管喊一声便可……”
禾巧端了一张小板凳,坐在书房门口,一会儿向院门看去,一会儿又朝书房内瞥一眼,听见郑半仙不时地兀自自言,时有“啧啧啧”的赞叹声,时有“哎呀呀”的吁叹声,时而又说些“四柱八字成一擎,择吉了了借玄空,欣哉虑哉,何以命哉?”之类的玄虚异言……
小院并无旁人,禾巧坐在书房门口,想着细细密密的心事,想着想着,愣了神,便从怀中掏出了那对手镯,套在手腕上,一下下地转着圈儿……
手镯是陈叫山送给禾巧的,南洋翡翠质,蕉叶绿的颜色,煞是喜人。抚弄着手镯,听着郑半仙在书房里的自言自语,心中想着陈叫山的模样,禾巧的秀眉,时而凝了,时而舒开了,时而又凝了……
陈叫山要升任船帮大帮主了,从此后,不再是陈队长,而是陈帮主了。那么,他还是那个陈叫山么?
纷杂的心事,一想多,禾巧便轻轻地叹了气,有些怅然神伤,类似一种幽谷间的薄雾一般的神伤,扑抓不住,淡淡萦回,似有还无,似无又有……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老话乃至理。
人人惟愿如此,男人尤甚!
幽想之间,禾巧耳边似乎隐隐传来了藏经寺的诵经声,那些字句,连贯着而出,却又难辨内容,还是那《金刚经》吗?
从藏经寺“忘空”小禅房里,禾巧将毛笔在嘴巴里一蘸,写下了“玄机须论,含生塔下”的小纸条……到觉迟和尚悉心而语,“天象所呈:诵经之愿,消解罪业,然乐州城中,有孽障所阻,佛光受滞,缘法何尽?时至今日,诵经九天,罪业既出,孽障已现,溯源而消罪业,寻根而除孽障,罪业若消,孽障得除,如此,诵经九日,已然圆满……”
时日如风,往事犹然清晰……
从那一刻起,果真是成就了一段圆满么?或者,一切本无圆满?
籍籍无名的陈叫山,从山北逃荒而来的陈叫山,至到如今,威名镇一方的陈叫山,即将升任的陈帮主……光阴就如凌江里的浪花,翻卷着,日夜不息奔流,多少珠玉跳溅的光影,哗哗哗哗的水声……
陈叫山,你是那江上漂着的一条船吗?水波起伏里,自顾着顺江而进了,便是岸上桃香柳素,青峰凸立,灵猿白鹤的鸣喧,也依旧禁不住你的罔顾风景的一颗心?停不下你的脚步,惟将视线拴系在你的背影上,目送你?
你终究是离我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又或者,若夹江而立的两座山峰,两棵树,两块石头,恒古相望着,永远不弃不厌,却隔着一条江水,永远对望,对望,对望下去?
你若是一座山峰,我若能为一阵风,越过了这寥廓的江面,去拂动你身上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儿,该多好?
我若是一棵树,你若能幻为一只鸟儿,为我留歇,纵不去奢望太多,不虚妄有那窝巢在我的枝头,哪怕你停歇片刻,展翅飞走,我颤颤巍巍的枝条,也是我的一颗心在跳动……
唉,罢了,罢了……女孩儿的心思,怎就这样怪?明知不可为,偏而为之!明知可为之时,偏却不为……
心牵的人儿,我祈愿你上层楼,再上层楼,最好如雄鹰展翅一般,飞得高高,越高越好!但为何,终又不愿意,不舍得,不敢,让你飞高呢?哪怕,你双脚一直踩踏在大地上,稳稳当当……
“陈队长回来喽”
小院外,忽有人大喊了一声,禾巧连忙停止了默想幽思,将手镯藏在了怀里,理了理鬓发,一下站起身来……
大门方向,有诸多人语之声、车轴转动声、马的响鼻踏蹄声……
“好了,良辰吉时,就在明日!”
禾巧正欲出小院,忽又听见郑半仙在书房里兴奋地喊了一声。
我是该出去见他,还是不见?
禾巧踟蹰间,觉着这又是那种时常萦绕在自己心头的味道,见?不见?说?不说?说什么?总是那么多的取舍、判断、思与想、选择……
莫非,这合该就是我的劫数?
而他,那个叫作陈叫山的人,他怎就不似一阵风,吹来我身前,哪怕盘绕后,再又吹去呢?要么,他怎就不幻成鸟儿,来我的枝条上暂歇呢?他只顾着那高高的天空,那滔滔的江水,越来越高,越来越远吗?
禾巧忽便觉着鼻子酸酸的,心儿也仿佛被一根细细的线绳,轻轻地勒了一下似的,喉咙堵堵的,眼角一热,眼睑下睫毛遂即有些潮潮了……
“禾巧,禾巧,快去传夫人!”
郑半仙出了书房的门,禾巧赶紧背过身子,抬袖子,似原本无意地,擦了擦眼睛,狠劲地一吸鼻子,露出了惊讶的笑来,“呀,郑叔,这么快推演好了?我刚才听你说,明儿就是良辰?”
郑半仙将一张三尺整幅宣纸,在禾巧面前一抖,宣纸上皆是毛笔涂涂抹抹的文字和符号,似一大群蝌蚪在荷塘里畅游,似风吹落英,散乱了一地,似贝壳被潮水冲着卷着,在沙滩上形成的无序的布列,“是啊是啊,明儿是上上大吉!”
禾巧刚出了小院,去寻夫人,夫人却就迎面来了,禾巧说,“夫人,郑叔推演好了,说明儿便是上上大吉之日!”
夫人抬头朝向天上望了一眼,心说:我起先只是想着,明儿是除夕,将中祭、外祭合二为一呢,并无考究,只是一念而已,谁能料到,原来推演结果,正印合我的心念啊!这莫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夫人心下欣然得很,但面上却平平如常,并无惊赞,亦无喜不自禁,妄自宽慰,倒却说,“禾巧,你眼睛咋了?是不是方才候着郑先生,你又看书来着?”
禾巧笑了一下,刚想编个谎话,敷衍过去,猛一抬头,见陈叫山大步流星朝这边走过来了,边走边大声说着话,“夫人,禾巧,我回来了……”
陈叫山最近几天,人又瘦了一些,但许是一路疾驰赶回,面上生了汗,通红通红,额上油明放光,加之春风得意之色,倒显得精神抖擞,气度越加不凡!衣衫解开了,随着大步走动,衣角翻飞,头发飘扬抖动,似有虎虎生风之气,席卷过来……
夫人领着陈叫山,进了小院,在书房里听郑半仙陈述推演之由……末了,郑半仙兴奋地说,“明日除夕,上上吉日,午时正可举行升任仪式!叫山,恭喜你啊,对了,以后便该叫陈帮主了,哈……”
禾巧站在书房外,并未进屋,听见房内语声,不知怎地,眼泪如何就不听话了,一个劲儿地往外流,擦都擦不及……
“禾巧,禾巧,快去传唤各处,商讨明日双祭升任之事……”
夫人一声喊,禾巧笑着点点头,一脸泪水,“夫人,晓得了,我这就去……”
。。。
第405章 盛况空前
因第二日是“双祭”吉日,是夜丑时,卢家大院,角角落落,内内外外,皆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所有的杂役、丫鬟、家丁、长工、厨夫,都晓得除夕双祭,非同一般,即便是布衣房里几位牙齿都掉光的老妈子,亦唇不关风地说,“明儿这架势,了不得哩,我们在卢家这么些年头,都是头回经见……”
如此规格空前的双祭,宾客盈门,夫人老爷生平又是讲究之人,院里各处,是绝对不容许有一星半点的差池之处的!
三旺自装上假腿以来,多在院内待着,不大外出,他自己觉着憋闷,好像自己没有随兄弟们前往桂香镇,前往梁州城,有些吃了闲饭似的。。 。
夜里打扫院内卫生时,三旺领了一众家丁,负责北门一带。三旺是细致人,给家丁们一人发了一支小毛笔,一碗清水,一条毛巾,在北门照壁的青砖底座,青瓦檐盖,白玉石栏上,擦了又擦,抹了又抹。而照壁之上的麒麟砖雕,则以毛笔蘸清水,依着麒麟的甲片、尾须、足爪,一丝一线地清扫,便是麒麟眼睛纹线、祥云团中,最最细微的区域,也以毛笔笔尖划过,不容一星点灰尘存留……
满仓之前身上多处受伤,陈叫山令他好好静养,他却也是闲不住的人,在大院没事儿做,偶尔跑到师父的铁匠铺里,抡上几下大锤,并将衣衫解开了,不服气地向王铁汉及铁匠铺的兄弟们抱怨,“看……看看……看有啥……啥啥伤嘛?真真真……真是的……”
现在大院大清扫,满仓自然欢喜得很,领了一帮兄弟,从北院的青石大道,一路打扫过来,青石板被扫帚扫得明亮如镜,即便穿一身白绸衫,在上面打上几个滚儿,站起来后,身上依旧白净赛雪。大道一侧的花园里,瘦竹亭亭,每一截竹竿,每一片竹叶,都用嘴巴哈着气地擦,直擦得竹子有玉润放光之感……
到打扫长廊时,廊柱、石阶、木椅、檐角等处,都好打扫,惟独那廊顶上的工笔细描廊画,有些高,一是够不着,二是看不清楚,即便搭个梯子都没处支应。满仓便将袖子一挽,要兄弟们点起火把来,然后骑在他脖子上,两人叠一人,去擦那廊画。
满仓身壮如山,个头又高,几个兄弟轮番骑在他脖子上,一手拿火把,一手拿抹布,直将那孔子盘坐论道,亚圣列卷疾书,老子骑牛出关,达摩一苇渡江等几幅廊画,擦拭得近如初绘,色新犹然……
西内院里,由大头和二虎负责。院墙边的大核桃树,枝杈旁逸斜出,二虎命兄弟们将大剪刀,绑在了两根长竹竿上,“喀嚓喀嚓”地修剪骑在墙头上的闲枝废叶。一大群的兄弟,手执火把,蹲在墙角,逐处逐处地拔野草,清理枯叶,有细心的兄弟,甚至找来瓦刀,连墙根处斑驳的干藓,也刮得干干净净……
大头站在板凳上,小心翼翼地取下那“太平一方”的大匾,抱回到屋里,平平摊在桌子上,用指甲轻轻抠,用软抹布一点点地擦,用嘴轻轻朝上吹气……
依照规矩讲究,陈叫山坐上船帮大帮主椅子时,身上要挂“红”的,这“红”是九尺长红布,口面三尺三,对折三折,外翻边沿,中间有一蓬蓬勃勃的大红花!
这缝红的差事,自就交于了布衣房,落在了杏儿的头上。
禾巧检查了夫人庭院里里外外的卫生,觉得丫鬟们哪里打扫得尚不够到位,便又吩咐几句,而后怔怔地站在院子当中,望着夜空星星……
禾巧总觉着心中空空,仿佛有重要的事儿还没有做似的,静心想了又想,意识过来了陈叫山要挂红哩,不晓得那红弄得咋样了,那是陈叫山陈帮主的面子,更是卢家的面子哩!
禾巧便打着灯笼,匆匆赶到了布衣房,看杏儿缝红。
九尺长,三尺三宽的红布,已被杏儿裁剪好了,平平展展地铺在大案子上,灯光扑照之下,将杏儿的眉眼、脸蛋、耳朵,皆映得红红莹莹……
杏儿伸手在红布上,以手指量测着尺寸,思谋着缝红的步骤,末了,取过针,取过红线,穿好了,将针在鬓发上一掠,正待下针,禾巧便进来了……
杏儿一见禾巧急慌慌的样子,便晓得了禾巧的心思,故意用手将红布一抓,揉了两揉,弄得皱皱巴巴,兀自叹气抱怨着,“急死人哩,要挂红早些吭声嘛,点灯熬油费眼睛,真是的……”
杏儿一边抱怨,一边偷偷瞥向禾巧,看禾巧的神色反应。
禾巧此际哪会留意杏儿这些鬼心思,径直走过去,用手将红布扯展了,背身问杏儿,“这都啥时候了,你还没下针啊?”
“瞧你那没出息的……”杏儿把针扎在大案子上,伸了个懒腰,嘴巴噘着,揶揄着禾巧,“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这儿下针不下针的,你急个什么?陈叫山是你男人啊?”
“我扎你……”禾巧毫不示弱,拔了大案子上的针,便要朝杏儿胳膊上扎去,杏儿一吐舌头,吓得赶紧逃……
两个漂亮姑娘,在红红亮亮的光影里,追打、转圈,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此际,在城东虚水河岸,三小姐卢芸凤、薛静怡、唐嘉中、吴先生,正在匆匆往乐州城里赶。
近几日来,卢芸凤和唐嘉中,领着薛静怡、吴先生跑遍了乐州城周遭各处去城西博望侯张骞墓地凭吊上香,薛静怡感慨着说,原来我们吃的胡豆、红萝卜等物,竟是乐州人最早带入到中原的;到唐家庄以东的汉城遗迹,吴先生搬取了一些残瓦断砖,把玩瓦上卷曲的纹理,揣摩断砖上的图案及汉隶笔意;前往城南霸王寨,卢芸凤折了树枝,做弯弓射箭之姿,而后用竹枝在山坡上一阵刨挖,以期能挖出些箭镞等古时兵器,唐嘉中便取笑说,当年,汉王刘邦借此地为假象楚寨敌营,实际根本没有楚军来过,哪里会有什么兵器?去城北樊哙墓地时,吴先生通过残碑揣摩,晓得这里不过是衣冠冢而已……
在陈叫山前往桂香镇收购棕货时,常海明派一路兄弟,一直陪伴着卢芸凤他们一行人,四处游玩。后来,到柳郎中赶回乐州城,下达了陈叫山的命令,要兄弟们皆前往桂香镇设伏时,兄弟们被抽走了,唐嘉中便让卢芸凤和薛静怡,住到了唐家大院,每日里下棋、赋诗、写字、作画、猜谜……
吴先生几番提说想去一趟高家堡,会一会小山王高雄彪,唐老爷担心吴先生他们单独前往不安全,便派人前往高家堡,一为邀请高雄彪,二为探问高雄彪设计准备社火之事,结果,得来的回复是,高雄彪一直不在高家堡,去往何处,何时返回,皆不得知……
今儿下午,卢芸凤、薛静怡、唐嘉中、吴先生,去了唐家庄以北的巴人沟,从泥地里掏挖出许多的青铜古物,尽管四人皆弄得两手脏兮兮,但却如获至宝,兴致颇高,一直到天彻底黑下来以后,才回到了唐家大院。
跑腾了一天,莫说是他们四人,便是跟随的唐家家丁们,也感到疲惫不堪,便早早地洗脚睡觉了……
岂料睡下不多时,卢家大院派人来传话,说第二日除夕,要进行双祭,陈叫山要升任船帮大帮主哩!
卢芸凤听闻之后,一下从床上蹦了起来,急匆匆地约上薛静怡、唐嘉中、吴先生,连夜朝卢家大院赶……
卢芸凤坐在滑竿上,脚夫尽管脚步如飞,汗流浃背了,卢芸凤仍嫌太慢,一个劲地挥手、踢腿,要脚夫跑快些,前头一位脚夫便说,“三小姐,我们跑太快了,唐少爷跟吴先生他们怕撵不上哩……”
卢芸凤急了,说脚夫真是偷懒还会寻借口哩,便要自己下来走,脚夫只好放低滑竿,卢芸凤刚一伸腿,却发现,自己一路心急火燎地催促,竟把左脚的鞋子都踢飞了……
脚夫说夜里丢了鞋子不吉利,一定要找回来,卢芸凤却索性连另一只鞋子也脱了,说要光脚朝回走,薛静怡便赶紧劝她,“芸凤,咱等等吧,让他们回去找找看……”
吴先生气喘吁吁跟上来,也说,“依我估计,今晚上卢家大院一整晚都会忙乎的,咱早回些晚回些,不打紧的……”
卢芸凤便噘着嘴,坐在滑竿上等鞋子,直到脚夫将鞋子找了回来,一行人赶到卢家大院时,远远看见满院的灯火闪亮,才晓得吴先生所言非虚,也顿时感到了明儿的双祭仪式,非同凡响,单就这头天夜里的准备工作,绝对算是盛况空前了……
卢芸凤他们急匆匆地朝院里走,这里一看,那里一停时,陈叫山正坐在大客厅里,同老爷、夫人、郑半仙、谭师爷、杨账房、魏伙头、侯今春几人,讨论着明儿双祭的诸多细节……
这时,忽有一家丁进来通报,“陈队……哦不,陈帮主,门外有位先生要见你……”
。。。
第406章 允文允武
陈叫山来到大门口,顺着通报人所指的方向看去,见一位汉子穿着黑色风衣,站在院门右边,侧脸对着自己,且以围巾围了脸,面容看不太清楚。。 。
几个家丁在朝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