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308章

船帮老大-第308章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际,卢芸凤正嘟噜着嘴,低着头,一看还在生着气呢!

按照约定,今儿夜里,本该陈叫山到东房陪禾巧的,但禾巧示意,让陈叫山今夜去西房陪芸凤……

陈叫山给禾巧喂着汤圆,卢芸凤却气呼呼地去了外屋,找来一把瓷勺,嘟着嘴说,“碗给我,我自己吃……”

禾巧微微一笑,示意让陈叫山将碗递过去,陈叫山便将碗递给了卢芸凤……

于陈叫山而言,心里很清楚,“一龙二凤”的婚配方式,潜存着夫人的一片深意:夫人既希望陈叫山承传卢家之续脉,同时,又觉得,卢芸凤过去率性,有小孩子脾气,且陈叫山心中牵恋禾巧,禾巧又是一个懂事、识大体、有谋略、有担当的好姑娘……因而,将卢芸凤和禾巧,同时许配给陈叫山,便是一件再妙不过,再合适不过的事儿了!

卢芸凤大口大口地吃着汤圆,一次舀三颗汤圆,同时塞到嘴巴里,将腮帮胀得鼓鼓,边嚼边说着话,“本来挺简单的事儿,要你们说那么复杂……当我不晓得呀……”

陈叫山和禾巧,皆看着卢芸凤大口大口地,将汤圆全都吃完了,禾巧用手指在陈叫山脊背上暗暗一点,陈叫山会意,便走上前去,微微躬身,“芸凤,吃饱没?我再去伙房弄些?”

“没饱呢!不吃了!”卢芸凤将瓷碗朝桌上一墩,一抹嘴巴,“吃多了长肉!”

禾巧笑盈盈地看着卢芸凤……

“好了,你们继续说事吧!我去跟静怡睡了……”卢芸凤站起身来,便朝外走去……

陈叫山连忙跟了上去,一把拽住了卢芸凤的胳膊,“芸凤,芸凤,那晚上跟你讲了个故事,还没讲完呢……”

卢芸凤猛地转过身来,头发一甩,几乎扫着陈叫山的鼻尖上,哼地一笑,面色又一沉,“不听那老故事了,今儿晚上再讲个新的……”

陈叫山略一侧首,见禾巧在给自己递眼色,便牵了卢芸凤,朝西房走去……

禾巧深深地吸了口气,又吁出去,端了桌上空碗,去外屋洗涮了……

第061章 冤家路窄

是日一早,陈叫山一袭青色长袍,白扇在手,踩着满地霞光,先到了碾庄码头,而后乘船,逆流而上,驶向上元堡……

天未见亮时,吴先生已经得到消息:被打散的一小股红军,如今在三合湾以南的金家岭一带……

因而,陈叫山便派了冯天仁手下的基建客兄弟们,随同吴先生、唐嘉中、高雄彪前去接洽红军。 在外人看来,这一伙人推着板车,牵着马匹,身穿“卢”字衣裳,是为进山伐木,筹建新学堂而去的……

随同陈叫山一同乘船的,仅有一小部分舟楫客的兄弟,以及近身侍卫七兄弟。常海明领着一部分防卫客的兄弟,骑马走南岸,姚秉儒和万青林带着兄弟,骑马走北岸,一行人风风火火,进发上元堡……

一到上元堡,陈叫山便远远看见北门外,站立着一伙当兵的,从军服来看,正是梁州驻防军……

驻防军的李团长,昨个夜里睡得正香,忽有手下人来报告说,有中原剿匪纵队的人来找……

李团长原本胳膊抬扬起来,欲要发怒的,一听“中原剿匪纵队”,胳膊便缓缓地放了下去,揉揉眼睛,硬生生爬了起来,接见中原剿匪纵队的人……

听了中原剿匪纵队的情况说明,李团长心中暗骂:活该!有你们这么得瑟的吗?吃饭不给钱,抢鸡杀狗,糟蹋姑娘,人家不杀你才怪呢!

但面上却是极恭敬,“成,成,回头我跟王司令请示一下,即刻派人过去处理。你们放心,到了这地头,决不会让长官们吃亏受累……我们一定探明真相,严惩凶手!”

李团长遂即安排这一伙伤兵,到了梁州萃栖楼“歇息”,并叮嘱老鸨。“一定上最最皙气的姑娘,这伙人,我都惹不起的……”

随后,李团长去向王司令汇报情况,王司令不禁感慨,“他娘的个腿,自己不检点。要我们去擦屁股……”

李团长知道,这不过是王司令发发牢骚而已。事情到了这一步,终究还是要处理的,便说,“司令,你看,我过去咋整?”

“你问我,我问谁去?”王司令有些不耐烦,在屋里踱来踱去,而后猛停步。“具体怎么办,你自己拿捏。总之一个原则:一不能惹众怒,失民心,二也不能招惹那伙兵匪,免得日后给咱穿小鞋……明白吗?”

李团长嘴上连连说着“明白明白”,实际上,脑袋一团浆糊。心说:我明白他娘的个腿……

天不见亮,李团长便亲自到了萃栖楼,将那伙伤兵喊了起来,说立刻赶赴上元堡。伤兵们玩了一夜姑娘,正困乏得很呢,极不情愿起床。李团长便半软半硬地说,“成,那几位长官先歇着,我们就先走了?”

伤兵们一听,晓得个中利害,哪敢怎恋床,遂即爬起来。早早随李团长一起,返回上元堡……

陈叫山一到上元堡城中,有两个没想到:其一是,孙县长居然得了消息,提前于自己,早早来了上元堡;其二是,这支剿匪纵队的头儿,居然是上回在女儿梁碰到的那个肖队长……

孙县长是那种趋炎附势之人,听到一丁点风吹草动,自然会闻风而来,希冀着能巴结一下中原剿匪纵队,给自己能带来些升官发财的好事儿……

而关于肖队长,陈叫山不由得感慨,还真应了当初在女儿梁时,跟肖队长说过的话,“肖队长,若说缘分,你我之间才是大缘分哩!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照你我之间这缘分看来,莫不是用不了多久,你我又会见面?”

这不,还真是一语成谶,话赶着话来了么?

“肖队长……肖队长好!”陈叫山远远地拱手以礼……

一位杵着拐杖的伤兵,一瘸一拐走过来,“瞎……瞎瞎瞎说说说……什……什么么,俺们……营长……升升升官了……”

原来竟是青云直上啊,这才多久,竟从肖队长变成了“肖营长”。

“对不住哈,肖营长,久违啊!欢迎来到乐州……”陈叫山笑着朝前走去。

肖营长似乎比以前略略瘦了一些,但较之一般人,仍是胖得可以:坐在椅子上,大肚子被一根宽皮带兜住,两手扶着肚脐眼处,鼻子里喷了股气,“原来是你……我都差点忘记了,这儿是你陈帮主的地盘啊!”

方才那位拄拐杖的伤兵,说话虽是结巴,但极为傲慢!而今,肖队长称呼陈叫山为“陈帮主”,一旁的鹏天感觉找到了反击的机会,“陈帮主?那都是老黄历了……我们老大,如今人称陈先生!”

孙县长和李团长分坐在肖营长两侧,陈叫山便以折扇一扫,示意鹏天退下,不要乱咋呼,而后说,“肖营长,你抬举抬举了……孙县长和李团长在此,我陈叫山怎敢枉自称尊?”

孙县长自打上回从陈叫山那里,得了剿匪功劳的好处,对陈叫山极为恭敬,便拱手说,“陈先生,客气,客气……”

李团长觉着陈叫山能赶来,对于处理兵民纠纷,也是极好的,便也拱手道,“陈先生,新婚燕尔,其乐融融,劳你前来,我等心有不安啊!哈哈哈……”

四人一番简单寒暄,肖营长便切入了主题,“你们说,上元堡闹的这一出,到底怎么办?你们这乐州,到底还是不是民国的辖区啊?”

陈叫山轻摇折扇,微微笑着,心说:这还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怎么还扯出民国辖区来了?吓唬人么?

“肖营长,这个,这个……你看……”孙县长恭恭敬敬地给肖营长茶杯里添了茶,嘴巴支吾半天,也没有支吾出一句囫囵话来……

肖营长响亮地咳嗽一声,根本不看孙县长,而望向李团长,希望得到李团长的态度……

李团长牢记着王司令的话,“总之一个原则:一不能惹众怒,失民心,二也不能招惹那伙兵匪,免得日后给咱穿小鞋……”,见肖营长在望自己,心说:你望我干啥呢?我要有好主意,还犯得着耗这一早上么?

李团长便一转头,又望向陈叫山,“陈先生,你以为此事如何处置为妥?”

第062章 怒恨潜隐

陈叫山微微欠身,略一沉吟,单掌前伸,似诚心聆听之姿态,面向肖营长,“肖营长,莫激动,事情再大,到最后,终究都会解决的。 我和李团长、孙县长,想先听听肖营长你的想法……”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李团长和孙县长,皆轻吁一气,觉得陈叫山这般说话,既不失对肖营长之尊重,又避免了贸然开口之武断、偏颇,心下便皆赞同……

“我们是军人,自然要以军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肖营长脑袋朝上看去,脸上之表情,看似云淡风轻之不经意,实则充满傲慢与跋扈,“限你们今日天黑之前,将杀害我部兄弟的凶手,及其策划者、全程观察、通风报信、参与掩护者,全部缉拿归案!明天中午,将这些刁民,就地正法!”

孙县长和李团长对视一眼,心说:半天工夫,抓这么多人?这不是硬赶水牛上大树么?

显然,肖营长这般说话,是亮了半句,藏着后半句呢!

“肖营长,昨个夜里的事情,现在太阳都这么高了,要说抓人,真不是个易事……”陈叫山微微笑着问,“肖营长,我想问,这人要是抓不到,或者,抓不全,可如何是好呢?”

肖营长撇着嘴,显得下巴的赘肉,愈发堆聚,“那简单,凡上元堡的精壮后生,全部抓起来,逐个审问,就算是油菜籽里挑芝麻,只要审得细,也不怕找不出来……”

陈叫山尽管脸上带着笑,但眸子中,瞬间闪过一丝怒恨之光,一闪即逝,旁人皆未察出:好一个“审得细”,不就是严刑拷打,往死里折磨嘛!就算是折磨死了人,也可以“畏罪自杀”之由。草草了过……上元堡全部的精壮后生,全部抓起来?这得多么丧心病狂?

“肖营长,这恐怕不妥吧?”陈叫山极快地熄灭了眸中的怒恨之光,笑容恢复如初,“上元堡这地方,自古民风彪悍,天不怕。地不怕的……倘若全部抓人,真将这儿的百姓激怒了。闹将起来,那可真是难收场的!肖营长,你们大不了一走了之,不接这一茬,可后续的事情,还得孙县长和李团长来拾掇,难啊……”

有陈叫山出面与肖营长斡旋,李团长和孙县长,倒觉着。乐得一个消闲,一个安全:陈叫山话说的巧,说的好,我们能占着好处。说不巧,说不好呢,那是出自你陈叫山嘴巴里的,我们也不得罪肖营长……

所以。李团长和孙县长,索性也就不吭声,只是一下下地转脖子,一会儿看肖营长,一会儿看陈叫山……

“陈叫山,照你这么说。今儿你们三个赶过来,是来耍弄嘴皮子了?”肖营长目光充满不屑和倨傲,“你扯再多屁话,我就当没听见,你就直接告诉我:你们办还是不办?”

陈叫山为了平息心底的怒气,展开折扇,连连摇着。阳光擦着门框,映照在那“心静则安”四字上,“安”字上的那一点,在光斑中明灭闪闪……

“肖营长,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方式来解决问题?”陈叫山将折扇一停,“你手下兄弟丧了命,我们也很震惊,也很心痛……但就是抓再多人,枪毙再多人,你手下兄弟也重返不了阳世,对吧?”

肖营长将头偏向一边……

李团长和孙县长,则将目光定定停留在陈叫山脸上,等着陈叫山的下文……

“所以我在想,你的队伍蒙受了损失,我们用钱财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弥补,于你我双方,来日方长,都不失为一件好事……”陈叫山故意略一顿,给肖营长一个思维迂回的时间,而后,说,“肖营长,你开一个价!”

李团长和孙县长听到这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是啊,硬要抓人,杀人,后续的一大堆的破事,可够我们喝一壶的!卢家有的是钱,用钱来解决,当真是不错呀……

肖营长听到“钱”字,眼睫毛忽闪了好几下,有心念转动之意……这一刹,被陈叫山看在眼里,融在心里……

“陈叫山,你说得轻巧!”肖营长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盘,突地一跳,“我堂堂中原剿匪纵队,为党国之大计,四地辗转,餐风露宿,出生入死……你以为就凭钱这东西,就能将我们软化了,贿赂了,使我们失了军人之气节,忘了党国之大计?陈叫山,你有多少钱,能买回中原剿匪纵队英勇战士的性命?能买到我们身为军人,为党国甘洒热血的精神和风骨?”

陈叫山唇角弯弯,微微笑了起来:这哪里是驳斥?哪里是愤慨?哪里是叱责?分明是变着法儿的铺垫、迂回、故作凛然,分明是指东打西的自抬身价,分明是换着词句的探问价格的急切和浮躁……

李团长身为军人,亦听出肖营长这番“义正严词”背后的滑稽,想笑,又不敢笑,使劲咬着下嘴唇,努力憋着……

孙县长心中亦颇多感慨:如今之乱世,吃公家饭的人,哪个不是为名为利,一门心思地想着升官发财,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嘛!何苦说得这般义正严词,拐出这么大的弯,真到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可怎么绕得回来呀?

陈叫山从怀里掏出一张《西京民报》,报纸是陈叫山事先折叠好的,亮在上面的一版,是一篇名为《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

文章是一位南京政fu的真性情要员,针对各处武装军队,利用手中之权,罔顾民间声音,扰民、害民之乱象,而撰写的一篇文风犀利、言辞尖锐的批评文章!

该文章以唐朝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的名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及唐太宗李世民,在《论政体》之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导引,针砭时弊,痛陈世局,犹若黄钟大吕之音,警醒官方、军方,以悟民心向背之重要……

方才肖营长一番“义正严词”,拍案而动,震得茶水洒落在桌。

陈叫山拿出报纸,看似不经意地,用报纸轻轻覆盖于桌面上,《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正正朝上,轻轻擦拭着零零茶水……

陈叫山遂即收了手,将那报纸留于桌上,站立而起,拱手左右,“李团长,孙县长,既然肖营长话说到了这份上,那便遵照肖营长的意思,现在就派兵抓人吧!陈某且就先告辞了……”

第063章 猛转话锋

“陈先生,陈先生……”

“陈先生,这……”

“陈……”

陈叫山忽然来了一个大拐弯,将李团长和孙县长,拐得迷糊,也将肖营长怪得无措……

见陈叫山起身告辞,李团长连连地唤着陈叫山的名字,却又说不出后续之语;孙县长言语间,透着茫然、无奈;而肖营长,嘴皮动了下,又觉着自己挽留陈叫山,也不合适,发出了“陈”字,便瞬间噤声了……

肖营长起先听到“钱”字时,眼睫毛眨巴忽闪的那么两下子,以及他后来的一番“义正严词”,皆令陈叫山感觉到:你肖营长若是不为钱财所动,那还真是黄狗不吃粪,猫儿不爱腥呢!

把住了肖营长这一软肋,陈叫山便意识到自己可以主动了……

纵然使上元堡血流成海,尸堆如山,于肖营长,于中原剿匪纵队,又有何益?

该抖的威风,都已经抖了,该扎的势,也扎过了,话至最后,以钱财来解决,何尝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式呢?

更何况,陈叫山那随手抖出的报纸,朝上之面的《军中乱象,岂忘载覆?》的文章,已然充分呈示出:陈叫山对于时局之事,军中规则,上峰忧愤等事儿,显然了然在心的……闹将下去,干耗到底,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肖营长瞥了桌上的报纸,抬眼见陈叫山已经转过身去,朝外走去,心里波涛翻滚,却也无法站立起身,去留陈叫山……

陈叫山转过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