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就谢过张领事了,日后有需要沈某的地方您直说。”
“呵呵,沈大人的美意心领了,等这场战争结束我就要回国任职了,日后恐怕与大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不过咱们绝对还会有在见面的机会。”
回国任职,看来是高升,沈犹龙官场老手,自然能猜出调回国内就和他调回京城一样,那绝对是高升。
“如此就恭喜张领事高升了。”
“多谢大人,不过这场战还没有结束,大人可知道那张献忠所部人马只是撤后三十里,看来还有几场硬战要打啊。”张天文说到硬战故意加重了语气,似乎在提醒沈犹龙,这钱还是要尽快给。
沈犹龙当然知道张献忠没有那么快离开,但是要一下子拿出钱来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看来只能在从澳洲人那里借贷,否则自己根本支付不了那么战争经费。
为了让澳洲人出兵,他已经将未来三年的广州海关贸易税交给了他们收里,现在如果要贷款就必须在抵押。
“张领事放心,这经费一事我会尽快解决,您尽可以让前方的战士们不要担心,安心的抵御张部人马便是。”老沈不笨,他也害怕一旦经费不到,澳洲人突然撤军或者是不出力,那可就危险了,所以拍着胸脯保证。(未完待续。。)
第424章 对峙
虽说受到了半路杀出的澳洲程咬金袭击,但是张献忠并没有轻易的就放弃攻打韶关,而是做出休整。
原本眼看韶关城破在即,可是澳洲人突然杀出,却是打的他一个搓手不及,无论是用来充当炮灰的农民还是最有战斗力的直系军队,此时都已经受到了不小的重创。
张献忠也意识到要想再次攻破韶关城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澳洲人火器犀利,装备精良,以往就盛传澳洲人战力非凡,如今看来不假,不过这一点他是绝对不会对手下人说的,这种影响士气的话,从自己口中而出可想而知会是什么后果。
所以不管如何张献忠是不会提敌人战斗力如何,相反他还要鼓舞士气让将士们再接再厉。
不过光鼓舞士气还不行,还得想出办法破城,澳洲人强悍,依靠着是其强大的火器,火器遇水而变弱,要是能来一场雨那就天工做美了,真是天助我也。
可看看外面风和日月同艳阳高照的天气,张献忠就邹了邹眉头,想要下雨恐怕是等不到了吧,还得另外想办法。
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现在正是澳洲人锐气正旺之时,想要取胜恐怕很难,所以张献忠果断的选择了原地休整,反正自己这里还有十几万人,周边也没有那支队伍敢来和自己一战。
双方就这么对峙着一连两天,张献忠所部一点动静也没有,反而从军营里传出了一声声作乐之声,这让澳洲的密探大为惊讶,心里猜测,难道张献忠不攻打韶关了。
“不,他不是不攻打了,张献忠在用计谋迷惑我们罢了。取乐只是麻痹我们,等到我们一旦放松下来,他必然会发兵所指。”
卫颜否定了那名密探的猜测,历史上虽然对张献忠行军作战大多记载其荒yin无道,但其实根据国土安全部收集到的情报并非如此。
张献忠此人年少时读过书,做过捕快后来又从了军,对兵法有一定的研究,虽然没有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至少使用一两计还是可以的。
要不然在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军中,为什么他能坚持到最后。这里面肯定是和他的统兵能力有关系的。
所以相信历史书册上的话,那么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是刘云常常告诫底下人的一句话,虽然澳洲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名人都一定的记载和入档但对他们真实的情况调查,刘云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
都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东西,更何况史官们只要用一个春秋笔法,那就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样。寻找历史的真像,揭开他们真实的目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卫颜能够在这里否定,完全归咎于刘云当初的调查结果。这份调查结果当时看来是即费力又无用的东西,如今却是非常有用。
通知各班长负责好警戒,严防敌人晚上偷袭。
既然卫颜能够偷袭,张献忠自然也能。更何况这种战术自古便有。
此时张献忠既然想要以迷惑敌人的方法来让澳洲人放松警惕,那就必定是没有放弃攻打韶关的念头。
双方这样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尽快解决掉张献忠,不过张部人马有十几万。单靠澳洲一个营的兵力恐怕不行,张献忠现在估计也在想办法攻城。
现在就看谁最先想出办法来,谁想出了就能笑道最后。
长期对峙是不可能的。张献忠的粮草不足,要想继续南下他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粮草维持军队的稳定,要收集粮草就必然会攻打周边的县城和村庄。
等到这个时候,敌人兵力不集中,在一举出击是最为妥彻的方法。
卫颜将自己的方法告知于身边的参谋和军官,大家经过思索一会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第三连队的人数虽然是一个营的规模,但几百人对抗十几万人绝对还是有些吃力,更何况对方可不是石器时代土著,他们是一群手握冷兵器时代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手里也有火器。
张献忠的火器从哪来的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郑家流入出来的,他们近一年从澳洲采购的26磅火炮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流入到了辽东边军和后金的手中。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流入到了农民军手中,农民军买了炮不像后金那般富有会再次购买炮弹,而他们则是自己制作,用自己制作的土弹来填补,还别说真的能发射出来,就是性能有点不稳定威力也不大。
但是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能省下一大笔钱来用到其他地方,招募士兵,购买主要的器械都是需要钱的。
经过着一场战,张献忠绝对会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澳洲人能将他们打得一个措手不及很大的原因上就是用火炮的威力。
火炮的威力的确巨大,韶关的守军就依靠这些火炮的坚持了进一周的时间,要不是张献忠想出用消耗敌人弹药的方法,恐怕打到最后他都无法让韶关的守军胆颤。
掌握大量火器并且集中使用,的确在战场上的作用巨大,张献忠受此影响,立马将手底下的火炮和鸟铳都集中在了一起,学起了韶关守军和澳洲人方法开始进行操练。
这个转变让卫颜为之一振,看来蝴蝶翅膀的作用下,的确改变了许多事情,别说古人笨,古人可是聪明着呢,谁说他们就不擅长学习,人家学习起来不是人。
眼见张献忠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了,卫颜也不能这么干坐着对峙,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长期对此绝对不是办法。
所以他准备在来一次主动出击,以此正面迎击敌人,给予张献忠所部狠狠的打击,让其彻底失去进攻韶关的信心,并且撤军。
不过想要正面迎击肯定很难,城外估计都是张部的探子和细作,只要一出城估计就会让其知道自己的计划,但是不出城的话又对张献忠造成不了打击,两难之下,卫颜的参谋肖锐科给出了一个计谋,诱敌深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未完待续。。)
第425章 诱敌深入
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貌似经常在抗日神剧中都有见到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句话恐怕只要看过延安保卫战的都知道。
韶关虽然在地里位置上是进入广东的门户,同时也是张献忠南下的必经之路,守住了这里,进入广东的通道将会被斩断,张献忠要想南下就必须舍近求远,如果是那样,估计他也就会放弃南下念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沈犹龙才会在这里进行布防,并且加强了保卫的能力,因为沈犹龙的关系,第三连队才会来到这里进行防守。
双方都是看中了韶关的重要性,所以才来这里进行布防。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最开始沈犹龙就没有想过,他的想法是防御,从来没有想过正面迎敌,或者将张献忠所部歼灭,要说两广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低张部人马,可是沈犹龙毕竟是一个文人,讲究的防御政策。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可以说是被动影响了第三连队,第三连队一开始就是受到了这种被动的影响进行防御政策,并没有想过正面迎敌。
直到现在肖锐科提出了诱敌深入,这个计策之后,大家才想到要如何解决敌人,而不是一味防守,防守只会不断加深疲惫,同时也会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
诱敌深入,就必须第三连队撤出韶关城,但是这样做的风险系数也是有的,一旦撤出张献忠攻下韶关,要想在夺回来就难了,根据肖锐科的提议,
第三连队假意撤出韶关城,随后等待张献忠所部进攻,一旦发现对方进攻就配合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
不过这个计策风险系数太大。一旦城里的守军守不住也就意味着第三连队将会彻底机会夺回韶关。
所以在卫颜提出诱敌深入这个计谋给韶关的守军将领之后,对方的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摇,就是不同意。
这澳洲人打战是厉害,可是你们也不用冒这么大的险吧,要知道对方可是有十几万人啊,即使你们占着武器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胜利。
张献忠的人马太多,根本不是诱敌深入就能解决的,韶关城几位将领一致劝说还是以防守为对策,只要坚持几个月敌方没有了粮草,那就是胜利了。
坚持到对方没有粮草。这种美好的想象也亏这些人能想的出来,张献忠可不是什么善茬,没有粮食他会到周边搜刮。
要是这么一支对峙下去,别说第三连队受不了会疲惫,恐怕这些守军也会。
不进攻就没有危机感,长期的对峙会给自己的心里自我安慰,一旦这种安慰形成就会放松警惕。
虽然在对峙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产生这种心里因素,但人数众多的一方绝对是会占领绝对优势的。
这种前提下,第一连队可没有胜算。而且长期在这里防守将会让香港陷入到防备空虚状态,虽然没有人敢进攻香港,但是香港的驻军存在就是对几方势力的一种威慑。
所以不管怎么样,诱敌深入。还是怎么样都必须尽快解决张献忠这个麻烦,必须让对方离开韶关,前往其他地方。
明军将领的不同意,并没有有阻挡住卫颜他们的行动。他们是来支援韶关的,可是不受沈犹龙调遣,现在韶关城保住了他们也该回去了。所以卫颜提出要离开韶关。
韶关的守军将领们立马傻眼了,这就走了,张献忠还没走呢,可不能让澳洲人走了一旦澳洲人走了张献忠必定立马发动进攻,到时候别说城守不住,就是性命也得丢在这里。
“卫将军,您可不能走,这眼下韶关的危机还没有解决,您走了张献忠必然进攻韶关。”韶关城游击江之信一脸严肃的请求。
身为韶关明军最高将领,他可是清楚澳洲人走了意味着什么,一旦走了自己也就完了。
“江大人有所不知,我方接到的命令是替韶关解围,现在危机解决了我们就该前往香港驻防,这是我们的任务,所以还请大人多有体谅,依我看张献忠是不会在进攻了。”
卫颜说的轻松,可是哪里知道江之信心里的担忧,要是你们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眼见对方去意以绝,江之信只好说要请示总督大人在做决定,希望能用这个方法将对方多留几日。
当然卫颜也知道对方肯定是想要留下自己才这么说,此时要是强行出城必然是会撕破脸,只好点点头同意。
城门毕竟是由明军把守,强行出城不是不可以吗,但是那样做只会给张献忠带来好处,他还没攻城,城里的澳洲人和明军就干起来了这不是对他天大的好处吗。
所以为了顾全大局,卫颜只能如此,但不代表他就放弃诱敌深入。等到对方走后,他立马发了封电报到广州要求张天文与沈犹龙进行谈判,关于此计策的讨论。
长期的驻扎于韶关其实对于沈犹龙来说也不是好事,多驻扎一天也就意味着他要支付一天的钱,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他还是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点结束,结束了他才能解决其他的问题。
要是这么一直耗下去,不但两广人心惶惶,就是正常的商业经营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卫颜估计,沈犹龙只要不老糊涂,应该会慎重考虑这个计谋。
前期他没有想到是因为害怕自己的部队抵抗不住,或者是战斗不足,现在有澳洲人给他撑腰那想法可就不一样了,要是能够正面歼敌,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要说为官不为民就为名,他老沈可是读书人出生,名留青史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想要的,更何况眼下这个机会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成功的机会,他绝对会慎重考虑。
发完电报之后肖锐科看着卫颜问道:“老卫,要是沈犹龙不同意,你准备强行出城吗?”
“强行出城,锐科,你想多了吧,我是这么鲁莽的人吗!最多只是让领事馆给沈犹龙施压罢了。”卫颜一脸邪魅的笑道。(未完待续。。)
第426章 施压
前往韶关增援的澳洲军要撤回香港,这个消息对于沈犹龙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眼下刚刚稳定人心,这两广的商业贸易往来也刚刚有点回暖。
他还想靠着这个回暖劲赠上一笔,好偿还欧从澳洲人那里借贷而来的钱财,可是突然听到澳洲人要撤军这不是釜底抽薪吗,谁都知道韶关城主要依靠澳洲人在,才能勉强的支撑着。
若是这个时候澳洲人撤军的消息一出,别说两广再次人心惶惶,恐怕就连张献忠都会再次大军逼近。
哦,对了,张献忠还没有走,准备随时南下工程劫掠呢。
面对这种情况,沈犹龙的心里简直有一千字草泥马的在奔腾,还能不能愉快玩耍了,这个时候撤军啥意思呢。
虽说澳洲人提前撤军对于他来说可以节省一笔费用不假,但是这个钱显然不能节约,要是节约了自己恐怕就完蛋了。
不能让澳洲人走,一定要留住澳洲人,不为别的,就为两广的百姓着想也要留下。
沈犹龙为此亲自登门与张天文进行商讨,希望他能说出前方的战士留下,他也知道如果澳洲人想要强行离开留是留不住的。
“张领事,你们可不能这个时候走啊,张献忠的部队可都还在,要是澳洲军撤退了如何迎敌啊。”
看着一脸焦急状的沈犹龙,张天文宽慰道:“大人莫急,咱们坐下来慢慢说,关于撤军一事我也收到了电报。”
张天文这么一说,沈犹龙就知道对方肯定也在思考这件事情,这要怪也怪当初自己害怕澳洲人赖着不走就让他们解了围就必须撤出广东境内。
现在人家要走也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在走,合情合理,而且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能让他们走的,走了谁来迎敌啊。沈犹龙一边在内心感叹澳洲人的强大,另一面也对大明的军队**感到痛心,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朝廷尽快推出军队改制计划。
“澳洲军回撤这是符合条约的,现在张部人马并没有进攻,所以他们待在那里也不是个事,为了大人您考虑我觉得还是撤了好。”
张天文这话明显有为对方节省军费的意思,而且还是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好意是好意,但是现在情况不同。
从韶关的属下那里沈犹龙其实已经得到了澳洲人为什么要撤军的消息,无非是与当地守军将领在意见上有些不合,可是这个可以商量吗。这样一走了之算个什么事情。
“沈大人对张献忠看来还是非常忌惮的很,不然也不会如此着急不知道大人对于他有和看法。”
两人都没有继续在深究那个问题继续下去,而是进行了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老沈一个文人要说打战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