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间派对于这次的选举完全采取了与激进派合作的态度,支持对方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一些利益,这其中和派系里缺乏年长一点的人也有很大的关系。
赵世杰和刘云几人的年龄都不能让人信服,太过年轻了,即使他们能够保持冷静的思维去处理事情,但这也不能代表他们就可以被所有人接受,毕竟总统的位置太过特殊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现在对那个位置也不报有幻想,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定位在哪个方面,而且赵世杰和刘云掌管的两个部门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影子政府的存在,很多事情没有外贸部的参与根本行不通。
外贸部在海外的强大实力在配备上国土安全部的情报网,可以说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织网,这张网编织出了一个强大的关系网,可以说在海外没有这两个部门的关系,澳洲政府的政令都很难传达,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所以才见外交部独立出来,但要形成外贸部这样的实力,还有一定时间。(未完待续。)
第477章 民意
大选的结果如何,其实现在就可以基本确定,但是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相互宣传却是没有放弃,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保守派虽然在今年连续出事,但以老吴为首的廉政系上台还是挽回了不少人心,至少周爱国对于他们的做法给予了支持。
老周已经正式宣布明年不再担任总统以及其他的职务,到是挂了一个澳洲政府政治研究会的顾问头衔,而且还准备明年去曼城大学执教一段时间,他需要把自己脑海里记忆的知识进行整理,而后书写出来。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发展资料,甚至可以说是领世界的知识储备,毕竟周爱国的年纪大了,七十五岁的人了,一生所学要是没有传承下去岂不是对不起穿越,他写出来的东西会根据分类进行秘密存档,拿出的那份基本上现在可以进行发展和研究的。
对于老周的离去很多人是非常惋惜的,毕竟他的影响力要比老吴高的多,老吴虽然公正廉明,但毕竟影响力不够,很难压住场子。
所以老吴曾经做过挽留,最后周爱国才同意担任顾问的身份留下,这也是为保守派在将来上台执政做准备。
目前大员岛的管理权已经拿下,于熊已经正式成为了大员岛海外领的副总督,管理岛上一切行政事务,至于军事防御则由国民警备队负责。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要把大员岛发展好了,这就是一个宣传的亮点,所以老吴发展的主打经济体系还是农奴业,种植粮食可以改变进口粮食的依赖,畜牧牛羊可以牛奶纺织品等。
有了这个计划可以说不会发生什么大事,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投入上不需要过多的资金。
这也是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财政收入去考虑的,不得不承认保守的做法的确是挺合理的安全的。并不算冒险的行为。
只是可惜他们将会失去对本届政府的统治权,成为辅助执政党的配角已经成为了事实。
要说老吴不是没有想过逆袭,但是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在大部分保守派已经成为了贪腐的代名词。
可以这么说吧,他们提出发展畜牧业,但是畜牧业的人员培养方面又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还需要引进大量的人口。
爆满的人口会给澳洲带来什么他们自己知道,至于提出的福利就更吧着边际了,说什么要给外来务工人员一提供相同体系的福利。这简直就在作死,提供了这些福利恐怕以后就没有几个人敢移民澳洲了。
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出现,大家一致否决了这个建议,在制定移民计划时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就是因为需要吸收移民,让他么通过自己的意愿加入到澳洲国籍,免费的日后反悔。
保守派这么做不是自己拆台吗,而且一旦获得同样的福利他们还有什么必要待在澳洲,等挣钱够了回去不行了。
让他们从一个等级等级过来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期待,而且现在民调显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非常想要加入澳洲国籍。其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那些福利。
现在如果一旦说那些福利对他们也进行开放,他们能安心留下来,肯定不会。
所以保守派的这个福利政策对于很多老移民来说都没啥吸引力,只能吸引那部分还没有加入到澳洲国籍的外来务工人员。
现在的民意对于激进派选出的那一套很感兴趣。甚至对于他们提出的改善住房条件,和医疗条件很感兴趣,激进派高喊的高福利给很多人带来了非常大的诱惑。
虽然澳洲的房价不高,但是对于很多有家庭的移民来说还是买不起的。所以激进派打算由政府新建一批廉租房,专门租给这些人,这样他们也不用一家大小挤在公司的宿舍内了。
有了这样的福利。很多人都非常高兴,因为租金不贵,一年也就几十块钱的样子,而且还只要你不出来,这房子你就一直可以住。
不管激进派说的是真是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至少在民意上占据了支持的优势,保守派提出的那套反而会让先期移民的人心里不爽。
你说自己经过一层层的努力最后才获得这些努力,这些人没来多久就和自己一样了,心里难免会想不通,就更别说其他的了。
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激进派在各项数据上胜过了保守派,而且民意支持率非常高。老黄已经在私底下开始偷偷庆祝了,据说这老小子已经笑开了花。
至于他们提出的什么医疗保险计划和驻防计划,根据保守派的人来看,这根本就是一个坑,别说什么他们上台会执行,就算想也没有钱啊,澳洲财政哪来挤得出这么多钱来。
所以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他们一个计划罢了,至于四年过后他们能否完成都很难说,这么高的福利待遇政府所需要补贴的费用是多少,那是非常一大笔的钱,老吴根本不敢想,他也只能提出免除国内一些农民的税负。
这个还是因为国内的农民不多,所以他才敢提出适当的减免农税,要是多的话,恐怕就会被人抓住鞭子不放了。
保守派现在的每一步都非常谨慎,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一个不好就会被再次打入深渊,所以在知道情况的前提下,老吴尽量的不和激进派发生太大的冲突,现在实力的确不够,要想保住目前的势力就必须要低调。
老吴的低调政策得到周爱国的一致认同,他认为保守派目前的确没有必要过多的出头,这样对于保守派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给老吴的建议是,保住现有的势力,等待机会慢慢改变保守派在民众中的固有思维。
这一点太重要了,可以说只要于雄把大员岛发展好,这就是一块闪亮的招牌,所以没有必要在大选上太多的和激进派较量或者按照较劲什么的。(未完待续。)
第478章 大变
1643年12月底
后金内部的汗位之争已经落下帷幕,历史的确按照着该有的进程发展了,历史上的顺治帝在他那位母亲的帮助下,成功的登上了大汗之位。
为这场争夺而付出最大的多尔衮和豪格二人却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获得,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多尔衮作为那位的老情人,还是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的。
顺治一上位,就封了他为摄政王,这个摄政王的名号可是虚拟的头衔,而是掌管了了实际大权,要说这后宫那位和多尔衮没有点什么关系还真的让人产生怀疑。
这两位前后一勾搭,多尔衮成为了后金实际掌权者,而那位也如愿的母凭子贵登上了太后的位置,不过按照史书记载,这位可不会甘愿寂寞,就这么被多尔衮把持着大权。
现在虽然多尔衮强势,但是至少他没有夺位的意思,多尔衮与豪格叔侄俩可以说是相互制衡制约,自从发生了截胡事件之后,豪格不但受到惩罚还被削夺了五个牛录。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帮助多尔衮增强了实力,对于澳洲来说是一件好事,当多尔衮的野心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必然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打压。
只是目前这位主在当上摄政王之后,似乎急着给自己的小侄儿一份大礼,澳洲新够来的大炮,全部分发到了自己的两白旗子弟兵手里。
两白旗武装的火力可以说达到后金之最,不等士兵们来一个磨合期,他就已经将部队级别再次朝山海关逼近,这次的架势可不像是来一次试射。
这个消息被冯自海收到,立马发回了国内,对于多尔衮的突然作战意图,目前还没搞清楚。
山海关一旦攻破对于崇祯来说可以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加快大明灭亡时间。不过以多尔衮的心思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冒险进攻,关宁军几万精兵驻守于此,可不是吃素的。
在者山海关内也有从澳洲进口的26磅小炮,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攻破的。
多尔衮进逼山海关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吴三桂那里,并且对方获得了不少火炮的消息也已经了解,这一次吴三桂可不打算以和平方式处理,而是强硬对抗。
吴三桂将所有能用的上的火炮全都架设到了城墙之上,只要多尔衮的军队敢于进逼一步他的火炮绝不留情。
此时还沉浸在上一次喜悦之中的多尔衮,其实这一次来主要目的还是打酱油,只不过他准备从吴三桂这里把自己损失的都补充回来罢了。
几十万两银子。可是让他心疼半边,虽然这钱是吴三桂出的,可是到了他手里就是自己的了,另一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多尔衮对于那种炮管长长的加农炮可是一直非常心动,这种利器一看就是战场的神器,所以他逼着工匠们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弄出来。
虽说是搞模仿,但是模仿却也是需要资金投入的,没钱怎么搞。
据说到目前为止。营造坊还没能弄出一门炮来,甚至就连这种跑的炮管是如何做到这么长而不在受到后坐力的情况下产生断痕。
多尔衮已经成功陷入到了澳洲的大炮计划之中,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他再次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仿造,因为仿造而停下了26磅火炮的山寨。这让澳洲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只要这家伙能够继续坚持,就不怕不把后金的经济拖垮,从而间接的控制他们武器库。
不得不说。有时候赵世杰提出的计划的确是挺好的,甚至可以说从多方面考虑,这样的人十几年后成为总统是必然的。
在者吴三桂此时也在山海关做好了准备等待多尔衮的到来。目前山海关的守军超过八万,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还是在的,不是多尔衮想打就能打的。
双方在战场拉开了对峙,这一次多尔衮还想学习上次一样,用对峙的方法来逼迫吴三桂妥协。
只是吴三桂的手里积蓄已经不多,根本不可能再次做出妥协,上一次不是考虑到保存实力,他早就已经出战,既然对方这么不知道好歹,那也就不能怪自己了,为了让对方尽快撤军,吴三桂首先发动了攻击。
城门之上的火炮齐发,从高往下发射所带的远距离泡抛射本就比从地面上的攻击要强,虽然吴三桂的手里没有太多的26磅火炮,但其实他也有众多的红夷大炮。
没有想到吴三桂会突然反击的多尔衮被打了一个搓手不及,及时命令部队还击。
几百们新的26磅火炮齐发,那场面还是非常壮观的,而且连炮弹也是澳洲进口,这种威力可不是他们自己的山寨货可以比拟的。
没有想到多尔衮会有如此多火炮的吴三桂,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了解到后金的军队出来并没有带太多的粮草,坚持不了多久,他们的目的应该是速战速决,这个时候只要自己在拖上几天估计对方就会承受不住。
对方的火力虽然猛烈,但是吴三桂因为占据地势,所以也不怎么吃亏,甚至可以说还有一些小优势。
面对吴三桂的反击,多尔衮并没有立马撤军,而是进行了一番试探性的进攻之后发现吗,抵抗非常顽劣,看样子这一次想要从吴三桂这里捞一笔的想法是要落空了。
他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计划被透露出去了对方这么激烈的反抗必然是知道自己所带的粮草不多,最终意图还是为了银子。
这样下去不行,自己并没有做好入关的准备,即使攻破了山海关也并不能获得什么,更何况现在自己的位置初定,还有豪格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
一旦兵力损失过大,那就非常危险了,一直以来两白旗的战斗力就是最强的,而吴三桂的关宁军战斗力也不弱,所以多尔衮并没有打算继续攻打下去,而是采取上一次的对峙手段,时不时的发动一场小规模的进攻,让对方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这才是他目前最需要做的。(未完待续。)
第479章 迫不及待
发生在山海关的对峙并没有影响李自成的进京的路线,相反的是,李自成在收到消息后,还大为庆祝了一番,关宁军有了后金的牵制就不能从边关调回。只要关宁军不回,他就有把我一路凯歌到京城。
虽说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好,但在争夺天下这样的大事上,李自成还是能分清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随着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一路破敌,待在南方一直只有小规模动作的张献忠也开始了行动,对于这场争夺天下的游戏,无论是各路军阀还是起义军领袖都在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努力。
从韶关败退的张献忠部,一路撤退到湖南在这里停下了脚步一边招募士兵,一边攻城掠地。
在听到李自成进京,关宁军不能内调时,他果断的下达了命令朝北方进军,准备朝部队开到河北与李自成的军队合军一处,为入主京城做准备。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李自成的实力是最为强悍的,张献忠打着这个主意去,也是怀有自己的目的。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式,沈犹龙越发感觉到了大夏将倾的危机感,澳洲人曾经给他提过一个建议,如果大明拥有一支全副武装的澳洲部队,历史的车轮将会大大改写。
澳洲的陆军强大是所有人亲眼所见,也是击败张献忠的唯一部队,那一战几乎让张献忠不敢在进军两广就能看出澳洲的军队在他心里留下了多大阴影面积。
此时两广在自己多年的经营下,百姓生活安康幸福,即使是街道上难民也能领到数量不等的救济粮,可以说两广是大明境内唯一的乐土,这也难怪所有人都喜欢跑到这边来。
两广要建立新军可以说是有基础的,澳洲人帮助组建的两百人卫队已经经过多次实战,有一定的经验。
不久前澳洲人曾经建议,沈犹龙应该组建一支近千人的军队。这样才能保证两广的安全,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天下大乱,朝廷根本无心过问这些事情。
这么做虽然有些先斩后奏,但对于大明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沈犹龙很想建立新军,但是近千人的队伍要想澳洲拿出这么大的资金支持,恐怕会非常困难,就是开口他也不愿意开,这么大比的资金支持澳洲政府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所以只能从其他地方想起,想方法解决。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巨大的难民流已经让沈犹龙已经吃不下,甚至可以说让他难以度过这个严冬。
要想拿出钱来组建新军恐怕不容易,这个时候富商士绅也不会拿出来。
澳洲人那里借贷到是可以,不过那利息高的吓人,恐怕要还上不知道要多少年。
随着越来越坏的消息传来,已经不容沈犹龙多想,他决定向澳洲人借贷资金来组建新军。
不过他哪里知道。澳洲人手里其实也没有多少资金可以借贷,不久前胡西静还在未国内的发展资金发愁,这个时候哪里来的钱借他。
沈犹龙会见了在广州出差的张天文,要他一定想法子帮助两广把新军建起来。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