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会感到失望,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他入京。
在看崇祯为了应对李自成,在大同宣府等地,集结了重兵,这些人虽然表面上终于朝廷,可是眼看李自成势大,心里已经产生了分歧,不可能在这么一条道走到黑,跟着崇祯。
毕竟陕西一代已经有了很多人投降于李自成,所以投降继续保住荣华富贵是他们最为先想到的,至于谁去坐天下,和他们的关系其实并不大,生逢乱世,需要的就是具有一双审时度势的眼睛,看准了押宝,既然这么多人都押宝在李自成身上,那么就一定不会错,更何况现在也的确是李自成比较强势。
眼看进入到了最佳选择时机,善于投机的野心家们岂会放过机会。(未完待续。)
第485章 环澳铁路
进入新年,无论是大明的局势还是欧洲局势都已经无法影响澳洲的另一项国家工程的启动。
澳洲地处大洋洲,幅员辽阔,从目前的开发程度来说,整个澳洲还处于大片未开发的状态。
这种状态除了来自于地缘和人口上的的考虑之外,其中最缺少的就是一条贯穿联络大动脉,只有拥有一条大动脉的形成,才能将各城镇串联大,达到物资补给以及货物输出的功能。
现在显然是达不到这种可能性的,从1642年就开始立项环澳铁路工程被定位国家十大发展战略工程之一,是除了排在各项设备建设之外最靠前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所启动的资金由政府直接划拨,即使是在财政最困难的时期对于铁路建设划拨资金也没有少过一分,可见穿越众对于这项工程重视程度有多高。
环澳项目的工程预计为十年,第一期修建的铁路是从曼城到墨尔本的这一段,这一段铁路目前在沿线的城镇有五个,一旦铁路修通,这五个城镇与曼城之间的距离不但会缩短,同时各地出产的货物也会随更加交流方便。
整个环澳项目的工程由周爱国总统亲自担任总指挥,林有德,安澜,游南哲作为总工程师,任长乐作为施工负责的总顾问,至于其他相关领域有涉及的全都被拉了进来。
只要进入这个工作组人员,遇到工程难题需要解决时。必须无条件的支持和服从命令。
安澜是负责实地勘探负责人,整条铁路怎么走,走哪里。桥梁怎么架设全都由他来规划,而至于具体的施工方面工作就要靠任长乐这位建筑高材生了。
任长乐也算是努力的回忆了一番如何修建的铁路的建设工序,要说这些人真正参与过铁路建设基本上没有,即使号称澳洲土木工程师的任长乐也只是在书本上有过阅读的经验而已,具体参加根本没有。
实践和理论毕竟是有一定出入的,更何况这项工作必须严谨,不容马虎。他经过反复的实验和证明最终总算是解决了几项难题。
公关小组里最离不开的还有两位,这 两位就分别是火车动力系统的专家一位是游南泽一位林有德,其实120马力的蒸汽机已经被游南泽给弄了出来。林有德负责的主要是传输方面的任务。
四个工程师,站在曼城西的一处空地上望着前方络绎不绝的施工人群,不无感慨道,中国的建设速度的确是不容小视的。
“老安这条铁路修建完成。我们几个日后都要名留青史。在世界铁路的历史上留名是必然的。”林有德笑着说道。
其实他说的一点也不假,为了对他们几个的奉献表示嘉奖,总统周爱国分别在每一段铁路的命名上用了他们几个人的名字。
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即使不用他们名字,其实后世的历史学家也会知道,只是不学习历史的人可能就不会知道这条铁路的由来。
按照现在分段修建对接的速度来修,最多两年就能全线贯通,至于环澳铁路的其他点。恐怕没有十年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量,随着铁路修建也带动着了钢铁需求量增加。
攀枝花镇受制于水源的发展。目前的定为已经定为铁矿石开采和分类上,至于冶炼则还是放在曼城的钢铁厂进行冶炼。
同时钢铁的需求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到了低迷的国民经济,因为修建铁路的工人多了,说带动的商品消耗也就随着大了起来。
不得吧说,环澳铁路的修建是一条解决目前国内经济低迷的最佳武器,而且随着铁路的修建,一些沿线城镇也在找自己的定为和发展方向在哪里,只有找到了这方面的发展方向就算是走对了路。
曼城市作为铁路修建的起始站,它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所有这里的火车站修建的自然要比其他的地方大,在规划中这里未来是西部重要城市之一,围绕它而建的各项卫星城也会若干年后形成,所以这里的人口必然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爆满。
为了避免日后因为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拥挤,所以周爱国提出修建一座可保证百年的火车站,要从未来实际出发,不能把眼光放在现在。
这个提议自然是受到了来自后世的那些工程,所受到的启发,所以,大家都一致认同这个观点。
作为国家工程不能只发挥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就陷入到无用的状态,而是要从百年去考虑,现在虽然多花一点钱,但是对于未来的子孙后代却是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一场具有教育性的启发和传承。
要知道日后的一些工程修建就用了几年,而真正使用的寿命也就才几年,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就不得已拆除。
“这条铁路一旦通车,整个曼城与堪培拉,悉尼的距离将缩短至少一周的时间,而且你们可以想象这条铁路所带来的还不只是这些,他还能给我们带巨大经济收益,同时对国防建设也有一定的帮助。”
游南哲看着已经铺好一段铁轨的轨道,对着其他人说道,这里面要说经济收益,其实他是最高的一个,因为120马力的蒸汽机完全由他自主研发和投资,安澜和刘云赵世杰等人都是股东,至于林有德当然也是有一股的。
不过对于这项技术最大股东,现在来说不是自己能够有多少收益,而是自己能靠着这条铁路给自己带来的名气,以后只要人坐火车就知道他游南哲的名字。
火车头的型号命名居然头一次的用个人的名字进行,而这个人就是游南哲,所以他比其他人更加激动也是在所难免的,要不是这样,估计他也不会卖命的去研发。
要说这些搞研究的只懂得埋头研发不想出名是假,其实谁都想有一天自己名留青史,成为课本上让莘莘学子所学习的对象,游南哲就是这种人,他希望有一天他能出现在课本上。(未完待续。)
第486章 上台
新年刚过,时间进入到了1644年1月20日
备受关注的澳洲大选,此时谜题已经揭晓,就像是很多人不用猜测就能想到的答案一样,激进派上台,保守派成为在野党。
悬念在大选前一直没有揭晓,但是在今天确是正式的揭开了所有的谜题,随着二月底周爱国的卸任,新一届的内阁政府将会组建,原本的一些重要岗位将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激进派这次成为了最大的热门之后,对于掌控各部门的力度将会有所加大,这是他们最佳扩张势力时期,相信黄福那家伙绝对不会错过,不过作为合作伙伴。
中间派在这一次的选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力量,在协助的过程中给予了激进派以压倒性的方式支持,至于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外贸部和国土安全部这两个重要的部门的管理权不变。
当然黄福也知道,自己即使把他们撤换掉了也没有用,这两个部门的人都是赵世杰和刘云一手带出来的,对他们俩可以说非常衷心,安插自己的人进来根本难以掌控局面。
最重要的是,激进派需要他们在海外的势力,未来激进派要走的路是海外扩张,对于他们来说收集更多的情报和商业信息是他们必要的。
以私人资本为主的激进派上台后必然要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扩张,同时提高本土各项产业产能和出口数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他们上台时提出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保证,否则以他们维持现有状态的情况下,根本不足以提供这样的保证。
周爱国的离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损失,尤其是保守派阵营,对于他们来说周爱国的离任意味着在未来四年的时间里都很难在发出有力的声音。
但对于曼城大学来说却是另一种新的开始,周老将会把自己的余生都奉献给这里。
黄福对于周爱国的离任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代表了激进派成员对他的高风亮节表示肯定。同时也对他在任时所推出的一些政策予以肯定,总之整个过程黄福就对周爱国赞赏个不停。
接下来的就是新当选为总统的黄启水负责组建内阁,虽说按照时间来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会进行交接,但是提前组建内阁处理相应的事务这已经是惯例。
黄启水虽然是总统,但他的主要幕僚其实黄福黄胖子,黄福因为年龄的原因,这一届被选上的可能性太低,所以推举了黄启水出来,黄老这人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可以说他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日后内阁的主要话语权肯定还是黄福手里。
在新一届的内阁名单上,黄福被任命为国务卿,虽然距离总统的未来还有一小段距离,但只要熟悉澳洲政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肥差,也同时是最具有潜力的位置。
内政部,教育部,司法部,等都是激进派成员。国防部和外贸部以及国土安全部没变之外,其余部门的负责人都有变化,这一次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外交部长的位置换上了激进派人员。
至于保守派的领导人老吴的去处也已经定了。农业部就是他的归属。
这次人事上的变动,可以说是自穿越以来变动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大选,激进派已经与军队达成扩军协议。会加大力度支持他们的扩军,为开阔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优良的保障。
激进派需要扩张,扩张便需要军队的保驾护航。同时他们的扩张政策也是符合军队里一批扩张主义所提倡的大国沙文主义。
这次激进派上台,军队里首个收到好处的就是,海军,据说黄福已经私下透露将会在今年四月拿出六十万元对海军舰船的建造和维护,虽然钱不多,但在如今这种经济情势下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实属不易,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项基础设施的修建都需要大量资金。
可见新一届政府对于扩张的决心,绝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绝对是动了真格的,要不然也不可能一上台就首先拨款给军队,即使要干预大明事务,现在也不是时候。
激进派的上台,一些政策还没有实施出来就已经开始流传了开来,尤其扩大生产加大国民收入这个消息,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是最具诱惑的,因为普通百姓想的只是怎么提高收入,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收入提高了自然生活也就好了。
老百姓是没有那么多考虑的,而且他们也不会在乎谁上台,只要日子越来越好就行。
正式的交接时间定在了2月中旬,因为新老一届内阁都需要一个磨合期,所以黄启水与周爱国商量,最好是提前两周让新内阁成员参与到政府的事务中来,这样有利于新一届政府的工作。
既然都决定已经退出政界的周爱国,自然大方的同意了,虽说两百有争执,但毕竟在很多地方大家的目标还是相近的,而且大家还必须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全力准备。
李自成的进京,后金的入关等都是急需解决解决的问题,以及驱逐荷兰在东南亚的势力。
接下来的这一年可以说是澳洲历史上最为忙碌和关键性的一年,因为澳洲的出现,蝴蝶翅膀的挥舞之下已经不是原本那个所熟知的历史世界。
大选的投票结束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庆功宴,几个月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下,这对于黄福来说绝对是一件最为高兴的事情。
这几个月来他为了大选,做出的努力所有人都能看到,东奔西走还要处理自己生意,用工作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战斗满满的,从黄福的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人的**一旦被唤醒的可怕,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人到中年的黄福也是蛮拼的,就连赵世杰和刘云这些年纪相对比他小的人都没有那么拼。
不过老黄也给激进派里的年轻人上了一堂课,让他们知道要努力,不管有大胜券,都要全力以赴。(未完待续。)
第487章 来降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就在澳洲大选落下帷幕的同时,发生在大明的局势也已瞬息万变来形容最为不过了。
李自成新胜,占领西安后,在一帮手下的簇拥下,登上了帝位,正式建立大顺朝,这个消息传到京城自然是让崇祯愤怒不已,一方面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一方面命令大同等地的军队做好出战的准备。
但这道命令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了音信,虽然眼下大明的军队还有几十万人,可是真正能够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作战的恐怕只有山海关的关宁军可以与之一战。
大同等地加起来的几十万军队,看起来是非常大的数量,可是真正实力如何,就连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们都不相信,要是实力强悍也不至于一败在败。
更让人可恨的是,前方统军的将领对朝廷的旨意不回应,朝中的大臣们对于李自成的到来已经在做准备,这些读书人对于辞旧迎新虽说没有做的明显,但是暗地里的商量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东林党人一方面在朝堂上打压对手,一方面确是和关外的后金以及李自成的大顺军秘密联系,企图在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京后再次保持自己的地位。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想法和李自成身边缺少人才和读书人有很大的关系,东林党自认为自己是读书人,只要新朝建立,必定是要重用读书人,可是他们没有想过,李自成这家伙是一个农民起义家。
他攻打下一座城市和土地便宣布免除三年赋税,这个政策虽然好,但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大经济危机,先不说他的庞大的几十万军队依靠什么去养活。还有占领地内的官员俸禄的支出等。
有时候不得不说,李自成的想法其实有过太理想话,虽然依靠这种方法可以拉拢人心,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致命的伤害。
为了筹集军饷,李自成颇有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情怀,只要被他抓住的官员都会逼着交出金银作为军饷。甚至有时候说使用的手段之残忍。
但即使是这样,东林党对于他还是抱有很大的幻想,毕竟自己是读书人,这家伙要治理天下,就必须要用读书人,你在怎么打仗都没用,没有读书帮你管理,出谋划策你就是一个莽夫。
带着强大的自豪和自信心的东林党们频繁的与李自成接触,双方甚至商量一旦闯王入京如何迎接的地步。
这些人吃里扒外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即使崇祯i听到一些消息,也不敢轻易的动这些人。
天下人什么人最得罪不得,这些读书的嘴可是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主,你要是给他们来意什么罪名,立马就能给编制出一个什么理由。
读书的除了嘴巴厉害之外,就是写文章最拿手,而且这一时期的东林党很是团结,你敢治罪他们能把你骂死。
历史上的大明亡。和东林党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崇祯自己作死。原本以宦官集团为一派的和东林党形成相互制衡,他一登基直接来了个将宦官集团一网打尽,这不是正好和了东林党的心意吗。
没有了制衡,对于帝王来说就非常可怕了,古代的明君基本上都是懂得如何玩制衡之术的,只有两派人不断的争斗。最终皇权才会最为稳固,因为他们双方都需要皇帝的支持,这个时候皇帝的支持就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