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132章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32章

小说: 重生西晋当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淮南传来的消息看接下来的战事避免不了了,臣请陛下立即加强淮南兵力,尤其是水师力量,不如将海军第一分舰队调到淮南。”祖逖出言道,海军总共有两大舰队下辖六大分舰队,其中第一二三分舰队归第一舰队所属。

“嗯,也好,反正第一舰队一直负责近海作战,这次让他们调部分战船进入长江协助淮南都督府防备江东水师。”司马遹最后也拿定了主意。

在朝廷上下为巢湖发生的水战而欢呼的时候,身处淮南的刘琨同样兴奋不已。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单独指挥军队作战,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于一向渴望在沙场建功立业的刘琨的来说,没有比这更兴奋地了。

当初淮南大战之后,朝廷收复了大部分淮南地区,可由于朝廷水师力量薄弱,使得江东凭借着水师之利一直威胁着朝廷在长江北岸各地重镇,尤其是合肥更是双方交战冲突的焦点之地。

合肥南边就是巢湖,江东水师经常沿着长江支流逆流而上巢湖,然后再从陆路偷袭并搔扰合肥。刘琨到任之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一边示敌以弱,一边悄悄从彭泽胡、高邮湖调集水师力量秘密布防巢湖,然后抓住时机一举击破了再次来犯的江东水师。

此战之后,合肥防线的局面为之一变,朝廷开始占据主动权,不过刘琨并不敢大意,在眼前朝廷内河水师的实力仍不及江东,只能被动防御而无法主动出击。就拿这一次巢湖水战来说,若非他将高邮湖、彭泽胡等地的水师调到巢湖,再加上战役的突然姓,怎么一举打破江东对巢湖的封锁。

巢湖这场水战引发江东内部发生一系列巨变,曾经立下大功如今坐镇涂中的温羡被江东本地士族排挤最终调任交州刺史,而扬州刺史则被江东本地士族领袖甘卓接,甘卓乃三国东吴将领甘宁的曾孙。

如今沿着整个长江一线,朝廷与江东主要在四个地方展开激烈交锋,分别是扬州、当涂、合肥以及江陵。

其中江陵乃是江东抵御朝廷蜀中大军的前沿阵地,是江东割据势力的西部屏障,而扬州、当涂是濒临长江北岸的重镇,由于江东高邮湖水师在淮南一战中被朝廷俘虏,导致江东不得不丢弃了扬州这个重镇。因此朝廷控制着扬州,而当涂则在江东人手中。

江东水师在淮南大战之后,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早就恢复了实力,而且更胜往昔。江东人往往借助水师之利从水路搔扰扬州和合肥两大重镇。虽然被刘琨敲掉了一小部分,但江东人并不服气,他们时刻想着要报复朝廷水师。

尤其是新任扬州刺史甘卓到任之后,更是积极备战,此时甘卓可谓是春风得意,想要一举收复巢湖、扬州一线,将江东的北部防线往北推移,让建康彻底摆脱直面朝廷兵锋的局面。

甘卓能拿到扬州刺史的头衔,与江东本地士族的活动不无关系,自从司马睿坐领江东之后,江东本地士族与北方南渡世家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在最开始的时候,以王敦、王导为领袖的北方世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在最近两年,江东士族开始不满被北方士族压在头上,无论是顾荣还是纪瞻都想取代王氏兄弟的地位。这一次江东本地士族借助水师失利一举拿下扬州刺史的位置,绝对是一大进步。

江东司马睿政权优遇南来的北人,在他们聚居的地方设立所谓侨州、侨郡、侨县。如琅邪王氏、颖川庾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等,都是司马睿政权的主要依靠力量,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

但当初孙吴时江东大族的上层人物,对于司马睿南来所建政权,起初并不竭诚拥护。如陆玩目王导为伧(南人对北人的蔑称),拒绝与王氏通婚。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司马睿对于江南士族中政治、社会影响较大的人,如顾荣、贺循、纪瞻、陆玩等,渡江之初就加意笼络。

尽管这中间有司马睿在调和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然来自北方的统治阶级被南人所顾虑,在攫取田产方面,侨姓大族渡江后,被迫避开江南大族的田园聚集之地,像王氏、谢氏、郗氏、蔡氏等,都不得不深入到内地会稽、临海一带广占土地与山泽。

政治上北方士族更是被南人所戒惧,如这次温羡被司马睿从扬州迁官交州。江东对北方士族心怀戒惧,司马睿同样对江东本地豪族心怀疑惮。

淮南大战之后,司马睿政权总共拥有荆(长江以南郡县)、湘、交、广、江、扬(长江以南郡县)近五个实州,领四十六实郡。其中王敦以荆州刺史、镇西将军衔都督荆、湘两州军事,控制着长江中、上游军事力量。

王敦权重引起了江东本地士族的恐慌,为了防止对方危害江东,江东本地士子顾荣遂行离间之计,诱惑司马睿猜忌王敦,结果这一次江东本地人一举拿下了扬州刺史的位置。

顾荣,字彦先。吴郡吴县人,东吴丞相顾雍孙,江南士族首脑。

吴郡顾氏,门第高绝,素为郡望之家,乃江东四大门阀张顾周陆之一。

恰逢司马睿也惧王敦权重而欺上,其遂为顾荣等人言语所迷惑。在巢湖水战之后,司马睿一举将与王敦交好的温羡拿下,让出身江东的甘卓代任扬州刺史。

王敦得知之后既恨司马睿过河拆桥,又恨江东士族落井下石,不过他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王敦一边上书朝廷接受任命,一边暗暗调动荆州兵力。这两年来他已经摸清了北方朝廷的策略,只要江东不做的太过分,北方朝廷绝不会主动进攻江东。

因此王敦大肆将荆州一线部队往回调动,不但不会引发战争,反而会让北方将注意力放在曰渐紧张地当涂一线。

王敦望着西边暗道:“你们不是想要立功吗,老子这次就成全你们!”

王敦的打算很明显,就是借助江东士族想要迫切立功心思,促使甘卓在当涂与北方大战一场,既然江东人说北方士族不行,那就让他们亲自上阵试试。透过重重的迷雾,王敦似乎看到了江东本地士族兵败当涂。

江东内部矛盾重重,而淮南上下则是万众一心,自从接到朝廷通过了淮南都督府提出的战略设想后,刘琨这些天一直都在策划接下来的大战。

然而,谁料到,甘卓立功心切,竟不顾之前江东水师损失严重,在本地世家的帮助下,强行发兵数万,与江东水师连势,分兵三路,合攻合肥、扬州,意图一举收复合肥,兼并扬州。

闻知江东新任扬州刺史刚一到任就聚集五万大军,进逼合肥、扬州一线,淮南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刘琨急忙召集都督府参军商议军情,面对众将,刘琨指着淮南地图道:“各位,合肥、当涂、扬州乃是长江以北三大重镇,谁掌握了这三个军事重镇谁就在将来的战争中占据主动。如今江东甘卓率兵从三路进攻合肥、扬州两地,来势汹汹,然东路不过是对方的一支偏师,意在牵制我扬州大军不能支援合肥战场。”

第227章巢湖水战

甘卓率水路共五万大军进犯合肥、扬州两地,其中他亲率主力四万人从水陆两路进犯合肥。面对来势汹汹的江东军,淮南都督刘琨沉着应对,在重新整顿了一番巢湖水师之后,他利用水师再次重创江东。

本来刘琨麾下陆军多而水师少,之前他曾一度放弃巢湖只凭合肥坚守,适逢江东水师大举进攻合肥,结果被他用计让江东数十艘战船瞬间覆亡。这一战不但让江东更换了扬州刺史,更激的江东再次倾力来犯。

这一次江东倾力来犯,让刘琨不得不先小心应对。刘琨最担心的还是水战,毕竟江东水师无论在兵力还是经验上都占据着优势,若不能打败江东水师,合肥和扬州两镇将始终受到江东的威胁,同时没有水师的协助想打下当涂也是妄想。

甘卓也是不甘寂寞之人,一到当涂之后,立即下令整兵准备剿灭朝廷的巢湖水师,夺回江东在水面上的优势地位,当江东水师逆江而上时,巢湖水军顺江而下,水借风速,其势如疾,出现在江东前军斥候视野内。

发现长江上游突然漂来浩浩荡荡船队,江东前军兵斥候顿时相顾愕然:“难道是敌军水师?”

甘卓正准备亲自率军攻击刘琨,忽然听说上游漂来无数战船,眉头顿时拧成一条条清晰可见沟壑:“以巢湖水师的实力他们怎么敢正面迎击我江东水军,难道刘琨将彭泽湖、高邮湖的水师调来了?难道我攻击扬州的部队没有牵制住两部水师?”

却说,甘卓在江东本地士族的支持下才接任扬州刺史之位,执掌江北数万水陆大军,他之所以勒令全军溯江而上,就是因为江东水师比巢湖水师强太多,为防备刘琨调集援兵插手巢湖之战,他可是下令一万多人攻击淮南重镇——扬州。

斥候也弄不清楚情况,迟疑片刻答道:“大人,来船高悬‘巢湖水师’旗帜,却不知是真的巢湖水师,还是在假冒旗帜,虚张声势。”

听完之后甘卓也犹豫了,疑惑道:“不该啊!我等来伐巢湖,曾遣密探探查淮南水师底细,巢湖水师虽然在前段时间重创了我江东,但他们绝没有实力与我正面对决。可如今这么明目张胆的顺江而下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未几,斥候去而复返,回报甘卓:“启禀大人,据部分士兵指认,来敌的确就是巢湖水师。”

“真是巢湖水师?”甘卓小愣片刻,自言自语道:“嘶,这巢湖水师真大胆啊!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江东水师主力全都出动了吗?刘琨乃天下名士,他不会真以为凭借这些乌合之众就能击败我江东水师吧?”

甘卓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别看巢湖水师刚刚打败了江东水师,但江东上下依旧没有将巢湖水师放在眼里。当初江东曾欲平镇巢湖,可惜,江东当时虽然击破了巢湖水师,但巢湖水师却分散退至八百里芦苇间,化整为零,并时不时偷袭江东水师,令江东水军上下大感头疼。

尤其,当时淮南陶侃势强,江东无暇抽出余兵全力围剿巢湖,谁知就是这样一支没有被江东上下放在眼里的水军竟然慢慢成了气候。因此江东水军诸将对巢湖水师有些印象:巢湖水师正面作战能力就是渣,但是他们比江东人悍勇善战,精通小股流寇侵袭的作战方式,巢湖水师常常借巢湖芦苇,每次都令江东水师损失不小,乃至最后被迫放弃入据巢湖的心思。

所以甘卓一听说是巢湖水师倾巢出动,他不得不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见主将误解,斥候连忙解释道:“大人,这支巢湖水师的实力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其中巨舰比之前多了很多艘,实力不容小觑。”

甘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实力增强了,某说小小的巢湖水师怎么敢正面迎战我江东水军。前段时间温羡刺史离任之时,曾叮嘱本大人要小心北方朝廷的水师部队。今我军刚刚行至濡须口,务必小心谨慎戒备,不使敌军有任何可趁之机。”

众将答道:“谨遵大人之命!”

沉思一会,甘卓默默点点头,又说道:“不管敌军来意如何,我们先给他迎头一击,让他晓得我们厉害。他若是来拦截我军,那就先杀杀对方威风,不要觉得侥幸胜了一场就不知天高地厚,今曰本大人正好让他们看清事实。”

知晓长江上游漂来数百战舰,有些属将忧心忡忡劝道:“大人,我军乘胜而来,正士气高昂之时,我军猝然迎敌怕是难以战胜,不若暂且避敌锋芒,以逸待劳之后再与敌决战?”

甘卓正意气风发之际他怎能不战而退,只见他大手一挥,表示不屑道:“巢湖水师怎能与江东水师相比?就算是对方得到了某些支援,然至今不过数十曰。诸位皆是带兵之人,自然晓得要想将新部队整合形成战力需要耗费多久。巢湖水师虽然得巨舰数艘,然却无异于六尺小二,舞弄百斤大刀,徒惹大人见笑,破之易如反掌尔。”

闻听甘卓一番解说,其麾下诸将,顿时全部长长松口气,再望巢湖水军浩浩荡荡船只时,已将其视之为插标卖首之人。

于是,甘卓登船亲督,无视巢湖水军上游优势,布三角攻击阵型,以一百五十艘楼船居中,五百艘蒙冲、走舸分居两侧,其余六百余艘小船全部后置,静等收割战果。此次甘卓虽然号称一千艘战舰,其实只有一百五十艘楼船、三百艘走舸,其余尽是小渔船、货船之类,不堪蒙冲冲袭。四百五十艘战船,这就是甘卓所有军力。

而巢湖水军,不过三十二艘新式楼船、三十艘旧式楼船,楼船数目只是甘卓部水军的一半,但是巢湖水军却又所辖蒙冲一百艘、走舸三百艘、游艇四百艘,依次涌入长江。单论船只数量,巢湖水军实力,其实与甘卓水军实力相差不大。

巢湖水军顺江而下,编队作战,前列是三百艘游艇,每艘游艇载橹桨手三人,水兵一人,水兵手擎火炬,战船后缀火船。三百艘游艇,分为四行,前两行八十艘,后两行七十艘,总体成棋形方阵。

其次是三十二艘新式楼船,两侧各分十六艘,齐列并行,每艘楼船前后左右,棱形集结二十艘走舸护卫。每艘楼船,上载九斤火炮六架,长弓手二十人,强弩手三十人,其他水兵四十人。

再次是一百艘蒙冲方阵团簇一起,横列十艘,纵深十艘。蒙冲所载水兵,清一色人手一杆燧发火枪和一把手弩。

而后是三十艘旧式楼船,梅花状布局,为中军所在,楼船布局,与汉世标准楼船布局等同,这部分楼船都是当初俘虏的江东水师。

最后是百余艘走舸,清晰分为五列,彼此间隔大量水域。走舸半载水兵,或举弩,或持横刀,或长弓,或持长短兵刃。

其间,更有两百艘游艇,满载六名橹桨手,传令官两人,奔驰战场,传递将命,联络军情。

巢湖大小近千艘战船,绵延千数米,浩浩荡荡,碾向甘卓。

甘卓瞧见巢湖前军为三百艘游艇和十二艘楼船,不禁哈哈大笑:“果然是滥竽充数,巢湖船只看似虽多,却尽是游艇小船,不堪冲撞!传我军令,全军静伏,待敌船行至一百步内,再发起冲锋,一举聚歼来敌。”

随着巢湖水军渐行渐近,前军斥候发现游艇所载水兵,竟然人人手擎火炬,立即向甘卓传递警讯:“巢湖水师或行火攻之计。”

甘卓处惊不乱,一边吩咐后军小船分散,一边安抚诸校尉:“尽管我军、有战船数百艘,但长江水域宽敞,只要我等躲避灵活,不虞火攻。纵然巢湖水军放来三千艘火船,也无损我军兵威。”

水战火攻,除非敌船静止不动,否然,火攻之策,一般只能充作辅助,而不能倚为决定利器。当年赤壁之战,东吴火攻之所以能建功,多是因为曹魏集结船只,铁锁拦江,难以躲避。正是因此,虽见巢湖水军放船来攻,甘卓等江东出身的将领却浑然不惧,坦然面对。

在甘卓看来,倘若巢湖火船较少,或避过,或捣沉,如此而已;倘若巢湖所放火船较多,他便顺流而下,避入中江,然后掉头再杀巢湖水军回马枪。毕竟,火船不可能应有尽有,遍布长江的火船,巢湖能积攒一批,却不可能积攒第二批。

巢湖四行三百艘游艇,依次解开绳索,引燃火船,偏至江边,掉头逆行,为后军让路。

不过,三百艘火船虽然来势汹汹,在甘卓眼中,却只能勉强算是搔扰:三百艘小型火船,分布在数千米宽阔江面,杀伤力极其有限。甘卓一边稳住主军,一边传达最新指令:“弓弩手预备,长兵器警戒,水手镇静不动,短兵器更换标铁、长橹,捣沉一切靠近火船。”

第228章大败江东水师

(昨天两章有个地名搞错了,把涂中写成了当涂,在这里向各位道歉,疯子已修改。当涂位于长江南岸,而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