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公子-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哎呀,我就说怎么看不懂呢,这字看的我眼花缭乱的,还是倒过来的好。”张灏脸色臭臭的赶紧把书翻转过来,还不忘给自己辩解。
“哼,还让别人去识字,其实最应该学习的反而是你,明天就跟着一起读书去。”行使姐姐特权的张婉儿,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
“学就学,以后谁学的好,就张榜排出名次,让你瞧瞧,你的宝贝弟弟也是个天才儿童。”
“呵呵,好一个天才儿童,嗯,这考试张榜倒有些意思,这次本小姐也要学学那文渊阁里的大学士,做个铁面无私的主考官,对了,你跑这院子中央坐着做什么?也不怕日头把你晒着。”
抬头看看姐姐兴致勃勃的模样,张灏朝着外面撇撇嘴,嬉笑道:“我琢磨着,这两天该来几位不速之客,这不坐在这里,等着迎接他们嘛。”
神色疑惑的朝外面望去,张婉儿不明所以的道:“什么不速之客,谁要过来?啊,难道是汉王?”顿时想起教习嬷嬷的话,那两位灰溜溜的跑回城中,肯定是要向二太太报信儿的。
“应该是吧,这藩王成天滞留京城,死活赖着不去封地,每日无所事事,到处弄得鸡飞狗跳,咱这又住着这么个大美人,又没有长辈镇着,怎么着也得过来瞅几眼,恭维几句吧。”
张婉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恨恨的看着弟弟,小小模样故意装作一副高深莫测,不由得失笑道:“人家那是堂堂的亲王身份,哪会亲自到咱这个院子,再说这住的的都是一群妇孺,这男女授受不亲的,于礼不合。”
轻轻抬头,张灏一脸淡笑,任由阳光照晒在脸上,身上,短短的几天,因为下了力气锻炼,又好生吃些粗粮肉蛋,整个人显得很精神,肤色也黑了些,原来面黄肌瘦的气色消失不见。
“按理说是如此,一个堂堂王爷绝不会纡尊降贵的跑到大臣家的别院中,还是探望人家的子女,不但有失身份,这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只可惜啊!”
面对弟弟一副悠然带着讽刺的口气,张婉儿大感有趣,也顾不得那汉王的目标是自己而羞涩不堪,反而兴致很高的站在一旁,亲自拿着团扇给弟弟扇风。
“可惜什么?不就是对皇位虎视眈眈嘛,如今都传的沸沸扬扬了,大臣解缙就因为前年,以“洩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被汉王举报,被圣上贬为广西参议,前些日子,又贬到交趾去了,真可惜了他一代大才,就因为替太子仗义执言,落得如此下场。”
“解缙?”张灏只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忽然想起来,那不是曾经献上太平十策,后来在永乐初年,被皇帝封为文渊阁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曾在太祖晚年当过内阁首辅的名人嘛,他最出名的就是奉召主修永乐大典,弘扬我华夏文化达至巅峰的功臣,这个张灏可是记得很清楚,那名字就能让人特容易记住。
这位可是有名的**,就因为屡次为太子说话,遭到了汉王敌视,上了几次密报,也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想的,就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好像死的很惨,依稀记得是被锦衣卫在雪地上活埋了。
“可不就是因为皇位,那汉王即使身份在高贵,如今只怕也得亲自过来。”说到一半就打住了,张灏也不想让姐姐了解这里面的事,如今朝廷中,基本上文臣都倾向太子,毕竟人家是长子,为人也不错,这长幼有序,在古代中的讲究大了。
而汉王朱高熙因为参与过靖难之役,战功赫赫,深得武将们的赞赏,毕竟同是战友,彼此间有点交情,倾向于汉王登基为帝,大家凭着昔日交情,将来或许还能飞黄腾达。
其中父亲张辅身为武将之首,确实是汉王必须要争取到的,如此大的诱惑下,要是还能坐的住,不过来探望姐姐,那这家伙才是个傻瓜呢。
算计着这两天也该露面了,不然耽搁几日,这姐姐要是返回京城,这深宅大院的,就算是王爷,要见上一面也是难上加难。
等得无聊,身后头不时传出姑娘家清脆的朗读声,院子东头咣咣铛铛的响个不停,姐弟俩被吵得实在是受不了,一起躲到远处的凉亭中坐下,也没人跟前伺候,就坐着那么闲聊。
眼看日头都升到头顶了,周围温度渐渐升高,张灏还以为自己失算了,最好是自己想得多了,那汉王朱高熙就没打算过来,倒也不错,省的大家到时麻烦。
俗话说好的不灵坏的灵,姐弟俩正要回屋的时候,就看见一个长随带着几个外人,远远地走了进来,张灏赶紧起身,对姐姐说道:“姐,来外人了,你先回屋吧。”
张婉儿点点头,抬手用衣袖挡住脸孔,绕着假山几步就消失不见,看着姐姐远去,张灏动身迎了过去。
“喂,你们几个,过来,二爷我在这呢。”完全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口吻,张灏仗着自己年少,大咧咧的朝那几个人招手。
当先领路的长随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一脸的麻子,长相到很端正,闻言转头一瞧,不远处的小孩正是自家公子,赶紧回道:“哎哟,二爷您在院子中啊,正好,汉王府的常公公带着几个侍卫,正要求见您和大小姐呢!”
笑着回身略微弯腰,客气的道:“常公公,您请这边走,那位就是我家二爷。”
后面跟着的三位,头前的是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长的慈眉善目,带着太监的官帽,一身官服,可惜张灏根本不知道那服饰的等级讲究,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只觉得这位公公气质不俗,不像是想象中的阴沉难测。
看那走路时的昂然气度,显然是个地位很高的太监,其实这太监的称呼也是有讲究的,不是谁都能当得上的,不像后世太监这个词乃是个蔑称,在这时候的大明朝,只能是做到宦官的首领,此种最高级别才配叫做一声太监。
跟在常公公后面的,是两个虎背熊腰的壮汉,都是一身侍卫劲装,腰间挎着宝剑,走路时虎虎生风,目不斜视,神色精悍威严。
那常公公隔着老远就抢上几步,不敢因面对是个孩子就敢怠慢,毕竟这位爷的身份太贵重,即使是汉王亲自到此,也得跟人家客客气气。
“奴婢给公子请安了。”干净利落的行礼,脸上挂着亲切微笑,动作神态如行云流水,让人一看之下就心生好感,即使知道他有些做作,但是那气势却显得光明正大,不愧是如今正混的风生水起的职业。
“哦,客气了,张灏见过常太监。”
有意出说太监这个称呼,既是讽刺又是恭维,也算是一举二得了,果然,那常公公笑容满面,连连摆手,客气的笑道:“呵呵,当不起您这么夸赞,奴婢只是个伺候王爷的奴才,那太监这样高的职位,奴婢可不敢奢望。”
“有志者事竟成嘛,常公公你这是谦虚,我虽然年少,但还能看得出,你可是有大才的人物。”张灏正经颜色的说道。
一丝惊讶从常公公脸上掠过,不由得心里高看眼前孩子几分,脸上笑容更加灿烂,自得的笑道:“那就多谢公子的吉言了,这个,奴婢还有事禀告,不知能否面见府上大小姐,当面诉说。”
微微摇头,张灏笑道:“姐姐此时正在读书呢,不想被外人打扰,有事就和我说也是一样,怎么?常公公莫非是看不起我?”
赶紧摆手,常公公弯腰惶恐的道:“不敢,不敢,公子乃是堂堂公国爷的独子,身份非同小可,乃是天生的贵人,奴婢和您说也是一样。”
毕竟他只是王爷身边的宦官,比起宫里的太监们,地位还差了些,即使平日在京城被人奉承惯了,到了英国公这种高门中,也得规规矩矩,毕竟如今的英国公张辅,乃是皇帝最信赖的嫡系心腹。
没等张灏出声,常公公很有眼力件的抢先说道:“回公子,这几日我家汉王出城游玩,就在这庄子不远处的皇家别院中暂住,今日听闻英国公府的公子小姐,也在此处居住,就命奴婢过来拜会一下,顺便邀请公子小姐到别院去做客,汉王殿下说,他一直和张家关系亲密,大家都不是外人,彼此亲近一下也是正常的往来,还请公子莫要客气,听从我家王爷安排才是。”
心中冷笑,张灏知道这话说的客气,实际上却有着不容拒绝的味道,这孤男寡女,自己还是个孩子,有什么可以亲近的,要是这朱高熙亲自过来,大家见面聊上几句,还能显得有几分诚意,这命人过来相请,真是过于托大,有些嚣张跋扈了,自己要是陪着姐姐上门,此事一旦传出去,姐姐还怎么做人?名声可就臭的一塌糊涂了。
真是欺我们年少不更事,朱高熙,就凭着你这做派,我张灏就瞧不起你,果然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难怪历史上没能抢到皇位,后来还被侄子堵在封地中,吓的亲自出来投降,最后还不知好歹,落得个满门被灭的下场。
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16章亭中叙旧
这时期的明朝,一般孩童早在三岁时,就会家中接受启蒙教育,五岁时就可以去私塾读书,即使什么都不懂,也会背诵些论语等四书五经。
而官宦和富商等人家,更是会请来老师,在家中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或者是由父母长辈亲自教导,就是宫里也同样如此,对于几岁的小儿,异常严厉。所以这时候的7,8岁孩子,聪明些的不管是说话,还是举止,都如一个小大人一样,也就是所谓的少年老成了。
此时面对一个8岁孩子,好像大人似的说话方式,常公公并没有觉得突兀,就是张婉儿和一众丫鬟婆子,尽管吃惊于二爷时不时的惊人之语,也顶多是以为他常年痴呆,一经苏醒就如天仙附体,乃天生的聪慧之人。
张婉儿口中的解缙其人,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类似的聪明孩子多了,这古时孩子往往早熟,说话老成世故些,都属寻常,何况张灏身份贵重,即使经常语出惊人,也无人敢怀疑他,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张灏还是急着跑到郊外,就是为了避人耳目,除了疼爱他的姐姐心知肚明,知道他怪异一面外,丫鬟婆子的都蒙在鼓里,就是烟翠碧翠二女,因为本身见识有限,年纪又不大,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
张灏对于这些心知肚明,所以行事没有太大顾及,反正只要拖过整个夏天,那时就会人人以为他勤奋好学,被姐姐教导的有模有样,即使是父母亲人,顶多只是有些惊奇,而不会太过怀疑,反而坐实他聪明过人,对今后他在做些出格的事,也就不会在大惊小怪了。
对于汉王到访一事,这几天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词,当常公公说完后,张灏只是微笑,神态间并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客气的道:“既然汉王殿下相邀,那明日我亲自过去拜会,不过家姐待字闺中,不能相见外人,还请公公回去转告一声。”
常公公早就料到会遇到此等说辞,如张家大小姐这样的大家闺秀,别说出门,就是平日呆在家中,也不会出来见客,其实汉王用意也没那么龌龊,这古时在对待男女关系上,刑罚最是严厉,早在秦朝起,凡是通奸等罪名,那一律都得处死,历朝历代下来,或缓或松,基本都是一脉相承,特别是针对官员以上级别,比起平民百姓还要处罚更加严厉。
没有张灏所想象的那样,动辄就发生强抢民女的戏码,起码在明朝初期,此等荒唐事都是不可想象的,汉王即使在无法无天,也不敢败坏一个官宦小姐的名声。
“公子有所不知,我家王爷当然不会和小姐相见,这次奴婢过来相请,是代替王妃出言相邀。”
“哦,原来如此,常公公,还请近一步说话。”朝着常公公招手,张灏转身当先朝亭子中走去。
微微有些错愕,不过常公公还是听话的朝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身体,回头吩咐道:“你们两个去外面等着,这里是内宅,进出的都是女眷,不要吓着人家。”
“是。”同时抱拳应声,两位侍卫转身朝外面大步走去,张府的长随也赶紧跟了出去。
八角亭中,常公公笑着坐下,轻声问道:“不知公子有什么话,要对奴婢说,奴婢洗耳恭听。”
“呵呵,公公一路远来,还没有上茶招待,只是想请您过来歇息片刻而已。”张灏笑嘻嘻的说完,朝着远处挥挥手。
常公公有些惊讶,跟着望了过去,果然,两个一身翠绿衣衫,腰间系着粉色丝带的丫鬟,笑意盈盈的端着托盘,很快走了过来。
人未至,香气先到,混合着脂粉和清茶的香味扑鼻而来,片刻工夫儿,石桌上就摆放了几碟点心水果,两只茶盏,一只茶壶。
动作轻柔规矩,神态端庄秀气,两只玉手捏着上好的汉白玉茶具,慢慢倒满白玉茶杯,碧绿的茶水注满晶莹剔透的杯子,显得格外光彩耀目,香气宜人。
笑不露齿,两个丫鬟微笑着弯腰行礼,转身轻步而去,看的常公公频频点头,赞许道:“不愧是国公府上的下人,果然调教的乖巧伶俐,人也长得大气秀美,令人俗气全消啊!”
略微看了下石桌上的名贵玉器,常公公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就再没关注,这让一直观察他的张灏有些失望,这位公公无论是各个方面,确实不是个普通人,这太监不爱钱,也是难得了。
“公公,请用茶,请。”
当先端起一只茶盏,张灏低头喝了一口,以示客气,另外也有先干为敬的意思,这古时候,为了提防被主人下毒,所以要首先喝下杯中的酒水,以便让客人安心,这也是先干为敬的典故由来。
对于眼前这位与众不同的公子,不管是谈吐举止还是看人的善意目光,都能令人见之忘俗,升起好感,好像对待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确实让见惯各式人物的常公公有些惊讶,不由得对面前孩子起了亲切之感。
凝视着对面半大孩子,亲切的道:“公子聪慧绝顶,小小年纪,说话处事都如此周到细致,不愧是英国公的嫡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想当年奴婢鞍前马后的伺候圣上,经常和故去的老公爷打交道,说起来和张家,也有十几年的交情了,唉。”
说话间显得有些唏嘘,此时他亲热的神态倒是有些出乎张灏的预料,不过张灏深知,皇帝朱棣在靖难之役时,身边多得一些太监鼎力相助,登基后也对这些人信任有加,这里面确实出了几位名传后世的大人物,比如最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一生兢兢业业的航海家侯显,在东北设立奴尔干都司,为国家立下大功的亦失哈。
可以说,如今宦官们在大明朝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也基本都是安分守己,整体素质也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好的,忠勇正直的太监很多,当然,后来也出了几个祸国殃民的家伙,但也不能否定大多数的太监,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其实只是一批有了生理缺陷,而深深自卑的一群人,即使人前风光伟岸,还是掩饰不住那深藏在骨子里的自卑,以至于确实有些太监心里阴暗,行事诡异,身上带有强烈的毁灭倾向,反正事有正反两面,明朝太监的权利相比前朝,已经是最小的,算是仰仗皇帝鼻息活着的奴才,其中有多少心酸和痛楚,除了他们自己,根本没人知道,即使后来权倾天下的刘瑾,魏忠贤,离开皇帝的信任,那也是一句话就得自尽的命运。
对于张灏来说,对待这些太监并没有什么歧视看法,当常公公提到祖父时,神色立时变得肃穆,恭恭敬敬的站起,双手下垂,不敢坐着听话。
常公公脸上闪过赞赏的神色,随即又换上那副客气的笑脸,感慨万千的道:“那年我跟在圣上身边,被南军十几万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