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194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194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灏一口气说完,不约而同和王太平相视苦笑,叹道:“先让百姓推举出德高望重之人,每个县组成七个人的长老议会,村里也允许有五人组成的长老团,协助官府打理家园,要大力宣传,保证耕者有其田,头两年不收任何赋税。”

没有办法,毕竟此刻急缺大量有经验的官吏,士兵总不能长期不务正业吧?此外还需要专业人手撰写律法等法典,只能暂时允许百姓自治,能将来各种条件成熟后,在一点点的改变。

不过好在这里所有人都算是灏二爷的族人,所有土地都是张灏私人独有,**统治的效率不容置疑。

张灏手中的丫鬟成为类似内阁的机构,幸好有这些位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孩们存在,能够帮助张灏处理无数账目与文书,只是突然任命秦晴筠为首任市长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并没有人敢提出任何质疑。

当务之急就是要安置好百姓,必须抢在来年春季前,不然就得耽误播种,十万人被彻底动员起来,有了族里长辈成了显贵的长老,以往的流民显得很配合,其实为了生存下去,没有人敢懈怠偷懒,因为茫茫大海阻隔,想回去难比登天了。

汉人的服从度举世无双,张灏对此深感满意,而汉人的勤劳质朴,使之能在这里迅速适应,很快沿着离海岸二十多里的地方定为台南市,用水泥修建通往四个地方县的公路,大量火药被应用到开山破路上。

三条大河流经领地,一个湖泊处于平原中心,水源充沛,利于开垦水田,而两边则是高山阻隔,台湾山脉极多,其中有东南亚海拔最高的玉山,森林面积大,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梅花鹿漫山遍野,台南又多沼泽,河流里盛产田螺,鳌虾,鲫鱼,树木多以红木居多。

第三卷一门双贵第287章新的生活

第287章新的生活

1422年一月。

蔚蓝色的天空,碧蓝色的大海,海鸟在天际来回飞翔,白云处处,海风拂面,使人大感心旷神怡。

海面上,十艘满载三千人的大型海船迎风破浪,随着桅杆上的水手把勺子吹响,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涌出船舱,兴奋的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旗帜飘扬的港口和一排排的崭新建筑,惊呼连连。

甲板最前端,张梁不可置信的擦擦眼睛,惊讶的道:“老天爷,这才几个月的工夫,就完全变了模样。”

“哈哈,粱爷,平安港还不是最大的港口,据说大人要在另一端的什么台北修建更大的口岸呢,别说您了,咱们十天一个来回,每次回来,这里就变了一些模样。”

“十天一个来回。”张梁默默算计了下时日,果然从泉州起行,要是天气晴朗的话,五日就能抵达台南,五日就能又返回泉州。

望着身边饱经风吹雨打,一脸风霜的精壮汉子,张梁问道:“李大哥,你是咱家多年的老人,你这支船队规模最大,这一个月能运送多少人过来?”

叫做李大哥的精壮汉子四十几岁,七年前被重金招募为张家商船队的一位船长,因为熟悉海道为人稳重精明,后来成为整支船队的首领,此刻警觉的看看左右,低声道:“这些都是大船,一条船能满载三百多人,十艘船将近四千人,一个月最少送一万人过来,加上另外两支船队,不过半年时间,已经送过来十五万流民了。”

倒吸一口冷气,张梁目瞪口呆,这海船本身就是他见过最大的,当然,远远比不得郑和的大宝船,其实除去货物的话,还能挤满一百多人,毕竟不需要远洋,需要携带大批的补给和商品。

“哪来这么多流民?”张梁情不自禁的问道,山东一带都往东北移民,这南方富庶,谁会舍得跑到这蛮荒之地?

“呵呵,看来粱爷没到过咱南方啊”李老哥哈哈大笑,指着北方说道:“福建和广东多山,不像苏杭和湖南湖北乃是鱼米之乡,那里都是后来迁过去的百姓,日子苦着呢,一年种地的收成不多,还得上缴六成多的粮食,就是这样艰难,那土地还动辄就得就被老爷们强行买下,虽说交给老爷们不过五成粮食,但家里孩子多了,祖传的十几亩地根本不够吃了,唉”

李老哥本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原本是一农家子弟,明初时朝廷鼓励开荒,就抢着耕种几十亩荒地,家里因此衣食温饱,安居乐业。

谁知后来村落迁来了十几户外来人,按照人头分配的田地数目,李家被官府逼着退掉十几亩良田,村子里山地多,必须分些田地出来,不然重新开垦荒地,起码三年得白养活这些外来人,官府为了政绩,自然不肯等上三年。

就算如此,家里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只是后来各家各户人口增长,朝廷赋税每年增加,就开始渐渐入不熬出了,还不许农户子弟到城里打短工,只能给当地的富户当长工,遇到个收成不好的时节,官府下来催得紧了,只得靠卖农田勉强度日。

日子久了,李家就这样沦落为赤贫之家,只是田地没了,税赋照样年年得交,逼得一家人干脆卖身给村里的秀才,起码勉强得以温饱,李老哥不愿意给人家当奴隶,就偷偷跑到城里当了一个水手。

类似李家这样的事情,在整个南方可谓比比皆是,官府只要满足朝廷规定的最低赋税,对于土地兼并之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朝一年税赋还不过南宋时的六分之一,可想而知,那些钱都流入到谁的腰包里,农民为何处境艰难,到处都是流民了,盖因实在是被官府逼得狠了,农户即使饿死也不想当个小商小贩,因为地位太下溅,唯一的读书出路就会因此断绝。

太祖皇帝朱元璋出身赤贫,他的理想就是小农社会,最好是鸡犬声相闻,村村老死不相往来,在位期间,最得意的就是不花一分钱养了几百万军队,可惜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勇猛善战的军户,早就和普通百姓无异了。

家家户户都要落实徭役和赋税,就连修建万里长城,都得全国各地每家做好城砖,然后运送到北方,最终劳民伤财,而贵族阶层牢牢把持天下百分之七十的财富,而天下赋税却完全压在农民头上,各地流民成灾也就不难理解了。

“唉,家乡听说大人这里二年免税,第三年起,永远只征收三成粮食,只要出生一个娃子,不管是男是女,都会给十亩地,还会立下死契,土地世代属于百姓所有,闹得全村人都逃过来了。”

李老哥神色感慨,就算他这些年月钱丰厚,早就养活一家老少衣食无忧,还是忍不住为乡亲们开心。

张梁心中一跳,不过随即放下心来,就算南方逃过来百万百姓,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如今整个国家人口突破亿万,各地官府巴不得流民都消失不见,哪还会阻止?

说着话的工夫,船队渐渐在海岸边停住,然后两艘两艘的靠近码头,张梁告别指挥船队的李老哥,迫不及待的,带着护卫乘坐一艘小舢板上岸。

此刻码头一片繁忙,到处都是行人,搬运货物的伙计,下船等着登记造册的流民,被一身粗布军服的官兵维持次序,泾渭分明的一左一右。

一座新修的城墙把海岸边阻隔,码头这边都是一片片高大的砖瓦房,各家商铺上头悬挂着各式招牌,最新奇的就是两座最大的三层阁楼,金漆牌匾分外打眼,一个写着平安港海关,一个写着商业协会会馆。

跟在张梁身边的还有旅途中结识的两位姐弟,张梁怜惜她们年纪太小,所以想帮衬一下,一群人一上岸,就引得三位军士过来,客气的道:“请问是商客还是迁居而来?”

“我是荣国公府的管家张梁,这两位是路上认识的孩子,我看那边都要登记,是否能通融一下?”

张梁一样客气的解释,立时引得三个军士肃然起敬,其中领头的神态恭敬,急忙说道:“见过粱爷,我是这里的巡城队长于鹏,那就请直接去移民官署,妇孺都可以径直过去,夫人吩咐过了,没有种田手艺的百姓必须妥善照顾。”

一直木呆呆的姐弟俩神色疑惑,其中姐姐楚楚可怜的小声道:“敢问军爷,我们姐弟乞讨为生,什么都不会,能不能卖身给大户人家做个丫鬟,只要能养活弟弟就好。”

“姐,我不要你当丫鬟,我能吃苦,我养活你。”弟弟气的小脸通红,眼眶都红了,显然不想姐姐卖身为奴。

三位军士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那于鹏赞许的伸手拍拍弟弟的小脑袋,不想被小家伙迅速躲开,好像仇人似的瞪着他,笑道:

“你们放心吧,就算是你姐姐真的当个丫鬟,也会受到律法的保护,咱们这里,除了国公府,不允许任何人家豢养私仆,就算给人家当下人,也是来去自由的,除非你姐姐自愿签订一辈子的卖身契约。”

看着对方不解的目光,于鹏又说道:“今后你们就知道了,俺也解释不清楚,看你们姐弟年纪不大,可以先去学堂读书,那里吃穿不愁,还能学得一技傍身,不愁今后的生计,好好用功,将来或许就会选为官吏呢”

“切”小家伙不屑的撇嘴,叫道:“胡说八道,谁不知道当官要秀才出身,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

“呵你这小子有股子机灵劲,我看是块读书的苗子。”

三位军士懒得解释,当下请张梁带着姐弟俩去了一座高大房屋前,不时有百姓进进出出,十几位军士不时大声吆喝,让百姓们遵守这里的规矩,人虽多,倒也算是次序井然。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张梁吩咐护卫守在外面,自己带着姐弟俩走进屋中,就见宽敞的空间内,好像当铺似地格局,大厅被分成若干空间,彼此用木质隔断阻隔,墙壁都用白灰粉刷的雪白干净。

入乡随俗,三人只得排队等候,好半天才轮到他们,姐弟俩报出各自的姓名,籍贯,年纪等等,就被发了一个木牌,那官吏还郑重嘱咐,等到了地头,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衙门登记造册,不然就会成为黑户。

稀里糊涂的出来,按照那木牌上面刻画着的一个丙字,经过军士指引,跟着百姓穿过城门,奇特的连城税都没有,于鹏笑着解释:“咱这里不收城门税,只有过来贩卖货物的海商,必须上缴两成关税,运送出去的货物,上缴一成关税,不过都是暂时的,大人说将来会根据实际情形变动。”

张梁等人自然不知灏二爷乃是想搂草打兔子,不然高价买来的物资,总归是有些不甘心,真正过来卖东西的海商其实少之又少,至于出口外面那就更是笑话了,连自给自足都没做到,无非是提前锻炼人手罢了。

走着走着,张梁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脚下的水泥路面,姐弟俩和百姓们则满脸惊奇,她们几时见过如此光滑平整的道路?就好像用名贵的大理石铺就一样,显得干净漂亮,至此不禁都暗暗咋舌于此地的富庶,无数心情忐忑的流民,此时心情终于激动起来。

城里空空荡荡,只有整片的仓库和一些作坊,其他民居酒肆什么的都稀稀落落,一大片空地上,竖着木桩,上面的木牌上写着甲乙丙丁等大字,很多百姓拖家带口的蹲在附近。

“普通百姓需要步行,只有老弱妇孺才能坐马车赶到外面的村子里。”

于鹏又笑着解释,至于送去哪里,那就不是一言半语能解释清楚的,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和愿望,有的分给田地种子,有的到作坊里当学徒,孩子们全都送去学习,总之先期得妥善安置好,慢慢由老百姓自己选择未来的职业。

一架架能载满十几人的马车在道路上来回奔波,带着这些曾经沦为乞丐的可怜流民,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坦途。

“张梁大哥,我叫周春儿,记得来看我。

望着远远朝自己挥手的女孩,那原本死气沉沉的脸庞,如今满是兴奋和激动,不知为何,张梁突然一瞬间理解自家二爷做这些吃力不讨好之事的意义。

笑容浮现,张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丝毫没有顾忌的朝远处挥手,喊道:“记住了,我会去看你们的。”

豪迈爽朗的笑声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回荡

第三卷一门双贵第288章开创基业

第288章开创基业

珊瑚潭,台南府最大的一处湖泊,三十多条河流汇聚湖中,水域蜿蜒曲折,湖水幽深而碧波千顷,湖中星罗棋布,分布着一百多座造型各异的小岛。

周围一片无边无际的森林,景色清雅秀丽,其中樟脑树遍布,不但能作为一种药材,加工后的樟脑丸和樟脑油,无疑能作为一种特产出口。

最近在附近山脉中发现石灰石和大理石矿脉,此两种矿产都是后世台湾储量最大的矿藏,开采也较为容易,火药的大规模应用,即使产量不高,也足够当前使用了,彻底解决了造桥修路的难题。

台南市初具雏形,驱使当地土番做重体力劳动,不过送给几个部族酋长一批瓷器和丝绸,再用战刀和胡萝卜双重攻势下,很轻易征服上万少数民族。

城中到处都在开挖沟渠,准备用砖瓦水泥建造出复杂的下水道系统,不过进展缓慢,因为人手都要集中用于开荒修路上,靠近山脉的城堡连地基都没挖好。

珊瑚潭所在的平原上,一万多百姓热情高涨的正在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忙而不乱的推土挖沟,准备用湖水浇灌土地,无数窝棚遍布道路两旁,来往的牛车马车蔚为壮观,其中几位老者站在一座草棚内,聚精会神的讨论问题。

宽松的统治方式,无疑彻底激发出百姓们的自觉性,以万人为一个聚集单位的群体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接二连三的被任命为官吏。

张灏还是低估这时代百姓对于宗族长老的服从和信任,其实远比任命一大堆的外来官吏来的更有效,甚至出于长期来自官吏的压榨和欺压,使得这些流民根本不信任官府。

封建王朝往往立国之后就能迅速稳定人心,大乱之后必能大治,其中官府只起到监督和镇压的作用,说白了,就是组织人手修建水利,道路而已,其他都是百姓自觉恢复经济,甚至官府还起到破坏经济的作用,催缴赋税,组织徭役,征兵打仗,幸好还能提供耕牛和种子,审理案件和维护地方治安,但那也无非是为了更好的鱼肉百姓罢了。

可怜灏二爷动辄拿后世的标准去看待问题,总以为百姓离了政府就活不下去,什么事都需要周密安排,需要宏观调控,详细统筹安排,还以为自己会累死在开荒的前期,但事实证明,无为而治的效果更好,起码头三年如此,不用官府催促,百姓就能自己建立村镇和完善百业。

例子很简单,有劳力的家庭会开垦荒田,有手艺的自然会继承祖业,没有手艺不愿种田的可以贩卖货物,各行各业都急缺人手,根本不愁谁会饿死,反正台湾府不歧视任何行业,大家完全可以凭借双手去养活自己。

而百姓中破天荒的出现很多大官,在这时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以至于十几个聚集区的十数万百姓,被感激流涕的老辈们率领,开始轰轰烈烈,类似八仙过海似地大开荒运动,开荒田,造渔船,开盐场,挖煤挖矿,种植桑葚,茶树,女人们种田养蚕,圈养牲畜,结合本村子附近的地形地貌,开始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战。

张灏要做到的就是牢牢把持军权和民政,培养大量官吏维持地方治安和收缴税赋,永远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慧和创造力,汉人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一经爆发,短短一年的时间,台南就大有成为鱼米之乡的架势。

乱世出英雄,很多从百姓中脱颖而出的人才被推举而出,担任各级官吏或是衙役,他们都必须经过洗脑和初级文化的简单教育,而作为基层权利颇大的村长,则要由国公府亲自颁发象征权利的檀木权杖,和一个非常隆重庄严,甚至带有神圣感觉的宣誓仪式,赐以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