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姜坐在河边一块大石之上,笑意明朗地望着在河中捉鱼弄虾的三人。
不多时,郭嘉三人满载上岸,甄豫搭起篝火,徐庶将河鱼开膛破肚清理一番,而郭嘉和甄姜一同从行囊中拿出单子铺在草地之上,正好此时远处一辆马车在四名侍卫的护卫下来到眼前,郭嘉与甄姜迎了上去。
甄脱,甄道,甄荣三姐妹从马车上下来,甄脱与甄道还在感叹此地景色优美,而甄荣则是晃晃悠悠地跑到郭嘉面前,张开双臂娇声娇气地说道:“奉孝哥,抱。”
郭嘉矮身下去将她抱起,对着笑颜如花的甄荣玩笑道:“荣儿啊,你可是越来越重了,奉孝哥可是快抱不动你了,将来你若是还让人抱,只能找你的夫君去喽。”
甄荣双手揽住郭嘉的脖子,扁嘴道:“那奉孝哥就是荣儿的夫君,永远抱荣儿。”
甄姜哭笑不得,甄脱与甄道也是掩嘴娇笑,来到郭嘉面前,大方地行礼道:“奉孝哥。”
“哎,出来游玩,不必拘谨,你们也知奉孝哥喜欢自由自在,要是还这般,下次出来可不带你们了。”郭嘉抱着甄荣朝马车走去,向那四名侍卫微笑点头示意之后,与四名侍卫一同从马车上拿下数坛美酒与菜肴。
众人在山野绿水边席地而坐,侍卫一边享受着甄家这刚刚问世的美酒佳酿一边烤着河鱼,徐庶与甄豫则入山打猎,不一会儿便满载而归,这下不光有美酒和鲜嫩的烤鱼以及爽口小菜,更有野味下酒。
郭嘉则盘腿而坐,怀抱着甄荣,甄道,甄脱,甄姜围坐在他身边,只听他绘声绘色地说:“那大灰狼夜晚来到猪小弟的家门外定睛一瞧,现猪小弟的家竟然是一座草屋,顿时心中大喜,它张开血盆大口,猛吸一口凉气,再尽力一呼,只见一道狂风从他口中冲出,朝那猪小弟的草屋席卷而去,呜……”
甄荣双手勒住郭嘉的脖子,小脸煞白的甄荣不知自己用力过度,郭嘉脖子疼的面色抽搐,却只能强忍着,甄脱与甄道双手攥紧,也是一副紧张不已的模样,唯有甄姜一脸温情的笑容,聆听郭嘉口中的故事。
甄家姐妹听得投入,郭嘉讲得传神,不知不觉间,只听徐庶朝郭嘉这边喊道:“奉孝,酒食已经备好。”
郭嘉一听,就对甄家姐妹笑笑,准备起身过去,却被甄脱和甄道一同拉住,追问道:“那小猪三兄弟究竟命运如何?是否被大灰狼吞食了?”
甄姜出来解围劝停了自家姐妹,然后从郭嘉怀中接过甄荣,对郭嘉投去一个催促的眼神。
脱了身的郭嘉来到徐庶和甄豫身边,坐下后抓起一只兔腿就啃了下去,然后拿起酒壶灌了一大口,结果:
“咳咳咳……”习以为常的郭嘉忘了这是甄家刚酿好的酒,酒精度比以往的酒水都要高不少,顿时被呛得狼狈不堪。
而徐庶和甄豫则是小口浅饮,看郭嘉这般狼狈模样,顿时哈哈大笑不止。
郭嘉擦去嘴边酒滴,继而苦笑摇摇头,三人对饮作乐,笑声不断。
甄家姐妹食量不大,只片刻便饱食,之后四姐妹围坐一起,中间放置一六角棋盘,四人各占一角,用四种颜色的棋子游戏其中。
这是郭嘉照搬弹子跳棋所做,成为了甄家姐妹平日里最喜欢的游戏项目。
身处青山绿水间,饮美酒享美食,更有佳人相伴,这美景美酒美人尽皆有之,郭嘉与二位好友酒酣耳热,徐庶提议道:“奉孝,如此美景,你何不吟诗一?”
甄豫拍手附议,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后,朗声吟道: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乱世将至第十三章成败一战
更新时间:2012…2…2319:08:57本章字数:4710
在甄家作客已有半年之久,郭嘉这时从甄豫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于是向甄家此行,并约定三年后前来迎娶甄姜,甄逸婉言欲留,郭嘉却当面推辞。
这半年来郭嘉被甄家奉若上宾,后来更是亲如自家人,一来郭嘉才华无双,深得甄逸器重,二来郭嘉所赠酿酒之法让甄家顿时名扬天下,若说从前甄家是河北巨富,远近闻名,如今却已是天下皆知,就连大汉天子灵帝也每日千里催人来甄家索要美酒,甄家一夜之间水涨船高,这被起名为醉仙美酒乃当世千金难求的佳酿。而这一切皆源自郭嘉,甄逸曾对三子当面说过:“奉孝之才,出将入相亦不为过。”
无极县城的官道上,郭嘉与徐庶跨马远去,城头甄家四姐妹遥遥目送,甄姜泪水盈眶,不舍之情全部写在脸上,就连甄脱与甄道,甚至年幼懵懂的甄荣也眼圈泛红,待郭嘉身影消失于远处之后,甄荣放声大哭,抱住大姐甄姜的双腿泪如雨下,任谁劝也止不住泪珠。
郭嘉与徐庶再次回到邺城,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甄豫通过家族眼线得到消息,张角已返回邺城,郭嘉知道后便向甄家辞行,他要面见张角,当面话别,这一别,或许就再无相见的机会了。
回到邺城的郭嘉很快便见到了张角,实际上张角见他的心情更加急切,如今太平道大势已成,张角更加迫切的感到他的身边缺少一位能够运筹帷幄的谋士,而他当其冲想到的便是郭嘉,这个在他看来同样有着推翻汉朝江山理想的少年英雄。
在邺城太平道据点中,郭嘉与徐庶被张角请到府内,郭嘉随着张角进入厅堂后便是一怔,大堂之内分列两排站着十数人,左右两侧为的是张角的两个弟弟张宝与张梁,为而下的人皆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一眼望去便知这些人绝对是孔武有力的凶猛之人。
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中,郭嘉被张角领到了主位前,张角握着郭嘉的手,神色郑重恳切地问道:“奉孝,当今天子昏昧,朝纲**,以致民不聊生,我太平道尽收八州百姓民心,百万子民投我太平道期望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我欲承天道顺民意推翻汉朝暴政,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你可欲助我成事?”
郭嘉面无表情,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张角如此直白地邀请他一同举事,如果当面拒绝,恐怕他会被灭口啊。但是如果答应的话,恐怕将来也是死路一条。
正在郭嘉内心犹豫不定时,张梁手下一人越众而出朗声道:“大贤良师,汉庭昏君不顾百姓生死,枉为天子,何为天子,乃万民之主,而不顾万民死活,又如何配得上万民之主?我张牛角愿推举大贤良师当这个万民之主,于此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率领我太平道推翻汉庭,让我太平道子民永享太平!”
“张梁”
“张宝”
“郭太”
“张曼成”
“波才”
“刘石”
“李大目”
……
大堂之内除了徐庶和郭嘉以及张角外,其他人都单膝跪地,宣誓效忠,请张角率领太平道百万之众起义。
郭嘉很尴尬,因为此刻张角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他知道张角对他是真心实意,此时此刻更是怀着满心期待,但是郭嘉却不能答应。
缓缓闭上双眼,郭嘉叹道:“大贤良师,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张角肯定地说道:“此时民心所向,若我错过此等千古良机,必将抱憾终身。”
郭嘉苦涩笑了笑,睁开眼后直视张角后肃容道:“大贤良师,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奉孝请讲。”张角此刻非常耐心,因为他知道郭嘉不是一般人,跪在他面前的那些太平道低阶领袖他轻而易举便可招纳,但是对于才智无双的谋士,他想收其心是难如登天。
郭嘉环视大堂,看着那些热血沸腾的太平道核心人物,朗声道:“十年内,太平道若举事,必一败涂地。”
大堂之内众人色变,对郭嘉怒目而视,若不是有张角在此,恐怕早已上前将郭嘉撕成碎片,而张梁却拱手对张角厉声道:“大贤良师,此人既不愿助我太平道,为防此人泄密,必早处置。”
张牛角与波才甚至已经抽刀,只待一声令下便砍杀向郭嘉。
可张角却摆摆手,对泰然自若的郭嘉说道:“我与奉孝推心置腹,奈何志向不同,既然奉孝不愿相助,我自任他离去。不过,奉孝,你我半年不见,可否暂留数日,一叙旧情?”
郭嘉点头答应了下来,而张梁却暗中给手下打了眼色。
当夜,郭嘉和徐庶在张角房中,张角咳嗽不止,手握绢布堵口,却见血渍落于绢布之上,郭嘉大惊失色,上前欲问,却被张角挥手止住。
心气平复顺畅后,张角收好染血的绢布,坐在郭嘉与徐庶的对面,恳切问道:“白日奉孝所言,我不曾细问,此时,愿闻其详。”
郭嘉与徐庶对视一眼,心中叹息,郭嘉未开口,徐庶倒是为张角解惑道:“大贤良师率领太平道确有百万之众不假,可这百万平民一无战甲,二无兵器,三无车马,行军打仗,粮草不济,兵马不精,百万之众单凭一腔热血或许起义初时声势滔天,可朝廷大军若是前来剿杀,太平道义军交锋之后若胜亦是惨胜,若败,则会兵败如山倒,大势眨眼间便逆转。”
张角眉头拧在一起,愁容满面,忽而凝视郭嘉,问:“如奉孝所言,若我太平道十年后再举事,可定乾坤?”
郭嘉微微摇头道:“改朝换代此等惊天动地的大事,焉有必胜把握?若太平道再蛰伏十年,藏兵于民,囤积粮草,招贤纳众,广招天下有志豪杰,筹划十年,那时再举事,胜算将比现在至少多出三分。”
“三分?十年只能换来三分胜算?”张角惨笑数声,脸上一片黯然之色。
沉默良久之后,张角直视郭嘉,严肃地说道:“奉孝,实不相瞒,我恐大限将至,若此时我不举事,我苦心经营十数载的太平道将毁于一旦,我那两个弟弟根本没有能力领导太平道,因此,我才急于起事。不过,奉孝若是肯助我,我张角便听你之言,等十年。若是十年未到我已入土,那奉孝便是我太平道的新主,我今生之志,唯有靠奉孝来完成了。”
郭嘉与徐庶皆是心胆巨震,看着对着他一脸期待的张角,郭嘉感动地眼眶湿润。
他与张角相交时间并不长,他为张角也不过出了几道安民之策,没想到张角竟对他如此看重,当初想要收他为义子时,郭嘉并没有多想,如今细想之下,恍然大悟,张角欲托付太平道给他。
为什么不托付给两个弟弟?因为古时候是子承父业,所以后来江东基业从孙策手上传给孙权时,江东集团内部反对之声一片,不是孙权年少,羽翼未丰,威望低微,而是孙策膝下有子。
眼眶微润的郭嘉惭愧地低头道:“大贤良师一片苦心,嘉感激不尽,可是,恕难从命。不是嘉不知好歹,而是生怕辜负大贤良师一番美意。我非太平道之人,大贤良师麾下三十六方义士皆不服我,倘若大贤良师归天,我又何德何能驾驭太平道?恐怕那时,太平道不攻自破,成为一盘散沙。”
“这……难道天不欲我太平道成事吗?”张角仰头惨然道。
咳咳咳
张角再次剧烈咳嗽起来,郭嘉端了杯水赶忙递到了张角面前,让他喝下后,平复了咳嗽后,郭嘉才说道:“嘉虽不才,却愿为太平道起事筹谋一策。”
张角眼睛一亮,催促道:“奉孝请说,有何良策?”
郭嘉沉吟片刻后说道:“太平道举事不可全局暴露,可先在冀州打出旗号,其余各州可先引而不,届时朝廷大乱,必从洛阳出兵,而从洛阳到冀州的路上,太平道可沿途于河内,上党,以及冀州边境布下伏兵,重创汉庭大军。此后,冀州,兖州,荆州,并州之内的太平道各自集结,共举大旗,四路齐,直扑洛阳!而此时洛阳空虚,无大军驻守,若能攻下洛阳,汉庭覆灭,城内储粮也足够太平道数十万众至少三月供给,若真能如此,汉庭败亡,各地汉臣必养兵自重,割据之势已具雏形,太平道此时拥有兵马钱粮,亦可组建正规军,退,可挥师西南入川蜀独霸一方,进,可剑指中原以图天下。”
张角与徐庶瞠目结舌,许久之后,张角拍案赞叹道:“奉孝此计大善!若如此,我太平道必可顺天承命颠覆汉庭!”
郭嘉内心却并不乐观,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很多,军事上的原因却很直接,兵锋羸弱固然是根本原因,可更重要的是黄巾军各自为战,行军目标不明确,似乎只为了打下一城一地,屠杀城中大户后抢得活命之粮便心满意足,往往战告捷后便坐以待毙,没有统一的指挥和目标,声势滔天却只是一盘散沙。
今天,郭嘉便给张角设下了战略目标,待看日后太平道能否成事了。
大贤良师,你欲推翻汉庭,那我便为你谋策,太平道最好的机会就是在起义初期,大汉王朝还未重视之时便大军兵临洛阳城下,只要洛阳一破,群雄逐鹿的时代将提前到来,成败,皆在这一战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乱世将至第十四章未雨绸缪
更新时间:2012…2…2319:08:58本章字数:4645
时至深夜,郭嘉与徐庶欲告辞退出房中时,张角却亲自将二人送出门,然后低声对郭嘉说道:“奉孝,你和元直还是连夜出城返乡去吧。”
郭嘉与徐庶都是心领神会,知道张角弦外之音,于是打算拜别,却被张角扶住,说:“我亲自送你们出城。”
虽已是春回大地时节,深夜中凉风还是略显冰寒,郭嘉知道张角身体状况,连忙推辞,张角却执意不肯,待二人取了包袱牵了马之后,一路送至邺城南门,贿赂了守城兵卫些钱财便打开城门。
正在此刻,一伙人从后赶来,为的正是张梁,其后随从有波才,张曼成,李大目等人,手按刀剑,见到郭嘉与徐庶准备出城,欲拔刀挟持,若是郭嘉与徐庶不从,立刻斩杀。
“混账!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张角怒目圆睁,瞪着自己的弟弟张梁。
张梁面露不甘之色,却不敢顶撞自己的大哥,而波才却越众而出,语重心长地恭敬道:“大贤良师,此二人既不为我太平道所用,不如就地格杀,否则二人向汉庭揭太平道所谋,岂不坏事?再者,大贤良师既然如此看重此二人,我等亦知此二人才智罕见,倘若日后此二人为我太平道之敌所用,于我太平道有大患。”
“放肆!我说让他们走,若有人敢妄动刀兵,休怪我手下无情!”张角面色严酷,气势雄浑,将张梁一干人等震慑地低头不敢与他对视。
郭嘉与徐庶见到张角这般维护,心中感动至极,也深知若是张角不亲自相送,恐怕今日避免不了一场生死恶斗了。
翻身上马后,郭嘉朝张角抱拳说道:“大贤良师,嘉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张角闭上眼睛默默点头,待郭嘉与徐庶跨马奔腾已消失无影无踪时,张角依然伫立在邺城外,遥望远方,数度叹息。
“大哥,那郭嘉与徐庶已经远去了。”张梁小心翼翼地来到张角面前。
张角默默不语,返身回到邺城,回到据点时,转身对张梁说道:“叫张白骑,张牛角,司马俱,徐和来我房中,我有要事吩咐他们。”
张宝领命前去唤这些人,待四人来到张角房中之后,与张角在房中一直待到了天亮,而走出张角房中的四人都是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互相望了望之后,张白骑欲言又止,司马俱却摇头道:“我等且听大贤良师今日安排行事即可。”
其余三人放下心中疑虑,最终点了点头。
快马加鞭赶回颍川的郭嘉远远便见到了自家良田中耕种的农夫,有人瞧见了下马步行的郭嘉与徐庶,高声欢叫道:“小太公回来啦!”
田中正在春耕的农夫都放下手中农具,跑来给郭嘉问好,一路嘘寒问暖让郭嘉心中暖意十足。
待来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