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92章

新列强时代-第192章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此次桂良等人与列卫廉签订的只是正常商业协议而已,美国人雇的买办想要借着主子的虎皮狐假虎威还欠点火候。真要是想整治某些不法买办也容易,吴可的手段多的是。

除了上述条目之外,其它的都是一些商业合作方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笔涉及数额数十万两的采购大订单,看得额尔金和葛罗两眼冒红好不羡慕。

这样的定单在他们眼里都是香饽饽,甚至比战争赔偿还要让他们心动。毕竟战争赔偿是要给国家的,他们作为经手人虽能捞得些好处便宜,但也就那样只不过稍微改善一下生活环境而已。

可是大额订单就不同了,他们作为中间人替企业牵线搭桥,里头的油水可就丰厚得很了,只要操作得当以后的钱财更是源源不断收入私囊。

话说这是吴可在谈判之时搞出来的名堂,他早就想大规模采购西方成熟的工业机器,不说在全国铺开起码也要在自家地盘上建起一处简单工业基地。

可惜亨利他们的能量还是太小,几年时间过去从印度给乡勇队运了几套过时的工业设备,价格还死贵。想要达到吴可心目中对工业基地的最低要求,起码也得再等个五六年时间。

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已逐渐扩散,新兴科技和技术层出不穷之际,少一年的时间积累在技术上都可能被甩出一条街不止,吴可又哪耐得住性子再耗几年?

再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他不知晓早已开始),到时候跟英法列强关系降到冰点以下,其它列强落井下石,到时候再想办法补救技术上的茶具就更难了。

说不得到了最后,为了顶住英法联军在军事装备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他就不得不用手下战士的人命去填补武器装备上的落后。

吴可之前一直都有收集外文报纸的习惯,知道此时的后膛枪和后膛炮都已经在欧洲出现,并且开始逐渐装备各列强强国家本土军队。

如果真有需要的话,从欧洲本土调派兵力还有最新武器装备也不是没可能,到时候仗句真的难打了。

此次美国专使列卫廉主动送上门来,吴可自然没有客气的道理,一边讨论着商业协议条目一边试探着想通过官方渠道采购大批基础工业设备。

列卫廉一听自然大喜过望,为了拢住吴可这位大金主,就连商业协议某些可有可无的条目都做出让步,目的就是希望拿下吴可隐约透露出的超级大单。

果然,见列卫廉这么上道,吴可自然也没有再卖关子,直接将价值几十万两白银的采购大单砸下,顿时美国专使乐得晕头转向自然一切好说,商业协议也在一片融洽氛围中成功签订下来。

听着列卫廉洋洋得意讲述与清国代表团的谈判过程,英国专使额尔金跟法国专使葛罗自然气得不行,埋怨列卫廉破坏他们之前的约定,而且还捞到如此巨大的好处,要求分出一部分订单给两国企业。

吞进肚子里的好处哪还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列卫廉自然不肯答应,他没告诉两位专使的是,吴可当时砸下采购订单时,可是豪气表示看这次的合作结果,如果合作顺利的话接下来还会有涉及数额更加庞大的采购订单。

不说别的,就是为了拿下后续涉及积欠数额更加庞大的采购定单,他也不恳请轻易让英法两国商人插足其间。

双方谈得很不愉快,加上饿尔金和葛罗认为列卫廉背叛了盟约还死不悔改,顿时怒不可歇大吵一通最后不欢而散。

可是怒气冲冲的英国专使额尔金并不知晓,同样满脸愤然之色的法国专使葛罗心中却有了其它想法……

第398章谈判结束

清历咸丰八年底,公元1858年12月20日,经过长达一月多时间的艰苦谈判勾心斗角,以清廷大学士,直隶总督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安徽提督吴可为主的大清谈判代表团,终于与英、法、美三国专使纷纷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互通友好的《清英保定协议》,《清法保定协议》和《清美保定协议》!

谁都没有想到,就连始作俑者安徽提督吴可都没料到,原来艰难无比看起来几乎没有结束可能的谈判,竟然在美国专使列卫廉倒戈之后,竟然在短短不足半月时间便迅速与顽固的英法两国专使达成朝廷勉强任何的协议。

大清谈判代表先是私下与美国专使列卫廉达成互通有无的商业协议,并且砸下大额订单,一下子便将美国专使从列强专使团中剔出。美国人要的就是足够的经济利益,既然大清代表团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自然不会继续待在列强专使团中惹人厌烦。

吴可原本抱着各个击破的打算,先将最好打发的美国专使解决,然后再慢慢解决态度顽固强硬之极的英法两国专使。

只是让他和大清另外两位谈判代表桂良和花沙纳没有料到的是,迅速解决美国专使列卫廉却是一着妙棋。之后没过五天时间,法国专使葛罗便通过列卫廉的渠道与大清谈判代表团取得联系,有意私下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大清谈判代表们自然大喜过望,鉴于安徽提督吴可之前的良好表现,此次大清谈判首席代表桂良没有出面,依旧将私下与法国专使葛罗谈判的任务交由吴可,而吴可也没让桂良和花沙纳失望。

尽管法国专使葛罗的态度依旧算是强硬,但吴可也不跟他硬顶,只是一味笑脸迎人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在这些都说不通后才变了脸色,以更强硬的态度和决心给法国专使葛罗施加战争威胁,磨了足足三天时间终于勉强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之后清法双方又花费了好几天时间,以《清美保定协议》为蓝本,做出一部分改动便签署了条件更加优厚的《清法保定协议》!

协议刚刚签署生效,清方代表团便立即将消息放了出去,顿时引得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英国专使额尔金气急败坏之余慌了手脚。

也不知晓三国列强专使内部是如何协商交涉的,不过三天之后英国专使额尔金便单独找上门来,希望与大清代表团重新开启谈判。

一连解决了美法两国列强专使,大清谈判代表团带着愉悦的心情答应额尔金的要求,之后花费了足足五天耗在谈判桌上,最后大清谈判代表团这边做出重大让步,这才与脸色难看的英国专使额尔金签署《清英保定协议》。

总之,与三国列强专使最后签署的协议中,并类有太多赤落落的丧失主权条目,大部分以商业条款取而代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来大清眼下南方战火连天,朝廷一再催促谈判代表团尽快结束与列强争端;另一方面三国列强也被延绵日久的天津之战拖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急需安宁环境修整以待后时。

没错,美国专使列卫廉对于此次签署的《清美保定协议》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当几万白花花的雪花银定金送到手上之时,更是笑得满脸菊花开乐得合不拢嘴。大谈什么清美友好之类的好话套话。

而英法两国列强专使额尔金跟葛罗却是极为不甘,尤其是在谈判之中大觉被扫了面子的额尔金,更是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向本土请求支援,一定要给清国一个深刻的教训,让清国的小丑们知道日不落帝国的厉害。

而法国专使葛罗却是感觉协议不能满足法国政府要求,尽管眼下形势所迫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但其也打着跟额尔金差不多的主意,等回去之后让深陷天津战场的法军休整,而后等待本土援军到达再做计较。

大清谈判全权大学士直隶总督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还有安徽提督吴可却管不了这么许多,谈判能够在年前结束对于他们而言就是胜利。

虽然吴可清楚以英法两国之狼子野心,必定不会甘心这次的失败,心中指不定还憋着什么坏心,但此时能达成暂时的休战协议也是不错,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既然他跟乡勇队能将英法联军整得灰头土脸一次,那就能第二次整得他们不得安生!

果然,朝廷对于这个谈判结果还是非常满意的,等谈判全权代表回京述职之后便发下丰厚奖赏。黄马褂和双眼花翎之类的玩意肯定少不了,桂良此时官位已到及至只能升上一姐爵位,而花沙纳则趁此挂名大学士步入中堂之列。

要说得惠最丰的自然当属吴可,署理两江总督领兵部尚书,已经算是彻底踏入朝堂大佬之列,而且还是大清九督中排行第二的两江总督,管辖三省区域并握有统兵重权。

没办法,吴可的功劳实在不小,多年积累下来可不是开玩笑的,加上此次天津之战带兵救援的首功还有在与三国列强专使谈判中的优异表现,再不重赏就要寒了众臣们的心了。

虽说此次谈判朝廷被迫再开几处通商口岸,但没有租界和治安法权之类丧权辱国的条款,在朝堂大佬眼中已算得十分不错的条件。

至于允许列强商人们再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只类的琐碎事物都算不得什么,在吴可的解释当中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总比三国列强商人们拥有横行不法的饿特权要强,一番有理有据的说法顿时让一干原本想要挑刺的清流们无花可说。

与三国列强专是签署的协议当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数额高达几百万两白银之巨的采购订单,这样的巨额商业订单自然又引得某些朝臣眼红不甘,想要找吴可等谈判代表的麻烦。

最后桂良,花沙纳跟吴可三人据理力争,舌战群臣并说服心中存疑的咸丰帝,高高兴兴大手一挥,表示这钱朝廷完全包了……

第399章收尾

呼!

与英法列强的纠缠终结算是彻底结束了!

直到朝堂之上尘挨落定,咸丰帝大肆封赏有功之臣起,长达大半年之久的天津之战,还有与列强的谈判终于算是有个完满结局。

从朝堂出来时间已到正午,头顶红日高悬,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回头望了一眼高大巍峨的紫金城,浑身上下说不出的放松惬意,一整年的忙碌终究有个还算过得去的结果,也不枉了他这一番忙碌。

想起朝堂上那些极度得眼珠子都红了的朝臣,他就一阵好笑。尤其几位不对付的家伙,更是跳出来质疑代表团与列强专使签署的协议,认为有损大清名誉十分的不妥当。

大清在列强面前,还有啥名誉可讲?

天津之战能打成那摸样,与列强专使谈判能谈成眼下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容易,心里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还真当大清还是汉唐之时的天朝上国啊?

不过某些朝臣胡搅蛮缠的功夫还是很厉害的,就算他们找的那些拙劣理由被一一驳斥,依旧个个理直气壮好象掌握了道德制高点似的,不依不绕烦人得很。

最让人感觉好笑的是,他们竟然说什么不该给列强那么发好处,朝廷一下子就要拿出上百万白花花的银子,难道不知道朝廷眼下朝政吃紧么?

紧你马个逼,要不是勉强忍住他差点当场不顾形象破口大骂。

他当时也不废话,直接拿出英法美三国专使整出的不平等条约来,让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家伙看看,什么才叫花小钱办大事。

咝!

看着条约上白纸黑字的战争赔偿要求,不说那几位跳出蹦达找茬的无知朝臣,上至咸丰帝下至不明内情的朝臣,无不倒吸凉气暗呼狼子野心!

尼玛单单英法两国要求的战争赔偿数额便超过五百万两,吴可撒出去的那几十万两白银跟着比起来屁都不是。

现在蓝来,那几十万两白银花得不冤,真要是答应了英法两国专使的无理要求,那时朝廷才叫为难呢。

不是说朝廷出不起这钱,户部帐目上的资金都是以千万单位计。就是朝堂上的某些大佬,凑巴凑巴也能筹集到这笔巨款。

可问题是,洋人的要求实在太过,竟然要朝廷白白赔偿他们这些钱,而且啥回报都没有。这是开玩笑吧,天津之战好象官军没输,就是广州城被占了那又怎么样,真要继续打下去朝廷不好受洋人也绝讨不到好去。

还是这样好还是这样好,用区区几十万两白银便打发了这帮如狼似虎的洋夷。更何况这些钱也不是白给,而是采买了实实在在的等价货物。

这下朝堂之上再没人敢支声,谁这时候再跳出来就是没眼色自找麻烦。

而趁着这个机会,吴可也将自己心中想法第一次在朝堂之上说了出来。

他也没说什么冷兵器时代已经过去的傻话,只是将火枪在战斗中的出彩表现详细述说了遍,有桂良和花沙纳这两位朝堂大佬作证自然很有说服力。

而后他表示以后清军会逐渐换撞火枪,以增强部队战斗力,这一点得到了诸多朝臣的认可。

朝堂之上没有傻子,就是吴可没有明说,但大家也知道火枪确实比冷兵器要厉害得多,多次战例都有实证证明也不容他们忽视。

既然大家有这共识那就好说了,大清幅员辽阔,比起后世要多个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么大一块地方,想要统治稳固自然少不了兵丁守护。

整个大清估计正规清军百万上下,虽说不需要全部换装火枪,但就是换装一两成也有一二十万的需求。这些火枪都需要找洋人采买,虚高的价钱倒在其次,关键是如此利器全部捏在外人手里,要是再有激烈冲突的话,人家把武器弹药弹药供应的路子一封,到时候没了足够弹药供应那些火枪比烧火棍强不到哪去。

一众朝臣自然大觉有理,顿生焦急烦躁之感,这样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说不得什么时候大清便因此受制于人。

要说最急切的当属咸丰皇帝,真要是出了这样的事儿,最丢面子的肯定就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了。可是询问众臣有何解决之道,迎来的却是一片尴尬的沉默,把个咸丰帝气得够戗。

这时,吴可才道出这些散出去的采购订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麻烦的。

接着,他在一干朝臣还有咸丰帝的催促下,道明了旗帜原因。

给英美法三国专使的订单里几乎全是工业机器和配套设施,当然也少不了直接购买一批军火武器啥的,主要以最新式前膛枪和火炮为主。

尽管知道欧洲已经出现了后膛枪,并已经开始列装部队。他倒是想采购一批,最好能将手下火枪队的装备全部更换一遍,可这可能吗?

洋人又不是傻子相反还精明得很,这样的国之利器自家还没完全用上呢,怎么可能会轻易卖出给外人?

就算他肯花重金采购,也买不了足够数量的家伙,最多装备个亲卫队警备营之类的,想要大规模换装根本不现实。

至于采购的火炮,他倒不在意前膛还是后膛的,先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再说其它。乡勇队在天津之战中已经吃够了火炮的亏,这也是乡勇队眼下最大的短板,对付国内的敌人依靠弩炮跟投石机就足够了,可一旦对上列强军队那就太过吃亏,在远程打击方面完全处于下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既然发现了问题,自然要想办法解决。此次借替朝廷谈判之名行武器采买之事,正要让朝廷帮乡勇队付了那高昂的火炮和弹药采购费用。

和火枪一样,欧洲各国列强也在开始换装后膛炮,轮到大清的时候还不知道需要多久,还是先用欧洲先进的前膛火炮顶一阵子吧。

以他估计,就是要训练出一营合格的前膛炮炮手,也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代价。有了这些炮手做为底子,议购换装后膛炮上手也要迅速得多,不需要花大代价请外国炮兵教官砸从天练起。

他话说得冠冕堂皇,可朝臣个个都是人精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立即有就朝臣指出问题,既然你想要解决军火受制于人的不利状况,可这采购订单上都是些什么轴承,摸具之类的机器设备,并没有军工作坊需要的机器设备吧?

呵呵,要是没这些基础工业设备,就算洋人愿意卖百家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