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197章

新列强时代-第197章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话的时候,吴可的目光却是放在过来‘探望’的新任安徽巡抚翁同书身上,个中意思不言自明。

翁同书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一记耳光,真是犯贱好好的怎么跑来跟眼前这位套近乎,现在好了被人家给盯上了。

他才不愿意参合到两位军方大佬的暗斗中去,支持哪一方都不是好事。

可惜形势比人强,他想坐稳安徽巡抚的位置,要是没有安徽清军的支持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上任之前他已经做过简单调查,安徽清军在淮北经营三年时间,虽说还不到铁桶一般的状况,但安徽清军的触角已经深入淮北地区方方面面,与各地实力派人物的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接收到吴可的信号。

心中对于曾国藩不无埋怨,你说你在两江地盘上打仗,怎么能这么不给两江老大面子,这不是自找苦吃么?

要说翁同书与曾国藩在京城之时,还有那么点交情。老曾是出了名的经学大家,他翁某人在经学上的成就也不容小麴,在京城时他们就经常聚在一起辩经论道,倒还真有那么点交情。

可现在身处地方啊,地方上能与京城相比么?

而且就他上任安徽巡抚这些日子的观察,淮北地区实乃膏腴之地也,其富裕繁华程度实在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淮北可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啊,当初他运作的可是江苏和江西两省巡抚啊,最后却搞到了安徽巡抚,当时还好一阵心灰意冷。

可是来到淮北赴任之后,他才明白自己捡了多么大一便宜。

百姓安居乐业,商贾往来不绝,这哪是贫瘠之地,分明繁华盛闹之处啊。

他对前任张亮基的能力真是景仰不已,如此能耐到现在才位列天下九督之一,实在是太过屈才。

可等他真正深入了解才明白,张亮基固然民政能力不俗,了要是没有吴可跟安徽清军的全力支持,淮北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乱像。

别的不说,能在长毛老巢附近守住地盘,而且还能大体保证地盘内的稳定局势,单这一点就让他十分震惊了。

至于之后效果明显的计划经济手段,要是没有安徽清军的大力支持,还有对治下地盘的全面掌控能力,那也是不敢想象之事。

尽管之前淮北的大户已被长毛梳理一遍,但新近崛起的豪强也不是开玩笑的,张亮基能够让下面的土皇帝们老实听话,这能耐可不是一般的大。

等到他翻阅巡抚衙门以前封存的公文资料,得知淮北实行的大部分经济和治理计划都是出自吴可之手时,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原本以为吴可只是一个粗鲁的武夫而已,能够在小小年纪得登两江总督高位,靠的完全就是战功和手头实力。

现在他才明白,这小子不仅战功赫赫实乃大清名将,而且治理民政的手段也不一般,眼下繁华喧闹的淮北地区就是一个最好例证。

只是这家伙实在太会藏拙,几乎将所有民政事务上的功劳全部推给了前任张亮基,自己却是半点治政方面的风声都没传出。

面对这样善于隐忍的狠角色,要说翁同书心中没点忌惮那不可能。

同时心中也很是钦佩吴可的做法,能够眼睁睁放弃到手的功劳和名望,一般人铁定难以做到。不过也正是如此,吴可才没有受到朝廷忌惮一路扶摇直上吧?

不像湘军主帅曾国藩,明明身处行伍却挂着个文官头衔。这还不算什么,可他手下大将一个个也都是职位不低的文官头衔,这就有问题了。

丫的这不摆明了说湘军高层几乎全是一帮文武双全的家伙么?

再加上手下一帮能征惯战的骄兵悍将,真要趁势而起文武班子都是现成的,比起长毛的破坏力可要大得多,朝廷不忌惮防备那真就见鬼了。

眼下曾国藩无礼在先,此时他又是两江官员,如何选择自然不用多说。

……

手里有了曾国藩无礼的回信,吴可也彻底放下一桩心事,以后不管湘军是死是活他都不用理会,谁叫人家主帅不领情呢?

本来他想在安徽过年的,等过了年再去两江总督府临时驻地赴任不迟。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才刚刚将淮北地区乡勇队各大营巡视一遍,跟手下商量发现的错漏和不足,以及整改整改意见争取让乡勇队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可是两江总督临时衙门所在,和江南大营主帅和春几天一封告急信件搞得他烦不胜烦。

无那之下见淮北地区无论民政军务一切安好,有他没他都能正常运转,所以也就打定主意趁腊月时分赶去两江总督临时衙门所在赴任。

他是个标准的行动派,既然做出了决定便会立刻执行。

先跟手下核心小弟们通了通气,确定好随行兵将人员,原提督督标亲兵自然要跟随前往,再从淮北各大军营抽调三千精锐填充总督卫队不足之数,而后带上心腹幕僚便是全部随行人员。

之后几天得到消息淮北各大军营主将纷纷赶来庐州送行,整体大宴小宴不断基本全泡在酒池肉林当中。等到和安徽文武好好吃了一顿送别宴后,时间已到了腊月初,他再不迟疑率领早已准备好的总督卫兵直接开拔。

等新任两江总督和五千总督卫队,以及一干随行幕僚赶到两江总督衙门临时驻地常州之时,距离过年也就只有十数天。

一路上倒没碰到什么麻烦事儿,沿途光复更是殷勤招待,极力奉承想在新任两江总督面前露一露脸留个好印象,吴可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要不做得太过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为了了解两江总督辖下最核心之地江苏之情,他还特地绕道苏北宿迁,而后走淮安,盐城,泰州再到目的地常州,整整围着太平军老巢金陵绕了一大圈子。

沿途所见倒还算不错,起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达到这世道的标准线以上,当然问题也是不小这些都需他以后慢慢解决。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到常州临时总督衙门上任,交接还没弄完情况都没摸清咯,麻烦就找上门来……

第409章往昔峥嵘

“什么。你等麾下已有三月未领军饷?”

吴可高坐两江总督临时衙门正堂之上,满脸不可思议望着下面几列文官武将,一时都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狗日的何桂清,给老子留下这么大一个烂摊子!

“怎么之前没人跟本督说过此事?”

对着手下一干还不甚熟悉的文武官员,吴可不客气质问道:“要是早知如此,与前任何大人交接之时,本督也不会轻易承下这个莫名其妙的担子!”

这话就说得很不客气了,不过这也是他心中真实想法。

尼玛的这不坑人么,他要是没记错的话,何桂清与他交接完之后,可是带着十来辆马车财物离开的吧?

堂下一干文武官员顿时沉默不语,引得吴可心头火气上涌差点拍桌子骂娘。

尼玛的你们这帮混蛋什么意思,以为老子年轻好欺负吧?

做梦,以后有得你们的苦头好吃!

正如他所料那般,堂下一干文武官员,还真的打着拿捏他这个新任总督的主意。这也是没办法,如果有可能的话谁都不愿轻易得罪顶头上司,搞不好以后有穿不完的小鞋。

可问题是之前何桂清搞得太过,大肆搜括苏、浙钱粮供给清军江南大营,搞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可人家资历摆在那呢哪容他们这些做下属的置喙?

吴可就不同了,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初来乍到总要给他们这些老人面子吧?

再说了他确实年纪太轻,比堂下所有文武官员都要小上不少,不遭人暗暗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其它人不清楚,他们这些邻省之人还不清楚么,淮北那地儿可是富得流油,吴可此次赴任哪没带点家底来,正好解了此次燃眉之急。

此时年关已近,手下近十万清军还欠着三月饷银,这要是还不快点解决麻烦,说不定会引起军中哗变。无论是堂上这位新任两江总督,还是他们这些做属下的都吃不了兜着走。

吴可显然也明白这点,虽然知道堂下这帮家伙不安好心,但他也不想自己刚上任便出什么乱子。

好好的训斥了堂下文武之后,他话锋一转提到了正事:“库房呢,库房里难道一点存余都没有了?”

“回大人的话!”

文官序列中总理粮台查文经走了出来回答道:“之前两江开销一直都很大,加上还要支援江南大营部分粮饷,此时库房极为空虚,里头的银钱大概刚刚过万两左右!”

“怎么这么少?”

吴可的脸色很是难看,近十万清军三月的粮饷啊,而且过年期间肯定还得一笔额外奖赏的钱财食物,在心里默算一下起码都得上百万两银子打底才成。

“大人,本来江南乃膏腴之地,江苏更是江南地区的精华所在,民间之富更是不需多说!”

总理粮台查文经苦笑连连道:“可是自从长毛兴起之后连年战乱,江苏常年重兵云集,人吃马嚼的消耗实在太大。江苏每年的赋税还得按时上交朝廷,自身能留下的钱刚刚能过日子,稍一遇上大点的麻烦就入不敷出,下半年长毛可折腾得不轻,府库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

“是啊大人,咱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哎呀,都是这该死的长毛,搞得大家连个年都过不好!”

“大人还要快快个办法,不然下面的弟兄可要闹腾了!”

“……”

查文经话音一落,堂下文武官员好似商量好了一般,一个个忙不迭的大倒苦水,七嘴八舌全都是埋怨之言。

“你们够了!”

‘啪’的一声脆响传出,吴可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顿时将堂下喧闹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目光冷冷的扫过堂下一干装老实的手下文武,他忍不住怒极反笑轻喝出声:“你们心中那点小算盘我清楚,不就是想让本督拿钱出来吗?”

堂下文武官员呼吸顿时一滞,以他们的沉府和官场历练,自然不会将吴可话中的讥讽放在心上,能解决问题就好甭使出的招数有多无耻。

“哼哼,要本督拿钱出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

吴可强忍心头火气,目光冰冷盯着堂下一干露出欣喜之色的文武官员,咬牙切齿一字一顿沉声道:“这些钱我不会交到你们手上,必须由我麾下亲兵亲自监督,分发到每一位士兵手中!”

“这个不好吧,大人如此行事不合规矩啊!”

堂下几员武将脸上欣喜的笑容还没彻底消退,闻得吴可的要求顿时脸上变色,立刻就有一员总兵官出声反对道。

一旁的几位文官却是默不做声,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摸样,本来嘛这糊糊事儿就跟他们没啥关系,要不是担心兵变遭那池鱼之殃,他们都不会答应与那帮丘八联合起来找新任总督要钱,什么规矩不规矩的,有钱的就是最大的规矩!”

吴可连连冷笑,看都不看堂下那几位脸色难看的将官一眼,大手一扬豪气道:“既然要本督出钱就要听本督的,如果你们不情愿的话那就不要跟本督提钱的事。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们几个也不用把我当傻子耍!”

“大人这说的什么话,难道不怕寒了弟兄们的心么?”

堂下的总兵熊天喜不乐意了,仗着在军中资历老根本不把吴可放在眼里,预带威胁大声道:“难道城中近十万官军当真闹腾起来,出了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大人就不怕朝廷到时候怪罪!”

“你这是威胁本督吗?”吴可眼睛微微眯缝沉声道。

“卑职不敢,只是形势所迫希望大人按照规矩办事!”

熊天喜低着脑袋,眼中嘴角却是闪过满满的不屑。

“熊总兵,有胆子你就带着手下那几万人马闹一闹试试!”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可还有什么好说的,身子向后轻轻仰靠在椅背上,目光冰冷的盯着熊天喜,摆了摆手一脸不屑说道:“别跟本督摆你那套军中老人的嘴脸,本督可不吃这一套!”

“你……”熊天喜一张粗矿的大脸涨得通红,怒视着吴可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怎么拉怎么是怎么拉,怎么说得好好的就顶起来拉?”

总理粮台查文经一见情况不妙立即出声打圆场,狠瞪了不服气还想说什么的熊天喜一眼,而后转头满脸微笑冲着吴可道:“大人,熊总兵一个粗人不会说话,您千万不要计较!”

“是啊大人,老熊一时糊涂还忘大人见谅!”

“大人宽宏大量,不要跟老熊一个粗人计较!”

“老熊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向大人请罪?”

“……”

周围文武官员们反应过来,立刻手忙脚乱拉人的拉人求情的求情乱作一团。

吴可不发一言冷眼旁观,直等到堂下的喧闹声音停歇下来,他这才不紧不慢开口说道:“怎么心中不服,不服的话你就拿拿军功来根本督比比啊。只要你熊大总兵的军功比本督的大,你说什么本督一切照办!”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一丝狂傲之色,没理会堂下复杂难明的脸色和眼神,只是自顾自说道:“本督出身于鄂南某个山区小县的偏远山村,咸丰二年带着一帮穷得叮当响的族兄弟因剿匪之功被当时县城的团练千总,也就是安徽副将马山东看上加入当地团练!”

堂下一众文武官员直愣愣站在那儿听着吴可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之后带兵横扫县境匪患就不说了,咸丰三年之时太平军陆路大军从县中过境,当时知县和县城大户害怕长毛对其不利早早跑路,本督亲率八百将士力阻太平军陆路主力一部长达五日,最后以手下伤亡六成的代价全身而退!”

牛人啊!

堂下一干文武听得目瞪口呆,当时长毛主力通过鄂省之时那是何气势如虹,没想到堂上坐着的那位满脸缅怀之色的青年,表现却是如此惊人。

八百对近万?

想都不敢想啊,清军哪有过这么彪悍的战绩?

“嘿嘿,等到长毛陆路主力过境之后,我便率军横扫鄂南诸县几无一合之敌!”

说到这儿吴可满脸红光眉飞色舞:“后来承蒙张亮基张大人看中,将本督调去武昌,随后又与江忠源江大人联合歼灭上万入鄂捻匪!”

“随后奉调救援江西与长毛多次大打出手,力保九江不失!”

“之后转战河南本督未尝一败,河南清军更是威压地方那些捻匪差点连喘气余地都没有!”

吴可嘿嘿一笑神采飞扬继续回忆道:“之后本督又移防安徽,与近在咫尺的长毛军大战不断小战无数,却是从来都没有吃过亏!”

“之后还配合向军门时的江南发营作战横扫淮南,打得逆匪石达开都不得不绕道而行!”

“不是本督吹牛,别看最近几年江南之地风起云涌,一会长毛大占上风一会官军气势如虹,可淮北地区在本督率领之下却是从没在长毛手上吃过亏,反而金陵城靠近庐州方向长毛只能龟缩于城防工事之中不敢冒头,不知堂下诸位能否做到……”

第410章各怀心思

一干隶属于两江总督衙门的文官武将们震惊了……

尼玛的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吴可别看年纪轻轻可这战功却是极为彪悍。

就是把在场一众文官武将的战功集合起来,都不一定抵得过吴可一人的赫赫军功,差距实在太大。

之前跳出来的熊天喜此时更是尴尬得不行,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难看到了极点,吴可回忆的话就像一记记响亮耳光扇在他脸色好不难受。

人家确实有狂的资格,就算心中有万般不甘也无可奈何,只得默不做声不再炸刺,心中却是后悔得要死不该那么冲动。

吴可满意的望着堂下一干目瞪口呆表情极不自然的文官武将,心道这下知道哥们的厉害了吧,哼哼看你们还有脸挺直腰杆说话不?

回忆完了往昔峥嵘岁月,堂下依旧静悄悄一片一众文官武将还没从震撼中清醒过来,便听吴可话锋一转冷冽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