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唐 >

第128章

兴唐-第128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很有善意,是“三国”的需要,还是感谢棉花,不得而知。事情过后”母亲以后会不会对自己还能保持,又不得而知。不过母亲既然与自己谈家常,倒是一件好事。

“人之相识是一种缘份。

母后,儿臣认识几个小娘子,皆有一些交往。杨敏原先对儿臣是有些不好,可受了贺兰敏之的盅惑,又不明世理,其实心地不是很坏的。后来改正了,也不仅是因为儿臣的身体。徐俪活泼了一些,毕竟还小,但母后扪心自问,其女心地恶不恶?有些人攻击儿臣,说儿臣贪恋美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不是母后长相艳绝天下,父皇如何看重?”

“你胡说什么?”武则天拍了他一下子。

“儿臣并不走过奖的。论美艳,母后国色天香,这不算的,如果论气质,大气,智慧,试问天下那一个名门世家的女子,能及上母后?在儿臣心中,母后才是天下最美丽的人。”,

其实武则天也有心思的,可生生让李威一句话说得,笑如嫣花。

第一百九十章君子欺方儿母交心(下)

第一百九十章君子欺方儿母jiāo心(下)

“本宫老了,”武则天笑完后感慨地说道。

其实对相貌她还是很自矜的,就是现在,每天繁劳,还要chōu出时间涂泽,因此四十几岁的fù人看上去,生生只象三十出头一样。如果不知道,别人看她与李威坐在一起,亦可称为母亲,亦可称为大姐。

“母后,就是你老了,儿臣都不觉,只是儿臣常想,母后年青时该是如何的风采。”说到这里,李威才说到正题,又说道:“相貌只是一点,初次相识时会有好感,可人相处却需要心的。不是母后对父皇尽了心,母后如何在后宫脱颖而出?就象江碧儿,相貌只能与裴家nv相仿,与杨家xiǎo娘子相比,也不及。但在儿臣心中,可嫌弃过她的出身,她的相貌?母后,你也看着儿臣长大的,杨家nv或者徐家nv真是妲己那样的nv子,儿臣会不会喜欢?”

武则天沉yín不语。

“母后,君子以德为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但儿臣没有听说过一个君子非要迎娶一名丑nv为妻为德的。昔日yīn丽华貌绝天下,光武大帝宠爱之,yīn皇后贤德名于千古,祖母长孙皇后也以相貌自矜,贤德中外有名。母后国sè天香,如果没有母后相助,这些年连儿臣都不知道父皇该怎么办。难道长得好看的人,一定就是妲己?就是褒姒?”

“虽是如此,可是徐齐聃父nv,杨思俭父nv终是做错了。他们象裴居道父nv,就是外人想弹劾,都无从弹起。不过弘儿,你也说过,忠孝廉耻勇,改天向你父皇认个错儿吧。”

胳膊肘儿拧不过大tuǐ的。

但武则天将与儿子有暧昧的几位nv子数了数,确实只有那个宫nv江碧儿最让她满意。上官婉儿与韦家nv太xiǎo了,徐俪太野了,杨敏一直不放心。狄仁杰两位义nv的出身很成问题。只有江碧儿虽不是出身名mén,也算是良人家,自xiǎo就服shì儿子,无论儿子病多重时,都殷勤地shì候于左右。想到这里,问道:“为什么你不与江碧儿圆房,本宫也想抱孙子了。”

这个不大好回答的,解释不通,只好说道:“母后,儿臣顽疾一直没有好清,虽说好了许多,但儿臣始终不放心。因此想再等一等,等到江碧儿及笄之时,儿臣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才能圆房。”

“你……”武则天没有说下去,却将眼睛盯住了一个不该盯住的地方。

倒不是有不好的想法,这是担心。

李威这点都会意的,立即说道:“儿臣身体很正常,母后请放心。”

正不正常,就是没有圆房,自己应当知道的。当然,功能好坏,还需要实战地上马溜一溜。不过古人对jīng很看重的,认为jīng是男人身上的jīng血,房事做得越少越好,**不好,那怕梦遗都不好。最好不做,那么才能活到九十九。这是不对的看法,正常的同房,对男人对nv人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其实主要是碧儿岁数太xiǎo,下不了手。这样解释也可。

“及笄么,”武则天道:“改天等你父皇怒气消一消,本宫再劝一下,等到江碧儿及笄时,对她家人封赏一番。”

“谢过母后,儿臣才知道世上只有母亲才对儿子最好的。”又拍了一个xiǎoxiǎo的马屁。其实单论做母亲,武则天不是很称职的,否则几个儿子都不会怨声载道。不但原来的自己,就是李贤亦是如此。

实际上到了唐朝以来,有一年半时光,只有在马车上这段短短的时光,李威与武则天的jiāo谈,算是最jiāo心的jiāo谈。当然,jiāo心也是有限的,李威有李威的心思,武则天有武则天的心思。

“还有,不要再找裴舍人的麻烦,此人颇有学问,自xiǎo时,在裴家就有名气,长大后,更是兢兢业业,虚己待人,是一个君子。为自家家族nv子争了争,人之常情,并不为过的。他也没有料到这后果,在东都与他人jiāo谈时,甚是后悔。你是太子,需有容人之量。就象你父皇,朱敬则朝堂之上,如此怦击,依然待之如故,甚至更胜于从前。以及你看重的那个魏元忠,亦是此理。太宗你最看重了,昔日魏征曾助何人,一度相助于隐太子,让太宗皇帝举步艰难。可是人才,于是反待于一番旧臣之上。终成贞观美名。”

“母亲,儿臣错了。”心中没有认错的。与裴炎jiāo谈了两句,说到最后,自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是非要在嘴巴上争个输赢,对输赢,李威从来看得不重。自己只是一个讲师,而现在认识的人,无一不是从权谋之术里滚来爬去,滚爬了多少年的jīng英。不是jīng英,休想脱颖而出的。自己输了,也不算冤。

可此人给他的印象不是很美好,隐隐让他感觉何谓王莽之流,此人正是。

只是母亲居然教他帝王容人之道,颇出他意料之外,这才是惊喜……

拉着武则天的手,又说道:“儿臣不求别的,那怕象一个普通人家,能在父皇母后怀中撒撒娇,象今天这样,说说心里话,什么太子,什么江山,儿臣都不会看重的。”

“你这个痴儿,以后想不开了,找本宫。在本宫怀中撒娇不可的,毕竟长大了。”

不过此时李威真躺在她怀中撒娇,估计也不会很恶。

嗯,此时终于有了一些母子的样子。

马车就到了皇庄。

下了马车,李威将武则天扶下来。

棉huā已经开了,在青黄sè的叶子间,雪白一片。

两人站在田垄间,李威道:“母后,还有几天就能采摘了。”

“是啊,”武则天摘了一朵,放在手中,喃喃道:“真暖和。弘儿,你看长势如何?”

长势并不算很好的,象现在叶子还没有到掉的时候,这种单株营养钵移载法,人站在里面,只能lù出一个头。当然,那得杂jiāo棉,现在的种子永远达不到那个高度。因此,现在的高度,仅仅半人高,至少在李威眼中,看起来不算好。不过,西域与岭南的棉huā他也没有看到过,武则天派人带过来几株,高度差不多,可是枝桃却远远不及。但西域与岭南的大田草棉子,没有看到。因此说道:“儿臣也不知,毕竟只是听闻,关中以前却没有人种过。”

“本宫倒派人请了几名西域的胡人看过,他们说了,长势比西域胜了百倍。本宫也不知是真是假,”说完了,武则天定定的出神。

不管是真是假,现在收成有了,至少儿子说的两百多斤大约没有问题的。但就是看到了收成,居然没有大臣关注,如果这个草棉子,是出自丈夫之手,那怕出自儿子之手,恐怕早就轰动了。

这同样是一种不公平。

她也在等,很关注的,不仅派人询问了来自西域的胡人作比较,而且也派人问过麻葛的产量。问得很古怪,现在论产量,是以匹作产量的,但她问是多少斤。官员一个个不解,可还是照办,问了一下,麻葛看似粗大,可取的纤维不是很多的。有的好,有的坏,好的一亩地也有一个七八十斤的产量,甚至极个别的能达到百斤,差的只有二三十斤。

当然,这是一个估计,从来就没有人称过。至于生丝,不用提了,产量更低。

这一问心中有数了,又让人拿来绁布,与各种绢绸,麻葛等布料做比较。以前真没有研究过,只知道节俭了,不好穿绢绸布料的,自己也时不时穿着麻布衣服。也是第一次真正比较。

绁布与各种丝绸布料相比,差远了,光滑度不及,美观度不及,柔软度不及。别以为棉huā很软,蚕茧很硬,但织出布料反而颠倒过来。可如同儿子所说,胜在暖和。因此,售价与各种丝绸价格居然相仿佛。至于麻葛等布料,就更不能与绁布作比较了。

那么只剩下产量。

产量如此之高,纵然官员一起漠视,结果出来后,难道真不慎重?

想到这里,她意气飞扬,又说道:“百姓饭能吃饱,衣能穿暖,每年不会冻死那么多人,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当然,想要到那一步,同样还要好几年时间。只是今年能看到收成了,普及推广的人会更多。但这份大义却基本上实打实地落在自己手中……

………………………………

“jiāo了心”,李威依然不放心。

仅仅是自己给了一些好处,母亲就放弃对权利的追逐,然后一心支持自己做皇帝,那么她也不是武则天了。

但现在母亲是弱者,自己是弱者,算是一个联手。变动的将是几年后。

可眼下母亲不会希望父亲将自己废掉,换了老2上台的。至少自己还表示孝顺,对她还尊敬。老2依是象以前的自己,老2上台了,对母亲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于是听从了武则天建议,讨好父亲吧。

什么叫天下老子第一,父亲就是。

因此,先向裴炎道了一个错。排场nòng得很大,带着狄仁杰与魏元忠等六名幕僚,还有金内shì,一干shì卫上mén。先将裴炎吓了一大跳,立即迎出,在mén口李威就折节行礼,说孤错了。

裴炎一下伏倒于地,说臣不敢,错的是臣,然后号淘大哭。

当然,这是一个过场,做完了表面工作,李威立即回去。但对狄仁杰悄悄说了一句话:“此人非雄即枭,不可xiǎo视了。”

枭与雄合在一起,即枭雄二字,这就是李威给裴炎的评价。

然后才请求参见李治,李治不见。

碧儿不平地说道:“陛下做得太过份了。”

李威沉默了很久,说了一句:“父皇到了更年期了。”

是不是更年期不知,但自己这个父亲“作威作福”也就这几年,几年后,他就是后悔也都来不及。

第一百九十一章节奏

第一百九十一章节奏

武则天幸福的时候很快就到来了。

棉huā采了下来,不会所有棉桃一起开放的,可第一批已经采了三四分之一有余,产量便出来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脱籽,脱完籽后纺纱织布,或者用棉弓弹成薄棉。

但其他的,比如丝麻葛等,从材料到布匹,皆有繁琐的程序。只是缲车不一样,手续也不一样,一开始有些手忙脚luàn。但产量终于让朝廷惊动了。棉布虽不及丝绸,可是全棉的布料,穿着肯定比葛布、麻布舒服。对棉huā长安百姓很陌生的,对棉布并不陌生,否则它的价格都不会与丝绸相仿佛了。

不是这一点,是产量。

这种单株移载种植方法几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出现的,以前历史是一片空白。让李威生生地提前了一千三百年历史。如果有杂jiāo技术,说不定能nòng出一个亩产唐朝斤两五百斤皮棉的怪物出来。就是这样,产量也是惊人,毕竟是皇庄与官庄试验的产物,又拨了一万缗钱作为féi料与人工的投资。

也等于是用钱堆出来的,这弥补了一些种子才来关中洛阳的不适应xìng。

除了少数的地外,大多数第一批就收了五十斤以上的皮棉,甚至少数都接近了一百斤。也就是最高的产量,有可能达到三百斤还要超过,毕竟上面三分之二的果桃没有绽开。(唐朝的斤)

不仅是棉布,棉弓弹成了薄棉,塞进被套里,往身上一盖,或者塞进衣套里,做了棉大衣,尽管不如兽皮衣服灵活,但很暖和。军事上的作用还没有看出多少,可是民用已经看出来了。如果普及,至少北方不用在寒冷的天气里,因为缺衣少盖,冻死那么多百姓。

这时候不是生活过得多少好,是能不能吃饱穿暖。

先是高梁,掀起了农业jīng耕细作,然后是棉huā,唐朝百姓幸福的时光似乎就要到来了。可却是很古怪的,一个是皇太子发起的,一个是皇后发起的。李治听到后,坐在皇宫里郁闷无比。

老婆都没有怨恨的,是怨恨儿子,做得很巧妙的,偏偏李治全部知道。妻子这份功劳是儿子生生送的,自己的,却没有送一分……

心里面百般滋味,但也不是昏君,只好立即下诏,xiǎo心地将棉籽全部收集起来,明年更大范围推广。

………………………………

李治想不开,心中郁闷不解,自然不会接见儿子,连妻子劝都没有用,偏偏他又不说。

李威求见了几次,没有接见,同样很郁闷,呆在东宫,便没有了兴致。

中秋节渐渐到了,可现在对中秋节很淡漠的,李威渐渐也忽视了中秋节的存在。只是天气凉了,天高气爽,但是李威呆在东宫怏怏不乐。上官婉儿与韦月穿着很古怪的衣服跑了进来,李威问道:“你们这是……?”

“殿下,我们给殿下舞一曲《chūn莺啭》。”

唐朝舞蹈种类繁多,有字舞,huā舞,健舞,软舞与马舞。字舞与huā舞就是舞者拼出huā卉与字的图案,后世经常看到,比如奥运会的开幕式。马舞不大常见的,这是杂技与舞蹈以及马术的结合,难度颇高。但常见的还是健舞与软舞,健舞要刚劲有力,其中大多数舞者不乏男子舞蹈,唐人中的剑舞,胡人中的胡旋舞就是代表。软舞则需要腰肢柔软,比如兰陵王,或者这曲chūn莺啭。

难度也是不xiǎo的。

两个xiǎo萝莉怪模怪样的跳着,终于扭来扭去,韦月一下扭跌在地上。

看到她们的样子,李威终于忍不住乐了。

两个xiǎo丫头不是献丑,主要想让李威开心的。李威说道:“别跳了,改天孤带你们打猎去。”

反正呆在东宫无所事事,李威说做就做,喊来也返回长安的薛讷,一道到了骊山打猎。

打猎的时间还有些嫌早,最好再过一两个月,那时候草木正式凋零了,动物缺少食物,或者冬眠的动物最后“进补”,是打猎的最好时光。但骊山离长安不远,野生动物比较多,又因为地势多样,风景秀丽,是唐朝重要的演兵讲武的地方。

现在去打猎,倒也会有些收获。

只是李威的箭法依然不好。其实在东宫的箭馆里,李威箭法还是很准的。

问薛讷,殿下请教,薛讷自然知无不言。他箭法还差一些,可薛仁贵的箭法举世无双,也许在谋略上,论钦陵比薛仁贵稍胜一筹。可论箭术与马上的单挑能力,论钦陵远远不是薛仁贵的对手。估计整个天下,也几乎无一人能与薛仁贵一敌。

这些shè箭的本事,薛仁贵尽数传给了薛讷。不过经验是一,个人领悟能力是一。薛讷的箭法,只能称尚可,或者比李威好得多。于是让李威下了马,说道:“殿下,试一试。”

让李威站在山腰间shè七十几步外的一颗大树。这个距离只算是中等距离,目标也十分大,难度不算高的。李威也没有想到其他,举起箭来shè,依然十发没有一发中。

这就奇怪了,在东宫箭馆里shè箭,不能说百步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