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唐 >

第340章

兴唐-第340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保住武家,却有无数种方法。并不急。

但武三思一句,民间也有议论,却击中了她的心扉,想了想道:“李首成,去到东宫,将皇帝请来。”

“喏。”

过了一会儿,李威被带到上阳宫。看着这一群诸武,眼中有些惊疑。武则天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弘儿,你的几位外家兄弟向本宫央请,册封你的妻妾。”

“册封东宫?”

“是啊,你现在好歹已经继承大统,东宫的几个妻妾,再沿用东宫的封号,不大适合了。”

李威狐疑地看着诸武,不是穿越人士,在母亲低调处理下,也许能忽视诸武的力量。历史诸武有多暴虐,自己是清楚的,特别是武承嗣与武三思二人。他们居然会安好心?

忽然顿悟过来,册封自己东宫,必然要立皇后与两个以上的夫人,那么连娘家人也要册封的。可是东宫几个nv子当中,娘家有什么人值得起用?裴雨荷四个哥哥,自己是见过的,才智只是中庸,杨敏的大哥才能也不算高,韦月的哥哥与父亲,同样不算才华出众。要么数来数去,只有徐俪那个正在国子监读书的弟弟,稍稍有些才能。

但东宫与新外戚的册封,等于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加封诸武,则成为必然。

这笔账似乎怎么算怎么不划来。

想到这里,立即道:“母后,儿臣认为不妥。如今儿臣只是跟随父皇母后,在学习处理朝政,许多方面还要父皇母后匡扶指正。再说,父皇母后健在,儿臣登基为帝,已是越制,再册封东宫,即便母后同意,儿臣心里也难安。”

“唉,你越来越猾头了。”

不猾头,能在你老人家手里面讨生活吗?可表面还是诚惶诚恐地说道:“儿臣那敢。”

武则天将这句话当作了耳边风,道:“本宫也觉得不妥。”

“母后英明。”

“本宫那有你英明?”

“儿臣偶尔有那么一两丝英明,也是母后指导的。可不敢与母后相比,母后的智慧,儿臣一生也休想及十之一二。”

“你不要耍嘴皮子,说正事。”

“喏。”

“虽然不妥,可是百姓不知,会有许多议论,说你父皇与本宫,对你刻薄。所以此事必须要议,你回去后写一个草拟呈给本宫。”

“但是……”

“但是什么,难道你想坐观你父皇与本宫名声,遭到百姓污蔑?”

“儿臣不敢。”用了这顶大帽子一压,李威不情愿,也得生受了。

“本宫再问你,为什么想起来巡视河南道?”

原因你老人家心里面岂不清楚,但不好顶出来,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母后,此次出巡,察看旱情是假,儿臣是去办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武则天耳朵立即竖了起来。

如今儿子很是强势,特别是在民间的声望,所以bī得她与儿子抢功。也就是争这个名声的。

李威有意吊着母亲的胃口,吞吞吐吐地说道:“若是此事办成,对江山社稷的功绩,远远超过武举的十倍。”

“是什么事情?”

“不过现在仅是一个想法,儿臣还需下去,才能决定。但仅凭儿臣cào办,能力有限,因此,打算回来后,与父皇母后,携手合作,”刻意将合作二字咬得极重,继续道:“此项决策商议好以后,再册封儿臣东宫诸nv如何?”

武则天盯着李威,大半天后说道:“自从你为帝后,很少与本宫见面,明天你要出巡,这样吧,今天留下来,陪本宫与你父皇吃一顿饭如何?”

“儿臣愿意之极。”

吃饭是假,母子俩好好jiāo流是真,至于是jiāo易,还是合作,不是自己这群人有资格旁听的,武承嗣与武三思立即告辞。走出上阳宫,武承嗣说道:“三弟啊,我算服了你,果如你所言。”

“不敢,弟作为旁观者,也许反而能看清一些。”

“旁观者清,不错不错,诸位兄弟,此次西方来了许多使者,连陛下都宴请了数次,不如我们一道前去四方馆,昔日陛下,正是从夷人嘴中听到许多的学识,我们也去长长见识,说不定也能象陛下那样,想出一两条利国利民的好策略,你们意下如何?”

去四方馆是假的,今天是武承嗣对那个法兰克公主动了huā心。

十几个武家兄弟自然不会将他的用意顶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道:“大兄之命,谁敢不从。”

说完后,径直向四方馆走去。

第十六章夜来风雨

第十六章夜来风雨

上阳宫夏huā同样灿烂似锦。

一大群燕雀,在上阳宫的上空飞来飞去。建造的时间不长,然而已经绿树成荫,风景秀丽之极。

李威忽然想到了韦弘机这个人来。修建这样的一座宫殿,对于唐朝的财政问题不大的,但关健只huā了二十几万缗钱的用费,就难得可贵。不但想到了韦弘机,还想到了和坤,乾隆用和坤,财政一直能勉强维持下去,嘉庆掰倒了和坤,几年后,清朝的财政轰然倒地。心中一阵明悟。

到目前,所有人都将李威高看。包括武则天在内。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专业又沾染了一些历史知识,多少模糊地记得一些历史,这就是眼界随着李威进入政界,而且有了这样一个母亲,bī得他思考,自身的地位,一步步地将这种眼界真正融合吸收。不懂的很多,但懂的立即变得几乎无人能及还有他的心态,对自己定位不高,保持着一种谦虚的心态,所以成长起来很快,几乎能用ròu眼看到。

武则天对自己儿子忌惮,也正是这一点。

走了几十步,武则天问道:“弘儿,你如何看你的表兄弟?”

“母后,只要他们不过份深入政权与参与宗室子弟事务,他们是母后娘家的亲人,也是儿臣的至亲亲戚,若大的唐朝养活了多少闲人,为什么儿臣不能保他们荣华富贵?”

这句话很中听的,然而李威却卖了一个重要的关子,深入二字颇有含味。

武则天呵呵一笑,又道:“自从承嗣之事发生后,你对本宫越来越生疏。”

“儿臣那敢,儿臣一直有一个梦想,与父皇母后无争无执,合力打造一个huā团锦簇的大好江山。”不是我不想与你亲近,是你老人家不知如何让我与你亲近,没有说出来。

武则天又是一笑,道:“伸出手来。”

李威伸出手,武则天拉了起来,道:“手上好多茧。”

“有时候练习拉弓,手上长了一些茧,不要紧的。”

“这一次,去河南道巡视,大约要多长时间?”

“不一定,巡视是一点,儿臣还有其他的用意,有可能一月有余,有可能两月有余。”

“路上要小心,你是皇帝,虽然节俭,安全却要注意。”

也不会有多大问题,虽然节俭,这一次还带了四百亲卫随行,又是在国家腹地,有了四百名甲士,足以拱卫李威的安全。李威嫌人略多,可是礼部的官员死活再也不减少亲卫的数量了。

但相比于李治与武则天的出行,动辄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已经小得不能再小。

“谢过母后关心,母后,正好儿臣有一事相求,能不能将潞儿、湟儿、曦儿托负给母后看管数月时间。”

“本宫若是不答应呢?”

“儿臣只好留下两名妻妾。”

“是你出巡,为什么要带上你的所有妃子?”

“她们也是儿臣的亲人,一入宫mén深似海,平时拘于礼制,又不能轻易出mén。所以儿臣想破例一回。再说,母后,天伦之乐,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本宫照顾你的儿子nv儿,反过来,还是你的尽孝之道?”

“难道母后不想儿nv子孙成群,一个个在母后膝下尽欢?”

武则天回避了这个话题,说道:“但东宫中也有尊卑之分,你出巡,带上几位良娣、太子妃以及两三良媛即可,那个野辞明月、狄蕙、狄好,带上却有不妥之处。”

“母后,英雄不问出处,她们出身是薄,但儿臣娶的是妻子,不是她们的家世。”

“……”武则天还想辨驳,忽然忍住,虽然儿子心机越来越深沉,但心肠一直不是很毒辣,对此她不置褒贬,可能继续保持这种心xìng,对自己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说道:“本宫准了。”

“谢过母后。”

转过了一片红柳丛,来到李治的寝宫,李威参见,李治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答。虽然是手握大权的太上皇,李治心中依然不是很乐意。

看了看父亲,李威又说道:“母后,要么儿臣下一份诏书,广揽天下良医,替父皇医治。”

“朕的病,不用你管。”

“……”

怎么办呢?他总是父亲。

甚至吃晚饭时,李威还替李治与武则天不停地挟菜。

这顿饭吃得有些别扭,不过李威刻意奉诚,不是太恶劣,为了权利,勾心斗角,但作为儿子,比起李贤鬼mí心窍,李显没肝没肺,李旭轮的年幼,李威做的还是不错的。

吃过了晚饭,李威回到东宫。

李首成问道:“太后,为什么不问?”

“问什么?”

“陛下说的那件事。”

“为什么要问?既然比武举与军务监重要十倍,所图很大,若没有本宫相助,他能不能成功?不必问,到了时候,弘儿自己也会说出来。”

“太后英明。”

“我那个儿也英明。”

“他是太后所生……”

“李首成,这倒也是……”武则天说完,有些哭笑不得。

……

到了东宫,不但几个妃子在,还有几个人。

老三老四与李令月全部在东宫。

李威如今是皇帝,李显与李旭轮略略有些拘谨。走了过去,挽起他们的手,说道:“三弟,四弟,我是皇帝,但对于你们,我的第一身份还是你们的大哥,其次才是皇帝。”

“陛下,这才是我的好大哥。”

说得很是不伦不类,可这个老三对自己,却是真心敬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坐。”

坐了下来,道:“为什么你们全部来了?”

“我们想跟你一道出行。”

“呵呵,你们在胡闹。此次我是出巡,察看民间疾苦,不是出去游猎。”

“大哥……”李令月声音拖得长长的,撒着娇说道。

“小妹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不是前几年,也要重视礼制,莫让外人轻视我家礼教。”

“大哥……”李令月跑过来,拽李威的小胡子。

裴雨荷不由地摇头,小公主这个习惯很不好,以前拽太上皇的胡子,现在又要拽丈夫的胡子,但是丈夫不气,反而乐呵呵的,唉,小公主让一老一小宠坏了。

“你不要闹……想要出行,去问父皇母后,若是他们恩准,我带上你们就是。”

“这是你说的哦,三哥,四哥,我们去上阳宫。”

拉着李显与李旭轮,出了东宫。

杨敏道:“陛下,会有官员进谏。”

“由他们吧,这一行,所去的地区都很贫苦,三弟心思眼不多,小妹又宠……”听了后面的话,几个nv子皆是翻白眼,心想所以宠,还不是你与太上皇害的。又道:“可他们心xìng不恶,让他们,也好。”

正说着,外面太监进来禀报,说是法兰克公主求见。

“让她进来。”

将香黛带了进来,李威眼睛一亮。

以前香黛信仰天主教,加上生活环境,生活俭朴,只穿着普通的麻布长裙,并且长裙十分宽大。但今天身上穿着一件白sè缕空莲huā纹细绫外裙,里面是一件细白亵衣,下面是一件湖绿sè长裙。

标准的唐朝宫装,但因为xiōng前伟岸,这套紧身的亵衣系在xiōng前,一根浅黄sè的腰带勒住了小蛮腰,使xiōng前一对**呼之yù出。

“三分长相,七分扮相……”李威不由地说了一句。

但话音刚了,香黛伏了下来,说道:“大唐的皇帝陛下,请你救我。”

“你起来说话,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唐朝一个官员带着一大群人闯进了四方馆,说了许多亵渎我的话。我国随行的使者,以及天主教的几位主教责斥,却被他们恫吓。然后威胁我择日到他府上做一名小妾。”

“这是谁……?”李威皱了皱眉头。

唐朝人很骄傲,连拜占庭的使者求见,都从心里面瞧不起。但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这群使者,大多数第一次前来唐朝,无论瞧与瞧不起,至少给予表面的尊重。

香黛chōu泣起来,道:“他说他是周国公……”

“武承嗣?”

“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们全部姓武。陛下救我。”

作为一个忠诚的天主教徒,婚姻观念是一夫一妻,即便是嫁给李威,在她心中都认为委屈了,应当是亵渎更准确。况且一个岁数更大,相貌又不大好的武承嗣。

李威眉头皱了起来。

这件事要看怎么看,作为武承嗣来说,也没有想到严重xìng。如果唐朝只顾眼前,或者周边环境,管他法兰克王国,或者拜占庭王国,或者天主教,无所谓的。

可是李威在布一个大局,这个公主,将是一个重要的棋子。

强纳了这个公主,西方诸国必然对唐朝产生恶劣的印象。不但是西方一些国家,就是天主教的教廷,都不会很高兴。

又看着梨huā带雨的香黛,忽然问道:“为什么你今天这副打扮?”

狄蕙悄声说道:“陛下,你怎么有心思问这个?”

“狄蕙,你不懂,这一点很重要……”

“为什么?”

“你以前也见过她的,天主教的一些教义你不大明白,可我知道一些。为什么穿这身yàn丽的衣服?”

“这有什么关系……”两个说话声音都压得很低,香黛伏在前面听得不大真切。然而狄蕙狐疑地看着这个俏丽的公主,见到她听了李威问话后,却是嚅呐不能言,只是垂泪,张着嘴巴,yù言yù止。

第十七章夜来风雨(二)

第十七章夜来风雨(二)

“臣妾还是……”

“道理很简单,无论道教、佛教或者天主教,都有一些禁忌。如道教禁饮酒气luàn、食辛气昏、同坐气luàn、畏死气秽、嗔怒气奔、悲哀神伤、见血气污。佛教不杀生、不偷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小五戒,还有八关斋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天主教同样也有一些戒忌,尊崇天主、不发虚誓、守瞻礼日与主日、孝父母尊师长、不杀人害人、不行邪yin、不偷盗、不妄证诽谤、不贪图他**子、不贪他人财物。”

听到不贪图他**子,狄蕙不由一笑。李威平时也说了一些关于西方的知识,就说到了一夫一妻制,没有太反对,但直接说了,不大可能真正实行的,比如西方这些国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情fù遍地飞,sī生子满地爬,生活作风,比中原远远要luàn。

但听了李威的话,香黛却认真的在xiōng中划着十字,喃喃祈祷。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戒条,比如一夫一妻制,贪婪,爱慕虚荣,撒谎欺骗,等等。香黛公主虽然身为法兰克王国的公主,然而她的全家都没有多少财产,又是匆匆忙忙而逃,身上不可能携带多少财产前来唐朝……”

这一说狄蕙也明白了,虽然今天香黛身上有衣料单薄,却用的是最奢华的丝绫布料,造价很昂贵的。特别是棉huā逐步普及,航海又开始,养蚕业萎缩,导致丝绸价格不减反涨。

“她自幼在爱尔兰的修道院长大,又是最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什么今天穿了这一身衣服?若没有这身衣服,会不会让武承嗣看重?”

“臣妾明白了。”

“我……”香黛眼泪汪汪的,过了大半天忽然用衣袖一拭眼泪,幽怨地说道:“我知道皇帝你聪明自古都难有人能及,你为什么要问?”

“我再聪明,也没有你们那个摩西先知聪明,就是我帮助你,也要问清原因。”

“这衣服是几位主教以及我国来使的一些贵族弟子,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