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唐 >

第371章

兴唐-第371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皆没有看到特别的好苗子。不是将才,是帅才,程务tǐng黑齿常之的那种……

这又是一个不小的变革。

海上成立一支军队,未来不仅是对付倭国与新罗。长远的战略,海外的扩张,必须也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支撑,才能维护商人的权益。但没几个人能看透……

六月到来,江南的稻huā大约扬了起来,一年也到了最热的时候。李威坐在一株碧柳下看书,蝉儿在树间不停地鸣叫着。风儿不大,虽有着浓浓的树荫,天还是很热。

李威看着书,两个宫nv拿着大芭蕉扇,站在后面替他扇着风。早先还受不了的,渐渐地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也忘记了所谓的“平等”,默视了宫nv太监们的殷勤服shì。

郑宫楚走了过来,迟迟不语。

对她的来意,李威很清楚的,故作不知,问道:“你来了东宫之中也有两个多月吧?”

“是,陛下。”

“有没有,觉得……”李威用手比划了一个笼子。

“还行啊,在家中,父母亲也禁止我们外出的。”

“哦,那就好,”李威继续作出又要看书的样子。

“但臣妾……臣妾……”

“说。”

看了一眼两个宫nv。

李威道:“你们下去。”

“喏,”两个宫nv退了下去。

“臣妾娘家来人,到了东宫看望了臣妾。”

“我知道。”李威不由地皱了一下眉头。这也是一种破例的行为,不管他们来意是什么。

大约感到李威的不悦,郑宫楚不敢作声。

“你说吧,想说什么。”

“他们问一下,上次你在荥阳答应的事。”

“我答应了什么?”

“那个放海……”

李威心中冷笑,自己在郑家说得很清楚,这是一条出路,以前唐朝封关封海,没有办法,只好在国内吞并,后来放了一放,虽然苦一点,可是这些名mén世家有许多资源,扩张起来比任何人都容易的。那么多的地方,任由他们扩张,这一次再放松政策,人员,船舶数量,武器配给,但结果呢?锅里的肯定想要,碗里的继续不放,并且盯着锅里的一大堆美食,还只想拨出一根汗máo来换取。

看到战争迅速结束了,倭国又暗中jiāo易,使朝廷得到大笔钱帛,不仅父亲想要封禅,甚至还拿出钱来赎部曲了,知道手中的牌面,原来什么都不是,这才着急

将书掩上,说道:“楚儿,当初你嫁入东宫,我就对你说过,而且母后那一天与我的对话,你也听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才是华夏千百年来的fù德。我不想你替我做什么,可你们家族的事务,你也不能带入东宫。”

“臣妾,臣妾……”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错,那是我的承诺。但承诺,也要看双方的诚意。你们家族,包括其他几大家族,虽是名mén世家,可最终要依附于这个国家,不付出,只想回报。这个国家不欠你们几大家族的,这个国家百姓更不欠你们几大家族的。”

“陛下,我们郑家没有说什么,是其余几大家族有些误会的想法。臣妾的祖父大人,在家中也焦急,怒其不争,可是……”

“好,那么你替我代一句话给他们,让他们游说,朝堂上的局势,他们一个个很清楚,能说动父皇与母后,开放禁海,我会配合。否则,我不会冒着让许多大臣弹劾的风险,为一群挂着光环,内里却是一群……”想说吸血虫的,没有说出来,转了一下口风,说道:“chūn天举国用兵,国库紧张,大好的时机,他们没有把握。后果只好自负。”

“臣妾也觉得他们做得不好。”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但也不是不好,他们很高,很傲,惯了的。去吧。”

拖到这时候,确实过了最佳的时机。若是chūn天,只要几大家族一呼应,正好国家缺少经济,他们在朝堂中没有多少大臣,可影响力非同小可,那时候就可以将禁海放开。但一个个在观望,当真李威不懂?

现在呢?父亲要封禅,自己说赎部曲,父亲是一种妥协,可也是一项善政,为封禅增加份量的。所以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但放松海禁?以后肯定会同意,不会在这时候。无论有多少大臣上书,用什么手段,可一放,这时代必然会有不少人反对。是重商,重利,就是自己同意,父亲会不会同意?

但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封禅似乎成为必然。

想法稍有些偏jī。郑家联亲,同样是一种捆绑,某种意义上,以后李威也要代表郑家,甚至五姓七家的利益。这种联亲才有意义。这个意义非同小可的,不仅李威将获得强大力量的支持,五姓七家也会从中得到巨大的利益。不过李威也说得对,五家七姓清高,也使得这次联亲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

能量不小的,终于从民间,甚至朝堂上,开始有人鼓动朝廷要再次放海。可是到了关健时候,李治权衡了一下轻重,立即将这些奏折搁置不报,就当没有听到似的。然后眼巴巴地等着七月到来,若是风调雨顺的,国家又平安了,准备再次商议封禅。不能再拖下去了,那一群欧洲的使者还要返回呢。

就在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然后封禅……成为笑话。

第五十九章封禅的笑话(下)

第五十九章封禅的笑话下

日落时分,云中古城古老的城墙,笼罩在一片昏黄里,城外还没有形成大片大片的沙漠,虽然过度放牧,这时,依是一片片矮草地。但在这片寂寥与荒凉里,云中古城显得庄重肃穆,又带着一丝沧桑。

就要到关城én的时间,叛乱的中心就是围绕这个古老的边陲小城拉开序幕的,可是身处在暴风眼里,阿史德族人重要的成员全部出去联系各个部族。反过来这座城池在叛乱中没有失守,因此也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

城中多以驻兵为主,还有不少百姓,以商业谋生的,用草原的特产,从中原换来大批的货物,来回jā易谋利为生。另外还有少量的客栈酒肆。除了客栈酒肆外,其他各个店铺也到了关én的时候。

经营布行的阿史德海默正准备将他的帛行关起来,忽然一个身影拦在他身前。

抬起了头,眼中露出一阵惊喜,然后警惕地看了一下四周,将此人立即拉入店中,匆匆忙忙地将店铺关了起来,坐下问道:“主人呢?”

“他还好,你们在城中怎么样?”

“象原来那样,可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牵连,唐军对我们族人不似从前了。”话音一转,问道:“主人在何处?”

“他在狼山,不过现在不在了,正准备返回,此次我来,是找你相助的。”来者将来意说了一遍。

李治对军事不懂的,认为这次轻松地将突厥打败,突厥人应当老实了。但忽视了百姓的盲从xìn,以及百姓对大局的全瞻xìn。作为高的统治者,能清楚知道各种消息,能打还是不能打,或者能叛不能叛。但百姓哪里能知道?就象南方各蛮僚,时叛时降,都死了多少人,他们力量弱小,松散,没有响应能力,然而叛乱,有没有真正平息过?

这不是当年,唐朝军队一次次地击败,草原每一家每一户都受到伤害,打寒了,不降不行了。过去了近五十年平稳的时光,突厥人早就恢复过来元气,虽是败了一下,唐军杀死的战士并不多,元气并没有大伤。

阿史德温博逃到狼山后,又将前后反思了一下。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此次败得很惨,是有多种原因的。战略的失误,自己是草原的民族,马背的民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向大漠深处,这是扬长避短的战术。然而自己心太大,居然背倚着黑山,想同唐军决一死战。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长处,选择了短处与唐朝军队作战。结果让人家用一包包火yà炸晕了头。

一万人决战,又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时输得惨,没有想到,事后想出来,不是很对,里面近半人不是真正的汉人,再回想一下,知道是党项人。这反应过来,遇到了唐朝jīn锐的部队,自己手下战士虽然勇敢,可缺少实战经验,所以败得如此凄惨。实际唐朝军队没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的。反而,战斗力如自己所料,是确实在下降,否则也不会出动三十万唐朝军队对付自己。

以前无论突利与颉利可汗,或者铁勒的薛延陀部,唐朝多会出动如此之多的大军?

真是如此?没有了火yà与党项战士,裴行俭就没有击败他们?

认为自己想明白了,在狼山寄居人下,受葛逻禄人的一些小小的白眼,人家葛逻禄部也担心,万一收留后让唐朝知道怎么办?这样下去,终不是长久之计,还要叛,但这一回放聪明一点,能打则打,不能打则往大漠深处逃。大漠那么大,到哪里找一小股军队去?不可能唐朝每时每刻都集中三十万军队防备自己,再有钱再有人,也吃不消。

于是派出使者去了吐蕃与西突厥,看能不能找到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的得力属下,重再叛。唐朝虽然强大,可架不住狼多,你啃一下,我啃一下,唐朝只好接受我们突厥人重崛起了。我们得联合起来,放下成见,共同举事。又派使者前往吐蕃,我们响应你们大论的提议,反叛了,可你们吐蕃也得动手,难道青海那么惨,你们不想恢复过来?

又派了手下一些重要的心腹,秘密再次联系各部。不过成效不大,次二十四州皆叛,一度使反叛的兵力达到几十万,他与奉职二人称四十万大军,那是夸张的。但叛军总数也达到了二十多万军队。一下就输了,又没有阿史那得力的人为首,许多部族表示了缄默。

于是又想出一计。

再次总结,突厥族人主要没有从正面战场获得一场真正意义的大捷,信心不足。几十万唐朝军队对付不了,便将眼睛集中在云中古城,程务tǐn这支唐朝驻军。

人少,容易击败,云中古城又为了防备突厥各部,集中了许多粮草、兵器与物资。而且云中古城是yīn山南侧重要的城池,夺下意义也非同小可。这派了手下的重要心腹与大将阿史那骨咄录潜回云中古城,谋求城中族人到时响应。

听完骨咄录将话说完,阿史德海默说道:“骨咄录将军,恐怕不易,我对行军作战不太懂,可观看唐朝这名将军治军严谨,也非是易与之辈。”

“再严谨又如何,他也没有过青海作战,并且士兵又少。”

说得似乎也对,唐朝的军队能拿得出手的,无非就是青海的将士。本来就是简选天下凶猛的青年前往青海,又经过一年多漫长不停的战役磨练,所以实力还在自己族人之。但青海也就那么几万驻军,自家主又联系了吐蕃人,唐朝军队不得不防,这样说来,复国还有望……

于是又说道:“好,我尽力而为。”

说完了正事,把酒言欢,对光复故国,阿史那骨咄录同样也是心中的梦想,想到这一年多来的艰难,不由喝多了,用低沉沙哑的歌喉唱道:

“唐朝人,你们从南面进攻契丹人,你们从东面进攻我,铁勒人,从北面进攻模拟敌人的口ěn

……我们让十箭出兵西突厥,我们也出兵,我们跟在他们后面,渡过了珍珠河,翻过了天的圣én山,我们一直到达铁én。

……可以走那条路,于是我对可汗说了,我让军队出发,我们渡过了河略,突厥很有名气的一首歌,见于暾欲谷碑”

至少现在看起来,复国的道路很漫长遥远,唐朝支持回纥人的武器,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件,在草原影响很大,骨咄录不可能不知道的。契丹与奚族前面一反复,后面让唐休璟打得狼狈不堪,立即投降,转变风向。

想复国成功的希望并不大。

唯一的好处,让温博在此事能做一些文章,铁勒人与突厥人有世仇,今天唐朝大肆支持铁勒各部,特别是死敌回纥部,再不反,也后你们也休想有好日过,也真让一些部族再度蠢蠢欲动。

仅平静了几个月,暴再次打响。

然而唐朝洛阳歌舞升平,全然不知。

……

端来了两杯冰镇的酸梅汤,郑宫楚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刚从冰窖里取的冰,陛下,婉仪,喝一杯解解暑。”

让李威吓了一吓,郑宫楚不敢作声了。但在东宫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知道李威一些规矩,可头脑也不笨,看似表面的公平下,李威还是有些偏爱的,比如对碧儿,还有对这个气过人仅大自己一岁的小表姐官婉儿。

前者是自小成长的感情,后者是惊人的气。

没有敢以为她们地位低下,就慢怠了。

李威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放下来,楚儿,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

“陛下,请吩咐。”

“不用那么拘束,次的事我不怪你。你毕竟还小,不知道人情的险恶。与你们几大家族,我一直不恶,大家配合,使这个国家变得强大,你们几家也能长久地享受国家稳定和平,带来的机遇。这是合作,必然有一些计较。但不要紧……不过你已经进入了东宫,他日也是后宫的主人,就要替我着想。一旦想到你们家里面,不仅是你们家里面,你们几家姓相互联姻,关系错综复杂,一家往往能代表好几家。那么不但会阻挠我的一些计划,反而得不偿失,还会干涉到后宫的和平,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是。”

“坐,你毕竟还小,不知道。不怕犯错,贵在知错能改。”

了下来,很安静,不象她的xìn格。

李威又笑了一下,说道:“也来东宫很长时间了,呆得可习惯否?”

“臣妾习惯。”

“习惯好,”李威再次和颜悦è地说。

但郑宫楚话锋一转,又说道:“就是陛下次动怒,将臣妾吓着了。”

“呵呵,”李威一乐。

这是一个真实的世家女,举止高雅大方,但终究是一个人。过及笄之期,尽管家世好,对人情世务,未必能全部了解。有可能郑家嘱咐过,可想法还没有成熟。不象官婉儿,自小在深宫长大,并且幼年还在险恶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心思眼儿多。郑宫楚看到的东宫,仅是后宫的冰山一角。在自己压制下,东宫不象正常的后宫,黑暗yīn沉,大家至少在保持着表面的和睦相处……但能保持多少呢,李威自己都在怀疑。

想了想,道:“来人哪,到四方馆中将阿瓦尔人与萨摩公国的使节喊来谨见。”

这次重视的使节,第一是拜占庭人,要用拜占庭人掣肘大食人的扩张,只要拜占庭人与大食人纠缠在一起,难分胜负,大食就不会真正扩张到河中地区。如果à作得当,又能成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结局。那么唐朝的影响力,有可能真正地到达波斯湾。

只是让他感到遗憾,对理科方面的学问不大好,记得知识不多,否则提前能开采石油,因此,占下来的意义,仅仅是保持河中地区的安全。顶多有可能将旁遮省地区夺下……

其次就是阿瓦尔人。

萨摩公国发展到今天,实力已在阿瓦尔人之,可他们却在向欧洲主动同化,与拜占庭与天主教廷示好。指望他们变成蛮族,将欧洲搅烂了,可能xìn不大。不过也略略重视了一下。

怎么说,他们血统中,还流着亚洲游牧民族的血统,能攀关系。

但对阿瓦尔人很重视的,想提前将欧洲未来的威胁化解,眼下是好的机会。拜占庭已经开始堕落,欧洲的未来在这个法兰克王国,是德国、法国与意大利的鼻祖,甚至开化了英国与西班牙。

可他对这段欧洲史记得不清楚,否则要重视另一个蛮族,斯拉夫人,未来斯拉夫人影响力很大的。

这段时间召见过三四次。

为了拉拢,李威不惜从祖血脉叙起,就差一点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了。这个鲜卑人的血脉,还有许多作用的。比如有了这个血脉,能好融合党项人,还有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