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唐 >

第458章

兴唐-第458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新学问。

“好。魏卿,此是良策。”

“臣不敢,不过臣还有一事不明。”

“请问。”

“陛下,何故要召见各大世家门阀代表?”

“你问得好,朕正要同你们说这件事。你们也知道……还有的事没有做……这是立威机会,也是拨乱反正机会。此时实施落实,百姓容易接受。过了这一段时间,反对的人很多。多到一定地步,朕也不能置若罔闻,那样也不好。有的难题,这时候乘机落实下去。朕就与你们说一说……”

三人商议了很久。

逐步将细节落实下来后,看了看天色,天色渐暮,外面的菊花飘上一层玫瑰色的光晕。李威又说道:“狄卿,你替朕草拟一道诏书,让天下人上书,告诉朕泰来否闭的原因。”

“这……”狄仁杰明经出身,知道这个泰不是泰山康泰,否也不是否决,是指《易经》六十四卦象里《泰》与《否》二卦的。

六十四卦,乾卦是大阳之卦,为天,为父,为君,为金,为寒。坤卦为大阴之卦,为地,为母,为布,为文。这是说卦传上的注解。乾卦几爻皆为龙卦,坤卦几爻皆为道德之卦。因此,又被后人喻为帝与后。

若是有人抽到这两根签,倒霉了。

于是为了避讳,许多寺庙暗中将这两根签拿下来,想抽都抽不到。

从阴阳二卦,又延伸出震、巽、坎、离、兑、艮,合计八卦,再推演成六十四卦,合天地无穷之象。

但有两卦很重要,泰否二卦,泰卦上坤下乾,否卦上乾下坤,所以有人说,从乾坤二卦向外延伸成八卦,上下颠覆延伸为乾坤泰否四卦,乃六十四卦之准则也。

至于为什么上坤下乾为泰卦,易经里也做了解释,小往大来,阳在下面,在里面,来了。阴在上面,在外面,走了。内有君子当道,小人被驱逐到了外面,所以吉亨。否卦反之。

李威微微笑道:“狄卿,若朕说上面为高,为升,下为低,为降,那会如何?”

事实人们也是这样认识的,而且易经数卦数爻也用过类似的解释。

魏元忠与狄仁杰同时色变。

那样的话问题可大条了。

阳气在上面,阴气在下面,天在上面,大地在下面,人君在上面,后室与百姓在下面,成了不对的,不好的。相反,天在下面,大地在上面,人君被后室与老百姓压在身体下面,反而成了大泰安康。

“这……,陛下,不能这样想啊。”

再想,就成了造反有理。

“嗯,你就简单写一份诏书吧,这会很有意思,正好朕今天用宋璟之言,也示奖忠直,让朕看一看,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很机灵,能将这个理儿辨过来,还能看透朕的用心。“

狄仁杰已经醒悟,妙啊,这会有无数种的变化。说道:“臣遵旨。”

“朕也要提拨一些人才,你们二人若参天大树,可以使朕遮风蔽雨,可是国家太大,仅靠你二人,是无法治理的。”

“是。”

二人感激地退下去,十分激动。

多少年的努力,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回报。每一次与陛下说话,如沐春雨,心情愉快。狄仁杰又叹了一口气,说道:“盛世就要到来了,可惜啊,刘卿,裴卿,李卿,他们一个一个故去,不能看到今天。”

但用了一个就字。

还有一件大事没有处理,这件事不处理之前,国家不能称为稳定。

……

看着他们离开,上官婉儿好奇地问:“陛下啊,为什么泰来否闭?”

“你猜猜。”

“是不是陛下是在试一试一些官员的心?”

“朕还不会用些下流的手段,来观察一个官员的内心。你听说屈平的事没有?实际上能有几个官员不想上位的?所以魏征说,君明则臣正,君暗则臣佞。君正,臣进正言,做正事,来上位。君昏,臣只好拍马屁,以佞求得人主的欢心上位。”

“是啊,就象太……”没敢说。

“母后是另类,她只是想用这个手段,来控制大臣。并不一定全部用佞臣,用佞臣是来控制朝堂的。用直臣是用来办事的。只可惜她终是女子……所以非常人行非常事。”李威是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却有可能是现在最理解武则天人之一。

“那么泰来否闭是指什么呢?”

“文王制卦说得好啊,朕这一年多来,反思了许多事,就包括这两卦。孔夫子也许明白出来,但他要制订一种尊卑之礼,不敢写。也许误会。倒是孟子看了出来。相信天下也有人看出来,但敢不敢说出,用何种方式说出,将会很有意思啊。”

李威说完,大笑。

笑完后,说道:“你将碧儿与潞儿喊来。”

“喏。”

江碧儿与李潞走了过来。

李潞亲热地喊了声:“耶耶。”

“嗯,做的功课可好?”

“儿臣没有耶耶天资聪颖,不过勉强为之。”

“小家伙不错嘛,说话有模有样了。”对几个孩子,大约是物极必反的影响,自己兄弟姐妹,让强势的母亲压苦了,只有点。那也是幸运,若是没有那个惨死的姐姐与贺兰敏之的虐行,也未必能得到武则天的欢心。所以李威对几个孩子十分痛爱。

李潞最先出世,因此很得李威喜欢。

看了看他的个头,又看着他说话有模有样,李威脸上洋溢着父爱。说道:“碧儿,潞儿,喊你们前来,是说一件事。”

这也是在开先河,不过做好了,对李唐宗室,对整个国家都有巨大的好处。

“耶耶,儿臣谨听吩咐。”

“潞儿,你不用拘谨,我是皇帝,可更是你的父亲。”

家伙眼里透着一种亲热。在他心中,这个父亲地位很高的,都说天姿英发,但对自己与几个弟妹十分好,并且都不让他们喊父皇,只象民间的说法,喊耶耶。

李威有些舍不得了,顿了顿说道:“潞儿,如果我让你去民间体验一下贫民百姓的疾苦,你愿不愿意?”

“儿臣愿意,儿臣也听说了,耶耶经常看贫困百姓生活的情况,所以仁爱天下。”

李威看了看碧儿,这些不用讲,都是碧儿教的。徐徐道:“仁家的什么,就不提了,尽量将本质做好。做皇帝的,本质是什么?”

“陛下,你教他这个做什么?”碧儿脸上一变,受了惊吓。

“嗯,碧儿,你不懂,朕一举一动,自有深意,潞儿,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李潞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本份地答道:“让国家强大,百姓安宁。”

“答得很好,所以我做这些,仅是本份的职守,懂吗?”。

“明白。”

“但这一次让你去体验民间疾苦,我有很多很多的要求哦。”

“孩儿不怕。”

“陛下啊,你不能……”碧儿真急了。

不知道什么很多很多的要求,但这样一来,无疑的,李潞也进入了未来夺嫡者的行列。江碧儿那有这个胆子,能有今天,她很满足很满足。

PS:稍晚,还有一更。



第一百六十章启航(六)

第一百六十章启航(六)

“嗯,碧儿,你将裴雨荷她们全部喊来。”李威说道。

正好,也顺便将这件事说一说,不然母亲的事解决了,后宫的事又来了。那么自己将无安定之日,此个,没禄氏在青海也嘲笑过自己。

“喏。”

碧儿一欠身离开。

李威拉着李潞的手,让他坐下来,问道:“这段时间在看什么书?”

“耶耶,是《礼记》,弘文馆的学士说过,耶耶以前也读了很多的礼书,这才对百姓好。”

“……”

“耶耶,你要对儿臣提什么好多的要求?”

“我问你,假如我将你送到一个贫困人家,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们也不知道,你也不能说,能不能做到?”

“为什么啊?”

“如果知道了你的身份,他们会小心的伺候你,地方上的官员也会小心的巴结,那么你就体会不到那种苦日子。不知道老百姓的贫困,就有可能犯下晋惠帝的错误,甚至外面百姓在饥饿,他在宫里还问,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可以吃肉啊。”

“他是傻子。”

“潞儿,这也不对的,若真是一个傻子,司马炎能让他做太子吗?史书将他丑化了。但正因为一直在深宫里长大,没有出去,才成为一个不知百姓疾苦的昏君。。”

“耶耶,可儿臣不想做皇帝。”

听了这句话,李威心中有些怜惜,李潞还小,他半懂不懂的,这些话,不用说,也是江碧儿平时教导的。又想到自己才穿过来的辰光,碧儿对自己的精心服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长大啦,还是一个傻丫头。

摸了一下李潞的头,说道:“潞儿,你错啦。就是以后你不为太子,也是亲王,知道了百姓疾苦,就能做一个好亲王,替人君拱卫大唐安全。懂吗?”。

“儿臣懂了,就象霍王那样。”

“正是。那么我问问你,能不能做到呢?”

“儿臣一定能做到。”

“这个时间很长,有可能会有半年,有可能会有一年。你真能忍得住吗?”。

“儿臣一定能忍住,从小就听母亲大人说,她小时候家庭很苦,侥幸征入东宫,服侍耶耶。耶耶,以后不要再离开我们,好吗?上次在青海儿臣还小,也记得母亲天天在哭。这一年多来,母亲又是天天在哭,有时候夜里还在哭泣。”

“好孩子,以后我再也不离开你们了。”

站在边上服侍的刘群抹眼泪。这才象一家人吗。那象前几天,血雨腥风,东宫里人心惶惶。

几个女子到来。

李威说道:“朕让你们来,是说一件事。抚立东宫,要到很久以后。非他,朕正当年壮之时,没有必要扶立东宫。二你们诸子没有成长起来,朕没有看出他们好坏之前,也不想匆匆忙忙做出判断,以免生出许多不好的事情。”

个女子脆声答道。

东宫的事,还真不能急,上面还有一个太后压住。虽然大局已定,但以太后的智慧,若不小心,还有翻盘的可能性。

“再者,以后朕将不再离开你们了。”

“那太好了,”一个个欢呼雀跃。这几年受过太多的惊吓,不让再担心害怕。

“不但你们,还有你们的孩子。朕会经常抽出时间辅导,也将他们留在身边。不仅是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也是亲自观察。将来的东宫,朕看的是才与德。才德不兼备者,无论他是谁的孩子,只能做一个乖乖的太平王爷。但才德出众者,就是江碧儿与狄蕙、狄好、野辞明月的孩子,朕也会破例将他立为未来的太子。”

“陛下,不可。”不但江碧儿,狄好、狄蕙,连野辞明月都扑过来,伏下说道。

野辞明月的孩子大约肯定没戏,一是出身低,二是党项人,大臣的阻力会非常之大。但二狄与碧儿的儿子,李威却一定放在观察对象之中的。

“有什么不妥?这不是为了你们,是为了这个国家。其次,朕要说的是鼓励你们教育孩子,培养才德,但若有谁敢在背下里弄一些小动作,那么无论才德再怎么好,他也失去了机会。”

郑宫楚与韦月对视了一眼,也就是她俩机会最大,然而这样一来,竞争者就多了起来。李威也看到了,淡淡说道:“宫楚,韦月,你们娘家皆是望门。这是优势,可若是以门第看人,那么母后也不会成为皇后,朕也不能登上帝位。但你们出身望门,是不是更有能力教导子女?”

“喏。”

“另外一件事,为了培养他们,让他们知道民间疾苦,在他们快满十岁之前,朕都会将他们放入民间秘密生活一段时间,有可能半年,有可能一年。在这时间里面,不得泄露自己的身份,主动参与到所在人家生活当中。朕会派一些侍卫在暗中秘密保护他们的安全,但不会与他接触。若是谁受不了,那么也从此退出。”

“这……”一个个张大嘴巴。

不过都在心中打起小算盘,得趁儿子没有长大起来之前,赶紧教育他们,让他们尝试一下辛苦的生活。不然到时候十有八九会忍受不了。

“还有,在他们到了加冠年后,朕会根据他们的能力,长处与短处,放在各地处理一到两年的政务,再将他们诏回来。所有的人经历了这两道程序后,朕才会确立太子之职。但也不准任何人,借着他们外放时,用娘家的人,在背里弄一些小动作,否则朕视为自动退出。”

“但陛下,臣妾以为此时李潞不宜放之民间,还有……”狄蕙委婉地说道。

“嗯,朕只是对你们提前通知一声,这几个月内,国家没有真正安定下来之前,潞儿不会离开京城,朕也要寻找一块好的地点,让他体验,以防万一。”

也不是万能的方法,自己来自后世,能保持平民的心态,谦卑的心态,但是儿子孙子呢?不过这样一来,最少能保证国家有五六十年以前的昌隆时光,若是自己活得更长一些,能选择好一个好皇孙,甚至能保持八十年的好时光。如今唐朝底子还可以,加上八十年的昌隆时光,自己又悄悄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意味着什么?

或者真的如裴行俭所期盼的那样,梦一般的大唐盛世将会到来。

……

洛阳城渐渐恢复平静。

就连骞味道看到陛下视线转到治理国家富强上面,一颗心也放了下来。知道自己宰相位子做不长久了,但不会流放到岭南吧。

想法很错的。

以后的流放地就不是岭南了。现在百姓认为岭南不好,但李威知道,真的不好吗?将这些品性不好的官员放在岭南,是祸害岭南,反而使国家加强了离心力。

这一政策要转移了。以后越是边塞之地,越是要用好官员,先将朝堂稳定后,若是重用某个官员,就先将他下边到边塞各州县去,打磨一两年,形成一种惯例。

勘察水利的事,也早在百姓意料之中。要么变更的是职役,对此,倒没有多少人反感。参与的乡绅们也感到有脸面。当然,有财了,再有势了,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然而用了贫困官吏,清廉难以保障,就是没有两全之策的。想要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唯一能做的事,只能普及教普,给更多穷困人家子女出人头地的机会。

金银宝的事,也在情理之中。贪墨不计,仅一个浪费,国家一年就会亏损许多财富。倒是泰否二卦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为什么皇上一回京上朝的第一天,就如此郑重其事的让天下人解释泰来否闭呢?

李威在东宫接见了两个国家的使者。

第一个是倭国的使者,唐朝大量使用银子作为货币,造福了倭国。但李威不这样认为的,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后来说中国缺少矿产资源,看一看自古至今,历朝历代开采了多少金银铜铁铅锡出来?还能留下多少给后人?

这个想法更超前。

因为有了金银,手中有钱,可以从唐朝购买大量武器,实力总体上也比新罗人强悍,渐渐占据上风。但在人口贩子的刺激下,莫明其妙,居然又将主意打到靺鞨人身上。

对这个李威一点也不关心的。唐朝虽然疆域笼罩着东北方向,但真正控制的地盘,仅在沿海一带,甚至有可能连后世的沈阳都没有达到。靺鞨人的加入,使新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双方打过来打过去,打得很苦逼。最后倭国占据新罗东南一带,与新罗休战了。唐朝乱的很,求也没有作用。听说李威回来主持大局,使者立即过来谒见。

咱们两国合伙将新罗灭了吧。

李威看着这个使者,不是当初的那种老兽生了,换了一个,叫井田四郎。说道:“我大唐这些年,发动了多少战役?不能再打下去了,要休生养息几年。过几年再说吧。”

“但是陛下,你当初……”

“当初朕说了什么?朕不是说过,要休息几年,难道你想让朕做亡国之君?”

但接见新罗使者时,李威很是和颜悦色,让他坐下来,命宫娥端上茶水,说道:“朕暂时不会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