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兴唐 >

第470章

兴唐-第470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明白,他做梦没有想到自己国家的太后,居然与唐朝皇帝共穿一条裤子,这一条想不到,许多地方就想不通。但唐军看到王方翼到来,士气立即大振。

这时候论钦陵已经打算见好就收了。

可收不起来,王方翼组织军队死死的与他纠缠在一起。契苾光有些惨,仅两天,就让论钦陵弄没了两万多人。不过王方翼的及时出现,让他陆续的将败军收拢起来,两军合一,随着论钦陵军队南下。

过了原来吐蕃鱼尾军的军营处,论钦陵忽然将大军调头,又冲向了契苾光的军队,这一下子连王方翼都没有想到,战争从凌晨开始,到上午王方翼军队赶上来后才结束。然而这时候,契苾光的军队已经被击溃了。

论钦陵也没有继续战下去的信心,伏罗川的军队兵临伏俟城下,马上就要进入大非川,可又有一支庞大,兵力达到七万多人的唐军从洪济城出现,从南围堵上来。二度击败了契苾光的军队,减轻了压力,继续向南撤退。但此时,刘德言忽然率领一万唐军从宛肃城杀了出来。正好拦住了论钦陵军队的去路。

为了这次决战,青海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军事力量全部用了上去,包括士兵。

经过了苦苦鏖战之后,将吐蕃军队撤退的脚步拖了下来。论钦陵只能强行突围,在赤海经过两天惨战,率领着残部逃向大非川城。王方翼与黑齿常之二军合一,也紧紧的咬在后面。

此次战役,可说是唐朝历史动用人数第二多的战役。最多的一次,在李威回唐朝之前,镇压突厥人叛乱那一次。而此次数量上不遑让多少,一共征调了四十二万军队。

并且战斗力也远远的胜过那一次。武器也比那次进攻更精良。

且战且逃,双方伤亡都很巨大,让论钦陵几次折腾下来,前后导致了近五万人伤亡。可是论钦陵日子也不好过,丢下了两万余士兵,并且还是吐蕃最精锐的战士。

拖了拖,终于在大川河前将论钦陵军队拖了下来,使契苾明最大的一支军队赶了上来。八月末,于大非川河发生了激战,数路唐朝军队轮番发起进攻。吐蕃军队大溃,但还是让论钦陵率领一支残部杀出了生天,逃了出去。

三员勇将把军队分了分,留下来一部分军队,率领了近三十万军队杀了下去。九月下旬,于紫山口再次爆发了惨烈的战役。到了这里,有地势之险,还修了一个城池。论钦陵将残部稳了稳,在紫山口进行了狙击。可是结果让他很失望,若说原来汉哭山就成了汉人的死亡之地,却被军神李靖打破。而此时,唐朝有许多军队在地势高拨的青海生活了多年,包括一些党项部与诚服的白兰羌部,就是契苾部与吐谷浑部,也多少能适应高原的天气。

相对而言,倒是西域的军队到了此处,出现了一些高原反应。可这一部留下了许多人。就是如此,其高原反应,也要比从中原猛然来到青海的汉人要好。时光也好,正是九月份,天高气爽之时,减轻了部分高原反应的压力。

战斗力下降了一部分,可人多。随着进行了几次战役不利后,真正将论钦陵逼向了紫山城。但并没有结束,树起了攻城塔,对紫山城发生了猛攻。守了数天后,唐军付出大量牺牲,终于将紫山口拿下来。论钦陵再次逃跑,撤向了耗牛河。

进了紫山口,这次目标也达到了。

不过借着时季还没有寒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三将再次率军向南追赶。

只是出了紫山城后,黑齿常之忽然放声大哭:“陛下啊,陛下。”

没有人一个前来制止,老将军这是激动的。当年皇上在这里被论钦陵追得仙仙欲死,差一点就回不来了,如今好不容易才报了这一箭之仇。哭喊了好久,连契苾明眼圈都有些红红的。

最后还是王方翼走过来,将他们劝住。

三军这才向南开拨。

不过到此,许多士兵因为身体的不适,已经退了回去,还有紫山城留下来一支军队,将此城重新修葺。这一城的夺取,意义非同小可,扼守了它,就等于真正将青海收拢回来了。

慕容忠扭头看了看高大的城寨,同样眼中湿润。

心中默默的想道:“父王,儿臣终于能率领臣民返回故土。”

但此战,吐谷浑士兵伤亡很重的,慕容忠带来的士兵,在论钦陵两次攻击下,几乎折损了一半人。

十几万唐军终于出现在多弥部,接着又向苏毗部出发。几年和平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原来就使过一些拉拢分化政策,两部与唐朝人并不恶。其实此行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战意义。难道还能打到逻些城去?

然而这个象征意义非同小可,谁说唐朝人不能攻上高原的?看看这支军队。

论钦陵穷蹙,只好派使者回去发救兵。此时,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手中力量太小了,经过数场鏖战,仅剩下两三万人马。若是对方主帅是无能之辈,数量还能弥补上来。可这三人,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但他没有想到,没禄氏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出手了。

在逻些城下达一份诏书,宣告了论钦陵谋反大罪,包括噶尔家族把持朝政几十年,视赞普为刍狗,挟一国百姓安危不顾,冒死邀功,以求战功,收拢将士,为自己邀名。自己不惜生死安危不顾,与唐朝搭成和议,两国和平十年之久,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噶尔兄弟却为了自己一家之利,不顾全国上下反对之声,发起进攻。导致十万将士生死两茫,青海全部丢失,唐军兵临城下,吐蕃就要亡国了。等等,一共十三条罪状。

下完了诏书后,带着儿子,将噶尔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部击杀,同时命大将乞力徐率领五万军队北下,捉拿论钦陵与论赞婆。论氏兄弟闻知之后,放声大哭,哭完后率领残余的部队也迎了上去,意欲击溃乞力徐,杀到逻些城,为家人报仇。

可这不是与唐朝作战,闻听是赞普与太后之命,军心散了。两军相接,一大半的将士临阵倒戈。论氏兄弟被乱兵杀死。只有论钦陵的儿子,在论钦陵吩咐下,率先带着一支噶尔族的亲兵顺着紫山,逃向了剑南,向唐朝人投降。怀中还揣着一封信,是论钦陵写给李威的。咱弟兄与你打了多少年战争,然而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如今我不幸被吐蕃太后所诬,大约凶多吉少。我们之间有恩怨,可我儿子并不是主帅。他勇猛过人,我闻听你十分爱惜人才,请蒙收留他。

为噶尔家保留一线香火

但吐蕃的事没有完,这十几万唐军,并且似乎高原地势对他们影响都不大,一起呆在高原上怎么办?

乞力徐一边收拾烂摊子,一边派人向没禄氏通禀。

可出忽他的意料,没禄氏亲自来到他的军营,对他说道:“无妨,让我去唐营吧。”

“太后,不可啊。”乞力徐与诸将纷纷阻拦。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你去长安,是为了议和的。然而论钦陵主动挑衅唐朝人,这是战争,唐朝人完全有理由将你扣压下来。

“不用怕,相信我能将这件事处理好。”强行要去,诸将无奈,只好将大军不顾危险的开拨到北方,在唐军大营一百里处驻扎下来。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乞力徐所想像的,没禄氏到了唐营,黑齿常之与契苾明将她敬若上宾,殷勤的服侍。王方翼有些不明白,说道:“黑齿将军,契苾将军,大事在此一举。此时我们将吐蕃这个太后拿下来,吐蕃赞普年幼,然后再联系其他各部,吐蕃分裂,一旦之间。”

是太后,可你们别当真。

“就如你所说,若是吐蕃赞普有了什么万一,怎么办?”

“那更好啊。”

“好你一个大头啊,”对王方翼,黑齿常之可不会客气。

契苾明叹了一口气道:“你不懂,这两人一个人都不能有闪失。”

王方翼一头雾水。

“这事儿,你别插手,听我的安排。”黑齿常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没有空与他解释了,没禄氏还在中帐等候呢。



第一百七十八章合(六)

三人讲了中帐。没禄氏一挥手,让带来的侍卫下去。

黑齿常之很自觉,也让士兵下去。

没禄氏大大咧咧的坐在正中,喝问道:“黑齿将军,契芯将军,你们陛下让你们大竿拿下紫山口后,还继俘南上的吗?”

黑齿常之嘿然:“太后,你看我们这不正是为了你着想,大军南上容易吗?在这个地方,粮食辎重,行竿调度,那一样不都是很艰难?但不这样,吐蕃某些贵族还认为有高原之险,会继续支持噶尔家族。”

“那么好了,你们现在可以撤军了。”

“是。”

王方翼忍不住了,道:“没禄太后,你虽然身份尊贵,可凭什么让我们退竿?”

民间还有一句话呢,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战,为了胜利付出了多少牺牲,花了钱帛不箕,十几万人硬是特完了。最少你们吐蕃要答应一些条件,还有你们从青海掳回的大量牲畜,又怎么说?

黑齿常之怎么这种德恢?倒底谁是三军主帅,难不成是吐蕃的太后?

黑齿常之将他一把拽了出来,低声说道:“王总管,这件事你不用插手。”

“黑齿将军,我不明白,你今天不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我偏要插手。“为了这一战,打很多辛苦,虽然你成名比我早,也不能坐视你胡来。

“王总管,可知道当年障下是怎么逃出来的?”

“知道,这又有什么不柯?”

“那一次陛下很凶险,虽然吃了很多苦,手下将士也很勇敢,可中间还有一个人相助,才起了最大的功劳。”

“谁?”

“正是这个太后。”

“这……”王方翼差一点惊得跌倒在地,当年他也在西北,最后还出了兵相迎的‘知道一些特况’想了想,立即明白吐蕃太后的用意了。当年若是让论钦陵得逞,吐蕃将彻底沦为噶尔家族的天下,暗无天日了。

“不仅如此,你知道吐蕃赞普是谁的儿子吗?”

“谁的儿子?”

“是陛下的儿子。”

黑齿常之说完后,伸手去扶‘王方翼身体往下坠’不扶不行。

“这个这个……”

“当年吐蕃老赞普无子,没禄氏前来营救陛下,俩人呆在一起半年时间,那个……”

懂弗行。

王方翼过了好一会儿,才将一颗上下卜通的心稳了下来,再想一想,许多事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个太后敢孤身前去长安议和,结果似乎也偏向了吐蕃人。甚至不惜将太原王家的女儿下嫁。敢情是自家儿子哦。

“陛下会很难。”

“有些不大好弄,若是不认祖归宗,是不是陛下的儿子不重要,以后有可能还是敌人。若是认祖归宗,吐蕃得知真相后,会做出很过激的事。这个结不好解‘不过王总管’不是你我关心的。”

“是。”

两人再度进帐,没禄氏笑盈盈的看着他,问道:“王将军,你还反对不反对了?”

“就这么办吧”,王方翼耷拉着脑袋道。

“不过你们要等一等,过几天后,我会再去你们唐朝的长安城。”

“嗯。”还能说什么呢?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人家这是快十年都没有会了。

“还有‘你们陛下说在埋头岭埋噶尔钦陵的人头’我给你们带来了。他也是一个英菲豪杰‘甄然人死了’好好安葬他吧。”

“是。”三人全部郑重的点头。

作为敌人,此乃当世最大的敌人,只可惜生在吐蕃,国家力量小,正好恰逢陛下出现,若是换在唐朝,又恰恰逢英主在世,此人的功绩,将不会亚于李绩多少。

大军鱼贯而退,到了紫山城,慕容忠说道:“我也要回去了。”

“这么快?”

“我还要通知百姓。”

不是通知百姓,因为前后数战,迁去了大量百姓,结果朝廷不得不到处安置,从原来的凉甘,到灵夏,甚至最后扩大到六胡州。有的百姓呆在灵夏久了,安居乐业,恐怕未必会再度往青海迁移。慕容忠这是回去劝说各部的。

三人也没有反对,这是事前的约定,会枷出一些地方,供唐朝迁民到来,闲时耕种放牧,有事上马就是府兵。其实移民也不费多少工程,十几年来,青海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迅速,正好向西挪一枷,解决了生存的空间。

并且慕名容忠一部的吐谷浑百姓也是忠于唐朝的百姓,汉化程度高。这样杂散在一起,朝廷再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前来治理四五年,青海也就安定下来了。

那一边,许多吐蕃将士正在苦劝没禄氏。看到唐朝竿队退开,没禄氏回来后,万军山哼。还是我们太后好啊。为了吐蕃数次孤身犯险。

可听到没禄氏要去唐朝,一个个不同意了。

没禄氏将他们集中喊来,说了一句:“紫山口落在唐朝人手中,能不能夺回来?”

没有一个人能作声。唐朝守城的武器太犀利了,并且这次论钦陵入侵,吐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元气,再度大伤。想拿下紫山口,至少这十年内是不可能的。

“噶尔兄弟说唐朝竿队没有能力抵达乌海。各位再看一看,先菲唐朝皇帝在高原上来去自如,如今十几万军队驻扎到了耗牛河。不仅我要去与唐朝皇帝谈一谈,各位,此次我们吐蕃大伤,噶尔家族还有许多亲信大臣,贵族与领主,一定会蠢蠢欲动。我不换取一个和平的环境,外部有压力,内部有叛乱,吐蕃有可能都会瓦解。”

“太后,不可能侥幸两次。”

“乞力徐,放心,唐朝人贪图的是青海还有一个虚名。柯高原未必有那么大兴趣。他们那么富了,要高原做什么?难道每年从国库业拨钱出来倒贴?”

诸拷无言。

太后的话说得很有道理的。对吐蕃唐朝政策一直都是安慰,可吐蕃想要壮大,向南天气不适应只好与唐朝不停的硬碰。实际上有人开始在反思,为什么非要与唐朝硬碰?

“乞力徐,我一走,管普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你要照顾好他。还有各部若有反叛举动,我授权给你,格杀勿论。此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安宁的环境。”说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黑齿常之与王方翼的担心,她不是没才想过。这些年只想报仇,心中有意在回避着这件事。如今大仇得报,这件事不得不提上议程了。然而自己都没有想好,到时候如何谈?

其实也想呆在长雯,甚至还想带儿子看一看长安的繁华,可真相揭开这个后果无法收啊。

长安城中,此时李威正在焦急。

邸报一列封的送来,牺牲了不少将士,在预料之中。想打败论钦陵,没有那么容易。

但经济的压力让他头痛了。

为了这一战,前几年菲悄悄的在做准备,国库里积储了一些钱帛。然而与上次出动四五万十大竿不同那一次有信德地区的外路财在突厥又实行了以战养战政策,所以消耗看不出来。

这一次为了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再度集中了四十多万大军。很象论钦陵与薛仁贵的那次会战,可双方的竿队力量正好颠倒过来。然而军队出动得越多消耗越严重。还没有交战呢,国库就挥霍一空。

问题没有解决,死了哗么多将士,需要大笔的抚恤。

不仅有中原人,胡人死的数量占据一半以上。长远来说这些消耗还有着积极的意义。可表面功夫要做的。再说,全面在推行汉化也不能拷他们当成真正外人了。死的将士,该抚恤的还要抚恤。

岭西遭损的各部,马上迁移的费用,吐谷浑几十万族人龘大迁移,就算费用自理,挪出来的地方也要重新移民。好在自己强行政策下,许多吐谷浑人由牧转耕,开耕了大量田地。但也需要费用。

没钱了。

只好将诸位宰相喊来,将情况大约说了一遍。

诸相面面相觑。

现在都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所做的一切,皆是放烟幕弹,蒂吐蕃出击,好彻底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