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红警之索马里 >

第584章

红警之索马里-第584章

小说: 红警之索马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李岚的话来说,能够怎么恶心美国人,就怎么去恶心。让美国也感受一下,家门口天天有对手演习的滋味。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南美国家也乐意看到美国人吃瘪,对李岚提出的演习要求,连考虑都不考虑,全都直接同意了。反正。顶着主要压力的人,不是他们。

至于李岚,美国给的压力是不小。扬言都要开打了,结果他连搭理的心都没有。

美国不是扬言要摧毁索马里联邦运往南美联盟国家的运输船队。李岚就让第四舰队护航,第二舰队提前在前方接应。空军以南美国家领土配合从刚果本土起飞的战机为主力。李岚已经下达命令,严禁联邦卫队挑衅或者率先开火,可一旦美国率先开火,那索马里联邦卫队可以进行还击。

这一命令,在李岚还未降落在纽约,他的发言人已经向全世界公布了该消息。

美国用武力来威胁,索马里用强硬的武力给予回击,为此,美国方面第一时间集结了游弋在大西洋的三个航母战斗群,组成联合作战编队群,前往加勒比外围海域,势必要拦截下这批数量庞大的军火。

美空军防空部队和岸基防御部队,全部进入了二级战备状态,所有士兵全部取消休假,第一时间返回军营。

大量的无人机也开始频繁在南大西洋侦查,在索马里海军第二舰队和第四舰队的头上,最少有四架全球鹰在全程监视,舰队防御圈外围,也有大量的电子侦察船和抵近侦查的侦察机。

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到红警海军的决心,第四舰队在靠近非洲西海岸的海域等待船队,第二舰队依旧按照原定计划朝着加勒比海域前进,且速度还在进一步的加快,要抢在美国三航母联合舰队之前,抢占加勒比海域的主场地位。

别看现在美索、索印各方军事上张牙舞爪,可三国的元首一碰面,还都十分有礼貌的相互点头。

不知道是不是美国人故意的,特地将李岚的空中指挥平台的停机位,与印度总理专机安排在一起,当李岚走下专机的时候,便看到不远处的涂装着印度国旗的总理专机,而联合国安排的欢迎人员,还将迎接两人的工作放在了一起。

等待在纽约国际机场国际要员出口的上百个记者,纷纷把摄像头对准了李岚和莫迪,想要看看这两人能够碰撞出什么火花。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两人一见面便径直靠近,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握了下手,还相互寒暄了片刻,这才各自坐上了自己的专车,前往联合国总部。

用正义者的口吻来说,政治的虚伪尽显无遗。

不过,此举也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看起来双方还没有到必须用战争决解矛盾和分歧的程度,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似乎也降到了低点。

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在李岚坐上专车的时候,立即用手帕擦了擦右手,似乎上面粘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李岚等人是属于最后一波到来的元首,在联合国总部安排的各国元首下榻的酒店内,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国家元首已经到场了,而会议的时间。是在上午的十点开始,在李岚抵达酒店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八点了。

在安排给他的房间中,已经有人早早的等在那里。李岚推门走进来,便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女人。

对此,他似乎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仿佛从一开始就知道有人在等他。

“初次见面,李总统比电视上和照片上看上去的更加年轻,也帅气。”

希拉里一开口就是恭维的话,倒是让李岚有几分的意外,“希拉里夫人作为美国首任女总统,看上去也不亚于年轻女性的魅力。”

两人依次落座。双人对坐的沙发,两人正好面对面。

希拉里道:“李总统实在是客气,已经是人老珠黄的人,根本无法和你们这些年轻人相比,无论是斗志还是朝气,亦或是年轻的无谓心态。”

话中所指,李岚何尝听不明白,不过他可不是嫩雏,开口道:“年轻人是有几分冲动。不及那些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老人,都喜欢借刀杀人,让自己置身于事外,坐山观虎斗。相信对此无论是奥巴马先生,还是希拉里夫人,都是十分的擅长。”

“李总统似乎话中有话。”希拉里装傻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耐心的人,你我双方如此对立的关系。我很想早一天彻底决解一下,省得进行那些没完没了的军事竞赛。毕竟我们口袋里的钱。都不富裕。”李岚无比直接的说道。

“那按照李总统的意思,这一仗是无法避免的了?”希拉里沉声道。

“难道希拉里夫人以为,真的可以和平决解目前这种紧张的对立局势,索马里联邦不是当初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对联邦的掌控程度,是任何外来干预都无法破坏的,索马里联邦只要我存在一天,必然会如同铁桶一般。”李岚道。

“确实,李总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创下了无数的奇迹,能够把一个多民族多信仰以及曾经冲突不断的社会,打造成为一个一致对外,且军事实力日益强横的国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元首都不具备的,你的成就不亚于人类史上的任何一个帝王、领袖。”

希拉里很坦白的承认了李岚的能力,也没有掩盖言语中对他的钦佩,只是夸赞之后,话音也随之一转:“作为对立的阵营,我对拥有你这样的对手,深感不幸。不过,美国以及全世界的所有盟友,也不是泥捏的,美国可以掌控世界产长达大半个世纪,也可以掌控更长的时间,我们有这个信心。”

“既然你我都是雄心勃勃,那干脆就这样,找个时间,找个战场,打一次就不知道了。”李岚微微一笑,说道。

“打很容易,战争的苗头不是早就出现了,只不过我们都不是代表个人,你我两国加上所有的盟国,人口数十亿,一旦打出了火气,那就是悲剧收场,全世界所有人类都逃不掉,这样的战争还有意义吗?”希拉里说道。

这个话题才是两人秘密见面的根本原因,谁都想要打一场,美国也不例外,七年的时间,美国以最高的效率,连续下水了四艘福特级航母,且所有的尼米兹航母全部都未退役,还为此建造了相配套的各种军舰。

如今美国已经拥有进九十艘阿里伯克级驱逐舰,朱姆沃尔特也建造了十几艘,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建造了六艘,新型的两栖船坞登陆舰也建造了十来艘,打造如此庞大的兵力,美国经济已经面临无比巨大的危机。

一旦没有战争的外力来转移国内的经济压力,那美国将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所以,和索马里打一架,美国绝对不会拒绝。

可是打一架的目的是为了结束军备竞赛,为了决解国内的失业率和经济压力,并不是为了和索马里人同归于尽,否则美国政府情愿放弃这种极端的行为。

而李岚也正式有这方面的担忧,这才有了今天这次的见面,他也绝对不希望看到这个世界在任何人的手中毁灭,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政治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利益。

可要是战争是为了毁灭一切,那就脱离了根本的战争因素,除非是那些拥有极端思想的恐怖分子,否则任何一个有着民族情义的国家领导人,都绝对不会主动走上那条路。

说句不客气的话,无论是美国还是索马里,都能够单独毁灭整个世界的能力,这点无需质疑,所以更需要双方在战争爆发之后,努力的克制下情绪。

“没有意义的战争,也就没有爆发的必要,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员,掌握着生死的权利,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全人类的未来。这句话说起来虽然很可笑,但我们能够不顾他国民族的生死,可能够看着自己民族和国家毁灭在自己手中吗?”;李岚道。

“虽然我只是一个女人,但心中也有国家大义,所以我做不到。”希拉里笃定道。

“我也是,既然我们的出发点和底线都是相同的,那就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李岚道。

“既然如此,我可以交一下底线,除非是美国国土面临沦陷,且没有办法拯救的时候,或者已经确定,有核弹朝着美国本土飞来。我会不得不使用核武器外,其他时候你都可以放心。”希拉里深吸一口气,将她作为总统不得不使用核武器的底线交代出来。

“希拉里夫人果然不是泛泛之辈,既然如此,我的底线和你一样,除非到了战争无法挽回的时候,且国家主权领土面临全面被占领的危机,否则我不会使用核武器。”李岚道。

“很好,这份共识虽然没有必要来用合约来约束,不过我认为这个时候,不能没有酒来庆祝一下。”希拉里露出了一丝笑容。

“希拉里夫人,相信我,总有一天你会对今天的谈话感到庆幸。”李岚拍了拍手掌,禁卫推着香槟车进来,放下后便关门走了出去。

希拉里闻言,只是莫名的点点头,因为她根本无法理解李岚这句话的意思。不过,当李岚举着酒杯走到她面前,接下来说的这句话,她的脸色剧变。

“其实,对那么多次策划对我袭击的计划,我都很清楚,包括以色列的那次,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了。”

第926章印巴战争爆发

克什米尔是印巴关系的晴雨表,只要克什米尔稍有风吹草动,印巴关系就会阴云密布。

50多年来她始终为战云所笼罩,小规模的冲突和磨擦几乎天天都有。近几年,克什米尔炙手可热、温度飙升,有几次战魔”其擦肩而过,险些发生大规模战争。

1947年,饱尝了200年殖民统治的英属印度获得了独立。随着南亚次大陆上空米字旗的飘落,殖民统治印度整整两个世纪的英国这位“老王”也随之寿终正寝、一命呜呼。

“老王”在世期间,二位“王子”——印度教徒(后建国印度)和“穆斯林”(后建国巴基斯坦)虽勾心斗角,但碍于英国的权威,更多的是进行暗斗。然而,随着英国的离开,二位“王子”却阋墙翻脸,大打出手。

原因出在“老王”留下的遗嘱——“蒙巴顿方案”埋下祸根。该方案按照宗教特点把英属印度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而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并没有明确,于是战端随起。

克什米尔对印巴两国的只在是太重要了,在双方的心目中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存在,克什米尔之所以如此的重要,在其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

印度对此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尼赫鲁曾经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同样,克什米尔对巴基斯坦也有下分重要的价值,克什米尔俯瞰巴基斯坦。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近在咫尺。巴基斯坦首任总理阿里。汗在评价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时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项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简称。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西北部,印巴分治前是英属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面积约为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0万,其中穆斯林占总人数的77。11%,印度教徒占20。12%,余为锡克教徒和佛教徒。

克什米尔地处亚洲心脏,周围分别与俄罗斯、中华、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这里也成为几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仿佛是一堆枯燥的炸药,受不了半点的火花。

不过。这里已经平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只是平静总有一天被打破,随着巴基斯坦开始将大量的雷达和防空装备都加强在该地区后,引起了印度方面强烈的不满。

克什米尔今天的停火局面,是历年来不间断的流血冲突带来的稳定局面,然而巴基斯坦已经打破了这种和平对峙的局面,这让印度如何忍受得了。

不过,印度边防哨所的士兵,都被军方严格驻足。绝对不允许向对面的巴基斯坦哨所开枪,因为索马里庞大的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明显就是来给巴基斯坦壮胆,且提供军事帮助的,印度可以和巴基斯坦再打几次。但非到必要的时候,绝对不能挑起和索马里联邦的战争。

还有一点,美国也不允许。用美国人的话来说,这场战争。要爆发也应该由他们来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机会,保证一下子重创索马里联邦卫队。从一开始就要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只是,世事往往不随人愿。

印巴边境线上,密集的哨所连成一片,成为这里最独特的风景,在短短数公里的边境线上,就有不下于五十座哨所,双方各两个边防营在这里驻守着这段边防线。

双方哨兵和巡逻队相互戒备和对峙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而且这种对峙也经常伴随着短暂的交火,时不时死一两个哨兵,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只是,这种小规模的冲突,双方都保持着相对的克制,没有将事件进一步的扩大化。

今天,又是艳阳高照的一天,印巴两边的士兵,简单的早餐之后,便开始一天的巡逻工作。

说起来也很好笑,隔着一条半人高的乱石墙,双方的士兵,就这样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甚至还经常相互打招呼。

荒芜的丘陵山石,裸露的地表颗颗乱石,稀少的植被,高山险峻,丘陵起伏,地貌复杂多变,就是这里最直观的景色。

印度境内距离哨所两三百米开外的一个丘陵上,猎鹰披着土黄色的伪装布料,趴在杂草丛之间,手上的狙击步枪就这样看着两边的巡逻士兵,慢慢的移动着。

巴基斯坦一边,同样是丘陵起伏之间,牧雪作为另外一个狙击手,潜伏在猎鹰对面足有六七百米的地方。

在他们四周,都分别隐藏着四个突击手,作为必要时的掩护,最远处,也是俯瞰整个边界线的山顶处,赛义德坐镇指挥整个行动。

“猎鹰就位。”

“牧雪就位。”

“突击一组就位。”

“突击二组就位。”

“猎鹰、牧雪,寻找对方高级指挥官,围点打援,记住,都不要打死,只要让他们失去行动能力即可。”

赛义德下达了行动开始的命令,然后放下了狙击步枪,换上望远镜,看着下面即将出现的战斗。

下面的哨所中,印巴两国的边防巡逻队,已经开始了例行巡逻,作为负责人,双方的营长也开始在边境线上进行每天例行是视察。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走出哨所不过数十步,一声清脆的枪声在平静的边境线上响起,巴基斯坦方面的中校营长直接倒地,在他的大腿根部,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弹孔,血水疯狂的涌出。

巡逻双方的士兵。先是一愣,然后果断的朝着对方开枪。很快双方就打了起来,并且这种交火的地域。还在快速的蔓延,远处不明就里的双方巡逻队,什么也不问,也开始干上了。

以此同时,印度这边的边防营长正要制止交火,瞄上他的牧雪的也开枪了,子弹正好穿过他的脸颊,从另一边脸颊上穿过,这个营长正要出声的动作。换成了捂嘴痛苦的呻吟。

然而他的痛苦并没有就此结束,先是他正要过来救援的卫兵被聊到了,紧接着他的大腿也被打了一枪,紧接着第三枪打在他另一支大腿上,然后是双臂,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地方。

不过,这位营长也只剩下倒地呻吟的份了。

巴基斯坦那边的那个营长也不好过,虽然只是中的三枪,但一枪打在了他右手的琵琶骨上。一枪将他另外一条腿也打穿了,两个营长就这样倒在自己的哨所不远处。

交火中的双方,都第一时间想要救回自己的长官,然而每当他们靠近。便会成为下一个倒下的人。

不过,这种救援依旧没有停下来,很快双方在各自的营长周围倒了一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