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佣兵-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已经规划完毕,随着太史昆一声令下,天京城约有一万名劳动力投入了这场集体劳动之中。仅仅三天的时间,五千栋房子的地基就已经挖好,此时一万人挤在工地上,已经有了几分混乱的局面。
无耻的太史昆,竟然趁着人多挤不开的乱劲,借着大家建设新家园的热情,极度拙劣的将一项残酷、罪恶的压榨方式用到了建筑工地上!
仅凭这几个字眼,许多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读者们立刻就明白了这种残酷的压榨方式叫做什么了。没错,就是倒班制度。有的地方叫做三班倒,有的地方叫做四班三倒、四值三运,当然还有些稍微有点人性的地方会实行五班四倒,当然,还有些无耻到极点的地方会实行三班两倒。不管你所在的生产一线将这种黑白不分、昼夜不休的压榨底层工人的倒班模式起了个什么名称,有一点特性是他们共同存在的:剥削。
如今,太史昆竟然将这种剥削方式带到了悠闲的大宋。可想而知,既然这种剥削制度已经出现了,那么在私有制没有消亡之前,这种剥削方式将无休止的祸害无数底层劳动者。当太史昆年至耄耋,当他回想起自己这一生时,我想,他也许最为自责的就是将这一制度提前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万恶的倒班制度,从此肆虐人类。
天京城的建筑工地上,从此日夜不休。仅七天,第一批二百栋小楼已经建造完毕。
虽然水泥墙皮的工艺还很粗糙,虽然水泥地面找平的技巧也很不完善,但二百栋水泥钢筋小楼依然还是矗立在了人们的眼前。谁也不曾料到,只有在大京城才能看到的楼宇只用了七天的工夫就立起了二百栋,众人里笑得最欢的,自然是此次工程名义上的建造总指挥……张宵!
太史昆一声令下,数千人被动员到城外连根抛出了许多花草移栽到小楼前后;太史昆又是一声命令,天京城全体木匠联手为小楼铺设了木地板、木墙围与基本的木制家具;太史昆再次令下,金莲率领绣娘们为这些小楼制作了所谓的布艺装饰;还是太史昆下的令,一伙士兵用各色涂料将小楼外墙皮涂上了亮丽的色彩。
这就是装修的魅力!经过这么一番瞎折腾,小楼顿时变得美轮美奂!众人这才明白,太史昆的设计不是乱盖的!牺牲了院墙,却使得街道变得美丽!楼上楼下八室两厅的布局,非常宜居!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太史昆。他大手一挥,将这二百套房屋首先分配给了露宿街头的居民!所有领导干部,都没有捞着参与第一次分房!不但如此,太史昆还表示,天京城所有的元老、头领,都要等到最后一次分房!
天京城的建筑技术越来越成熟!七天,四百套,再一个七天,五百套!
就在全民都投入到大建设中的时刻,朱大贵这厮却愁眉苦脸的找上了太史昆。
“昆哥,我不管,今晚我就赖在你这里不走了!”
太史昆的住所还是议事堂旁边那座泛着盐花的土坯屋,此刻他正在伏案疾书,头也未抬,随口道:“哦,那就住这儿呗!里屋有床,外屋有酒,院子里那棵葡萄熟的正透,你随意。”
“你……”朱大贵脱了鞋子跳到太史昆床上,赌气道:“行,那我今后就永远住在你这里了!我不走了!就睡在你床上!”
太史昆依然没抬头,道:“行啊,正好这两天我火气大,晚上我去金莲哪儿败火去!哈哈!”
“你你你!”朱大贵叫嚣道:“你去哪我就跟到哪!”
太史昆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好小子,找事儿来了是不是?得,有什么话你明说吧!”
朱大贵虎着脸,道:“昆哥,我也是无家可归的呀!你为什么不先给我分个房子?你们都有地方住,但我没有!我还在议事堂里拼桌子睡觉哪!这几天,议事堂天天连夜开会,我好几天没捞着睡了!我要房子!”
太史昆无奈道:“知道什么叫收买人心吗?闹什么闹!”
“我不我不!我受不了啦!”
太史昆瞅了瞅左右无人,低声道:“臭小子,我让咱们老哥们最后要房子,实际上是给你们好处了!我来问你,房子已经建好三批了,你都去看过没有?”
朱大贵道:“看了啊!越看越眼馋!”
太史昆道:“你想想看,第二批房子的质量是不是比第一批要好?第三批是不是又比第二批要好?你也不想想,如今建房子咱们天京城的人手都是菜鸟,前几批房子肯定是盖的歪歪扭扭的,搞不好还会塌几栋!而到了最后呢?菜鸟变成了老师傅,盖得房子那还不是又结实又漂亮?忍上这么几个月,混个质量好的房子,你说你怎么就想不开呢?”
“哎?昆哥,你说的有道理呀!”
“这不废话么,我能坑你们吗?”太史昆贼笑几声,道:“行了,别发牢骚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好,好!啊不!我还有事儿呢!”朱大贵陪着笑脸,道:“昆哥,商量个事儿,你也给我弄个产业干干行吗?”
“你又没人手,你能弄什么产业呢?”太史昆道:“什么时候你成家立业了,什么时候你再来找我,总之不会亏了你便是!”
朱大贵悻悻道:“昆哥,你偏心眼!要不我在金莲姐的裁缝铺里入股也行!人家卢俊义就入股了二郎的快活林,冯公、高先生、公输先生他们几个也都在白马营、马植他们那里投了钱!等到那些个生意做起来了,我可就成了兄弟们之中最穷的人了!”
太史昆闻言,稍微算计一下,笑道:“要不这样,你、我、西门庆,咱们三个人合伙凑个营生可好?这些日子小庆子越发消沉,我本想将天京城刑律诉讼的事端交由他来负责,他却也不肯接手,我想如果咱们弄个发财的门道,也许小庆子能走出低迷也说不定。”
朱大贵听了这番话,道:“那敢情好!说实话,我看到小庆子如今这般模样,心中也着实难过。昆哥,咱们怎么个合伙法呢?”
太史昆道:“我这边出所有的资金、技术,算我四成的股本,不过名义上呢,我这份得落到金莲的名下;至于你与西门庆,就各占三成,平日的管理经营生产制造都是你俩负责,怎么样?”
朱大贵听闻自己可以占到三成,喜上眉梢,道:“太好啦!我同意!咱们到底要做什么生意呢?”
太史昆哈哈大笑,道:“洗化用品啊!走,咱们去神工……啊不,科学协会,咱们先炼一锅鹅油肥皂去!”
' '
七十 公何至于此?
做肥皂这种事,绝对是穿越者必备的课程,因而,当年宋大雷博士专门针对此事为太史昆开展过特训。
怎么用氢氧化钠与油脂生成肥皂,宋大雷博士很清楚,但是怎样在古代的条件下制造肥皂,宋大雷博士自己也没多少谱。因而博士领着太史昆找到了一位走街串巷卖鹅油肥皂的老头。
威逼利诱,老头只好把博士与太史昆领回了自己家,亲手示范怎样做出一块十元一两的鹅油肥皂。
老头将批发来的劣质洗衣皂融化,加进半桶地沟油,放了半袋子香精,搅拌冷却后用手搓成一两一个的圆球。原来老头号称红楼梦贾府秘传鹅香胰子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当然,这绝对不能满足宋博士的要求。博士亲自上阵严刑拷打,老头终于是露出了祖传的绝技。
鹅油,真正的鹅油,购买一斤居然需要六十元钱。余下的配料,是火碱与食盐,还有一支小瓶子,居然装的是什么平阴产玫瑰精油。
一锅肥皂,做了整整一天。白天,老头不停烧火搅拌添水,冷却一下午捞出一层软泥,说是这个叫皂基;一晚上,老头仍是烧火搅拌添水,最终得出了鹅油肥皂。
太史昆试着洗了把脸,嘿!清爽!滑润!宋博士叫过老头,语重心长教育道:“你明明可以做出真正的鹅油肥皂,为毛还要做假的卖呢?”
老头愤愤不平说:“十斤鹅油,只做出三斤肥皂,再算上玫瑰油的钱,一两成本就三十多块钱!要卖的话,怎么着也得五十块钱一两,你买啊!做假的,一两七毛来钱,卖十块玩儿似的,我不卖假的难道还要买真的去啊!”
不管怎么说,太史昆基本已经学会了制造肥皂的方法。不过现代的火碱都是电解而成,如何在古代得到纯度不错的氢氧化钠,宋大雷博士也经过了认真的思索。
天然碱加上石灰,就能做出烧碱,而三国末年天然碱存量最大的地方应当是在南都,也就是南阳郡或者成为宛城。之所以说是三国末年,是因为太史昆本来的目的地就是那里。
当然,作为古代中国科技最为精良的宋代,人们的认知比三国末年可要丰富多了。最起码,在冯则听到太史昆要制造“肥皂”的时候,嗤笑道:“肥皂不过是南方人的叫法罢了!你每日洗面用的皂角不就是肥皂么?江南人爱慕俊俏,他们将皂角磨碎,加入一些香料花瓣什么的,看上去的确比单单使用皂角好一些,不过你若是想制作些这个发财,就有些想当然了!”
太史昆无奈道:“嗯,这个嘛,此肥皂非彼肥皂!我要造的这种肥皂嘛……那个名词怎么说来着?对啦,其实是胰子!”
“胰子?澡豆?”冯则道:“胰子么,乃是帝王才能用得起的东西!我在《千金要方》中见过它的制法,说是需要大量猪胰脏才可以!你要做这个……怎么不早说呢?咱们天京城天天宰杀许多生猪,胰脏都喂了你那些藏獒了!”
“内脏……”太史昆一阵恶寒,道:“免了!咱们弄些鹅油就好!没有鹅油,猪油牛油什么的也凑合了!还有,我需要碱!”
“鹅油,你找马植要去!碱么,要矿碱火碱还是口碱?”
“啊!这么先进了!都不用我亲自提炼烧碱了啊!”太史昆一阵感叹,看样子穿到宋朝来果然要比穿到汉末强的多。
神工营……啊不,科学协会里用于实验的设备应有尽有,单单是大锅,就有数百口之多。要知道古代提炼一些化学成分不过是蒸馏干馏那么几种,各式各样的蒸馏炉乃是匠师们的最爱。
太史昆找了个深锅,化开火碱,丢进鹅油,燃起灶火,亲手提了根木棍蹲在灶边搅合,只搅合了片刻,这厮就受不了了。无奈,他只好请来十几个工匠忙和,自己则在一旁瞎指挥。
熬啊熬,熬啊熬,太史昆与朱大贵在科学协会喝了一天酒,终于等到了肥皂出锅。太史昆吩咐工匠们弄了些桂花汁作为香料加进肥皂中去,亲手搓出了一个圆球。然后,太史昆、朱大贵与工匠们一人洗了一把脸,纷纷大叫清爽。
太史昆趾高气扬,向朱大贵问道:“朱郎,怎么样?你说这玩意能不能赚钱?”
“嚯嚯嚯,嘿嘿嘿,哈哈哈!”朱大贵乐得手舞足蹈,直呼一定赚钱。
太史昆神秘一笑,道:“朱郎,附耳过来,且听我传授你一个销售化妆品的绝佳方式!此方,现在名曰直销,过去呢,名曰传销。具体做法呢,是去寻那些不甘寂寞的贵妇……”
两人正在窃窃私语,忽闻背后传来幽幽垂泣声。太史昆大吃一惊,回头望去,却见老丈人冯则抱着熬制肥皂的锅盖子泣不成声!
太史昆惊叫道:“冯公,何至于此!不就是一块肥皂么!虽说此发明很伟大,您老也不必喜极而泣,得意忘形哉!”
只见冯则一边哭,一边不停的伸出舌头舔锅盖。边舔,老头边念叨:“甜甜的……滑滑的……黏黏的……亮亮的……呜呜呜!爹啊!不孝子则终于又找到精玉油啦!”
太史昆愣了一愣,终于想起当年在金陂关回龙寨时冯则说过的话。
那时候,冯则曾详细解释过火龙丹――比火药威力大十倍的炸药是如何制造的,它的配方是硝石、石胆、精玉油!硝石与石胆都好说,唯独是精玉油的制造方法已经失传。如今看冯则的模样,既然是在锅盖子上找到了精玉油?
太史昆忍不住好奇,伸手在锅盖子上一抹,他捏了捏自己的手指,忽然意识到了精玉油到底是何物。
甘油!硝石与石胆的具体成分是什么太史昆不知道,但是仅凭一个硝字,“**”这个名词迅速闪过了太史昆的脑中。
太史昆看向冯则的眼神顿时变得迷茫,难道,今后的诺贝尔奖要更名为冯则奖吗?太史昆道“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制造火龙丹了?”
“没错,可以制造火龙丹了。”冯则缓缓说道:“没想到,精玉油竟是这般廉价。只是你制造肥皂后剩下的废料,就可蒸馏出大量的精玉油。如此说来,火龙丹的成本比寻常火药也高不到哪里去。”
真正的炸药就要出现了么?太史昆暗暗想道,也许,武者的时代就要结束了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八月中旬就快要到了。
天京城正中心,被规划为行政与重点商业的用地上,建设了三座称得上算是雄伟的建筑。
正中间一座外表光鲜,实际上只是在原先的议事堂之外添加了些许装饰。这个,是天京城的市政与麒麟军的军部所在;西侧一座建筑,是一栋比较传统的跨院,目前,它被作为科学协会的总部。
而东侧的建筑,才是真正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出的宽阔建筑物,它的名字,是天京城佣兵协会总部。
是的,尽管天京城的大部分地块还只能用荒芜来形容;尽管居住区的建设只完成了一半不到;尽管从夏国归来的群豪还未能真正的睡个足觉补足精神,可是中秋节依然是不屈不挠的逼近了。
英雄帖早就散遍了大宋每一个角落,从大名到琼州,从扬州到成都,大宋境内所有的好汉都知道了所谓佣兵协会即将要正式开业的消息。
虽然英雄帖上的邀请只是说”请到天京来看海“,但是在全国各地赶赴而来的近万名武者的心目中,他们是想来看一看天王太史昆的模样,想来看一看那个名叫佣兵协会,实则以武犯禁的组织到底是个什么样。
这个人,邪恶无比,所到之处一片腥风血雨;这个组织,从其宗旨上就充满了暴虐,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给武者们一个用武力赚取钱财的机会。
有一身好武艺,但却报国无门、维生艰难。这样的人不仅仅是丁豪一个,这样的人在大宋不可计数。许多后人都认为宋人素来文弱,他们并不知道,宋代实际上才是中国历史中最为尚武的时代。在宋时,一个武者不会被人看不起,在宋时,文人才子出门时也要佩戴一柄长剑,在宋时,每个村寨都必须有武术学堂这样的存在――乡社。
一万余名各式各样的武者,已经走在了前往天京城的路上。而天京城,业已竭尽所能的做好了准备工作。
天京城真正意义上的城门目前只有一个西门,另外在黄河的河道上,天京城也开设了一个水门。由于黄河的河道并不是很有利于行舟,因而此次接待工作主要是放在西门这个方向。
一进西门,就是太史昆规划用于餐饮娱乐住宿的开放式商业用地。这块地面上目前只是建起了一条主要街道与两侧数十间店铺,而绝大多数的空白土地,则是扎满了各式各样的帐篷。
没错,只能是帐篷,不但是天京城所有的帐篷都用上了,而且连王进信安军中的行军帐也全部借来了。因为,这一次需要接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 '
七十一 天京欢迎你!
帐篷约有一千五百顶,其中一千二百顶用于留宿游客。不过呢,太史昆认为自己并不亏欠游客什么,所以他将每顶帐篷设置十个床位,每个床位每日收取二十文住宿费。
卢俊义等人对于太史昆收取床位费的做法感到非常诧异,毕竟这些床位全部住满人每天也不过是二百四十贯钱的收入,而太史昆随便打赏个闲人出手都是一张千贯大钞。在卢俊义的眼中,收取这点床位费还不如免费招待江湖人士来的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