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军阀-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美国,中国则再次大力进口美国的钢铁。
因为出口协约国的需要,以及内部建设需求,钢铁缺口再次增长,因此开始在美国进口钢铁。
此时美国钢铁价格却是因为海运的不通畅,大量劳动力参军而缺乏消费主力等原因,价格反倒下降了许多。
中国在进口美国钢铁的同时,也向美国出口一些优势产品,双方达成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协议,即中国进口多少美国商品,同时也出口多少价值的中国商品到美国。
实际上还是中国占了便宜,中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而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钢铁。
中国在获得美国钢铁的同时,自身钢铁冶炼规模在这一年则处于爆炸性增长的阶段,仅上半年就生产了近3000万吨钢铁,这主要是全国各地矿山投产,同时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铁矿石大部分供应中国的原因。
钢铁厂则到处都在持续建设,早就建成了大量的产能,现在是钢铁厂等铁矿石,有多少铁矿石就能生产出多少钢铁。
第012章:一个时代,一个现象
ps:第三更到!
东北,这里是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兵团基地之一,自年初以来,大部分生产兵团已经转为正规军。
在绥化北大荒地区,有一个‘专治各种不服’的大型农场,上千名青年学生正在这里忙碌的进行着农业生产。
曹远辉,他是这些劳动改造的学生当中的一员,他来到这个农场已经七年了,七年来这个农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只有拖拉机等简单的农机,到现在,农场已经用上了大型的大豆联合收割机,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场的生活比较单调,却很宁静。
这里没有那些是是非非,也没有城市的喧嚣,更没有满大街喊口号的现象,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劳动、看书、看报,并听听音乐,时不时来点军训什么的。
这是星期天,这天一早曹远辉就来到了农场门口等待。不一会,一辆摩托车拖着‘呼噜噜’的声音呼啸而来,摩托车后面的架子上放着满满的书信。
摩托车在农场门口停了下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邮递员提着一堆书信走进农场。
“老张,有没有我的信?”曹远辉连忙迎上去问道,这位邮递员姓张,在县里邮政局工作,每个星期会来送一次信,曹远辉他们亲切的称他为‘老张’。
“有,在这呢!”送信的老张抽出一封信递给曹远辉,曹远辉欣喜的接过信。连忙鞠躬说道:“谢谢张哥。”
“没啥!来给你们送信的机会估计不多了。”老张笑了笑。
“啊?为什么?”曹远辉惊讶的问道。
“你不知道啊?现在全国的生产兵团都差不多撤了,说不定你们不用多久就能回家了。”
“呃……是吗?”
曹远辉有些愕然,回头看了一眼农场。他在这里渡过了七年的时光,想到如果自己要离开,顿时心里有有些不舍。
“别想那么多了,回家好啊!回家娶个女人,生几个娃娃。不要整天想着和江大帅过不去了。”老张拍了拍曹远辉的肩膀,他心里很不理解曹远辉这些人,为啥要和搞什么倒江?
老张语重心长的说道:“哥哥我虽然不比你大几岁。也没你们有文化,但咱看得明白,我们国家当初那么穷。地方上乱得要命,还有洋人来欺负我们,确实是非常不容易,江大帅还要和俄国人、日本人打仗。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你们扯皮。把你们关进来也是权宜之举。现在这些都过去了,俄国人完蛋了,日本人也完蛋了,我们民国现在到了走向汉唐盛世的时候,正是用人的时候,你们有文化,好好为国家出力肯定有大作为的。”
“嗯!我知道。”曹远辉用力的点了点头,在农场里劳动改造了七年。他已不是当初那个头脑简单,随便被人一鼓动就走上大街闹罢课的热血学生了。
壬子年。中俄战争打响的那一年,曹远辉刚来到农场,当他听闻对俄战争胜利后,第一次动摇了他的坚持。
倒不倒江,真的那么重要吗?
甲寅年,中日战争打响那一年,曹远辉听闻对日战争胜利,整个人都陷入了无比激动的情绪当中。
然而这场战争,同样是江渝带领国防军打赢的。这让曹远辉彻底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人当枪使了?
当孙大炮被日本引渡回中国,并认罪之后,昔日曹远辉内心的最神圣的东西崩塌了,彻底的崩塌了。
……
曹远辉拿着信,走到一边,蹲在一块原木上打开信件看了起来,这是一封家信,是他母亲寄来的。
每年母亲都会托人代笔写封信来,说的还是家里的情况。
“最近工资水平又上涨了,娘在工厂上班一个月能到35块钱了。你弟弟去年到俄国打仗,又立了军工,已经升到团长了。家里头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娘在杭州城内买了套房子,你弟弟还用军饷买了辆小汽车,说是留在家给你开。你弟弟娘是不担心了,娘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了,都怪娘当初没看好你,让你跟着孙大炮那群人到处闹。你在农场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家,早点娶个媳妇……”
曹远辉是个单亲家庭,父亲早年被官府陷害死在大牢里,全靠母亲带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因为父亲被满清官府迫害而死,所以曹远辉从小就立志要推翻这个腐朽的异族统治,于是加入了同盟会。
每次杭州城搞反清‘诗会’,皆有他的身影。
后来他被国民党吸纳为底层骨干人员,在学校发展了不少成员。
本身曹远辉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读书都是靠亲戚接济,不过这几年却是有了巨大的改变。
曹远辉被抓到农场里改造的那一年,他弟弟参军入伍了,作为军人家属,她母亲进了‘江南织造公司’当女工,收入顿时提高了。
随后壬子中俄战争、甲寅中日战争,他弟弟都有参与,中俄战争上战场后作战英勇,杀了三个俄国兵,又因为有文化,从大头兵升为排长。甲寅中日战争表现出色,被送进淮安军校学习,学了三年之后顺利毕业,直接就当了营长。
去年又碰上对俄干涉,到俄国打了一圈回来,立了军功劳。因为陆军改编扩军,所以又升为团长了。
身为团长,一个月军饷300块,收入可谓极高。
曹远辉看完信后十分高兴,不过对于外面的世界,印象还是定格在1912年,根本不知道现在中国的繁荣,是什么样的模样。
就在这时,集合的哨声响了起来。
曹远辉连忙收好家信,站起身快步跑到操场上,不一会,操场上就集合了上千名被抓进农场劳动改造的知识分子们。
“全体立正。”一个穿着迷彩服的教官大声命令道,下面顿时端正身姿。
“稍息。现在我宣布一个重大决定。”那名教官大声宣布道:“根据军部对‘生产兵团’改编方案,很农场不在改编范围,本农场将在半个月后转为民营农场。”
下面顿时一片哗然。
“教官,那我们怎么办?”
“你们,从哪里来的,可以回哪里去。不想回去的可以留在农场,根据中华民国《移民法》,你们每个人可以分配五百亩土地。”那名教官高声宣布道,“这些农机也可以分配给你们,但是作为一个已开垦出来的农场,你们将无法享有免除三年农业税的政策。”
“太好了,可以回家了。”
“我不想回家,我要留在这里……”
这些被‘专治各种不服’的大龄学生们反应不一,有的想回家已经想疯了,有的则适应了农场的宁静生活。
“我还是回家吧!”曹远辉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还是决定回家。尽管留下来的条件也很不错,有分地分农机,但是曹远辉觉得现在是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自己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农场劳动的七年时间里,他并未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好了,尽管你们自由了,但是今天的晨练还是要正常进行,全体都有,向左转……”那名教官这时候大声命令道。
这一天,中国用于劳改那些青年学生的农场改为民营农场,当天,农场的劳改学生们照了一张全体留念照。
第二天一早。
曹远辉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将七年来在农场照的照片小心翼翼的装进一个盒子里,然后背着行囊坐上了前往县城的汽车。
“曹远辉,你回家后想做什么?”一位一起被抓捕过来的同学对曹远辉问道,曹远辉有些茫然的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七年靠自学看了很多书,但却有上过大学的专业。也许我会先到全国各地去看看吧!”
当斜阳初照,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时,一位摄影师拍下了劳改学生回乡车队的照片,这长照片后来被存入了历史纪念馆。
这张照片,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一个现象,以及现象的结束。
也是中华民国在经过了建国时期的混乱后,走向繁荣与安定的见证。同样也是天下归一的见证,因为天下归一的格局已经确定,所以这些学生才被放了出来。
“呵呵!想不到我们还能拿到五百块钱,看来现在国家是真的富了。刚来那会,每年收上来的粮食都要被收走大部分,我们那时还只能勉强吃饱,现在一出手就是五百块了。”那位同学感慨的说道。
“是啊!苦日子也就是前些年,后来条件也慢慢改善了,种地用上了农机,平日里除了吃饱,还有很多罐头之类的供应,食堂的菜也丰盛了许多。我想,留在农场可能也是一个错的选择,只是这么多年没回家。”曹远辉跟着感慨起来,农场的日子说起来,后面那些年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近两年来。
在前往县城的路上,曹远辉看着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原野,只见原野上种满了大豆,几架飞机从天空掠过,肥料从飞机上播撒了下去。
曹远辉不由期待起来,久违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第013章:繁荣的电影业
ps:第一更,感谢杀杀杀同学的打赏!鞠躬
一辆从东北驶向关内的火车拉响了汽笛,缓缓行驶起来。曹远辉坐在火车上,心情无比激动。
这时他发现坐在他不远处的两个年轻人拿着摄影机,正在互相谈论着拍摄电影的事,这让曹远辉十分感兴趣。
在农场劳改时,同样也看了许多电影。
他还在农场的图书馆看过江渝写的《电影技法大全》,农场里也有一架摄影机,是曹远辉平时最喜欢摆弄的东西,很快曹远辉就扎了过去,与那两个年轻人聊了起来。
不一会曹远辉才知道,这两青年出身都非常不错,没有一点生活压力。他们的梦想就是拍电影,为此买了摄影机,一群人跑到东北来拍纪录片。
“现在国家鼓励我们拍摄纪录片,特别是记录民族文化、本土动物、特殊社会群体、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纪录片,虽然最高奖金不如那些商业电影,但是却没有数量限制,只要拍摄出优秀的纪录片,就能拿到奖金呢!”其中一个叫孙立鸣的年轻人说道:“我们现在就是先拍摄纪录片练练手,以后再找机会拍摄商业电影。”
“你们这次拍的是什么?”曹远辉十分感兴趣的问道。
“本来想拍东北虎的,不过……”孙立鸣正想往下说,一边叫苏岩的年轻人立即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不过没碰上。所以拍狍子去了。”
“狍子?那东西我倒是拍了不少,挺傻的,只要一叫唤就跑过来。”曹远辉楞了楞。随即呵呵笑了一声。
“咳咳……什么没碰到,不怕兄弟你笑话,老虎是碰到了,实在是被吓回来了。”孙立鸣神色有些尴尬的说道。
“那东西确实挺吓人的,我在关外农场做事的时候,有一次就碰上老虎了,整头牛都被拖去吃了。”曹远辉微笑着说道。并未嘲笑他们。
接着三人又聊起了电影,谈及拍摄技法的话题时,孙立鸣与苏岩惊讶的发现。曹远辉竟然对电影拍摄技法十分了解,并且在很多方面理解独到。
“曹兄,难道你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吗?电影技法竟然如此熟悉。”孙立鸣惊讶的问道。
“不是,只是看过江大帅写的《电影技法大全》。平时没事干多琢磨了一些。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曹远辉解释道。
“曹兄,你为什么不去拍摄电影呢?说不定能够成为大导演呢!”孙立鸣对曹远辉说道,这让曹远辉心下一动。
他在农场劳改时期,就写过剧本之类的,确实对拍电影十分感兴趣。
……
当曹远辉回到杭州,发现自己印象中的杭州有了无比巨大的改变,昔日那些低矮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现代建筑。
街道两旁种上了许多花草树木。街道上打上了水泥,上面打扫得十分干净整洁。
在那些现代化建筑中。还保留着许多历史的遗迹,很多建筑被当成保护建筑保留了下来,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而且这座城市到处都在施工,修马路的,盖大楼的,铺电线的,那些电线全都铺到了地下,没有满天乱拉。
按照地址,出租车司机将他带到了一个小区门口。
这是一个大型小区,里面地面铺着草皮,还种着许多树木,环境十分优雅,小区里面是一栋栋高达十二层高的商品房。
十二层!
这样的高度,在昔日中国的上海滩都已是比最高的大楼还要高出不少,但此时在中国,十二层虽然也算高的,但却并不少见。
曹远辉的母亲知道儿子回家后,高兴得不得了,带着儿子回到家,这是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地上铺着纯木地板,还有木质橱柜、衣柜,都刷着漂亮的油漆,上面还有一些时尚的图案。
客厅里摆着真皮沙发、茶几,还有收录音机。
房间里放着席梦思大床,棉被摸上去柔软无比,全都是新的。
“你弟弟非要买这么大的房子,我听风水先生说宅大人少是凶宅,家里就娘一个人,住着是有些怕。”曹远辉的母亲抱怨道,“现在小辉你回来就好了。”
“家里变化好大,杭州城也大变样了。”曹远辉不由感慨道,这才七年时间而已,他好似已经不认识。
“现在日子是好过了,不过还是中央英明,没有去掺和欧洲人的大战,反正洋人掐得越厉害,我们日子就越好过。”曹远辉的母亲微笑着说道。
曹远辉也不得不佩服中央的决策,自欧洲大战爆发以来,民国也打了不少战争,但无一是长久的消耗战,都是以极短的时间迅速结束战争。
就在这时,曹远辉看到大厅里挂着两张地图。
一张是1911年中国版图,一张是今年刚出版的最新版图。
这两张版图的差距极大。
1911年,中国还未完全统一,一些省份控制力薄弱,台湾还被日本占着。
如今,中华民国的版图已经扩大了1。5倍左右,台湾收回来了,辽阔的俄国远东行政区也变成了中国的北海行政区。
同时还开辟了中亚行政区、中南行政区。
并且中华民国已经有了朝鲜王国、安南王国、暹罗王国、琉球王国、日本王国、南洋华人共和国六个附属国。
其中日本战败后,割让了北海道,更名为镇夷省,并入了中华民国东北行政区。
英国在中印边境、中缅边境的领土方面也有退让,使中国收复了二十三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在海外。还购买了阿拉伯半岛,开辟出了中东省。
中亚行政区最西边已经延伸到了高加索东北部,那里已经算是欧洲地区了。
“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强国之梦吗?想不到我还未参与其中就已经实现了。”曹远辉即欣喜又遗憾。
回过头去看。当初确实太傻了,险些成了阻碍中国崛起的罪人。
傍晚,曹远辉的母亲给他做了一顿十分丰盛的大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