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234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234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将这些钱赚走。”

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江渝却是微笑的听着。

“大帅,您认为呢?”唐汉民对江渝问道。

“我认为,最本质的问题。还是我们能否忍受足够伤亡的方面。老周说得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亚洲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我们不加以限制,这些人口将会无限度的膨胀下去。另外,我们要考虑一点,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的炮灰。未来的敌人,无非就是欧洲,但在我们眼中,欧洲实际上也只是弹丸之地。主要的战场。还是空战。只要我们将欧洲炸上一遍,欧洲人的战争能力就基本上没有多少了。而在大兵团会战中。我们自己就可以解决。那些炮灰能用在什么地方呢?无非就是巷战上,以及对欧洲各地区的占领上。这些形势的战斗我们需要大量炮灰。所以炮灰的作用,仅仅在于这几个方面。巷战让小日本和俄国人上去就行了。对于后方占领,让朝鲜、越南、暹罗以及中东士兵上阵也没问题。等于说,欧洲战争,我们最多只需要1500万到2000万兵力就能拿下。”

“而且欧洲不是铁板一块,说不定欧洲自己就先打起来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要作战目标就是美国。对付美国,我们主要是要拼工业。我们可以先用蛙跳战术占领加拿大,这一点难度不大。接下来与美国的战争,主要就是空战,以及利用数量庞大的战略轰炸机对美国工业进行狂轰滥炸。只要炸掉美国工业,接下来再投入大量兵力到美洲去,美国基本上也就完蛋了。实际上主要拼的还是军事技术,只要我们有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就能打赢接下来这场战争。”江渝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要让附属国也发展得差不多,这样才能让其他小国家投靠我们。如果附属国人口无节制的膨胀,那么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所以我们并不是需要那么多的炮灰,炮灰足够用就行,没必要追求那么多。”江渝总结道:“另外现在这个计划生育,并不能很彻底的施行下去,附属国的人口依旧会增长。因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好吧!”周正业郁闷的说道:“那么炮灰政策我们要施行吗?”

“要,怎么不要。”江渝说道,“我们马上让各附属国成立更多的军队,一来他们就得购买军火,二来可以为我们分担一些军事任务。”

“日本人,先让他们成立一支100万人巷战炮灰部队,把这些日军弄到中亚行政区去训练,抓紧时间,明年就要投入战斗,到时候我们可就得和红色毛熊打巷战的。另外让尼古拉二世的沙俄救**扩编,明年对俄进攻的巷战可能会比较严峻。”江渝说道,他对红色毛熊的战法是很清楚的。

巷战那是老毛子拿手好戏,被称之为‘老鼠战争’,巷战伤亡率很高,中华民国自然不能光拿自己的士兵往这个坑里面填,最好是让小日本和沙俄救**来填这个坑。

第061章:气到快吐血的大正倭王

ps:作休时间颠倒了。。所以老是凌晨更新,抱歉哈!

这一年的日本,发展的势头非常好。

中华民国这个主人,丢给了日本不少骨头。特别是进入夏季后,中华民国丢给日本的轻工业、低级零件加工的工厂投资突然猛增。

中华民国民族资本集团已经开始全面发力,军阀寡头财团与中国民族资本商人,纷纷将轻工业、低级零件生产、加工产业大量的转移到了日本。

随之而来的是对日本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而日本政府,则再次借贷了大笔的债务,从而建设日本基础设施。

日本政府此时已经是负载累累,中华民国华夏银行贷款给日本的钱,年利率达到6%,同时按照国际贷款惯例,借款中还要扣除一部分利率、还有扣、汇费、经理费等项,相当于日本政府能拿到的真正金额,只有贷款额度的80%,另外20%被扣除在各种费用当中了。

此时的世界,罗斯柴尔德财团制定的规则就是这样的。

日本政府除了中日战争战败后,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二十一条》所承担中国损失赔偿、战争赔款共计73亿炎黄币之外。

后面几年下来,日本政府又陆续借了27亿炎黄币,凑了个整数——100亿。

100亿炎黄币的债务,相当于战前200亿日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日本政府的欠款,日本政府之外。日本四大财团也欠了中国华夏中央银行一屁股债,达到了30亿炎黄币左右,全都投资到日本基础设施上去了。

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让日本在战后迅速的重建了起来。使得日本在战后,也迅速成为了一个大工地,几乎日本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

大量的先进工程机械也被应用到了日本的建设当中。

不过债务问题,每一年都得让日本付出高额的利息,相当于每年要付出7。2亿炎黄币的利息。

而且兴建的工厂,都是那些无法形成什么战争潜力的工厂。

此时的日本,连大炮都造不出来。步枪也许勉强可以造。但是也没有工厂,生产潜力也不大,除非是用低级的生产方法。

日本还没有资源。

中华民国垄断了日本海运。其他国家的船只一律不能在日本登岸,日本的进出口完全被中华民国掐死。

此时的日本,不是想进口什么就能进口什么,必须经过中华民国的转手运输。出口方面。日本也不是想出口什么就能出口什么。因此日本注定无法生产那些高端产品。

不过战后日本因为获得了那么低级产业和高污染型产业,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导致了日本就业形势一片看涨。

以至于在日本地区,不仅男人被动员了起来,连女人也被动员进了工厂。甚至是老人、小孩都在家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业。

如此一来,日本人吃饭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每个日本人,都能吃饱肚子了,日本社会治安环境顿时好转。犯罪率大幅度的降低,社会呈现出了一种稳定的状态。

这更加让那些普通日本人相信。只有跟着天朝上国才有好日子过。违背天朝上国的意志,下场是非常凄惨的。

不过日本人吃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那种三季稻,口感显得非常差。中华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经减少了很多,因为杂交水稻的出发点,是让人吃饱肚子,从而饿不死。在商业性上差一些。

中华民国现在农业资源丰富,不愁国民吃不上饭,因此开始追求农产品质量,所以那些优质大米在中华民国境内大量种植。

而那些口感差一些的杂交水稻,都是种成三季稻出口到各个附属国。

日本人可不管这个口味问题,能吃上大米就让他们感觉很是幸福了,如今的日本得到了充足的三季稻供应,已经没有什么米骚乱的暴动发生了。

此时的日本已经是不种粮食了,他们的土地不是拿来建工厂了,就是被拿来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了。

中华民国基本上也将能分包出去经济作物生产任务都分包给了附属国,因为经济作物的个人产值太低。

而中华民国生产粮食有优势,因为有机械化农业体系,一个劳动力可以生产出几百、上千名劳动力所能生产出的粮食。

日本的土地,大量被用来种植桑树,以发展生丝业。丝绸在中华民国有大量的自身消费。

随着中华民国的汉服重新被老百姓接受,丝绸质地的汉服成为了人们消费的热点,因此在服装消费上,丝绸消费每年都在增长。

日本人养蚕很厉害,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生丝是日本换取外汇的主要产品之一,甚至将中国的生丝业排挤得只剩下小部分国际市场份额。

后来日本生丝业因为江渝投资、扶持中国生丝业,遭到了打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甚至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甲寅战争中之后,日本生丝业出口将至零点,这种毁灭性打击让日本一度放弃了生丝生产。

日本投降之后,生丝业却是重生了。日本到处都种起了桑树,很多还是从中华民国挖过去的大桑树。

养蚕业再次发展了起来,日本人靠着无比惊人的韧性,再次将生丝业发展了起来,在这一年日本的生丝产量超过了中华民国的生丝产量,并且差距还在拉大。

中华民国的生丝业规模开始急剧缩小,而日本的生丝业却在急剧膨胀。为日本创造了不少的外汇,赚到了很多炎黄币。成为当前日本的拳头农产品。

在经济作物方面,除了种植桑树之外,日本的土地还被大量种植水果。那些适合在寒带种植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猕猴桃等适合出口到中华民国的水果被大量种植。

另外日本的土地,被大量种植蔬菜,或被大量建造养殖场,养鸡、养猪。

就是没有种什么粮食的,粮食基本上都是由中华民国供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中华民国掐住日本粮食供应。日本粮价就会飙涨,甚至是出现饥荒。

只要日本人配合,好好当资本奴隶。被乖乖的压榨他们的劳动力,中华民国就能保障日本的粮食稳定供应。

日本农业也呈现出了一种与中华民国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在中华民国,农业、养殖业受财团支配,并且开始采用订单生产模式。中华民国的农产品开始向不太过追求单亩产量。而是追求高质量的路线发展,对农药残留,以及化学添加剂养殖是有限定的。并且有统一的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检测体系也开始越来越完善,劣质农产品很难流入市场。

在日本则不同,日本的蔬菜是怎么长得快就怎么种,怎么杀虫效率高就怎么杀,完全没有农药残留概念。而日本的养殖场。只是以养鸡、养猪为主流,因为这两种牲畜长得最快。所消耗的饲料最少。另外,中华民国开始研究如何催生肉鸡和肉猪,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日本的养殖业当中。

在中华民国看来,日本人不用吃得太好。

就像是后世美国对待中国老百姓一样,肉鸡和肉猪都是疯狂催生出来的,这些肉类则直接供应给日本民众食用。

日本的蔬菜、肉类是别想出口到中华民国的,中华民国的质量检测这一关是过不了的。

养牛业在日本基本没有,牛肉都是靠从中华民国进口,价格也比较贵,一般日本人消费不起。

而日本损失了制海权,渔船都不允许拥有,使得日本人喜欢吃的海产品也全靠中华民国出口给他们。

捕鱼的个人产值是比较高的,因此中华民国自然是让自己的国民来发展海洋渔业,并对渔业资源进行严密的保护。

基本上在亚洲海域,拖网船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

中华民国的拖网船,则开始向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发展,每年的灭绝捕捞模式,能捕捞到大量的渔产回来。

不过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缺乏蛋白质了,所以拖网船捕捞也收敛了不少。

在日本,渔产加工业也发展了起来。

这些渔产加工业是由中华民国民族资本商人投资,能保障渔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而日本又有廉价的劳动力。

加工渔产是比较脏的工作,每天干完活浑身都是鱼腥味,而且不是每一种鱼都有相对应的机械可以加工,因此手工渔业加工被日本、越南、南洋土著等附属国分包,其中以日本规模最大,因为日本渔场的捕捞量是最大的,能就近运到日本去加工。

渔产经过日本人的加工之后,包装好就能出口到中华民国去。

为了减少日本人对天然海洋渔产的消耗,中华民国在日本大力发展沿海渔产养殖业,让日本人大量消费养殖渔产。

对于中华民国来说,要忽悠其他国家,只要在建筑、服装等方面搞好就行。

就如后世人们认为韩国很先进,那么漂亮的城市,还有大量的家庭汽车、个人电子产品等等。

但是谁知道韩国人竟然把排骨当成一种送人的礼物,吃排骨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过年一样。

这就是工业时代的迷雾。

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好,农产品供应是否充足是一个重要标志。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抢走,只有你吃到肚子里的食物,以及脑海中的知识是别人所抢不走的。

高楼大厦、汽车手机什么的,只能看,不能吃。

干的比牛多,吃得比猪差,这就是经济殖民下的产物。中华民国此时根本不把日本人当人看,认为日本人没资格过太好的日子。

知道为什么后世的日本漫画、av产业、韩国的娱乐产业那么发达吗?

那就是当一个国家的物质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只能满足国民的精神了。物质与精神,都是一种‘粮食’,可以使人满足。

中国古代的物质也不丰富。而精神粮食是比较正气的那种。而当世界彻底的进入后天社会之后,所出现的精神满足形式就产生了变化。

而在此时的中华民国,物质逐渐丰富,人们对精神上的需要则逐渐的下降。

物质、精神,是相冲突的。

如果从命理上来解释,物质就是‘财’,精神就是‘印’。财是克印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非常充足的时候,精神是被削弱的。

后世的美国大兵之所以意志力薄弱。也与美国的那种放纵物欲的生活方式有关。

中华民国此时相比美国的那种消费文化来说好得多,民众没有太过执着于物欲,很多家庭还是提倡节俭。

但是这种模式,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市场规模。

万事万物。总是充满矛盾性的。

中华民国此时随着物质的丰富。江渝这群掌权者也在物质、精神的侧重上出现了一定的迷茫和摇摆。

基本能确定的论调就是,物质占上风,这是战争的需要。

另一方面,战争的需要又使得中华民国不太愿意丢弃精神上的优势,过去的中国,士兵因为长期生活艰苦,所以作战时吃苦耐劳、意志力顽强。

军方已经发现,尽管在学校教育上狠抓意志力。但新兵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意志力下降的情况。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物质得到丰富的同时。意志力却是开始下降的。

中华民国的士兵,也逐渐对先进的军事技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军方对此有一定的忧虑,如果物质腐蚀掉了下一代,也许日后中华民国的士兵,很可能成为少爷兵。

但江渝对此还是看得比较明白的,传统靠意志力来进行的战争,在大工业时代面前,竞争力已经下降了。

物质的发展潜力更加强大,一颗核弹就能杀死几十万人。而意志力呢?一个念头能杀死几十万人吗?

但是意志力却是军队素质的体现,一群意志薄弱的军队,是绝对无法适应艰苦的作战环境的,也打不出勇猛的气势。

所以江渝只能尽可能的通过学校教育来保持青少年的意志力,而他们未进入社会前,也正是参军的年纪。

传统的作战模式,比较简单粗暴,成本是比较低,但伤亡率比较高。所以中华民国没办法使用红色毛熊那种模式,中华民国只能走德国那种军事模式。

德国的军事模式是比较精密的模式,靠的是娴熟的单兵作战技能、高素质的军官指挥作战,以及强大的装甲单位。

越简单的东西越有竞争力,越精密的东西越经不起折腾。

二战中,这种道理在德国和毛熊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德国的工业被炸上几遍之后,德军就迅速呈现出败局了。当德军精锐士兵、军官都拼得差不多的时候,德军也就完蛋了。但是,德军那种精密化的战争模式,在前期却是能够爆发出极为强大的战斗力,能迅速的击垮敌人。

红色毛熊的战法比较简单、粗暴,一开始被打得节节败退,但是后期却打出了气势,一路高歌猛进。苏联的模式即是人海战术、大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